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极洲也是帝国领土

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极洲也是帝国领土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大楚帝国的海外殖民,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的,但说实话规模一直并不大,并且移民也是以前往海外发财冒险为主,真正跑到南洋地区进行种田安家落户的人其实并不多。

好些年过去了,目前大楚帝国在南洋各地海外领地的新移民总数也不过三十多万人而已,看似很多,但是分散到广阔的南洋各地海外领地那么就很少了。

并且这些人里,相当多一部分还是工作移民!

也就是那些贸易公司的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属,官员的家属等等,又或者是跑过去做生意赚钱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等等,这些人虽然暂时在南洋生活工作,但是未来大概率还是会回到本土的。

纯粹被移民政策吸引过去安家落户人并不算多,而自费移民的就更少了,大部分安家落户的移民都是官方组织的官方免费移民,简单来说就是官方包揽一切开支,你只要人跟着过去就行。

导致自发移民人数不多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民众对南洋地区有顾虑,存在着担忧害怕的情况。

国内的一些人哪怕想要移民了,人家也不会跑到海外去,而是会去辽东等本土新开发的土地。

辽东等东北数省地区,虽然天寒地冻,但是因为黑土地的缘故,再加上不管如何这也是本土,因此对国内一些想要移民的民众而言,还是比南洋各地有吸引力。

移民去南洋……一听到说要坐船去遥远的海外,而且还是蚊虫密布的热带雨林这些地方,人们第一时间就摇头了。

民间对移民南洋有比较大的顾虑和排斥,同时官方推动的官方移民也规模一直不算大。

主要是这年头的移民成本很高,从国内组织移民,然后再组织船只运输过去,到了地方后再组织他们安家落户,并给与他们一定时间的口粮等等,这些都导致了人均移民的成本会非常高。

而这些成本都让官方来出钱的话,那么家大业大的帝国财政也承受不住啊。

所以官方移民的规模一直不大,每年顶多移民过去那么几万人而已。

而海外移民的规模不大,这对海外殖民行动也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毕竟维持海外领地是需要人力资源的,没人的话,你是没办法控制广阔的殖民地的……顶多也就只能和葡萄牙人,荷兰人那样固守城池堡垒,还是玩殖民贸易的那一套。

大楚帝国的海外殖民,并不是单纯为了贸易利澜,这些都是其次的……大楚帝国的海外殖民,为的是土地,更准确的说是能够种植粮食的土地!

解决国内人多地少,人均粮食产量不足,提升民众人均粮食水平这个根本问题。

让民众吃饱饭,这才是大楚帝国抢夺海外领土,进行海外移民的根本原因。

毕竟想要吃饱饭,光靠在国内解决的话,就两点,要么提高粮食产量,要么减少人口。

而粮食产量这一点,土地就这么多,技术条件也是有限制的,提高粮食产量是有限度的。

而减少人口嘛,在国内土地限定的情况下,人少了,自然人均土地数量也就多了,人均粮食也就多了,但是这种方法正常情况下你干不了,你只能被动的等待各种天灾**,比如说大规模内战什么的,消灭一大批人口,然后战争结束后各种盛世,中兴自然而然也就来了。

但是没啥事的时候你搞不了啊……毕竟你总不能定期屠杀一批人或者干脆搞个内战不是。

光靠内部,想要利用各种和平手段的话在封建王朝里几乎无法解决粮食问题。

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到最后基本都是通过大规模战争降低人口来恢复粮食供应的平衡。

此外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进入现代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后,人们会很自觉的少生孩子,这在后世欧美白人群体以及日韩里都有充分的体现。

孩子都自觉少生或干脆不生了,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粮食危机了。

短期内,甚至一百年内大楚帝国都无法依靠内部来解决粮食问题,提升人均粮食水准,进而提升民众的平均粮食消费水平。

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在那里?

罗志学给出的答案就是海外移民!

