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三章 王图升官

第七百二十三章 王图升官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当大楚帝国的庞大舰队正在海面上飘着,朝着印度半岛而去,准备掀起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时候,大楚帝国国内却是依旧平静。

绝大部分普通人甚至不知道军方又在外头准备开战了……

就算是知道内情的帝国中高层人士,大多也不太关心这一场战争,他们反而更加关注中原铁路即将全线通车的消息。

这将会是继江南大铁路后,第二条全线贯通的干线铁路!

中原铁路,全长一千公里出头,北起天津,南至金陵江北,沿途经过诸多华北地区的城市后进入中原东部,然后进入江北徐州,凤阳,除州,最后在抵达应天府江浦县,也就是金陵城江北。

这条铁路的全线贯通,意味着大楚帝国的南北往来将会更加方便快捷。

乘坐火车从金陵城出发能够迅速的抵达天津城这个大楚帝国在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

这对于加强南北联系,发展沿途地方经济具有巨大的战略推动作用。

因此不仅仅是下头的臣子们关注,罗志学也是非常关注中原铁路的建设情况。

承顺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在这个初夏的时节里,金陵江浦火车站内,罗志学亲自率领了一票军政要员主持了全线通车仪式。

宣告了南北交通往来进入到了火车时代!

三天后,最新刊发的大楚邸报上重点报道了中原铁路全线通车的相关情况,并引用了罗志学的讲话,宣称大楚帝国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铁路时代。

未来大楚帝国还将会建设更多的铁路线,力争让每一个省份都通火车。

未来的铁路建设也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大楚帝国目前正在做的!

自从承顺二十一年开始,大楚帝国掀起大规模铁路建设后,每年都有大量的铁路线被批准开工建设。

而两纵两横四条铁路干线,实际上已经全面动工,只不过目前全线贯通的只有江南大铁路以及中原铁路而已。

但是其他的铁路线也已经或多或少进行建设,东西铁路计划里的海州到西安的铁路段,已经完成了海州到徐州段,郑州到洛阳段,目前正在多方向同时施工当中,预计两年后就能够完成整条铁路线的建设,继而让这条东西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西铁路贯通。

不出意外的话,承顺二十八年之后,就能够进一步从西安出发,把铁路线往西延伸,最终一路修到巴尔喀什湖去,也就是东西铁路计划里的西北铁路。

不过西安往西走的话沿途的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都不强,因此西北铁路在大楚帝国的铁路规划里,是属于战备铁路。

其政治以及军事价值要超过经济价值。

换句话说,这条西北铁路在未来很多年里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更别说额外赚钱了。

但是西北铁路对于大楚帝国统治西北地区,避免当地出现离心力,同时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控制极为重要,别说不赚钱了,就算是赔钱也得修。

修建战备铁路,这也是铁路总公司的主要政治任务,如果不是为了修这些亏本的战备铁路,大楚帝国也不会搞铁路专营了。

就是为了让部分地区的铁路运营利润,来支撑经济落后地区的铁路建设。

东西大铁路计划预计会持续很多年,尤其是西北铁路沿途多山会比较难修,因此估计到承顺三十五年的时候,都不一定能够把铁路修到巴尔喀什湖去。

相对而言,另外几条铁路干线修起来就比较快速了。

二横之一,也就是宁波到汉天的南方东西铁路,其中的江南大铁路已经建设完毕,目前正在建设九江到汉天的铁路,这条铁路网建设的比较快速,毕竟沿途经济不错,还途径了帝国的工业重镇大冶,又经过大楚帝国的陪都汉天,最重要的还是这一条铁路沿途都是平坦地形,铁路建设比较方便。

因此九汉铁路段的建设比较快速,目前已经完成了多段,预计到今年冬天就能够完工,到时候二横之一的南方东西干线铁路就能够完工。

相对来说,两纵之一的郑株铁路,即郑州到汉天府汉口,汉天府武昌到长沙株洲的铁路建设进度还要相对落后一些,不过沿途经过的也都是平坦地形,预计在承顺二十八年也能够完工。

而南北干线铁路之一的粤赣铁路则是建设难度要更大一些,预计通车时间也会更晚一些。

没办法,江西南部和广东的北部地区都是山区……要在这些地方建设铁路对于当代的施工能力而言难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不是南边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广东,大楚帝国是不会在现在就启动粤赣铁路建设的,成本太大了……

因为成本的问题,目前大楚帝国并没有进川铁路计划,也没有在贵州和云南、广西、福建等地修建铁路计划。在这些多山,而且经济也不怎么样的地方建设铁路,成本实在太大。

而广东倒是例外!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国内第二大经济省,其经济总量也好,为帝国提供的财政也好,都是仅次于江南省。

而且这个排名第二和后面的排名第三的首都应天府、排名第四的河北、第五的浙江这几个省差距很大。

讨论gdp之类的不靠谱,因为大楚帝国目前也没有太过健全的经济数据统计,但是依旧可以从中央财政收入里看的出来各省的经济强弱。

帝国里经济最强悍,汇集了大量工厂,同时当地农业也非常不错,传统的鱼米之乡的江南省,在承顺二十五年里为大楚帝国中央财政供应了七千多万楚元,占全国中央财政四亿五千多万楚元的百分之十五。

