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一十二章 机械化农业的开端

第七百一十二章 机械化农业的开端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传统的农业生产,是一种劳动力密集产业,不管是种植水稻还是小麦这些主粮,还是说种植棉花,桑树,甘蔗这些经济农作物,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

同时传统农业的生产工具也不咋地,农村地区里连耕牛、役用马都算不上太过充足,很多农民家庭的耕种只能全部依靠人工,使用牛马等蓄力种植的都少。

饶是大楚帝国机械行业持续发展,锄头,镰刀等生产工具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本质上变化不大。

依靠得靠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行生产。

这种问题,其实在关内诸省里其实问题不大,因为很多地方都是属于人多地少,即便是人比较少,地比较多的地方,比如北方的几个省份,那也只是相对而言。

这些地方里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收到太大的劳动力紧缺的情况。

但是在东北的几个省份里,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当地人少地多,尤其是辽北、黑水省这两个地方,有着大片的待开发土地,但是总人口却是不多。

哪怕采用马耕进行耕种,人均粮食生产水平对比关内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依旧保守劳动力不足的困扰。

而普通的农户家庭还没什么直观感受,因为他们的土地拥有量虽然也多,但是这个多只是对比关内而言,一般来说,单个家庭种植几百亩地也就差不多了,就这,也只能采用马耕这种粗放式经营的方式。

但是对于辽华农业公司这种超大型的农业种植公司而言,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这前头一望无尽的水稻田,就是困扰着华天忠的难题!

依靠人工收割是非常费时费力的一件事,一个人每天撑死了也就收割几亩地而已……但是辽华农业公司今年种植的水稻面积,可是超过了十万亩。

而且粮食收割是有时限的,太早收割水稻还没有完全成熟,太晚收割的话,粮食又会过熟而掉落。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些粮食收割起来并脱粒,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短时间内需要的劳动力是非常多的!

哪怕是辽华农业公司到处抽调人手也不够,只能是高价临时雇人。

如果能够有一种机械收割机的话,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华天忠根本就没有多想,当即道:“找到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我要见他们,对了,如果他们带了样机的话,让他们把样机也带上,空口无凭,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试一试就知道了!”

反正见一见人,看看设备也用不了多久的时间,但是万一这个河口农业机械公司搞出来的什么联合收割机真的能用呢,那可就解决了他们公司一大麻烦!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人家就等着辽华农业公司的回信呢,来推销的人根本就没做,就在隔壁镇子上住着。

因为辽华农业公司拥有辽北,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里最大的单一农场,比很多纯官办的农场规模都要大。

拿下辽华农业公司的订单,对一个专门从事农业机械研发、生产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这也是他们刚把收割机给研发成功,就迫不及待的找上门来主动推销。

很快,辽华农业公司的协办华天忠就见到了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

双方见面的目的非常简单而纯粹,一个来推销,一个希望得到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因此简单的打招呼问候过后,就是直奔室外的空地上。

那里已经摆着好几台河口农业机械公司带过来的设备了。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代表上前介绍道:“今天我们带过来的收割机有两款,一款是蓄力摇臂收割机,操作的时候只需要两匹马拖着前进,利用地动轮为动力为收割机提供动力,进而进行收割,收割好的水稻会通过传送带传送下放,在地面上一捆一捆的摆好!”

“后续只需要安排人手把这些水稻带走脱粒机里进行脱粒即可!”

“效率上,这样的一台双马型号的收割机,两个人进行操作,收割十亩地只需要四个小时!”

“我们今年研发后,已经在多个小农场里进行过试验,试验数据只多不少!”

“旁边的这台大家伙,则是我们根据摇臂收割机进行了深入研发,融合了脱粒机后,打造出来的收割、脱离一体的联合收割机,采用二十匹马进行拖拉,效率更高!”

华天忠看着前面的这个收割机,一边看一边听,听到这个数据后道:“这么说,表面上比人工收割至少提升了很多倍!”

“不过如果算上马匹的劳动力,恐怕效率还没这么高吧!”