抢占国外的粮食产地,移民国内剩余人口过去,不仅仅可以降低国内的人均粮食压力,而且国外一些生产粮食的地方还能有多余的粮食供应本土,进一步降低本土地区的粮食压力。

这就是大楚帝国推动海外殖民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什么钱或市场什么的,钱也好,市场也好又不能吃……这些都是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

土地,粮食,这些才是根本。

而经过七八年的铺垫后,大楚帝国方面也算是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海外移民的办法,此外的国内的医疗技术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已经大规模种植金鸡纳树并使用,以对抗各种疟疾。

而疟疾又是移民前往水土不服的地区的最大障碍,尤其是南洋这些热带地区里,如何有效的对抗疟疾乃是移民的前提条件。

要不然的话,移民过去一万人,不用几年就死掉上千人,这么高的死亡率就不是去移民,而是去送死了。

除了医疗技术的提升外,大楚帝国的造船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远洋船只多了,航行成本自然也就逐步降低了。

尤其是铁肋木壳船出现后,能够让船只造的更大,而更大的船只运输货物也好,载客也好,其平均成本就会越低。

这也是为什么航运公司以及贸易公司们都喜欢使用大吨位武装商船、运输船的缘故。

因为船只越大,装货越多,平均成本也就越低。

西洋贸易公司(前联合贸易联盟)订购的首批武装商船里就是如此,一千多吨的武装商船是主力,最小的也有七八百吨,甚至已经开始批量建造一千八百多吨甚至两千多吨的大型武装商船了。

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武装商船的战斗力,也是为了降低货运成本。

医疗技术改善,造船技术提升运输成本降低,移民各方面政策也有了一系列的试水而逐步完善。

诸多方面加起来,这也是让大楚帝国高层下定了决心开始扩大海外移民的规模了。

而成立西洋贸易公司以及东洋贸易公司就是这一战略改变的最直接象征。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移民不仅仅是局限在南洋以及印度地区,还有美洲地区。

东洋贸易公司,就是为了前往美洲进行殖民的。

美洲,尤其是北美洲这地方,罗志学对之可是垂延三尺,那破地方在后世是个人都知道条件有多好。

其可耕土地数量超级多,而且各种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如果能够把北美洲给抢下来,以后少说也能安置好几千万甚至上亿民众,并且还能源源不断的从北美洲获得大量的农产品运回本土。

之前的时候大楚帝国在海外殖民上,一直忙着在南洋折腾,后续几年又开始在印度折腾。

对北美洲的话,一直没能腾出手来去搞。

但是现在,罗志学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尤其是去年冬天的时候,东洋贸易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航线,去年终于成功的派遣一支船队顺利抵达北美洲西海岸,还和当地的土著们进行了易货换货的贸易,收获可谓是惊人。

去的时候,带的都是一些不算值钱的工业制品,但是回来的时候,带上的却是无数金银、宝石以及动物皮毛等货物。

如此庞大的利澜催动下,直接让一大堆参与远洋武装贸易的人都疯了。

除了利澜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航线已经探索出来了。

之前经过多年的航线探索后,大楚帝国已经摸清楚了期望北美洲的沿途航线。

这是一条横跨整个太平洋的漫长航线。

为了探索前往美洲的航线,大楚帝国好多年前就开始搞了,他们一开始想要通过西班牙人的珍宝船队里的马尼拉邮船航线,跟着西班牙人屁股后面,从马尼拉一路横跨太平洋前往墨西哥。

但是这是人家西班牙人自己的航线,虽然双方关系还算良好,但是你要是想要利用这一条航线搞大规模的殖民贸易,人家西班牙人还不得直接发疯啊……所以人家西班牙人根本不愿意带着大楚帝国的船只前往美洲。

没办法,大楚帝国只能是自行探索前往美洲的航线了。

反正大海的东边有一块大陆,这是既定事实,而且这片大海还非常广阔也是既定事实。

当知道了结果后,再慢慢向东探索就容易多了。

大楚帝国的东洋贸易公司,不断的尝试从扶桑地区派出船队前往寻找沿途的可补给岛屿,没找到一个岛屿后,就会毫不犹豫的把这个岛屿纳入大楚帝国的领土,然后在上头建立补给据点。

然后再以大海上的岛屿据点不断的向周边进行持续的探索!

