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松江铁路通车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松江铁路通车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郑和号的成功试航,在广州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随着大楚邸报也在后续刊登了郑和号成功试航的消息后,在国内也引起了一番蒸汽轮船的热议浪潮。

相对来说,比火车的讨论要小一些,但是整体热议规模依旧非常大,并且有众多人注意。

除了海军以及航运业比较外,很多地方官府也是相当。

甚至对比火车,部分地方官府更加蒸汽轮船。

这些地方基本都是拥有河流、湖泊可以提供航运的地方,如果是所处的地方地形还不咋地,有着众多的山地导致铁路建设成本高昂,短时间内无法看见铁路开建希望的话,这些地方就会更加蒸汽轮船了。

比如两广、升龙-云南、福建、江西、四川等地形不咋地,大规模修建铁路,尤其是出省铁路比较困难的省份,对蒸汽轮船非常的。

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蒸汽轮船的便捷性来解决长途运输的问题。

除了这些省级别的地方官府外,实际上还有一大堆的府县级别的地方官府,他们同样也着蒸汽轮船。

铁路这东西,短时间内还是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的,铁路的巨大投资注定了铁路建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根据帝国高层目前敲定的建设战略来看,是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平原地形优先,南北以及东西战略干线优先。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国内的很多地方依旧是不可能通火车的,哪怕是一个省本身已经有铁路了,但是铁路线也不可能抵达每一个府,每一个县啊。

而这些地方上的府县要和外界联系,要便捷的交通运输,要发展经济怎么搞?

陆地运输短时间内依旧得依靠马车,但是马车运输的运输量小,成本大,因此有河流可供利用的话,那么河运就成为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以前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以前用的都是风帆船只,顺流而下没什么,但是逆流而上就很麻烦了,不是不能走,而是速度慢,成本高,非常麻烦。

而现在蒸汽轮船搞出来了,那么河运的逆流问题就会被直接解决掉。

内河运输大有可为。

为此,一些嗅觉比较敏锐的地方官府,已经是琢磨着引入蒸汽轮船,修建供给蒸汽轮船停泊的码头,修筑煤炭仓库等方便蒸汽轮船使用的一些基础设施,以大力发展蒸汽航运了。

只要交通搞上去,那么这些地方上的诸多特产就能够通过廉价的蒸汽航运运输到外界,同时也能够从外界带来便宜的工业原料或工业成品。

这些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民生水平的提升,都会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

众多地方政府着蒸汽轮船,而帝国高层也不例外。

四月下旬,罗志学刚接到广州方面报告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的消息后,就已经召集了重臣商讨相应的对策。 …

什么对策?

自然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蒸汽轮船为帝国经济,帝国民生等作出贡献了。

同时也要平衡好和铁路发展的竞争,尽可能的做到互补而不是竞争。

五月初,经过几次的参务会议后,帝国正式颁发了扶持鼓励轮船航运业发展的一系列的政策。

包括给予轮船厂商一定的税收优惠,对蒸汽航运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将尽可能的降低轮船的生产以及运营成本,加速轮船的普及。

对地方衙门修建新码头、煤炭仓库等措施等给予上级财政扶持补贴,对地方衙门疏通航道给予一定的上级财政补贴等针对地方衙门的一些财政扶持。

而众多扶持政策之外,帝国高层还对铁路总公司、各航运公司、各省地方衙门下发指示,要求各相关企业、地方衙门平衡好火车以及轮船的竞争,尽量避免直接竞争,尽量做到有效互补。

同时要避免盲目投资,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根据这一原则,一些经济体量不算大,同时修筑铁路成本比较高,又有着河流外连的话,暂缓铁路建设,优先发展蒸汽航运。

同时铁路线的选择上,也要避免和内河航运业的直接竞争。

要求对新铁路线、航运线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要做到及时通报消息,相互了解,避免潜在的竞争冲突。

如今帝国的整体国力有限,可不能瞎搞而浪费了。

————

随着一系列的政策颁发,广州造船厂那边都笑开了花,他们可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把高压蒸汽机给搬上船只,并试验成功的人。

甚至在郑和号试验成功后,他们加班加点已经设计了多款蒸汽轮船的内河船型,有小型蒸汽轮船,摆渡蒸汽船只,还有长途客运船只、有普通的散装货运船只,还有专门的矿石运输船只等,排水量从几十吨到几百吨不等。

