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讲武德的楚军骑兵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讲武德的楚军骑兵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松江铁路全线通车以及郑和号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消息,极大的刺激了大楚帝国内的各行各业。

因为这种高压蒸汽机所带来的是更加便捷的交通,而便捷的交通又能够极大的降低商品的成本。

这不管是对于农产品、工业原料的输出地,还是对于各大工厂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这种刺激反应,也直接反应到了大楚帝国金陵股票交易所的股价上。

众多行业的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不管是造船业还是钢铁行业,又或者是机械行业,又或者是航运业,乃至纺织业等众多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上涨。

这意味着人们非常看好未来火车、轮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其中涨的最凶猛的当属钢铁以及煤炭这两个看似和蒸汽机没啥直接关系的基础行业。

为啥?因为不管是火车还是轮船,他们都是用铁大户,同时他们还烧煤的啊……

用铁方面,其实蒸汽机直接使用的钢铁还不算多,毕竟一个动力机组也就那么大点,但是轮船以及铁路却是用铁大户啊。

轮船,如今的轮船广泛采用熟铁为承重结构进行建造,不仅仅是远洋船只如此,内河船只也如此,并且使用熟铁的比例在用料比例里越来越大。

而随着蒸汽轮船的大规模应用,新建造船只越来越多,这消耗铁的数量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啊。

未来一年光是造船就用掉几十万吨钢铁都是大有可能的。

而铁路嘛,铁路的主要建造成本是什么?是路基以及铁轨,如果是平坦地形的话,那么路基成本就比较低,主要的成本在于铁轨。

按照帝国未来的铁路建设规划,那可是初期就有几千公里的建设规划啊,这得用掉多少铁轨啊……

按照这个铁轨需求,目前的大楚帝国钢铁产业还得继续大规模扩产才能满足需求。

要不然的话,没足够的钢铁生产铁轨,这铁路还建不起来呢。

未来的钢铁需求,必然是爆炸式增长的,因此钢铁从业者以及投资者们,都非常看好钢业产业。

煤炭产业也是如此!

大量的火车以及轮船投入使用后,必然会加大煤炭的使用量。

毕竟这两玩意都是以煤炭为动力的……不过说到对煤炭的庞大需求,实际上还不是轮船或火车本身,而是为了建造轮船或铁路需要用到大量的钢铁。

而生产这些钢铁需要大量的煤炭!

钢铁和煤炭产业,一向来都是深度绑定的,因为钢铁这东西,是以铁矿石和煤炭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可不是孤零零那个铁矿石就能够练出钢铁来,你还得需要数倍于铁矿石的煤炭呢。

铁路对钢铁的需求有多庞大,那么钢铁行业对煤炭行业的需求就会成倍增加。

未来大楚帝国钢铁行业对煤炭的需求,将会出现爆炸式增长。

不仅仅是炼钢用煤,还会有普通工业用煤以及民间用煤。

因为轮船以及火车的未来大规模应用后,必然会导致煤炭的运输成本出现下降,煤炭价格的下降也必然会加大工业市场以及民用煤炭市场上的总销量上涨,因为随着煤炭价格的下跌,会有更多的企业会选择使用蒸汽机最为动力,从而抛弃水动力。

而民间上的取暖做饭用煤,因为之前的煤炭价格比较高昂,运输成本高,一般来说只会在水运便利、或者干脆就是煤炭产地附近才会有比较大规模的使用煤炭取暖做饭等。

但是如果运输成本下降的话,那么煤炭就能够覆盖到更多的地区,如此煤炭等总销量必然会大幅度上涨。

炼钢用煤,动力用煤,取暖用煤这三大用煤需求,都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这意味着大楚帝国的煤炭行业,即将迎来大爆发……

