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八十七章 铁公鸡内阁

第六百八十七章 铁公鸡内阁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更关键的是,在这些地方里也没有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军基地,目前还在南洋地区里有殖民地的只剩下荷兰以及西班牙。

而帝国高层已经决定购买吕宋群岛,而西班牙不管愿不愿意都保不住吕宋群岛,因此西班牙可以排除掉。

而荷兰的话,他们死保香料群岛的决心非常大,不真正打一场,估计他们是不可能放弃香料群岛以及巴达维亚的。

但是大楚帝国依旧可以依托新加坡港和他们进行海上作战。

倒是在印度以及美洲那边不好搞。

在印度的话,大楚帝国虽然也拥有一些殖民地,但是以据点居多,大片的领地比较少,同时各种弹药也要从国内运输过去。

而美洲那边就更麻烦了,距离太远,沿途的太平洋区域虽然有不少帝国已经控制的岛屿,比如檀香群岛等,但是遥远的距离导致物资补给,战舰的调动都会变得非常的漫长。

但是……即便是在印度或美洲地区,如果大楚帝国下定了决心的话,那么只要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准备,提前把弹药补给运输过去囤积,提前把战舰调过去,那么问题也不大。

说一千道一万,战争这个东西,打的是综合国力,而在比拼国力上,大楚帝国谁都不怕。

说的不好听,耗都能耗死那些竞争对手。

纵观海外扩张大局,真正难度并不算大,更大的反而是组织官方移民太花钱……

但是如果只是击败敌人,建立若干贸易、军事据点的话,其实难度有限。

而后续官方移民虽然花钱,但是也可以慢慢来……有钱的时候就多组织一些官方移民过去,财政紧张就少组织一些官方移民过去。

短期内需要支出的军费还是比较有限的,尤其是还有西洋贸易公司以及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大官方直接掌控的贸易公司的协助。

同时,加大了海外扩张的力度后,那么就能够扩大帝国工业产品的出口以及工业原料、农产品的进口,这对帝国国内的工商业经济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海外扩张和殖民嘛,就这好处,可以掠夺土着们的经济价值补充国内市场。

最后,这票帝国高层官员们拿出算盘噼里啪啦一算,这三大规划搞下来非但不亏本,反而会赚钱,并且是能赚不少。

这也是帝国高层对三大规划整体战略没什么意见的根本原因。

这要是陆军提出来搞什么第四次西征,一路干到哈萨克汗国乃至乌拉尔山脉去,帝国高层就会很纠结很犹豫……反复琢磨一件事:耗费这么多军费打下来中亚地区有啥用?到底划不划算。

但是对海军的海外扩张计划就没这么多意见了。

经过数天反复的商讨后,帝国高层得出了一致结论:海外扩张可以搞,也可以适当的加大力度,直接占领的地盘,控制的据点,殖民地越多越多……

但是……

海军在三大规划之后所提及的,申请总计两千万楚元额外军费一文钱都没有!

总之一句话:仗你们军方随便打,给你一文钱额外军费算我输!

海军那边的几个海军高级将领差点被气的吐血,高喊着要开着战列舰上岸杀到那些文官大老的家里,把这些臭不要脸的文官塞进舰炮的炮管里,然后打进太平洋去。

见过不要脸的,但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本来见那些文官们态度这么好,一开始就同意了三大规划,海军方面想着就算两千万要不到,但是打个对折要个一千万楚元应该没问题的,再不济,三五百万你也得给点吧……

正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做生意嘛,砍砍价很正常,他们海军是有预期的,哪怕打个一折,只给个两百来万其实他们也能接受……

但是,你不能一文钱都不给啊!

然而,文官集团还真就一文钱都不给!

十几年来,大楚帝国的文官集团,在额外军费一事上,一向来都是从不放开口子!

想要让他们给额外军费,那真的是要外星人打过来才有这个可能性。

“你们这是光想着牛干活,不让牛吃草,都是一群卖国贼,我帝国大好局面迟早有一天要败在你们手中!”参务会议上,参务大臣,帝国侯爵钟良功海军行将毫不客气的开喷了。

但是大楚帝国的文官们那是什么人?

一个个都是不要脸的老家伙,任凭你海军的人怎么骂,但是想要钱没有……

哪怕你们这些低贱武夫真的打过来,那也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论耍无赖,打光棍……大楚帝国里的那几个顶级文官,那都是绝世高手,要不然他们也爬不到这等高位上。

文官领袖,参务大臣郭全书,都能在钟良功上将一边狂喷,把口水都喷他脸上的时候,都还能澹定自如喝茶的人!

