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十二章 打地主分土地

第七十二章 打地主分土地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伏牛山松山村,林冬生一身戎装走到罗志学面前躬身行礼后道:“启禀大将军,我第一哨出师征粮已经平安归来。”

“此番南下征粮,我哨先后前往五个村,其他两个村的地主没有反抗,直接上缴了粮食,剩下三个村的地主进行了反抗,被我们一一攻克了庄园。”

“不仅仅征缴了大批粮食,此外还获得了一批金银、铁铜器料、骡马、布匹等财货。”

罗志学一边听着,一边也看着不远处正在入库的大量粮食等财货,露出笑容道:“林哨官辛苦了,此行第一哨有大功。”

林冬生率领的第一哨南下征粮,成果可谓是极大,仅仅是现在带回来的粮食就有三十多车,不仅仅马车背着,出征士兵以及沿途征召的民夫也是肩挑着不少粮食。

除了粮食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铁器和铜器了。

铜这东西,其实也可以直接当成钱,毕竟铜钱就是铜做的嘛,后期的话罗志学还打算直接用铜来铸造火炮。

铁更重要,如今保乡营对铁料的需求非常大,不仅仅是用来打造武器,还需要用来打造农具,而伏牛山这边又没什么铁矿,所有的铁料都需要外部输入,有些是通过商队采购的,而有些则是缴获来的,但是仅仅依靠现在的渠道,铁料的缺口依旧非常大,罗志学已经是琢磨着怎么和外界的那些大商家取得联系,以获得更多的铁料。

林冬生为了把这些物资带回来,自然也是弄了一大批的马车以及骡马,这些马车和骡马自然又是一批大收入。

其中有可供乘骑的马六匹,役用骡、马、驴一共有三十五头。

第一哨出征收获颇大,罗志学也不会吝啬对第一哨的奖赏,直接对林冬生明言,第一哨出征后,将会是下一批换装火枪的步兵哨。

此外第一哨出征将士,包括林冬生在内,按照职务高地,功劳大小不等都会有额外的奖赏。

主要是发放额外的补贴。

随着保乡营的逐步正规,罗志学也制定了正式粮饷制度,也不是以正式薪饷的名义,而是以补贴的名义,并且补贴很少,普通士兵每个月只有三百文。

因为保乡营的体系和寻常军队不太一样,保乡营的士兵们,其吃喝穿用以及武器都是统一全包的,不会和其他军队一样,名义上给士兵很高的薪饷,但是又会从中扣除口粮、服装费用,甚至连武器的费用都得扣除,最后士兵们能拿到手的没多少。

而且这种扣除经常会被以次充好,克扣士兵们的口粮等情况。

而保乡营里就用不着这样了,口粮、服装以及其他生活用品,由后勤处统一调配,并且因为高强度训练的缘故,给予的口粮标准相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生活水平而言,还是比较高的。

因此别看士兵能拿到手的补贴似乎不多,然而士兵们对此却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甚至依旧觉得这待遇丰厚无比。

大家都不傻,人家士兵也知道仅仅是自己每天吃的这么多粮食,这算起来一个月就得四五两银子了。

至于补贴,按纯粹是多出来的零花钱而已。

而这一次第一哨出征征粮有功,罗志学大手一挥,直接给第一哨的士兵们发放了额外的一定补贴。

如今松山村里也是有商务处设立的货栈,对山民或内部人士出售一些日常用品,士兵们领了零花钱也能找到花钱的地方了。

安排好了第一哨后,王大壮率领的第二哨没几天也顺利返回了松山村,第二哨的王大壮前几天就已经派人传信,说是第二哨也已经结束了征粮行动,目前正在押送着战利品返回松山村的途中,预计再有四五天时间就能回到松山村了。