华天忠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这种收割机,不管是单纯的摇臂收割机还是联合收割机看上去好,似乎收割效率比纯人工提升了许多,但是这种设备还是需要马匹拖拉的。

而马匹其实也是劳动力,养马的耗费可比养一个人贵多了。

然而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代表却是道:“马匹的耗费虽然也有,但是在我们这地方,尤其是贵公司,马匹可是不缺,缺的是人!”

华天忠听罢没有说话,因为对方说的是实情!

马匹,说实话他们公司不缺,不说平时用的役用马,隔壁的自家的马场里还有大量的役用马可以随时调用呢。

他们公司缺的是人!

准确的说是农忙时期缺人,而平常时候其实也用不着这么多人。

在农忙时期,用蓄力代替人力进行高效率的耕种,这是一个可行的道路。

不过最终这种东西好不好用,还是需要试过再说。

当即,小型的摇臂收割机先套上了两批役用马,开始在一小片成熟要收割的小麦田里进行试验,他们这种收割机可以用来收割小麦,也能够用来收割水稻。

辽华农业公司的小麦种植面积虽然不算很多,但是规模也不小,现在也正在进行的收割当中。

如今刚好用来试验这种收割机的情况如何。

试验一开始,就是吸引了包括华天忠在内所有人的目光。

这效率太快了。

只见两匹马拖着摇臂收割机,收割机不断前进,不断的割下大片的小麦,然后输送后后方摆放好,而且还是一捆一捆的。

这样一来,后头只需要再来一辆马车,把沿途收割好的小麦搬上车,再运到脱粒机那边进行脱离后就可以了。

整个收割效率大幅度提升。

同等人力下,能够提升好几倍呢。

光这么一种收割机,就能够彻底的解决目前辽华农业公司所面临的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而接下来的联合收割机,则是更让他们大开眼界。

这玩意收割的效率更快,而且还能直接完成脱粒并装包,十多匹马拉着联合收割机驶过后,直接脱粒的小麦被传送上来,工人直接装包扎紧,然后就可以直接给旁边的运输马车了。

至于说多出来的众多马匹的成本,这对于辽华农业公司来说都不算什么,他们就不缺马!

看过试验后偶,华天忠又询问了售价,最终当场下单。

他们并没有看上那些摇臂收割机,只是少部分订购而已,更多的还是那些大型的联合收割机。

小型的摇臂收割机,那玩意一看就知道规模比较小的农场甚至家庭农场里用的。

但是他们辽华农业公司的农场规模太大了,种植面积动不动就好几万亩甚至更多,要用就一步到位,使用几十匹马拉着走的大型联合收割机。

虽然成本投入比较大,但是效率更高啊,能够收割更多的种植面积啊。

没错,华天忠已经准备明年进一步增加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面积了。

下了收割机的订单后,华天忠就让河口农业公司的人第一时间发货,今年的收获季快到了,他们还等着用呢!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直接笑呵呵的拍着胸脯打包票,他们公司的生产线已经建立,也生产了一批存货,这一批货物能够第一时间发过来。

然后还尝试着询问辽华农业公司对蒸汽动力的收割机等各种农业机械有没有兴趣,他们公司正在研究蒸汽机动力的各类农业机械呢,要不要下个预购订单什么的。

华天忠自然是表示,如果你们研究出来了到时候就看一看,东西好肯定要!

这其实就是一句客套话,好东西的话华天忠不会有任何犹豫,肯定是买的。

如果东西不咋地,那也别指望他下什么预购订单,鬼知道你们到时候做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他们公司的钱,可都是辛辛苦苦种田种出来的,可不会随便浪费。

再说了,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主要客户,就是这些大规模种植的企业或种植户们。

而辽华农业公司就是他们最大的客户,用不着担心他们做出来好东西留着不卖之类的情况。

在这种合作交易里,作为购买方的辽华农业公司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也想要维持和这个大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甚至走之前都把当样品的一大一小收割机也留下来。

现在辽华农业公司的小麦正在紧张收割当中,对收割设备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够有收个设备的帮助,能快一点是一点,等忙完小麦收割,他们就要开始收割水稻了。

