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六百九十一章 广湖铁路和航运

第六百九十一章 广湖铁路和航运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广东因为粤北山区的阻拦,修通往北方省份的铁路难度比较高,投资也会更大。

毕竟现在大楚帝国的土方施工能力也就那样,没有什么大型机械设备可以用,搞土方工程都得靠锄头铁铲,效率低得很,在这个时候修建通往广州的铁路,难度远远不是后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所以铁路公司方面对修通往广州的铁路还是比较谨慎的。

但是不管如何,罗志学认为通往广州的铁路肯定是要修的,而且不能太迟,毕竟铁路网一旦能够和广州连接,那么对帝国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再说了虽然铁路难修,投资大,但是一旦修出来后预期的运营利润也不会低,毕竟有个广州在那里撑着。

广东,因为地处南方,又有珠江流域以及沿海海运的便利,依托对外贸易以及两广还有沿海地区的市场,其工业发展的相当好。

其重工业有造船行业,广州造船厂,李氏造船厂乃是国内第二大,第三大造船厂,此外还有一大堆中小造船厂。

还有煤炭以及铁矿行业,钢铁行业,安南地区里割让过来的广宁煤田所在的广宁县,嫡属于广东省廉州府,铁矿也有琼州岛上的大规模富矿。

以此出现了广州钢铁公司这么一个在国内也算得上是前十的大型钢铁公司。

再有机械行业也很不错,有目前主打高压蒸汽机,几乎垄断了国内高压蒸汽机市场的广州机械公司,而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机械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机械公司,他们的业务线不仅仅只有蒸汽机,实际上还有各种设备,比如纺织机械设备,制茶设备,炼钢设备他们就搞的很不错。

此外他们还有寻常的民用铁制品业务,各种农具炊具之类的不仅仅销向两广福建等地,而且还广泛出口到各个海外市场。

其他地方,有一家大型的综合机械公司已经很难得了,但是在广州,他们竟然还有两家,剩下的一家就是李氏制铁。

这家公司,可是已经上市的诸多企业里市值最高的一家企业,业务覆盖非常广阔,除了独立出来经营的造船以及机床业务外,其直属的各类综合机械业务依旧非常多。

不仅仅生产各类机械设备,其各种日用铁制品产品同样畅销全球。

然后还有一个两广武器公司,他们算不上是帝国里规模最大,技术最强悍的武器公司,但绝对是盈利能力最强悍的武器公司。

业务从大口径舰炮再到火枪弹药,乃至冷兵器都有涉及,其一系列专门为了沿海、热带地区所研发的热带系列产品,在陆海军里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帝国在海外作战的地面作战部队所用的各种武器装备,不管是火枪还是火炮都是被他们的一系列耐盐抗腐蚀的单兵武器或主打轻量化设计的山地火炮给垄断了。

此外他们专门用于从出口的各类冷兵器业务,板甲业务、火绳枪业务、旧式火炮也是非常红火,几乎占据了帝国武器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

上面这几家,还都是大型重型工业企业,除了这些超大型企业外,其实还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各种企业,其中尤其是轻工业的规模非常大。

广东地区的轻工业以棉纺产业,瓷器等为主,而这两个产业也都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出口贸易类企业,其中的棉纺产业的模式在帝国里非常特殊,他们都是从海外进口棉花,然后加工为布匹后再运往海外销售,这个过程里利润相当可观。

拥有众多重量级企业,整体工业规模庞大的广东省,其经济体量仅次于江南省,连应天府这个京师都比不过……毕竟应天府的话,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当涂工业区能够拿得出手,其他的都是一些服务类的第三产业。

这年头要发展经济,还得靠工业,大规模的工业!