后续也没出什么意外,一路顺利返回了松山村,带回来了大批粮食以及其他物资。

这两个哨这一次南下,基本把伏牛山南部外围的十多个村落都走了一边,暂时也谈不上实际控制这些地方,但是至少是完成了征粮,把这些地方的资源化为己用。

并且也不用担心后续在这些地方征召不到士兵,或者引起大规模饥荒。

因为这两个哨征粮的时候都没有针对普通百姓,针对的都是各村里的那些地主们。

征缴的各种粮食骡马等物资,都是从这些地主身上征缴来的,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

甚至对普通的老百姓还能有一些好处呢。

因为征粮过程里,这十几个村落里除了五家地主见势不妙,直接乖乖的献上粮食和骡马等财务外,其他的地主都进行了顽抗并且被林冬生、王大壮带兵攻破了庄园。

以林冬生和王大壮他们的性子,这攻破了庄园后自然不会规规矩矩只拿粮食的,实际上这些地主们的下场都不咋地。

这地主都死光了,按照林冬生和王大壮他们的吩咐,当场就把那些土地的田契、借贷等文书一把火烧了。

顺带着还主持了一波分地。

这分地也不是乱分的,主要是分给原先就耕种这些土地的佃户们。

杀地主,分地这种事还是罗志学第一次让人去尝试,效果如何还得再看看。

而之前的话,在伏牛山深处的各村落里可没地主这玩意,更没佃户的存在,因此也就不存在分地。

伏牛山深处里的山民都是最近几年陆续逃荒进山的流民,他们逃进大山后会自行开垦荒地种植。

毕竟大山里也没什么人管着他们,想要重地自己直接开荒就是了,这大山里的土地虽然都比较贫瘠,但是也没人管你啊,你爱怎么开荒怎么开荒。

因此短时间里,伏牛山深处的十几个村落也不存在大规模地主和佃户这种关系,只有零星那么一点。

这一次两哨出山征粮,算是第一次搞分地这种事。

对此罗志学也比较重视,仔细听取了林冬生和王大壮的报告,但是根据林冬生和王大壮的报告,说是分地的进展很一般。

那些佃户们对此也没什么太大的触动,很多人甚至并不认为一群反贼主持的分地,他们就等于拿到了土地了。

对此罗志学也知道问题出在那里,不外乎就是保乡营虽然攻打了部分村庄里的地主,并主持了分地,然而保乡营都是分完地后就走了,顶多就是按照吩咐委任了当地的某个人当村长而已。

也就是说,保乡营暂时还没有对这些村庄形成实际控制。

既然没有实际控制,人家自然就觉得你说的话是放屁。

对此,罗志学早有预料,等他折腾好了保乡营的内部构架后,就会针对各村寨的管理进行优化调整,设立真正的管辖制度,并派驻一部分兵力在外围驻防,巡逻,以整整的控制伏牛山这块地盘。

在这之前嘛,他还得继续折腾保乡营的内部构架,虽然之前设立了各处,也任命了各处长,但实际上都只有一个空架子,还无法发挥出来真正的作用。

造成这种情况的问题就是缺人。

因为保乡营里的文盲遍地,连各级管理人员都是文盲的情况下,罗志学现在连各种规章制度都还没有搞出来呢。

招揽人才,建立完善的行政、军事管理制度,这已经成为了保乡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问题是,得从哪里弄到足够的人才?

想来想去,罗志学还是把目光打到了林冬生带回来的七个读书人身上。

这七个读书人都是林冬生横扫南部外围各村的时候带回来的读书人。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保乡营攻打的各地主的子弟。

林冬生他们又不傻,不可能前脚杀了他们的家人,后脚又把他们带回来当人才用的。

实际上七个读书人虽然是被绑着回来的,但真不是那些被灭家的地主子弟,而是那些投降限粮后的各地主家庭子弟。

把他们带回来一方面是当人质,这样那些投诚的地主就不会瞎搞了,也方便下一次他们继续去征粮。

另外一方面嘛,林冬生听罗志学说过好几次缺读书人了,所以就干脆把这些人绑了带回来。

罗志学看到这七个读书人后,没有第一时间就进行招揽,而是把他们先是扔到了战俘营里干了几天活,再让人挨个谈话。

无非就是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继续在战俘营里干活,另外一个则是进入各处当文书。

都是干活,但是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这七个读书人又不傻,人家也知道一旦去什么各处干活,就等于投贼了,这投贼后一旦事情暴露,别说以后想要去科举了,说不准家里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开始一个个都拒绝了。

然而几天下来,也都陆续屈服了。

战俘营的日子可不好过,天天累的半死还吃不饱,再铁的汉子也熬不了多久啊。

就连黄光茂这个正四品的都司将领,都受不了战俘营的苦楚,前天都是主动说要为保乡营效犬马之劳,对这人罗志学还比较重视,直接给了他一个参谋处高级参谋的虚衔,也不用干吗,先观察着。

那几个读书人受不了陆续表示投贼之后,甭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是陆续到了各处干活了。

看到效果良好之后,罗志学很干脆又让王大壮带着人再走一趟,把他之前去过的各村里的读书人也‘招募’过来。

罗志学估计着,有了这一批高级人才,再加上之前招揽的山民中的人才以及战俘中里投诚的人才,这初步的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建立起来。

至少,公文有人写有人看了不是。

而这,对于保乡营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