当然,这两台收割机也不是白送,而是直接被人家辽华农业公司给买走了,算进了第一批订单了。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行动非常快速,他们为了撬开辽华农业公司这个大客户的口袋,同时想要以辽华农业公司的订单为突破口,继而打开更大的市场,因此在推动这一合同的时候非常卖力。

一边是加班加点生产,一边把库存的设备先发货,尽量不延误辽华农业公司的收割季。

这些设备将会被拆成主要零部件的状态,然后打包通过蒸汽船只往辽河逆流而上,等到辽河航道不能走之后,再通过马车运输。

为了加快运输,他们还额外支付了大笔加急运输费用呢,如此才把这一批收割机及时送到了辽华农业公司的农场,然后再用技术人员进行组装。

这一订单,他们其实都没赚多少钱,但是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看重都不是这一笔订单本身,而是看重后续更多的订单。

不仅仅是辽华农业公司的后续订单,更是其他种植公司乃至那些种植大户们的订单。

这一笔订单,就是用来打广告的,争取让他们的收割机一炮而红!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这一批收割机抵达了辽华农业公司的农场后,瞬间就引起了轰动!

辽华农业公司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种植企业,拥有规模最大的农场呢,他们的很多动作自然也是被各种同行们做关注。

之前的时候,不少同行们听闻辽华农业公司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一个个笑呵呵的等着看笑话。

在东北这地方,想要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只要你不怕亏本很容易的……土地基本不要钱,官府手里有大量的可开发土地,只要你敢来投资开发种植,人家官府就敢免费送你二三十年的使用权。

但是土地易得,劳动力难求啊!

不管是播种还是收割,粮食种植业都是需要大量人手的,而在辽北这破地方,哪有什么闲散劳动力可以让你雇佣啊!

再说了,到了农忙的时候,本地的农民基本都忙着自己家里的土地,可没时间去那些大农场里打零工,至于城市居民,那也没多少人,有的也是那些工厂企业的员工。

所以,对于很多大型农场来说,他们基本都是采取长期养着一批员工,这些员工也是职业农民,农忙的时候种田,农闲的时候养殖牛马之类的。

而到了农忙的时候,还需要从外地里雇佣一批零工。

这种模式持续了好多年了,甚至都催生了一批在农忙的时候,专门靠帮大农场们干活群体呢,这些人的工钱可是很高的。

但是今年,辽华农业公司却是在增加了播种面积后,却是没有大量雇佣临时工,这就让很多人不解了。

一些人仔细打听了之后,才发现这些辽华农业公司竟然是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机械设备,直接用机械来进行收割。

而采用机械收割之后,他们的自有长期员工就能够完成所有收割作业,根本用不着从外头大量雇佣临时工。

并且还听闻,他们哪怕是采用自有员工,这农忙的时候还提前干完了,得以腾出更多的人手进行其他工作。

这让其他的同行们很惊讶。

什么收割机啊,竟然有这么大效果?

这个时候,不用他们进一步打探消息,人家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销售人员们,就已经开始找上了众多的种植公司以及那些寻常的大型种植户!

找上去干嘛,还能干嘛,推销他们的蓄力收割机啊!

这广告打的响亮,不趁着这一次机会狠狠地捞一波,怎么凑钱研发蒸汽联合收割机啊!

一说到这个蒸汽收割机,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就是一阵蛋疼,前几年高压蒸汽机出现后,他们公司的高层认为可以把蒸汽机用在农业机械上,于是乎就一口扎进去了蒸汽联合收割机的研究。

但是没有想到,这玩意的技术难度那么高!

搞了好几年,研发经费一笔又一笔的砸下去,差点把公司的血肉都给榨干了,但愣是还没搞出来……好歹搞出来了个收割机的结构。

为了回血,他们一琢磨,干脆把这套原本用于蒸汽机上的收割设备拆下来,然后使用蓄力,做出蓄力收割机先卖出去……

万幸的是,市场接受度还挺高的,趁着这一次机会卖出去了不少。

靠着蓄力收割机回了点血,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看着半成品的蒸汽联合收割机,咬了咬牙,又把这钱给砸进去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实际上是,过去几年砸了这么多钱研发蒸汽联合收割机,庞大的沉没成本已经让他们想要退出来都不可能了。

为了搞这两个玩意,他们不仅仅把过去几年的利润全部投进去了,而且还把过去的老本也砸进去了,为此还欠了好几笔的银行贷款。

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不搞,彻底破产倒是不至于,他们出卖一些资产,尤其是部分专利资产后,还是能够还清债务重新轻装上阵的。

但问题是,他们不甘心啊!

