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国的恐怖

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国的恐怖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釜山号巡洋舰上,彭志行海军少将站在指挥舰桥上。

此时他脚下的战舰正在蒸汽机的推动下,以及旁边两艘蒸汽机拖船的推动下缓缓离港。

此时香港海军基地里汇集了数百艘各种海军的军舰,如此众多的战舰汇集在港湾里,导致了这个本来宽大无比的海军基地港湾拥挤无比,没有蒸汽机动力以及拖轮的辅助下,只依靠风帆动力就想要进出港口就会变得非常的麻烦。

方便进出港口,这也是早期机帆船里蒸汽机动力的一大作用。

釜山号巡洋舰上搭载的乃是广州机械公司生产的一台大型立式双气缸蒸汽机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一千五百匹的马力,采用单轴推进,其蒸汽机组的功率虽然比隔壁四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苏州号上的两千多匹的马力差一些。

但是要论每吨马力数,却是远远超过了一等战列舰苏州号。

再加上巡洋舰所特有的大长宽比,飞箭式船首等设计,让釜山号巡洋舰能够在纯蒸汽机动力下就达到比较可观的航速。

如果是机帆并用的话,航速甚至还能够进一步提高。

单轮航速的话,釜山号巡洋舰以及其三艘半姐妹舰,乃是当今大楚帝国海军里航速最快的战舰。

之前进行海试的时候,在顺风顺水,机帆并用的情况下,最大航速可以达到十八节。

当然了,这个最大航速没什么实际价值,因为战舰日常航行的时候,很少能够获得顺风顺水的情况,更加不可能把蒸汽机飙到最大功率。

甚至日常航行的时候,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们基本都不会开蒸汽机,只依靠风帆进行航行,以节省燃煤……

航行过程中,战舰上的蒸汽机一般只会在赶路或者爆发战斗的时候才会使用,用来加大战舰的航速,避免风向的影响。

如果在普通航行的过程里直接开蒸汽机,那么不用多久燃煤就会被耗光……没有了燃煤那么蒸汽机组可就成为摆设了。

彭志行海军少将,看着自己属下的多艘战舰逐渐离开港口,进入到预定航线后,当即下令各舰升起主帆,利用此时海面上的威风进行缓慢航行,又航行了一段距离后,他直接下令关闭蒸汽机,以节省燃煤。

这个时候,釜山号巡洋舰已经离开海军基地有一段距离了,而他的附近还有三艘排水量差不多的半姐妹舰,也就是丰州级巡洋舰的其他三艘,丰州号、营口号、登州号。

而在四艘丰州级巡洋舰的左右,还有两个编队一共八艘的护卫舰,嫡属于这支先遣舰队。

这四艘丰州级巡洋舰以及八艘护卫舰,将会组成一个单独的前锋舰队,由彭志行海军少将担任该舰队指挥官。

编队里的八艘护卫舰也是大楚帝国海军里最新锐的护卫舰:龙川级护卫舰。

该级舰乃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最新一代大型护卫舰,也是第一种专门为了舰队远洋作战而设计的大型护卫舰。

设计满载排水量达到了八百六十多吨,搭载蒸汽机组,拥有大面积的帆装,机动能力相当不俗。

同时船体设计上,更加注重远洋的适航性,不仅仅拥有更快的航速,而且人员的居住空间也远超过以往的小吨位护卫舰,对比以往的五六百吨的护卫舰,更加适合远洋作战。

当然了,受限于船体吨位以及为了更高的航速,这种护卫舰的横摇依旧比较差,在海上遇上恶劣天气,有风浪的情况下比较颠簸……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小吨位船只在大海上都这样。

同时该舰的火力相对于其八百多吨的吨位而言也不算高,只配属了二十八门的舰炮,不过舰炮口径都比较大,配属的是清一色的一百三十毫米舰炮。

主要是这种护卫舰在舰队里的战术定位,并不是和敌人的主力舰交战,而是用于侦查、通讯、救援等各种辅助任务。

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

大楚帝国海军里的各种战舰的分类,一向来都不是以吨位或火力进行区分的,而是以作战用途进行区分的。

负责舰队决战的舰种,才是战列舰。

负责舰队决战的时候利用航速抢占有利阵位,为战列舰舰队提供火力支援的是巡洋舰,此外在日常的时候负责远洋巡弋,护航,殖民地威慑等任务的也是巡洋舰。

负责舰队决战的时候打杂,侦查,搜救落水人员等任务的是护卫舰,日常时候护卫舰也会在巡洋舰的率领下执行远洋巡弋,护航,殖民地威慑等任务。

根据定位,哪怕是釜山号巡洋舰的吨位都有两千多吨的,比一大票三等战列舰还要大,但依旧只是巡洋舰。

龙川级护卫舰也是如此,哪怕它们的吨位比之前一大票二等巡洋舰还要更大,但依旧只是护卫舰。

这一次出征印度,海军可是一大堆新家伙都给拉了出来。

战列舰有最新锐的苏州号,巡洋舰有丰州级,甚至其中还有一艘换装了前装线膛炮的试验舰釜山号。

哪怕是打杂用的护卫舰,也有最新锐的龙川级护卫舰……

有意思的是,那么这种护卫舰在大楚帝国海军历史上,已经是最强悍的护卫舰了,但是海军高层依旧对这种护卫舰不满意,正在打算进行对这种护卫舰进行升级改装,而改装目的是进一步放大船体……