有乐观的从业者认为,未来五年内,国内的煤炭产量就算是再翻上五倍之多,恐怕也难以满足五年后的市场需求。

这种对未来的乐观预估,也是导致了各大煤矿公司现在一个个都在忙着扩产,然后修建矿区铁路,引入火车,同时即将和航运公司进行联络想要把煤炭用蒸汽轮船外运。

广东廉州府广宁煤矿公司,除了积极扩产外,为了把扩产后的大量煤炭运输到港口装船,更是准备耗费巨资把原有的矿区-海运码头铁路进行改建为熟铁标准轨,同时延长建设。

改建升级后的广宁矿区铁路,估计都能达到五十公里以上,遍布他们的多个矿区。

并且他们还准备对自由的煤炭海运码头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快的装运煤炭。

上述改造措施,都是为了方便煤炭的外运,以满足市场对煤炭日益增加的需求。

此外也有一些矿务公司则是找到了铁路总公司那边。

试图让铁路总公司他们在规划铁路线的时候,考虑到他们的庞大货运需求。

比如拥有超大煤矿-大同煤矿的晋北矿务公司,他们一直都是苦于煤炭外运困难,以至于空守着偌大的煤炭资源,但是愣是赚不到几个钱……

他们之前就想着搞一条外运铁路,哪怕是采用马车运输……只不过因为投资过大搞不起来。

现在吗,他们则是想要依靠铁路总公司的力量,让他们修铁路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煤炭外运需求。

反正官方本来就有草原大铁路的战略规划的,只不过之前规划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军事需求,铁路线出张家口后直奔草原北上,一路往小北海而去。

而晋北煤矿公司的想法则是,想办法推动从张家口那边修一条铁路直线到大同,方便煤炭外运。

实在不行,他们甚至宁愿承担其中的一部分铁路建设成本。

当然,前提是要先修一条天津到张家口的铁路,不然的话张家口到大同的铁路也是空谈。

当地的晋北矿务公司,再加上当地的官府,甚至连山西巡抚衙门都在即将奔走,试图早日修建大同到天津的铁路……

以发展晋北地区的丰富煤炭,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不然守着一大堆的煤炭又运不出去贩卖赚钱发展经济,实在是让人心痛的很。

而这些陆续发生的事情,都是火车以及轮船投入实际应用后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什么是科技兴国?

什么是工业兴国?

火车和轮船,就是科技兴国,就是工业兴国,至少在十七世纪中期的大楚帝国里是如此。

工业界对高压蒸汽机的面试后所产生的巨大反应以及推动作用,最终也反应到了资本市场上来。

也不说什么金陵股票交易所里的各行业的股价上涨了,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资金开始进入上述的几个重点行业。

上游基础行业的钢铁、煤炭,中游的重型设备制造、造船,再到下游的航运等。

当然了,更多的资金还是进入到了铁路行业当中。

哪怕大楚帝国没有开放铁路行业,而是采取专营的方式,也没有让铁路公司上市或者道发行债券直接融资。

但是铁路公司依旧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获得了大量的投资。

仅仅是过去的几个月里,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多家区域铁路公司,就各自和若干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这些贷款协议里涉及到的贷款金额已经达到了两千万楚元之巨。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还在不断的规划铁路线,并进入开工阶段,这些铁路线未来也是需要贷款的。

按照预估,未来三年内,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预计的贷款总额将会达到两亿楚元以上。

尽管这三年两个亿,指的是三年内规划建设铁路所需要的贷款总数,而这个钱需要随着建设进程才会陆续拿到手,贷款的持续发放时间可能会超过五年以上,并不是说三年内就花光两个亿。

但是这依旧是让人目瞪口呆的数字。

三年内贷款两个亿!

这个数据任谁听了都得目瞪口呆!

但是还有一个数据更让人惊讶。

松江铁路正式运营后的第一个月,其盈利就达到了一万一千余元!

这仅仅是一个月而已,按照这么算的话,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十几万的盈利。

但是松江铁路的建设成本也不过七十几万而已!

也就是说,松江铁路最多只需要五年,就能够把建设成本全部收回来,五年后就是纯赚,并且是每年十几万利澜的纯赚。

尽管松江铁路的高盈利几乎不可复制,因为这是依托松江府、苏州工业区的强大工业规模、旁人常住人口所带来的密集货运以及客运需求,同时当地的民众也具备比较高的票价消费能力。

这些综合起来,就导致了松江铁路的超高盈利能力。

但是不管怎么说,松江铁路的强大盈利能力,都向帝国高层,尤其是对铁路投资大,盈利前景不明的帝国高层们吃下了一个定心丸,让他们知道了投资铁路除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是能赚钱的!