所以,到最后海军那边在钟良功海军上将的带领下,虽然气的不得了,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这又不是讨论什么常规军费,而是讨论额外军费。

常规军费的话,文官集团不好下手,少了军方那是要真的干打上门来的。

但是额外军费,他们军方还真不好来硬的……这玩意本来就是属于有必要时候才临时掏钱,一旦要动用额外军费,那就要从其他行政部门里挤钱,说白了就等于让文官掏钱让军方打仗。

人家文官可不会干这么傻乎乎的事。

这么多年来,军方其实从来都没有拿到过所谓的额外军费。

昔日北方战略,三次西征陆军那边都喊破喉咙了,但是文官集团也从来没有掏一文钱。

郭全书的话就是:除非灭国之危,不然的话你们就别指望了,老夫宁愿一头撞死在豆腐上,也不会给你们一个铜板的额外军费!

总之大楚帝国的文官集团的态度非常强硬,除非陛下亲自下旨,否则的话任凭你们陆海军喊破喉咙,那都是一毛钱额外军费都不给。

而罗志学会下旨吗?

很抱歉,自从东掳战争结束之后,罗志学就从来没有下旨批给陆海军额外军费。

为什么?

这每年都四五千万楚元常规军费了,不管打仗还是不打仗,每年都得给的……这都有这么多钱了,还要个啥子额外军费啊。

陆海军以前就天天有事没事就想办法要钱,属于打草楼兔子,有事没事就打一竿子……

罗志学早些年还亲自拒绝,后来干脆让文官出面了,毕竟拒绝这种事说过了,很容易引起军方对罗志学自身的不满。

所以,文官集团其实说起来也就是一个背黑锅的。

没有罗志学暗示的情况下,他们要是敢给一个铜板,罗志学当天就敢把他踢出御书房。

不提这些,话说海军的现任大老钟良功气冲冲的带人走了后,回到海军参谋部里,一票海军将领却已经不见之前的那种怒气。

“这些铁公鸡,真的是太难搞了,连三大规划这种东西都不能让他们掏钱,看样子搞大型战列舰的事还得再缓缓,第一批六艘是搞不成了,先搞个四艘吧,后头两艘等到后年再搞。”

“本来还想着从他们手里弄点钱,可惜啊,我可是听说了,他们准备搞一个什么高科技行业扶持项目,第一批资金就准备了五百万呢,明年还要对国内的主要港口进行升级扩容,那也是上千万的投入啊,他们手里有钱呢。”

“唉,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之前那么多年都搞不到,这一次搞不到也正常。”

“不过这额外军费不给就不给,只要让我们放开手脚就行了!”

“这额外军费从国内找不到,但是还可以从土着手里拿嘛!”

“之前在南洋大扩张的时候就弄了不少,另外我听说印度那边不少土着寺庙都喜欢囤积大量金银珠宝,到时候我们弄上几票,这蒸汽机改装费用也就有了,运气好了,说不准还能再弄几艘大型战列舰的钱出来!”

“不过还是要先去陛下那边确认口风,免的到时候那些掉进钱眼里的家伙又跑过来拿我们的战利品,拿走一部分都还好,就怕他们太贪心都拿走了!”

此时钟良功道:“哼,最多和之前南洋大扩张的时候一样,他们分润一部分可以,也是情理之中,但是想要都拿走,小心撑死他们的胃口!”

“明天本官就进宫面圣,不管如何都要确保我们海军的战利品份额!”

钟良功在第二天面圣的时候,果然提到了海外扩张的时候的战利品的份额问题,罗志学只听了钟良功的这番话,基本就知道海军这边的真实想法了。

之前所谓的额外军费,估计就是烟雾弹,用来迷惑那些文官的,他们的真实目标还是为了这些战利品的份额。

想想也是,陆海军过去十几年来都没有拿到哪怕一个铜板的额外军费,他们海军凭什么会认为这一次海外扩张,文官那边会好心给他们掏额外军费啊。

海军高层没这么天真。

他们的真实目的,还是先用两千万额外军费的事,先堵上文官那边的嘴巴,好争取战利品的份额。

对此,罗志学也不多说什么,也不会直接敲定战利品的份额,只是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算是默认了海军这边的做法,可以从战利品,赔款等海外扩张的直接受益里分润一部分。

