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零四章 东洋贸易公司的劳务派遣

第七百零四章 东洋贸易公司的劳务派遣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大楚帝国对美洲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早期这种探索的效率非常低。

因为往东走是茫茫大海,岛屿稀少。

而风帆船只虽然理论上来说只要不坏就能一直航行,但船上储备的淡水和食物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船员们在船上待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如果长时间找不到岛屿进行食物和淡水的补给,那么下场会很悲催的。

所以大楚帝国早期对美洲的探索,在很多年里都是对航线的持续探索,不断的向东出发寻找可供补给的岛屿,找到一个岛屿后在岛屿上建立初步的补给站,然后以这个岛屿为基地继续向东航行。

这一路磕磕碰碰,才是找到了一条通往北美洲的航线,最终登陆了北美洲,具体地点大概就是在后世的旧金山一带。

中途还顺带发现并掌控了檀香群岛,因为在这片岛屿上发现了大片的珍贵檀香木材,这才使得了一直都在投入,但是没有半点回报的东洋贸易公司获得了少许的回报。

等到登陆了旧金山一带后,开始和当地土著进行贸易,从土著里获得了大批皮毛、黄金、宝石等物资后,最重要的是在旧金山一带发现了金矿,东洋贸易公司依托当地的金矿才算是进入了盈利时期。

然后得以继续展开殖民活动,沿着海岸线陆续开辟了十多个殖民据点,并开始组织移民。

到现在,大楚帝国在北美洲地区已经建立起来了两个大型的殖民居住地,第一个为旧金山,第二个为西雅图地区,此外还有若干以补给,贸易据点为主的小型殖民地,在当地的总人口大概也就万人左右,其中半数以上都是东洋贸易公司的船员或武装雇员,贸易人员。

还有半数则是官方移民!

至于自由移民,暂时一个都没有!

毕竟现在美洲对于大楚帝国来说还非常的陌生,同时距离太遥远了,单趟航行都要好几个月时间,航行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这里太陌生了。

人们对陌生的地方总是带有很大的警惕心的。

因此暂时来说,只有官方组织的移民才会跑过去。

因为距离遥远,人们对美洲的不熟悉,再者北美洲的土著还是挺生猛的……这地方的土著并不是农耕土著,而是游猎民族居多。

以放牧、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存在的组织构架也不是国家,而是部落。

这种游猎民族并不好对付!

这些都导致了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移民不是什么顺利。

但是……目前的北美洲却是一个相当好的工业商品倾销地!

如今的北美洲里有不少的土著,而这些土著部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经常发生战争的,这意味着这些地方对武器有着庞大的需求。

都不用什么枪炮,哪怕是冷兵器在这些地方也能够卖出去一个非常好的价格。

而当地这些土著们的支付能力也不用担心,这些游猎部落手头上有着大量的动物皮毛,尤其是牛皮。

而大楚帝国对各种动物皮毛基本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此外还可以通过雇佣当地的劳动力帮大楚帝国开矿来支付……东洋贸易公司已经在旧金山地区发现了金矿,但是严重缺乏挖矿的劳动力,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已经和附近的多个部落达成了劳务派遣协议……

根据东洋贸易公司和部落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土著部落们自行组织劳动力来挖矿,东洋贸易公司根据挖出来的矿产数量多寡支付报酬(通常是各类工业商品,尤其是武器)。

至于这些土著部落们在挖矿过程里,如何压榨这些劳动力,劳动力从哪里来这些事情,东洋贸易公司一概不管,那都是土著部落们自己的问题。

之所以搞这个劳务派遣制度,那是因为大楚帝国法律明确禁制奴隶制……为了避免违反国内法律,很多跑到海外去的公司或个人,一般都不会直接购买、使用奴隶或什么奴工之类的,他们往往会采取了劳务派遣模式。

还有的也会搞委托开采、种植模式,其实和劳务派遣也差不多,就是叫法不一样,程序有些差别,但本质上还是为了避免违背大楚帝国自身的禁奴法律,同时又想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劳动力以开采矿产、搞各种种植园。

通过这种劳务派遣、委托生产等模式,这些商业公司或个人就能够避免违背大楚帝国的禁奴法律了。

因为从大楚帝国的法律角度来讲,东洋贸易公司和这些劳工们没有任何关系,东洋贸易公司只是和某个部落达成了劳务派遣协议,具体怎么搞,那是这些部落们自己的事,和东洋贸易公司无关。

东洋贸易公司只是根据出产的矿产数量支付一定的报酬而已。

依靠劳务派遣模式,东洋贸易公司在美洲已经开办了多座黄金、白银矿,同时还在西雅图地区组织开辟了不少的小麦种植园,又在旧金山一带开辟了若干浇灌种植园,以大规模种植粮食满足殖民当地的粮食需求。