工业规模极为庞大的广东省,如果能够纳入到铁路网当中来,那么不仅仅对广东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周边地区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其他都不说广东那边的诸多工厂,庞大的产业工人,他们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农产品、副食品以及其他民用产品,这加起来可是个天文数字。

安装最新版。】

一旦通过铁路网连接,那么周边省份的各种资源以及产品,就能够通过铁路网源源不断的向广东汇集,继而形成新的市场连接。

如此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将会非常大的。

铁路,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带动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至于铁路本身的盈利其实不重要。

如果不是铁路建设太大,需要铁路盈利来支撑铁路的建设,罗志学甚至都敢把铁路运输直接收个运营成本价,以此来进一步刺激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

因为连接广东的铁路网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太大,所以哪怕在粤北、赣南山区里建设铁路会难度非常大,投资更大,但是罗志学认为也要顶住压力,咬牙死撑也要修一条通往广州的铁路来。

这一次的交通会议上,罗志学就是把广东的铁路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

而当罗志学亲自定下了‘铁路建设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的基调后,交通部那边的人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帝国老大都说要提前修建通往广东的铁路,哪怕为此付出一定的更大建设成本也在所不惜,那么还有啥好说的,修呗!

无非就是投资大一点,相对于其他平原地区里修铁路翻几倍的投资而已……

而且修建这条铁路所用的钱,也不会是财政出钱,而是那会找银行贷款,大不了就是把贷款的还款年限搞久一些,以后慢慢还钱就是了,反正依托广州这么个工商业重地,而且广州和楚南以及江西也没什么便捷的河流交通。,不用担心铁路业务被河运抢走。

只要铁路能够修起来,就不用愁客源以及货运业务,以后不敢说日进斗金,但是肯定是赚钱的。

这大老板敲定了基调,交通部紧跟天子步伐后,下头的铁路总公司自然是没话说的……

上头大老们说干,那就干呗!

甚至连铁路规划都不用临时搞,他们之前就有所研究,并派人走访了赣南、粤北山区等地的地形,制定了基本的铁路线规划。

规划也简单,直接从九江湖口那边往南延伸,经过抚州、吉安、赣州后一路往南,进入广东后通过赣北山区,最后抵达广州。

如此,从广州那边乘坐铁路就能够一路北上抵达湖口,沿着江南大铁路抵达金陵城,在这里可以摆渡前往江浦,继续一路向北直抵辽东,也可以一路向东抵达松江上海、浙江杭州、宁波。

同时也可以在江西抚州的时候就转道向西北方向,途径南昌在往汉天府,长沙,衡阳等地而去,向北还可以在汉天府摆渡,继续乘坐火车一路向北抵达洛阳,出潼关后抵达西安。

广州,将会彻底的连接整个铁路网,并通往帝国的几乎所有人口,经济重省。

这条广湖铁路预计会非常难修,因为沿途,尤其是广东和江西相连的地方里是真正的山区。

在这种铁路修铁路难度非常大,修出来的铁路大概率也是弯弯绕绕……架设的铁路桥梁和隧道就更不用说了,肯定会很多。

到时候整体造价也会是很吓人的数字,铁路总公司方面就很担心投资太大,到时候光靠这条铁路自身的盈利,恐怕二三十年都还不完贷款!

但是……这些增加的建设成本在罗志学看来是能够接受的,三十年还完贷款也不值一提,修个铁路还三十年债没什么大不了的,后世人随便买个房都得还款十几二十年呢,三十年的也不在少数。

只要整体经济不崩盘,那么这条铁路为帝国整体带来的经济收益,将会远远超过铁路运营利润自身。

这也是罗志学乃至帝国的高层们,和下头那些具体铁路公司的负责人乃至地方官员们的区别。

罗志学以及御书房的那些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他们的目光都是望向全国,看重的是整体效果。

但是铁路公司乃至地方官员们,他们看到的都是行业或者某个地方自身的好坏。

这不是说他们短视什么,而是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关注的东西也不一样。

在铁路建设上同样如此。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罗志学要把铁路建设以及运营搞成中央官办专营,而不是直接开放,也不让地方衙门搞的缘故。

因为一旦放开,哪怕只是放开给地方官府搞,那么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因为他们不会,也没那个必要从全国的角度上去考虑铁路建设问题。

他们只会修对自己有好处的铁路。

人嘛,都这样,官员也同样如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家都不是协办大臣,参务大臣,不说愿不愿意,甚至都可以说都没资格站在全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

敲定了广湖铁路的规划之后,罗志学就没去太多关注铁路事务了,下头交通部以及铁路总公司这么多官员,自然会处理好新铁路线的规划以及后续建设事宜。

罗志学则是把目光投向到了蒸汽轮船事务上,蒸汽轮船对于大楚帝国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大规模的铁路网。