海军那些人认为,八百多吨的船体还是太小了,远洋适航性不行,火力也差了点,要把吨位扩大到一千多吨才比较靠谱。

罗志学得知海军那边想要把护卫舰的吨位放宽到一千多吨的时候,都直接翻白眼的。

说白了,海军那些人就是想着更大更多的战舰……而这么干的时候往往就忽略,或者说故意忽略了护卫舰的真正战略定位。

这玩意……就是个打杂的,日常时候用来维护编制,训练官兵,在广阔的诸多海域里彰显大楚帝国海军存在,顺便欺负欺负没有远洋海军的土着。

需要的是多而且便宜,而不是性能有多么的强悍。

这前脚搞一千多吨的护卫舰,后脚海军为了保持规模恐怕就得重新搞几百吨的小型护卫舰,巡逻舰之类的……

而且这放大后一千多吨的护卫舰,不就是现在海军正在建造的普通巡洋舰嘛,吨位和火力等各方面都负责海军对未来护卫舰的需求……

因此在罗志学看来,海军搞什么护卫舰扩大化,纯粹是脱裤子放屁,有这钱直接造多几艘巡洋舰就完事了。

不过罗志学虽然对海军的这种举措很无语,但是却没有进行劝阻……反正海军发展的整体道路是良好的,而且海军的军费也是限定的,就这么多钱,他们自己爱怎么折腾就这么折腾。

所以海军那边要搞什么护卫舰大型化,把龙川级护卫舰的订单数量从三十多艘削减到二十四艘后,罗志学也没有管他们。

在军事建设上,只要大方向不出错,罗志学一般都不会过多的干涉军方将领们的想法。

反正大楚帝国陆海军如今已经足够强悍了,有资本让他们自己瞎折腾,不管是护卫舰还是巡洋舰,利用蒸汽机这个大杀器都能无敌于那些土着国家的战舰。

————

彭志行海军少将率领前锋编队离开香港海军基地海域后,不用多久就接到了后方苏州号战列舰上传过来的旗语命令。

命令要求他率领前锋编队,也就是这四艘丰州级巡洋舰以及八艘龙川级护卫舰前出,为舰队提供前期预警,驱逐可能存在的商船,避免那些民用船只闯入后方的庞大舰队里。

按照命令,彭志行海军少将下令前锋舰队利用风力全速航行,并各舰按照一定间隔散开,形成一个扇形,总宽度达到四十海里左右的搜索面,为后方的众多主力舰以及数量更加庞大的运输船队们,提供前期预警、拦截、驱逐。

避免任何潜在的敌人船只或民用船只干扰到后方的庞大舰队。

要知道,后方的舰队规模可是相当庞大。

除了四十多艘远洋战舰外,还有五十多艘海军的各种辅助船只,包括运兵船、医疗船、普通补给舰、煤炭补给舰、通讯舰等各种辅助船只。

除了海军的直属船只外,还有近百艘嫡属于西洋武装贸易公司的各种商船,其中包括四十多艘武装商船。

所有船只加起来超过两百艘!

如此庞大的一直舰队搭载了两万多万的陆军或近卫军士兵,同时还有大量的海军船员水手以及陆战队员,还有数量庞大的各种武器弹药、粮食罐头等各种军需物资。

甚至还有好几艘船只专门运载了水泥以及钢筋,这是为了后续在锡兰岛上修建军事港口的一系列军事设施,尤其是岸防炮台所用的。

而实际上,这支庞大的船队,只是大楚帝国发放印度地区的第一批次的大规模船队而已。

在这之前,实际上已经组织了好几次规模不一的船队,满载着各种物资,比如说陆军的一个攻城重炮团里的新式重型榴弹炮,就已经提前运往新加坡。

在后续,大楚帝国还会持续组织大量的运输船只从本土,远远不断的把物资运往新加坡,再通过新加坡为中转运往印度半岛。

整个跨海作战行动,表面上看只有五万多人的地面作战兵力,但实际上直接参与这一次行动的各类船只达到了数百艘之多。

这还不算间接参与的呢。

当然,虽然船只数量看起来很多……上千艘的很吓人,但实际上运输量并不大,远不如后世的海运规模。

因为这些运输舰里,大部分都是运载量在数百吨左右,运载量超过千吨的都比较少,只有少数海军的补给舰以及西洋贸易公司的几艘超大型武装商船。

而且这些船只里的航行依旧严重依靠风帆,而绝大部分运输船只连辅助用的蒸汽机都没有,这意味着他们的航行速度缓慢,往来一次都得好几个月。

大楚帝国这一次看似动员了大量的船只,但是所运输的人员以及物资的数量,放在后世二十一世纪里,也就是几艘大型货轮的事。

目前海运能力的薄弱,极大的限制了大楚帝国海军的海外兵力投送能力。

至于说运输能力不强,就减少兵力,和欧洲人那样派个几百顶多几千人去打仗……大楚帝国可干不出这种事,这和楚国人的战争哲学不符。

大楚帝国的战争哲学就是,用更多的兵力,更多的火炮,更多的炮弹淹没对手……可从来都没有和敌人玩势均力敌,甚至是己方兵力处于劣势的爱好。

哪怕对手只是一群依旧停留在玩火绳枪的欧洲非正规军,大楚帝国依旧严格按照了己方的战争哲学:一口气把五万兵力以及足以维持五万多人兵力高强度作战半年以上的作战武器送上印度半岛。