并利用先机和柳河航运公司签订了第一批蒸汽轮船的订单,柳家全在看过郑和号的试航后,当天就把郑和号轮船买走并进行改装,主要是改善客运条件,准备用于在珠江流域上执行客货两用航班。

当然,更多的还是用来进行摸索试验,以培养蒸汽轮船的船长,维护人员等等技术人才,同时也是为了积累运营蒸汽轮船的各种经验。

除了郑和号外,柳家全还和广州造船厂签了一批订单,以订购大小一共十五艘蒸汽轮船,总排水量达到了四千六百多吨,其中包括一艘排水量八百多吨的大型内河浅水轮船。

这仅仅是第一批订单而已,同时他们还签订了第二批优先订单,第二批意向订单的数量达到了二十三艘,总排水量超过万吨,其中包括多艘更大吨位的近海蒸汽轮船。

这些船只也不是统一的,各种船型都有,比较多的是那些客货两用,排水量在两三百吨的浅水内河船只,大的也有上千吨的近海蒸汽轮船。 …

而这些船只的推进方式其实也不一样……毕竟这几十艘船只的建造时间跨度会非常大,早期的几艘就会采取双侧明轮的方式,如果后续广州造船厂帮海军搞的螺旋桨推进方式不错的话,那么就会改为螺旋桨推进方式。

但是,不管是明轮还是螺旋桨推进,依旧附带风帆,至少前期建造的蒸汽轮船都会携带风帆。

这主要是为了给技术还不太算稳定的高压蒸汽机一个保险……鬼知道蒸汽机什么时候就坏了,而进行海面航行或长途航行的时候,可不能因为蒸汽机坏了就失去动力当死鱼啊!

无动力船只可是非常容易出现各种事故的。

为了安全,必须要有两套动力,因此采用的是清一色的机帆双动力。

除了安全保障外,继续采用风帆也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这年头的煤炭还是挺贵的,柳河航运公司必须考虑到煤炭成本!

所以航行的时候,煤炭能省就要省。

再说了,顺风顺水的时候,风帆航行也不会比纯蒸汽机动力航行慢多少,甚至很多时候还更快……

此外采用风帆,压缩蒸汽机的运行时间,除了降低煤炭使用成本外,也可以让蒸汽机避免长时间的高压运转……这年头的高压蒸汽机质量还不是怎么靠谱,你持续运行个一天两天没啥事,但是持续运行五六天,出现故障的几率就非常大了,持续运行十几天?呵呵,分分钟爆缸给你看!

总之广州机械公司给的使用说明书上,他们的所有型号的高压蒸汽机,都警告用户不得连续不停机运行蒸汽机二十四小时以上,否则将会有极大的故障风险。

柳河航运公司,一共两批订单,订购的船只吨位达到一万五千吨,可见其庞大的野心!

柳家全野心很大,他想要打造一条帝国本土沿海的定期航线,采用上千吨的大型蒸汽客轮进行运营,从北方的辽河口到天津,再到上海,宁波、福州、广州。

中途还会搭配一条从上海到汉天的长江航班。

一条沿海航线,一条长江航线搭配运营,可以让沿途旅客拥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旅行体验。

不用考虑什么季风不季风,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可以出航!

柳家全是打定了注意,要吃下蒸汽轮船的第一口肥肉,为此不惜第一时间就耗费巨资购入蒸汽轮船,准备一口气打造两大干线航线,同时也准备深耕珠江流域内的各条短途航线。

后续如果在长江那边发展的好了,他还要加大在长江航线上的投入,并深入到长江各支流,如湘江、赣江、汉江,未来甚至都要去闯一闯长江上游,也就是四川段的川江航线。

柳家全是有野心的,也是有魄力的,敢第一时间就拿出庞大的庞大的投资去压住蒸汽轮船。

要知道这年头的蒸汽轮船其实不便宜……毕竟高压蒸汽机还挺贵的,光是这几十艘的蒸汽轮船的采购成本就非常高。 …

更何况,航运这东西,不仅仅有船就行,还得有人……这开风帆船只和开轮船,可是截然不同的,光是人员培训就是一大笔钱。

然后维护蒸汽轮船也是个麻烦事,蒸汽机那可是个娇贵玩意,哪怕造船厂和广州机械公司那边都承诺会提供一定的保修以及免费培养技术人员,但是对于航运公司自身而言的人力培养成本也是巨大的。