甚至短时间内,蒸汽轮船,尤其是内河的蒸汽轮船其重要性还要超过铁路。

毕竟如今铁路网的规模还太小,要向形成遍布全国的干线铁路网以及众多支线铁路网,恐怕都需要几十年时间的持续建设。

短时间,甚至十几二十年内很多地方的大规模对外运输依旧只能依靠河运。

比如四川那边的对外交通运输,未来很多年来都将会严重依赖蒸汽客轮。

今年年初的时候,川江航运公司方面就用他们第一艘的蒸汽内河轮船,从汉天府出发一路沿江而上,并通过了很危险的三峡河段,最终抵达重庆。

这一次蒸汽客轮在长江中上游,也就是川江河段里的成功试航,对于四川方面的发展意义及其重大。

四川巡抚衙门方面已经做出了扶持力度非常高的蒸汽内河客轮扶持计划,包括扶持各地建设可供蒸汽轮船停泊,补给,维修的现代化港口,维修设施。

同时还打算对三峡河段以及川江上游,还有其他支流进行疏通。

不管是扶持内河客轮计划还是疏通三峡等各处河段,都是动作非常大,并且耗资不菲的工程,四川巡抚衙门自然也需要向金陵方面报告。

当然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申请中央财政上的支持。

这么多钱,光让四川一家来掏钱的话,还是有些吃力的,金陵方面不管如何,多少都得给点。

而罗志学看着这份报告的时候,考略的缺不仅仅是四川方便的内河蒸汽轮船发展计划,同样也考虑到了其他暂时不适合大规模建设对外联系铁路网,同时还能通航蒸汽轮船的地区的河运发展。

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建设铁路网的。

这有着地形上的限制,也有着地方经济所导致的运营成本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经济一般般,但是本身已经有了河运的话,那么铁路规划的时候也会暂时放下这些地方,而是优先给缺乏河运,对外联系困难的地区修建铁路。

而罗志学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地方一些政策,财政上的支持,让他们加大力度发展蒸汽轮船运输,哪怕是受限于河流通航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全程通航,但是也要尽可能的缩短陆运距离。

就和大楚帝国目前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物资运输一样,其实物资也很难直接一路通过船只运输到各地,中间依旧需要通过一些陆地运输来作为过渡,包括一些涟水通道、险峻河段。

如此,铁路网和河运/近海航运就能够形成一个互补的整体,不敢说彻底全面的打通全国交通网络,但是至少也能够打通大部分州府的对外联系通道。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对全国范围内的河道进行大规模的疏通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对蒸汽轮船的扶持,倒还是其次。

毕竟河道通航便捷了,蒸汽船只好用了,自然会有航运公司们采购蒸汽船只并投入运营。

而大楚帝国内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航运公司多了去,不仅仅是有众多官办航运公司,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民间航运公司。

大的有一些官办的航运公司,这些航运公司一般都是地方省或州府等衙门主办,普遍以河流或地名为称呼。比如四川巡抚衙门下属工业厅投资兴办的川江航运公司、应天府投资兴办的长江航运公司、江南省巡抚衙门投资兴办的江南航运公司。

还有中央工业部兴办的工业航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本土大河、近海大宗货物运输、太平洋航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远洋货运,跑南洋,扶桑路线比较多,华夏航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大江河、近海等长途客运业务的企业。

当然,只是他们的业务侧重点不一样,实际上三大航运公司基本都有货运、客运、长途短期远洋等不同的业务,彼此竞争还不小。

这些说的,还是中央以及省级所筹办的航运公司,而实际上各府县还有一大堆自己搞的航运公司。

这些航运公司和地上的上的一些城市公共马车公司,城际长途马车公司都差不多,属于地方公共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基本上每个地方都会搞,但是大多也只局限于本地。

这也是相当多地方中小型官办企业的一大特性,那就是基本都是一些提供公共设施,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很少直接从事普通行业。

至于轻工产业,上头更是一般都不批准……因为原则上官方资本不参与民营资本比较活跃的轻工业。

你地方上要搞工业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去啊,干嘛非得自己办一个工厂和民营企业抢生意啊!