————

就当印度第三特遣舰队从本土发出的时候,印度半岛那边的第一特遣舰队已经开始进行前期的准备了,他们的战舰披着西洋贸易公司的外皮,为商船进行护航的同时,往来于印度半岛的东西各海岸,进一步收集各欧洲殖民地的消息,比如他们的兵力部署,他们的战舰或武装商船的行踪。

尽管西洋贸易公司之前已经搜集了多年的信息,对印度半岛上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很多信息都是过时的,大楚帝**方需要搜集最新的消息以备用。

同时也在积极联络当地的一些土着实力,尤其是莫卧儿帝国,倒不是说想要获得这些土着们的帮助之类的,而是为了避免这些土着实力捣乱。

此外也需要尽可能的在当地就地采购一些粮食牲口等物资,以备大军使用。

大楚帝国的庞大运输船队,虽然可以从本土,南洋地区运输过来一些粮食物资,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还是在印度半岛当地解决粮食问题,进而把宝贵的海上运力留给武器弹药这些物资补给。

海上运力有限,能节省一吨是一吨,而且大老远从南洋等地方调运粮食运输到印度去作战,怎么看都是很扯澹的事。

因此西洋贸易公司需要先在印度半岛地区收购囤积大量的粮食以及作为肉食的牲口,方便后续抵达的大军所用。

而如此大规模的粮食采购,自然少不了要和当地的土着大势力打交道,毕竟好几万人吃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的粮食呢,,再加上大楚帝**方一向来的丰厚伙食待遇,这汇总起来所需要的粮食可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没有得到当地土着官方势力的支持,很难通过一些私底下的小渠道搞定的。

西洋贸易公司为了后续大军的到来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的时候,荷兰人也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主要是过去两三个月里的西洋贸易公司的举动不太正常,频繁的跑到其他欧洲殖民地里进行贸易说的过去,但是在附近进行各种水文测量就不正常了。

还有西洋贸易公司大规模的收购囤积粮食也不正常,这么多粮食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洋贸易公司在印度半岛上常规人员的需求,至于说运回南洋甚至本土去……这得多败家才会搞这种事啊,不提粮食在海上运输过程里所受到的受潮等各种风险,光是运输成本就比粮食本身的价值多好几倍了。

这也是大楚帝国之前只在南洋地区进口粮食,很少在印度进口粮食的缘故,运输不方便,成本太高。

纯风帆时代里,就不适合搞粮食远洋运输以及贸易。

都是搞一些高附加值的经济农作物产品或其他特产等。

西洋贸易公司大量收购并囤积粮食的举动,明显不正常。

再加上大楚帝国备战印度这事,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绝密,在国内甚至都是公开进行的,而在印度这边,西洋贸易公司也是知情者甚至是配合者。

如此多少会被荷兰人得知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

最终,荷兰人断定,楚国人肯定是要在印度半岛上干一票,只是他们暂时还搞不清楚楚国人的具体目标。

也许是针对那些土着,尤其是莫卧儿帝国。

也有可能是针对某一家欧洲殖民者,有可能是针对英格兰人,也有可能是针对他们荷兰人,还有那些丹麦人,葡萄牙人都有可能成为目标。

不过荷兰人就算脑洞再大,也是没有想到过大楚帝国这一次的目标是所有在印度半岛有殖民地的欧洲殖民者。

不管是荷兰人还是英格兰人,又或者是葡萄牙,丹麦,只要是欧洲殖民者都属于这一次印度战略的进攻范围之内。

全面驱逐欧洲殖民者,并占领欧洲人在印度半岛地区的殖民地。

彻底控制并垄断印度半岛的对外贸易,同时避免后续殖民非洲的时候海上补给线遭到破坏。

这就是大楚帝国的目标,也是这一次印度战略的目标。

荷兰人显然没有预料到大楚帝国的胃口会这么大!

也是,小国寡民的他们很难去想象一个拥有三亿多人口的庞大工业帝国的野心,更无法想象如此一个庞大帝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有多么的恐怖!

而这,仅仅是大楚帝国的一次常规的对外征战,大楚帝国甚至为没有为此额外拨付军费,更加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就连那些兵工厂们的生产计划都没有进行调整,而是继续维持着平常时候的生产节奏。

区区一个印度战争,区区些许欧洲殖民者,还不值得大楚帝国进行任何性质的动员!

荷兰人也好,其他欧洲人或其他什么土着也好,耗尽他们的脑浆子都想象不出来一个拥有三亿多人口,完成工业化的中央集权帝国的恐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