最后还得考虑沿途的煤炭澹水补给问题,可不是每个地方的码头都有充沛的煤炭可供补给的,柳河航运公司想要搞大规模的蒸汽航运,这沿途的煤炭补给就不能指望着当地有煤炭……

最好是自己在预定城池码头里修好煤炭仓库,储备好足够的煤炭,免的船开过去了,然后因为找不到煤炭就回不来了。

这一系列的投资,对于柳河航运公司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而柳河航运公司的巨大信任以及庞大的订单,也是让广州造船厂那边笑得合不拢嘴!

之前自行投钱研发郑和号蒸汽轮船的举动,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广州造船厂,要吃下国内蒸汽轮船的第一口肥肉了!

而且最美妙的是,他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垄断蒸汽轮船这种新舰种。

因为他们和广州机械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投资合作研发,提前给定金的方式进行预订等。

他们获得了广州机械公司总计一百多台舰用高压蒸汽机的预先采购计划以及后续的三年优先采购权……

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广州造船厂都能把广州机械公司未来三年内的民用舰用高压蒸汽机给包圆了!

三年,足够让他们把第一口最鲜美的肥肉给吞下去了,并且积累起来足够的客户以及市场口碑,建立足够多的蒸汽轮船的建造经验等等,在三年后当其他造船厂也获得了高压蒸汽机,并开始建造蒸汽轮船的时候,他们广州造船厂已经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了。

这一协议,让其他造船厂眼都红了,如今国内对蒸汽轮船的需求是如此的庞大,市场是如此的火热……但是蒸汽轮船的核心零部件舰用高压蒸汽机,竟然只有广州机械公司才能生产,而且其未来三年的产能基本都被广州造船厂给包圆了!

这三年内如果无法涉足蒸汽轮船市场的话,等三年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反正广州机械公司那边是没办法的,他们之前和广州造船厂签订的可是合作研发协议……这舰用蒸汽机的研发,人家广州造船厂也是出了钱的,而且出了不少钱。

这玩意,他们广州机械公司也没办法绕过广州造船厂,短时间内向其他厂家供货。

毕竟产能就这么点,产能都被包圆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

至于扩大产能这些,他们也正在做,不过这需要时间,而且即便是扩大产能后的产量……其实大概率还是会被广州造船厂用优先采购权给买走。

对此,广州机械公司也是有些无奈,早知道当初就不玩借鸡生蛋这么一招了……因为他们发现,一开始他们认为广州造船厂提供的研发资金是鸡……

但是现在,实际上他们的高压蒸汽机原型机的一系列技术才是鸡……

在广州机械公司这边无法获得突破后,其他造船厂们就会坐以待毙了吗?

开什么蛮夷玩笑,国内的这些大型造船又不是吃素的,你说没高压蒸汽机用就不没得用了?

以前都没研发出来,大家都没得用,现在既然已经研发出来了,那么广州造船厂用上了他们也要用。

既然直接找广州机械公司采购高压蒸汽机不行,那么我们就换个办法嘛……比如说找广州机械公司合作办厂,我们出钱出人出场地,出所有的一切,人家广州机械公司出个技术授权什么的,然后在新公司里生产舰用高压蒸汽机。

这样不就可以绕过广州造船厂的那份优先采购权了嘛。

你说什么广州机械公司对专利看的很重,不轻易采用技术授权,这有什么难的,直接来个数量限制不就完事了。

只要熬过这三四年,熬过广州造船厂那份不要脸的预定采购权合同,那么一切就开明了。

人家广州机械公司一看,这也的确是个办法,反正自己赚的钱肯定是更多了,也不会违背自己和广州造船厂的合同。

最关键的是,能够让自己迅速的抢占舰用高压蒸汽机的市场,尽可能的堵死后来者的路。

如今距离二十一型高压蒸汽机研发成功也有半年多了,这段时间里广州机械公司的竞争对手们可没闲着。

天津机械公司去年年底的时候,喊出来了不搞出来高压蒸汽决不罢休!