在你的地盘上搞一个直属工厂,人家民营企业还怎么和你竞争?

这种事过于破坏市场公平,帝国高层一向来都是对此保持否定态度的。

早年纺织业这么赚钱,但是帝国高层为了纺织业的整体发展,硬生生把一大票官办的纺织企业转让出售,只留下一个汉天纺织公司。

直到如今,大楚帝国里官办资本,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里的纺织企业,依旧只有一个汉天纺织公司。

这些年来其实不少地方官府为了赚钱,缓解自身的财政困局,都打过申请要筹建纺织企业,但是无一例外都被上头的工业厅甚至工业部尽数否决。

帝国早年为了纺织业的整体发展,都退出纺织业,现在那里还能让你地方官府为了赚几个钱再进去啊。

这种国退民进的情况,在轻工行业里特别常见,这种情况如果是站在官办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亏大了。

但是从地方经济乃至全国经济来说,帝国赚大了。

这一次的扶持河运也是如此,罗志学其实并不打算给那些官办航运公司什么特殊的扶持,他只打算做好基础设施,比如疏通航道、建设好码头等基础设施、再给航运业整体一些政策上的扶持。

然后就让这些官办航运公司和民间的航运公司们自己在商业规则之内竞争去。

如此不管最后谁输谁赢,对帝国都是好事!

带着这种心态,罗志学在五月份的时候开了几次航运会议,初步敲定下来了一份扶持航运业发展的规划出来。

其中的核心就是疏通河道。

毕竟对于内河航运业而言,河道才是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限制,一些浅滩激流的河道要进行疏通,对于一些有瀑布断流的地方,也要适当的看看能不能修一条运河,或者是通航闸门进行通航。

而这些工程,无一例外都是耗资重大的。

因此在资金上,初步规划还是效彷早些年水利设施的建设方案,各级财政一起出钱。

县里出一点,府里出一点,省里出一些,然后中央也出一些,大家一起出钱把事给办了。

在诸多规划里,项目最大的当属三峡的河道疏通疏通工程,这地方浅滩多,乱石多,河水还特别急。

因此这地方跑船非常的危险,在目前的风帆时代里,这地方每年都有至少一百多艘船只在川江航线上失事,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在三峡航线出的事。

大量的航运事故导致船只损失,造成人员伤亡,货物损失。

当然……这些风险依旧挡不住人们在川江上往来的心,每天都有众多船只往来于川江之上。

早些年大楚帝国组织了湖广,江西,江南等地无地,少地民众向四川盆地迁移,前后组织了上百万人口迁移过去,这些人口都是通过川江航道进入四川的。

如今大楚帝国想要进一步提升川江的航运能力,那么对川江航道,尤其是三峡段的疏通工程就不能不搞了。

为此,拟定成立专门的川江河道疏通机构,对沿途河道的疏通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整治,其他先不说,至少沿途的一些容易造成船只失事的礁石要先清理的。

同时其他地方的河道疏通工作也要进入日程安排。

同时部分地区的河道疏通,加大通航能力的工作,也应当和防洪、灌既结合起来,以更有效的整合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施工浪费。

几次会议下来,基本上各项措施也都安排的差不多了。

而就在罗志学这些帝国高层们准备河道疏通工作的时候,南方的柳河航运公司则是更进一步,利用超越其他竞争对手先行到货的十几条蒸汽轮船,已经运营起来了西江、东江、北江这三条珠江流域的主要航道的定期蒸汽客轮航班了。

随着柳河航运公司的内河蒸汽轮船一路沿着东江往北而去,沿途的民众,尤其是粤北地区的民众们也是见识到了工业大时代的奇迹!

不用风帆,冒着澹澹白烟的蒸汽轮船,正在用着传统风帆船只所无法比拟的速度逆流而上!

这艘蒸汽轮船不仅仅让当地民众为之震惊,更是带去了当地所缺乏的各类工业产品。

同时还有新上任的惠州府和平县县令王图,此君很年轻,站在船头上看着两岸风光的他还一身普通的儒服便装。

看着和寻常读书人也没什么区别!

但是身边却没有人敢轻视他!

不仅仅因为他是新上任的和平县令,而是因为他来头很大,背景很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