如此,帝国高层才批准了铁路公司的一系列建设计划,首当其冲的就是江南大铁路了。

除了已经通过建设批准的苏松铁路外,江南大铁路的其他路段也是获得了建设许可,开始进入多点同时施工的盛况。

一切顺利的话,承顺二十五年左右,顶多三年,江南大铁路第一期工程,即杭州-松江-苏州-常州-镇江-金陵-芜湖当涂就能够通车。

————

而就在大楚帝国国内进入了铁路大建设,轮船大建设,资本市场为此一片狂欢的时候,在地广人稀的北方草原上,和俄罗斯作战的前线将士们再一次传来了捷报。

经过今天春夏三个多月的持续行军、作战,楚军第二集团军麾下的叶尼塞派遣军终于在七月十三日顺利攻占了俄罗斯人在叶尼塞河上的最后一个大型据点:图鲁汉斯基城。

这是一个俄罗斯人在四十九年前就建立起来的城市,也是俄罗斯人在叶尼塞河流域里经营最久的一座城市。

不过因为重要性来说远不如之前被楚军所攻占的叶尼塞斯克,整体防御力量也不算强。

楚军之所以在去年攻占叶尼塞斯克后,等到今年夏天才攻占这个图鲁汉斯基城,纯粹是因为天气原因以及距离原因。

冬天乃至春天都因为严寒而难以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好不容等到天没那么冷了,这才沿江而下,一路横跨上千公里跑过去干掉了当地的俄罗斯守军,把这个扼守古通古斯河的重要据点给拿下。

随着这个位于北方的叶尼塞河据点被楚军拿下后,也就宣告着俄罗斯人已经彻底,并且永远的失去了叶尼塞流域。

如今,俄罗斯人在叶尼塞河流域上,一个中大型据点都没有了,顶多只剩下少许还没被楚军发现的一些小型殖民据点。

西比利亚太大了,一些俄罗斯人的小型居民如果远离大江大河,又不傻乎乎跑出来的话,楚军也很难发现他们……

别说在叶尼塞河流域了,就算是在勒拿河流域以及往东的远东地区里,如今估计都还有着俄罗斯人的小型据点存在着。

至于和大部分失去联系一年半载,在这年头的殖民活动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第三集团军在控制了勒拿河流域后,开始频繁在勒拿河以及远东地区进行搜查、巡逻……就是为了找出来俄罗斯人的残存据点,然后攻占之。

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征服当地的众多土著们。

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里,如今可不仅仅是有俄罗斯人,实际上人口更多的还是当地的土著,有些土著是之前就被楚军或俄罗斯人所征服,如今都归属在大楚帝国治下并开始教化。

但是还有一些并没有被两国之前就征服,依旧保持着其独立性,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几个地区,很多都是由当地土著所控制,之前的俄罗斯没能实际控制。

现在大楚帝国的第三集团军的任务就是,持续清扫弹压俄罗斯人残部以及当地顽抗土著,以求把当地彻底的掌控在手中。

此时第二集团军在拿下了叶尼塞河流域后,后续也会派遣一部分兵力驻扎各地并进行巡逻,拔出俄罗斯人剩下的各据点,收复各土著。

帝国要的西伯利亚,不是一个和异族共享的西伯利亚,而是完全属于帝国的西伯利亚。

从土地到人口,全部属于大楚帝国!

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后续的事情了,也不急于一时,完全可以慢慢处理。

俄罗斯人用了几十年才逐步掌控西伯利亚的中西部地区,大楚帝国方面也有足够的耐心,花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对当地的完全汉化。

就和之前在西南三省(广西、贵州、云南)以及青康地区(康巴、康西、青海)一样,大楚帝国面对当地众多的土司们的频繁的大规模叛乱。

可没有和历朝历代一样采取柔和政策,搞什么册封之类的,而是从头到尾都采取了最为强硬的措施,把敢于反抗的土司们、权贵们全都连连根拔除,同时解放农奴,对当地民众进行全面教化。

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帝国广大的西南地区,包括广西以及云贵,还有四川部分地区、青康地区等,盘踞在当地千年之久的各种土司、权贵势力已经被连根拔除。