而且自从在当地搞了劳务派遣制度后,当地的土著部落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免费劳动力以便派去务工,彼此间就更喜欢打仗了。

因此东洋贸易公司在北美洲的各种武器销量也是大幅度增加。

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才得以东洋贸易公司在北美洲初步暂稳脚跟,并有资金和能力持续组织移民,并修建各移民定居点。

最后才是向北美洲内陆进发,并大规模倾销工业商品。

大楚帝国跑到北美洲来,初期就是为了开辟市场的,至于说大规模移民开发,那都是后期的事情了。

当然,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成为大楚帝国工业商品的倾销地的,要想成为大楚帝国工业商品的倾销地。

首先当地多少要具备一定的文明程度,对布匹、铁制品、武器装备这些东西有大量的需求,同时还需要有支付能力。

这个支付能力可以是大楚帝国所需要的工业原料,比如印度半岛地区的优质棉花,扶桑地区的硫磺、也可以是一些地方的特产,比如南洋地区的香料、珍贵木材、海珍珠、热带经济农作物、其他地方的一些动物皮毛等。

当然了,也可以是最简单直接的黄金白银,比如西班牙人和大楚帝国的大规模贸易,西班牙就是采取黄金和白银来支付的。

因此南洋地区、印度半岛地区以及扶桑地区,乃至西亚北非、欧洲等地区都是非常好的工业商品倾销地。

而在北美洲地区的话,当地的文明程度太低,并且除了动物皮毛外,当地的土著部落也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当然了,这地方的土著武力值也不低,大部分都是游牧民族,这种游牧民族对于早期的殖民者而言其实很无解……这些土著机动能力太强,而且居无定所,这对于以殖民据点为依托,活动范围有限的殖民者而言,其实很难对付。

这也是为什么北美洲的印第安人能够活到十九世纪的缘故……因为十九世纪后火车和轮船再加上枪炮技术的进步,使得殖民者能够轻易的对付游牧民族。

大概上,和东亚地区里近代以后,很多民族都变的能歌善舞差不多……啥游牧民族在机枪面前,都得变的能歌善舞……不能跳舞唱歌的都死了。

至于什么黄金白银宝石这些东西,那些土著部落也缺乏大规模开采矿产的能力。

所以历史上欧洲殖民者跑到美洲、非洲这些地方后,发现在当地搞贸易不赚钱后,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得利益,那就是开办各种经济农作物的种植园,大规模开矿挖黄金白银。

用更加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压榨劳动价值!

其他方式不好搞,但是压榨劳动力总是能搞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殖民活动里,美洲,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控制区里的土著人口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减少的原因。

外来的天花病毒什么的只是小意思,真正的原因就是劳动力压榨,而且是非常短视的压榨,以至于当地土著快速灭绝,最后不得不从非洲引进劳动力以维持种植园的运转。

这才有了如今的三角洲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商船从欧洲运输各类商品南下非洲西海岸,从当地的部落首领或干脆是奴隶贩子手中换取奴隶,然后再运往美洲,主要是西班牙或葡萄牙控制的巴西、墨西哥地区卖给当地的殖民者种植园,种植园用这些奴隶种植烟草等各类经济农作物,然后卖给这些欧洲的商船,最后商船运载着美洲的烟草等农作物返回欧洲销售。

由此形成了一个贸易闭环。

这也就是三角洲贸易。

不过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这一套,在大楚帝国里不太好搞,因为大楚帝国禁制奴隶。

只要是在大楚帝国的控制区里,不管是本土还是海外殖民地,而奴隶不管是本国国民还是土著都不行。

奴隶制这东西,在大楚帝国是全面禁止的。

但是为了获得土著的劳动力资源,西洋贸易公司以及东洋贸易公司这两大武装贸易公司,就采取了劳务派遣或委托生产模式,效果也挺好的。

东洋贸易公司在美洲的主要业务,除了和当地土著进行各种形式的贸易,积极开发当地外,和墨西哥地区的西班牙人进行贸易也是一大主要业务。

大楚帝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贸易规模是非常庞大的,早些年的时候都是西班牙人自己跑到吕宋群岛来,再和大楚帝国进行贸易。

后来大楚帝国的东洋贸易公司则是主动把货物运输到墨西哥贩卖给西班牙人。

这条贸易航线也是让东洋贸易公司获得了数量不菲的利润,进一步维持在北美洲的殖民活动。

上述,就是大楚帝国以东洋贸易公司为主体,在北美洲地区里,过去多年的殖民扩张成果了。

成果有多大也算不上,顶多就是开辟了西雅图和旧金山这两个比较大型的殖民定居点,再加上十来个小型沿海贸易、补给点而已,全部移民和东洋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全部算上,也就万人规模。