但是具体比例如何,还需要海军那边和陆军以及文官集团进行内部协商。

文官那边肯定是不会放弃的,不管多少钱,什么钱,他们都想要……哪怕不能全部拿走,他们也要咬下一大口。

而陆军那边,则是因为海外扩张里也需要陆军协同作战的,尤其是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以及登陆后的内陆作战,这些都是需要陆军来配合进行的。

海军自身虽然也有专门用于地面作战,成建制的陆战队,但是目前规模不过两三万人,而且还分散到各地驻防,主要还是用于日常的中小规模登陆作战。

真到了大规模登陆作战,尤其是需要控制大片海外领地的时候,少不了陆军的配合。

想要让陆军干活,这钱自然不能少。

这三方又是吵吵闹闹了好几天,最后参考了早期的南洋扩张的旧例,对海外扩张的战争收益,主要包括战斗缴获、行政抄没、战争赔款这三大类。

军用物资直接交付军方,文官方便不插手,至于陆海军内部怎么分,他们内部协商。

而普通物资以及金银现今,则是按照四六分,文官六,也就是百分之六十直接上缴国库,归属财政统一调配;军方四,但是百分之四十也需要先上缴国库,然后再以临时战费的方式返还给军方……

这限定的只是比例,战争收入越多,那么军方分配到手的也就越多!

这种分配模式,很有种做生意赚钱了给业务员提成的意思,业绩越高,提成也越多。

不管是军用物资,还是说普通物资以及现金,军方内部这么分配,文官方面不管,由陆海军自行协商处理。

总的来说,哪怕军方据理力争,文官还是直接拿了大头……当然,其实说文官拿也不恰当,而是说直接上缴中央财政国库,和普通行政收入,税收等一起纳入总账后用于帝国各方面开支,这些开支里其实也包括了常规军费。

而陆海军内部的分配比例则是要更复杂一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敌人,有着不同的分配规则。

三方达成了一致后,还很正式了签订了一份备忘录,然后恭请圣裁!

罗志学审阅过后,朱批:准!

在分赃这种事上,大楚帝国的君臣们一向来都是很认真,并且严肃的。

为了防止各方日后反悔扯皮,这弄一个备忘录并让罗志学批示,这属于正常操作。

没有罗志学的这个准字,各方都担心其他两方反悔,到时候私吞自己的战争收益。

当分赃这种最紧要的事情敲定了具体方案后,接下来就简单了……文官那边表示你们陆海军在海外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除了荷兰,西班牙等几个大型的欧洲殖民国家外,其他什么土着小国,你们爱打谁打谁,我们文官集团一定大力配合,会下令让各地督抚配合你们出具宣战文书。

帝国的政治体系里,军方拥有作战权力,但是没有宣战权力,宣战权力在帝国中央,此外还有两位海外巡抚也拥有针对特定区域土着国家的宣战全,南洋巡抚可以对南洋各土着国宣战,印度巡抚可以针对印度半岛以及西亚驻地宣战。

中央或两大海外巡抚不宣战的情况下,海外领地的军方可不能擅自进攻这些土着国家。

但是东洋贸易公司以及西洋贸易公司是例外……他们在帝国领地、藩属国领地之外爱打谁打谁……因为严格上来说,这是一小部分大楚帝国国民在外国领土上的行为,不管是和土着做生意还是打架,或者干脆是拉着火炮轰击土着城市,那都是发生在他国领土上的事。

而帝国法律可管不到外国领土!

当然了,要是帝国子民在国外被土着欺负了,那么帝国就不能不管了。

简单来说,这两大武装贸易公司在海外的行动,帝国官方的态度是打赢了,土着来抱怨或告状就当没看见,但是他们要是在外头打输了,帝国官方就会琢磨着亲自下场帮忙……

总之,突出的就是一个不要脸!

当然了,虽然文官那边说的好听,说什么军方爱打谁就打谁,但是最终决定权依旧掌握在金陵中央方面。

因此实际上,军方的军事行动还是要遵从帝国的整体战略的。

而帝国的总体海外扩张战略就是,先把扶桑和吕宋群岛的事先搞定,打造绝对防御圈嘛。

此外先搞定吕宋问题,也可以避免在美洲进行扩张的时候,和西班牙人发生剧烈矛盾了,然后西班牙人就不把吕宋群岛卖给大楚帝国了,到时候虽然也能打下来,但是多少要花钱,并且也很难完好的接受西班牙人在吕宋群岛的众多据点以及土着方面的信息。