此举不仅仅稳定了帝国在当地的统治,实际上也解放了当地超过千万底层民众……要知道在土司以及宗教权贵时代里,这些地方可是还保留着农奴甚至奴隶制呢,很残酷的……

但是现在,这些地方的民众能够享受到真正的文明光辉。

因此这些地方的底层民众,其实对帝国非常有好感,甚至是非常支持帝国的统治。

这也使得帝国在当地的教化政策推行的非常顺利,底层民众们的接受度非常大……反抗的都是一些土司、宗教权贵而已。

目前来说,这些地方通过改变语言文字,改变服饰礼仪甚至日常习俗等,进而大规模的通婚。

当地的底层民众,尤其是新生代基本已经汉化,并且以汉人自居。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地方的底层年轻一代的民众和帝国其他地方的民众也没什么明显区别了,可能还会有当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记得一些早些年的习俗传统,能说当地的一些土话,但是几十年后?上百年后呢?

这些东西必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到时候,你要说这些地方上的人是土著蛮夷而不是华夏汉人,炎黄子孙,他们都得跟你翻脸!

就和你现在骂那些漠南蒙古诸部出身,但是已经认祖归宗改姓异服的草原汉子们是蛮夷一样,这些彪悍的草原汉子分分钟跟你翻脸:你才是蛮夷,你全家都是蛮夷……

遇上脾气差的,保不准还会给你射上一箭……

帝国在西南地区的教化政策,虽然早期付出的代价不小,连大规模的平叛战争都打了好几场,三年一大打,一年一小打。

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非常好,这从最近这些年当地已经没有了大规模的叛乱就能够看的出来。

并且按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西南地区以后估计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土司叛乱了。

从古往今几千年,能够彻底解决西南地区土司问题的,也就只有大楚帝国一家而已,其他的历朝历代可都没做到。

当然了,这也于时代的局限性。

毕竟华夏领地的扩展,是逐步的,从中原再到东部地区,再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再到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等,这是一个逐步扩张的过程。

轮到了大楚帝国这个时代,也就到了彻底解决西南问题以及西北问题的时候了。

未来还要解决北方西伯利亚问题,而要在西伯利亚地区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更简单,因为当地没多少土著。

就这么点人,先通过镇压杀一遍,然后通过各种教化政策,然后再组织几十百万来华夏移民过去,和当地土著进行大规模的通婚之后。

过上十几年当地别说保留土著文化了,连土著血脉可能都不剩多少了。

因此北方的教化问题远不如当年的西南、青康地区严重。

因此北方楚军,尤其是第一集团军以及第二集团军的战略重心也不是教化平叛,而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虽然失去了叶尼塞河流域,但是他们依旧控制着鄂毕河流域,大楚帝国对此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帝国高层,可是一直都想要把西部的边境线推移到鄂毕河流域,然后进入鄂毕河以西的广阔西西伯利亚草原。

因此鄂毕河必须拿下!

而想要拿下鄂毕河流域,除了需要和俄罗斯人继续打外,还需要对上准格尔残部。

如今的准格尔残部活跃巴尔喀什湖的北部以及东部区域,其中相当大一片区域就是在在鄂毕河流域的上游支流额尔齐斯河的上游区域。

大楚帝国想要控制鄂毕河,还得把这些准格尔残部也拿下。

而经过这些年的持续打击,其实这些准格尔残部已经大不如前了。

他们一路西逃到这些地方,虽然还保留着众多人口,然而他们你所能控制的草场已经不足以供养这么多人口以及牲口。

更别说楚军的骑兵三天两头还跑过去袭击他们都部落,如此频繁的袭击让准格尔方面的不少中小部落很难受。

尤其是在靠近大楚帝国控制区进行放牧的那些部落们,在这几年里非但没有恢复实力,反而是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弱。

甚至有些部落为了求活还选择了背叛准格尔,然后率部东归归顺大楚帝国呢。

因此成熟呢二十二年的现在,准格尔残部已经没有了刚逃到这些地方时候的二十万部众了,顶多也就只剩下十四五万部众,控制区也比刚开始的时候小了很多。

至少在巴尔喀什湖的大片东南部区域,他们已经不敢去放牧了……没办法,楚军的骑兵经常从伊宁出发去袭击他们的放牧部落……而且一出动就是数千上万骑,他们袭击准格尔的部落,并掠夺他们的牲口。

完全不讲武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