如此反复探索并建立据点后,他们一路向东,中途还发现了檀香群岛(夏威夷群岛)……发现这个群岛后,东洋贸易公司在上面和土著们进行了贸易,并在上面建立了补给点。

依托檀香群岛继续东进,最终顺利的抵达了北美洲西海岸,也就是百年前葡萄牙人发现的加利福尼亚一带。

大楚帝国的东洋贸易公司还在当地找了个适合停泊船只的小港湾,就得修筑了一个小型的营地堡垒,并称之为东洋港,直接以公司命名……

东洋贸易公司在这里留下了一百多号人陆战队以及少量商贸人员驻防,顺带和当地的印第安土著做个生意什么的。

那里的土著手里头好货多得很,各种皮毛,黄金白银贵金属,宝石什么的多得很,而东洋贸易公司的商贸人员只需要用些廉价的工业制品,比如说玻璃制品,小五金乃至一些冷兵器刀具什么的,就能够从这些土著手中换走这些好东西。

一把工厂量产生产出来的钢制小匕首,在大楚帝国里也就值个几角钱而已,哪怕是质量上好的也就一两元。

但是拉倒北美让那些土著一看,人家就把这玩意当成了削铁如泥的宝刀,能用好几十斤的黄金来换……看他们那模样,估计是带回部落了当神器了……

这样的贸易模式,单纯从金钱角度去看,这利澜高到没边啊!

这些都是直接推动了众多武装贸易公司被合并起来,然后成立东洋贸易公司,这个东洋贸易公司,其实是指大楚帝国以东地区海上贸易公司的意思,不是指什么扶桑。

以大楚帝国为中心,西边就是西洋,东边就是东洋。

所以,大楚帝国所处的亚洲东部地区,可不是什么远东,而是世界中心。

远东这个说法,是人家欧洲人的说法,大楚帝国可不认。

东洋贸易公司成立了,而前往北美洲的航线也探索出来了,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持续开发经营沿途航线,完善沿途的补给点以及继续建立北美洲的殖民、贸易据点。

等这些基础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是大规模移民北美并进行贸易、开发的时候。

为此,众多武装贸易公司合并成立的东洋贸易公司成立以后,所组织的第一次美洲探索船队,其规模就非常庞大!

大小船只一共有三十三艘之多,主力是三艘排水量超过两千吨的大型武装商船,这也是东洋贸易公司里仅有的三艘两千吨以上的大家伙!

其次是十三艘一千多吨不等的大型武装商船。

除了十六艘大型武装商船外,还有十二艘火力弱一些的运输船,这些运输船满载排水量也是超过千吨的大家伙。

最后还有五艘排水量小一些,但是航速要更快,主要是兼带通讯、侦查用途的快速飞剪船。

三十三艘船只!

这些船只以往都是分别属于数十家武装贸易公司的,如今这些武装贸易公司合并为东洋贸易公司,所以这集中起来使用后,就显得规模非常的庞大。

三十三艘船只,将会搭载超过五百门不同的舰炮,搭载数万吨的各类物资,总人数达到五千名的水手、陆战队员、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

这将会是一场规模浩大,意义非凡的远征!

因为他们这一次过去,其实并不是单纯为了贸易,也不是为了去移民,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沿途岛屿的补给点,修筑港口,堡垒,开发农田种植各类农作物,以便为经过的沿途船只提供食物以及淡水补给。

然后还有一个重要计划,就是打算把檀香群岛彻底控制下来,在上面修建大型堡垒以及种植大片的农田,试图把檀香群岛作为大楚帝国前往北美洲的一个战略中转站。

毕竟在漫长的横跨太平洋的航线里,数个月的航线时间里如果沿途没有补给港口提供各种补给,这必然会造成极大的航行难度。

为了后续的大规模航线更加顺利,他们需要先把航线沿途给补给点给先弄出来,尤其是土著不少,群岛面积也大,有不少可耕地面积,而且还生产檀香木的群岛,东洋贸易公司更是志在必得。

而当地的土著们还处于分散在各岛屿的部落时代,连文明都还没有出现呢,对于东洋贸易公司而言是没有什么威胁的。

再说了,这地方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外,而且还生产昂贵的木料檀香木啊……檀香木在大楚帝国里是属于珍贵木料,价格昂贵,而檀香群岛之所以被成为檀香群岛,就是因为岛屿上的檀香木多啊!