所以,得在美洲进行大规模扩张之前,先把吕宋群岛给买下来。

而军方那边嘛,则是先进行全面的大规模准备,尤其是海军那边要先建造一批蒸汽船只,并把一些战舰进行改装,安装蒸汽机。

同时搞一搞海外据点什么的。

然后还有准备大量的运输船只,搞海外扩张光有战舰是不行的,还得有大量的运输舰以运输兵员、移民以及各种战略补给物资。

要不然孤零零一支战舰舰队跑过去,补给都不好搞,就算打下来了据点也很难长期守住。

同时也要先把扶桑那边收拾了,不是直接吞并,而是先弄几片海外领地之类的,然后继续对扶桑进行渗透控制,先把水搞混了再说。

为日后的全面吞并进行准备。

如此情况下,文武双方也就分头开始了计划。

文官那边让礼教部的藩务司找到了西班牙人,重启新一轮的吕宋群岛转让事宜的谈判。

而军方那边则是准备在扶桑开片……

不过预计规模不会很大,帝国都不打算派太多的战舰过去,随便派了四艘战舰,带着一票巡洋舰,护卫舰就过去了。

随行的还有几千陆战队。

海军的任务很简单,先在扶桑那边弄个落脚点,然后以这个落脚点作为基地对扶桑进行全面的掌控和渗透。

不过这些军事行动都是小事,真正的战争准备反而海军自身的装备改进准备。

海军一口气给各大造船厂下了三十多艘各类军用运输舰的订单,这些运输舰都是千吨起步的机帆船只。

同时又向广州机械公司以及广州机械公司和罗华造船厂,松江海军造船厂等造船厂合资成立的江南联合动力公司、天津机械公司、当涂机械公司等国内各家具备生产高压蒸汽机的厂商下了大批各型号蒸汽机的订单。

一方面是用于拟定中的大批机帆船的建造所用,不过更多的还是准备用于对现有纯风帆军舰的蒸汽化改造。

改造这些风帆船只,也不是奢望这些改造后的船只能够用蒸汽机进行远洋航行,而是作为一种备用动力使用。

能够在作战的时候,为战舰提供额外的动力加快速度,或抢占t字头,增强战舰的机动能力。

这也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的蒸汽机所能够给海军所带来的最大好处。

至于靠着蒸汽机进行远洋航行,说实话不太靠谱……搞不好就抛锚在大海上了。

而支撑起来大楚帝国海军如此大规模的建造新机帆船以及改装机帆船的计划,这还是因为国内生产高压蒸汽机的厂商已经有四家之多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天津机械公司那边是自行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为了国内第二家研发出来高压蒸汽机,并且绕过了广州机械公司一系列独有专利的厂商外,其他的江南联合动力,当涂机械公司都是用的广州机械公司的限量限时专利授权。

并且连装机对象都是被限死了。

对此,江南联合公司公司倒是无所谓,他们本身就是几个造船厂和广州机械公司方面战略合作的产物,这个战略合作,纯粹是为了绕过广州机械公司和广州造船厂签订的那份很坑爹的预购以及优先采购协议……

严格来说,这个工厂其实就是广州机械公司下属一个控股的生产基地而已。

但是当涂机械公司接受的广州机械公司的专利授权,就是属于被迫无奈之下的选择。

随着广州机械公司的高压蒸汽机快速抢占市场,而天津机械公司那边又成功研发出来了高压蒸汽机后,国内三大蒸汽机厂商,就只剩下当涂机械公司还搞不出来……为此他们都急死了。

他们本来是准备继续埋头研发的。

但是海军方面以及两大武装贸易公司还有各大航运企业,对高压蒸汽机的需求非常的庞大,广州机械公司和天津机械公司的产能都不够。

因此在他们的牵头之下,广州机械公司和当涂机械公司达成了技术授权专利,准许当涂机械公司限时限量的利用这些专利授权生产合同规定的高压蒸汽机。

对此,当涂机械公司其实是不愿意的!

技术授权又赚不了几个钱,用的还是别人家的技术标准,等专利授权一结束自己还不能用……还会不影响自家正在研发的高压蒸汽机的投产。

但是人家上头摆明了说要更多的高压蒸汽机,你们那么大个工厂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先当个代工厂先生产一段时间广州机械公司的蒸汽机,等你们自己的高压蒸汽机搞出来了,也可以正好顺势生产自己的高压蒸汽机嘛!

对此,虽然内心不愿意,但是当涂机械公司也只能妥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