当涂机械公司虽然没喊什么口号,但是他们行动更为果断,更为坚决,直接变卖了众多的非核心资产,又从银行里贷款了好几万楚元,利用这笔钱一口气招募了数百位工程师,又挖了一大批顶级工程师,采购了大批的试验设备等。

不为别的,就为了短时间内攻克高压蒸汽机的一系列技术难关,同时还得绕过广州机械公司已经建立的专利壁垒。

人家广州机械公司可是已经为他们自己研发出来的一系列高压蒸汽机的技术申请了专利的,而帝国方面对专利制度还是比较重视的。

贸然侵犯别人的专利,哪怕大家都是官办企业也会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天津机械公司也好,当涂机械公司也好,他们想要搞出来自己的高压蒸汽机,就不能直接沿用广州机械公司的独有专利,得另外想办法绕过专利才行。

帝国三大蒸汽机厂商,因为同时获得低压蒸汽机的通用授权而崛起,并迅速成长为帝国的三大蒸汽机厂商,后来虽然有陆续数十家厂商也获得了蒸汽机通用专利并进入该行业,但是都没能跟上这三大厂商的步伐。 …

如今广州机械公司先搞出来的高压蒸汽机,由此给天津机械公司以及当涂机械公司带来的庞大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这两家企业,都在砸锅卖铁奋力一搏,以求突破高压蒸汽机的技术呢。

而这两家蒸汽厂商的技术研发,也是获得了国内不少航运公司,乃至两大武装贸易公司以及海军的扶持。

虽然其他的航运公司,也能够通过和广州机械公司合作办厂,获得限定数量技术授权的方式来获得高压蒸汽机,而两大武装贸易公司以及海军嘛,他们用的是军用舰载蒸汽机,本身就不在受限之内。

所以他们都能从广州机械公司获得高压蒸汽机。

但有道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了,他们可不希望看见国内只有一家厂商能够生产高压蒸汽机,而且还把技术完整授权看的死死的,根本不对外进行完整的技术授权。

所以,他们想要扶持其他高压蒸汽机厂商也就可以理解了。

因此,天津以及当涂这两家机械公司,也都陆续获得了这些公司或机构的支持。

如今正在埋头研发高压蒸汽机,但是具体要什么时候才能搞出来,那也是个未知数,运气好可能就那么几个月,运气不好估计得好几年呢。

但是总归是能够搞出来的,毕竟广州机械公司已经在前面把技术路线都给他们摸出来了,他们如今要做的并不是从头开始搞,而是想办法如何绕过广州机械公司的一系列独家专利而已。

如果不考虑专利的话,其实他们现在就能够大规模量产高压蒸汽机……毕竟这玩意的生产可不是广州机械公司自己的功劳……而是建立在大楚帝国的整体基础技术上的。

广州机械公司能造出来,其实也意味着其他公司也能复制他们的技术路线把高压蒸汽机搞出来。

毕竟很多设备以及材料都是其他公司的,比如汉天机械公司的大型先进高精度镗床以及其他一系列高进度机床,几家冶炼企业的先进材料,一些特殊企业生产制造的精密零配件等。

天津以及当涂这两家机械公司只要把设备买到手,把零部件采购过来,其实也能直接生产。

问题是侵权啊!

就当国内工业界里,因为蒸汽轮船而掀起了一番动荡,伴随着剧烈竞争的时候,松江铁路也是如约正式通车了。

承顺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经过一年半以上的施工后,松江铁路正式完工并通车。

通车当天,一辆二十一型火车头所拉动的十多节客运车厢,搭载了七百多名尝鲜的旅客,从上海县北站一路往东行驶,框框当当的火车,喷着白烟以二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着。

不仅仅车里的旅客惊叹不断,沿途看热闹的人们更是惊呼不已!

松江铁路的全线通车,意味着大楚帝国也正是进入到了火车时代,哪怕眼前只有三十多公里的火车铁路,但是在上海北站的另外一段,众多工人们却已经开始对苏松铁路进行密集施工。

在苏州那边,也有大量的工人进行施工,采用双头并进的方式进行施工的苏松铁路,预计明年下半年就能完成基本工程通车。

于此同时,江南大铁路的其他几个环节,比如金陵城到镇江的铁路、金陵城到当涂工业区的铁路,也已经开始施工了。

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开始镇江到苏州的这一段铁路也会开始分段施工。

江南大铁路,有望在三四年内全线通车。

松江铁路在六月二十八日通车后,改装后的郑和号也在七月十九日正式在珠江投入商业运营。

大楚帝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