东洋贸易公司想要把这地方占下来,然后把岛屿上的檀香木运回国内销售,进而赚取丰厚的利澜。

如此情况下,东洋贸易公司的庞大船队,到时候将会有大量人员以及物资登陆檀香群岛,并在上面建立大型的生活种植据点,顺带剿灭当地那些不长眼的未开化土著……

拥有明确目的的东洋贸易公司的庞大船队出发了,而大楚帝国国内不少人也关注着这事,期待他们明年他们返回的时候带来更多的好消息以及更多的财富。

但是普通人对东洋贸易公司的庞大船只也只关心了一小段时间而已,很快他们就转移了关注的目光,把自己的视线投向了帝国西北地区:准格尔。

因为经过数年的屯垦经营,大半年的兵力调动和物资储备等战略准备后,大楚帝国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西征的准备。

从物资再到兵力调配,都已经准备完毕。

这种时候,自然是不会拖延时间,金陵方面干脆利索的就批准了前线第一集团军发动新一轮西进攻势的作战计划。

这一轮西进攻势,楚军,即第一集团军将会集结前所未有的庞大机动兵力,包括超过十二万骑的各种骑兵,八万步兵以及炮兵。

总兵力超过二十万人,将会从哈密方向以及漠南蒙古西部地区同时对准格尔部发动进攻!

这种大规模的双线进攻,也就意味着这一次的战争并不是什么普通战争,而是一场真正的灭国之战。

大楚帝国高层已经下了决心,这一次要大干一场,哪怕为此付出巨大的军费也在所不惜。

不管如何,这一次他们都要把准格尔彻底灭了,以彻底解决西线的边境安全问题。

要不然有个准格尔在边上待着,大楚帝国在陕甘地区想要干点啥都得顾虑一二,也很难完全的在漠南西部以及漠北蒙古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

而且还要持续在上述地区,尤其是漠南以及漠北地区部署重兵,免的被准格尔绕道漠南蒙古袭击华北地区。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如其每年都花这么多钱用来和准格尔人玩你打我,我打你的过家家游戏,不如一次性花大笔钱把他们给彻底砸死。

不然的话,帝国方面担心继续这么拖下去,准格尔进一步和俄罗斯人联合起来的话,最终会给大楚帝国的西部战略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风险。

大楚帝国在西线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国内的舆论自然是早早就引导起来,大楚邸报连续刊发讨伐准格尔人的文章。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楚帝国的官方口径并不是说驱逐外敌什么的……抢占西域领土什么的,而是以准格尔叛变,收复西域的说法发动战争的。

根据大楚帝国的官方宣传口径,西域地区,乃至更西边的中亚等地自古以来都是华夏的领土,准格尔的领地自然也是属于华夏地区的一部分。

嗯,这个一部分包括了准格尔人之前侵占哈萨克斯坦的领地以及其他地带。

这还是西域呢,毕竟好歹西域还是被华夏王朝统治过的地方,以往还有个安西都护府,西边还有个碎叶城呢。

就连在其他地方,比如说在南洋的扩张……大楚帝国也几乎从来不说什么这是和敌国之间的战争,双方的领土争端什么的,基本理由都是清一色的平叛以及收复自古以来的领土。

因为根据藩属国的领土是我的领土,藩属国的藩属国是我的藩属国,藩属国的领土是我的领土,再加上几乎无限的前朝追溯……

这样算下来,是个人都算得上是大楚帝国的臣民……是个地方都算得上是大楚帝国的领土。

所以臣民谋乱,大军前去剿灭就是平叛!

攻占领土也不是侵吞敌国领土,而是收复自古以来的领土。

但是实际操作中,这个自古以来的领土,具体包含什么地方,边界在那里,这个要看楚军的枪炮在那里……

楚军枪炮所指,皆为大楚领地!

没办法,大楚帝国的领土追溯起来能够遍布全球……嗯,没人的南极洲都不例外,现在的南极洲虽然没人。

但是上头不是还有企鹅嘛,回头让企鹅和华夏的鹅认个亲,拉个亲戚关系,这南极洲自然也是属于大楚帝国的领土。

所以……光靠理论什么的,大楚帝国的领土无限大……都没法说。

而实际控制的话,这就需要看大楚帝国陆海军的战斗力了。

这才是实际情况,也是周边诸国所承认的。

根据这些理论什么的,楚军出征西域和准格尔干架,就是一场平叛内乱的战争,可不是什么侵略战争。

从不打侵略之战,这点脸大楚帝国还是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