但是,这依旧是给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少有了前期的万人移民或武装雇员,有了在西雅图和旧金山的粮食种植园,后续组织移民过去的时候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前期组织移民的时候,不仅仅要运输移民过去,还要运输大量的口粮过去,要不然的话,移民去到了北美很难大规模的生存下来。

现在的话,就算是每年运输几千人过去,当地的粮食产出也能够满足需求了,如果还不够,大不了找隔壁墨西哥的西班牙人采购一些粮食。

这些,为大楚帝国在美洲的大规模移民奠定了基础,同样也是大楚帝国高层决定在美洲展开大规模殖民的前期。

承顺二十三年十二月年末,临近春节之际,大楚帝国参务会议上,正式批准了东洋贸易公司招募并建立六个殖民混成营的决议。

根据以往大楚帝国成立东洋贸易公司以及西洋贸易公司的相关规则,这两大武装贸易公司有组织海外军队的权力,但是需要获得帝国的批准才可以。

不是说他们想要组织多少殖民地军队就能够组织多少殖民地军队的。

同时也规定了,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所有武装雇员,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将领,都必须是退役军人,不得从民间普通青壮里自行招募。

说白了,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公司军队,也是受到大楚帝国官方管辖的编外军队,和正规军的区别,只在于军费来源而已……

正规军的军费直接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公司军队的军费来源于公司的运营利润。

某种程度上来说,两家武装贸易公司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为了养活数以万计的殖民地军队。

六个殖民混成营的成立,直接宣告了大楚帝国在北美洲殖民大扩张的开始。

仅仅一个月时间,六个殖民混成营就已经乘坐者东洋贸易公司的船只,先准备前往扶桑,然后经过扶桑走北太平洋航线前往西雅图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在一个月前还都是陆军的现役军队,从士兵到军官无一例外……

因为大楚帝国是直接把六个步兵营,再加上若**兵哨、骑兵哨、辎重哨等一共八千多人的现役部队集体转入预备役……再换了个东洋贸易公司的殖民混成营的名头后,就直接调往北美洲了。

为了让这些转入预备役的将士,尤其是那些军官们安心,帝国也有一整套完善的处理办法。

首先是薪资待遇,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上丰厚的海外补贴,总之薪资不会少,同时海外作战的时候,各种战利品分配的条例也是非常的优厚。

很多前往殖民地服役的士兵,等到回国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吃的满嘴油的回来。

所以前往殖民地服役,苦是苦,危险也是真危险,但是好处也是真的有大好处、

最重要的是军籍方面的安排,虽然这些人已经被转入预备役,但是等结束这一次的北美洲派遣任务后回国,军方就会以征召退役将士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征召,以此恢复现役身份。

再以现役的身份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处理,该退役转移的退役转移,该晋升的晋升,该调职的调职。

同时在殖民地服役期间,所获得的战功以及晋升以及服役年限,也一律视为在正规军里服役的战功、晋升、服役年限。

总之……除了名义不一样和军费来源不一样外。

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在整体模式和正规军现役派往海外服役的军队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就连指挥权,其实都在军方手里……两大武装贸易公司的相关律法章程里明确规定,军方对他们的武装雇员平时拥有指导权,战时拥有指挥权。

并且东洋贸易公司里负责武装雇员事务的高级管理层,清一色的军方预备役将领。

不仅仅是东洋贸易公司的这六个新编的混成营如此,之前的两家武装贸易公司的所有武装雇员,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模式。

要不然,帝国高层那里会放心让什么贸易公司搞好几万人的武装雇员啊!

军权这东西,永远都是帝国高层,更是罗志学最为关注的一点。

而随着这六个殖民混成营前往北美洲的,还有大楚帝国首任北美巡抚黄景恒,和一东洋贸易公司的一票人满怀希望大干一场不一样,黄景恒上船之后,却是一直都阴沉着脸,同时长时间望着岸边……

等蒸汽机启动,风帆扬起,船只逐渐远离海岸线的时候,他依旧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岸边,抓着栏杆的手指很用力,以至于都有些发白了。

这一次他虽然落败被贬了,但是迟早有一天,他会杀回来的!

昔日他作为关内某省巡抚的重要候选人之一,却在竞争中落败,还被竞争对手抓住了把柄,最终不得不在致仕和远走海外中二选一。

之所以没有和很多斗争失败的高官一样干脆利索的选择致仕,而是前往鸟不拉屎的海外任职,就是因为他黄景恒不甘心!

他要坚持下去,他要重返中原,他……要复仇!

一直等到看不清楚岸边的码头了,黄景恒这才转身返回船舱,并喊来了自己的属下以及幕僚们议事。

想重返中原,还想回来后身居要职进行复仇,那么巡抚北美任上就必须做的漂亮,尤其是要让陛下满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