搞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钱都投下去了,现在说不搞就不搞了?开什么玩笑。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人,狠狠地捞了一波后,转身又继续折腾他们的蒸汽联合收割机去了。

无独有偶,这年头看重蒸汽农业机械的厂家,也不止河口农业机械公司一家,还有其他厂商呢。

实际上,国内研究农业机械设备的厂家不少,哪怕是收割机这种东西,其实也有很多,只不过大家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效率也不一样就是了。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只是在东北这一块的农业机械领域里做的比较好,但是帝国大了去,其他地方也有企业做各种农机设备的。

唐山机械公司就是这么一家专门生产农业机械设备的公司,实际上他们也正在蒸汽机为动力的农机设备。

他们的研发重心倒不是收割机,而是蒸汽犁地机,而他们的研发进度也是坎坷的很,几年时间下来,钱花出去不少,但是愣是没搞出来可以实用的蒸汽犁地机,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

折腾的非常难受。

两家农机企业都陷入了蒸汽机农机的研发困境里,这其实也不是单独情况,甚至都不是农机行业里的独有情况,而是当代诸多机械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那就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发达后,新技术的门槛变的更高了,相应的研发投入也变的越来越高了。

这对部分企业其实很不友好,尤其是自身缺乏研发能力,同时又没有足够资本进行收购的方式来获得新技术的企业而言。

在技术不断进步革新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最后逐步没落。

不过反过来,不断的技术进步,不断的革新又会让部分企业获得庞大的机会,进而做大做强。

受益于大楚帝国完善的专利法,当一些企业研发出来一些新技术的时候,其实靠着这么一项新技术的专利就能生存的很好,如果搞出来几个获利空间巨大的专利技术来,那么分分钟就做大做强了。

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广州机械公司。

广州机械公司,虽然说以前也算是大型企业了,员工也不少,但实际上也就是名字好听,产品其实不咋地。

他们的各类机床设备也就只是二流,虽然也有订单,但基本就是赚点辛苦钱。

更多的还是靠着各类廉价便宜的农具产品过日子。

说白了,搞蒸汽机之前的广州机械公司,就是一卖锄头的。

不过后来他们在当地官府的扶持下,获得了低压蒸汽机的专利技术并成为了国内第一批的低压蒸汽机的生产厂商。

这才日子稍微好过一些,不过也只是好过一些而已。

因为低压蒸汽机又不是他们的,而是皇家理工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为了推动蒸汽机快速大规模应用,低压蒸汽机的全套基本专利那都是敞开了进行授权。

到现在为止,全国估计都有好上百个厂家获得过低压蒸汽机的专利授权呢……等以后,估计还会直接免费授权呢。

广州机械公司,也只是趁着获得专利的时间比较早,进而成为了国内的三大蒸汽机厂商之一,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技术也是最落后的,要不然早期也不会生产制造小型蒸汽机而著称了……因为他们的技术就只能搞这些小型低压蒸汽机。

低压蒸汽机时代里,广州机械公司名义上挂着三大蒸汽机厂商的名头,但实际上赚的钱还不如搞大型蒸汽机的天津机械公司的十分之一。

一些竞争对手有时候都蔑称他们就是一个卖锄头……

憋屈的很!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广州机械公司下了决心搞技术研发。

生产低压蒸汽机和锄头赚来的钱,几乎全部投进去高压蒸汽机的研发当中,同时也获得了友商,尤其是造船行业甚至海军的支持。

最终,他们成功的把高压蒸汽机给搞了出来,而且还是自己拥有全套专利的高压蒸汽机!

靠着高压蒸汽机,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大的蒸汽机供应商,同时也是最赚钱的机械公司。

这是以弱胜强,最终翻身上位的典型案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