其次就是广东了,去年向中央财政上缴了六千多万楚元,占据百分之之十三。

光是这两个省,就占据了大楚帝国中央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

这可是相当夸张的数据,而能够有如此夸张的数据,那是因为江南省依靠着长江流域以及在本土沿海居中点的地理优势以及交通优势,汇集了长江流域以及沿海各地的工业原料以及资金,同时还能够把工业产品卖到上述各地去。

其工商业经济可是非常的繁荣。

同样的,广东也是依靠着珠江流域以及沿海优势,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

和江南省能够把经济影响辐射圈扩展到本土沿海各地,比如北方沿海各省,东北,乃至扶桑不同。

广东的经济对外辐射主要是依靠南洋以及印度等对外贸易,而且对外贸易的占比比较大。

说白了,广东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是靠着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地区的庞大土着市场。

大楚帝国的西洋贸易公司,为了节省运输成本等,他们的销往印度乃至非洲、欧洲地区的货物,都是在广东的珠三角经济圈里采购的。

这两个省份在发展工商业经济上,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是其他省份学不来的。

而其他省份的话,经济比较好的就是浙江、河北、辽东以及两个直辖府,即首都应天府以及陪都汉天府。

首都应天府的经济总量,一部分是靠着首都地位的加成所汇集起来的金融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即第三产业,这一部分占比比较大。

而另外一部分嘛,则是依靠当涂工业区。

这地方乃是大楚帝国的数大重工业区之一,有着一系列的工业部直属的大型企业,如三大蒸汽机厂商当涂机械公司、目前国内排名第五的当涂钢铁公司,七大武器公司之一的江南武器公司的总部以及其主要子公司:当涂兵工厂、当涂火炮厂、当涂弹药厂等企业。

一个当涂工业区以及第三产业,这才支撑起来了应天府的经济,要不然的话光靠什么传统鱼米之乡,文化中心之类的,早就在工业时代里沦落了。

就和江西一样,江西在传统农业时代里其实也是很不错的,赣北以及赣中地区不少地方都是鱼米之乡呢,但是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后发展就有些跟不上了,究其根由还是因为地理位置不行,又面临这东边的当涂工业区以及西北大冶工业区的双重竞争,工业发展始终起不来。

隔壁的大冶工业区,则是属于陪都汉天府,靠着这么一个大楚帝国的数大重型工业区之一,在加上在汉口发展的相当不错的轻工业,汉天府的经济也算不错。

目前来说,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就是上述五省以及两个直辖府了,其他的基本都不咋地。

要么交通不便利、气候极端,要么没啥资源,想要搞也搞不起来。

比如辽北以及黑水这两个东北省份以及漠南、漠北这两个草原省份,他们其实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是交通实在不便利,有了宝贵的各种矿产乃至畜牧业资源,也很难大规模对外输送、

同时气候太冷,很难无法吸引大量人口涌入。

连人口都没多少,谈啥发展工业啊。

哪怕是山西这个已经勘测出来了大量煤炭的省份,如今的经济也是不咋地……没办法,山西多山,想要把煤炭运出来卖掉赚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也是山西那边这几年一直谋划着修建铁路的缘故,甚至在草原铁路,即天津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开工之前,他们自己就已经筹资资金在大同当地建设矿区铁路了……说是矿区铁路,但是这条矿区铁路除了连接各个煤矿区外,还往张家口方向延伸上百公里呢。

如今就等着天津到张家口的铁路先通车,然后就能够连接上大同的矿区铁路线,最终实现煤炭的大量外输。

他们盼着这一条铁路都望眼欲穿了。

其他省份也是有着各自的麻烦,要么交通不方便,要么没啥特殊资源,要么气候不行。

而这年头想要发展大工业也是局限性比较大的,尤其是铁路网建设还不够完善,内河运输也有所局限的时候。

最终导致工商业经济发展不起来,只能是依旧传统的农业以及少量的工厂之类的维持着经济数据。

这样的经济数据自然好看不到那里去。

————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于很多内陆省份如此,实际上对于沿海省份的诸多府县也是如此。

哪怕是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里,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实际上经济发展好的只有珠三角一带,而其他地方普遍都不咋地,甚至还特别穷。

粤北山区里的和平县就是这么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县,年年都拿省财政扶持甚至拿中央财政扶持资金的县。

就这,还是依靠了王图这三年来的励精图治!

放三年前王图上任和平县令之前,这破地方的经济连内陆诸多穷县都比不过!

要人口没人口,要资源没资源,要交通没交通,甭管怎么看都是怎么穷……

王图过去三年来,使出了浑身法术,仅有的那点人脉被他用到了极限,最终才拉倒了十来家企业落户,最终让这穷地方的经济稍微的发展了起来。

尽管经济总量依旧无法和那些经济上好的县相提并论,甚至连珠三角那边的一个村子都不如……但这已经颇为不易,至少经济增速的数据非常高,过去三年里每年都是翻倍增长。

靠着这一点,嗯,再加上他的亿点点人脉关系,最终得以晋升,先是被调往广州那边进入省巡抚衙门当了个从五品的闲职过渡了几个月,随后被派往河源州担任知州一职,正五品。

虽然官从正六品的县令变成了正五品,不过王图依旧不敢放松。

因为如果说和平是整个广东里最穷的几个县之一,那么河源州就是整个广东里最穷的州府,没有之一!

顺带一提,承顺二十五年的时候,原本嫡属于惠州府所辖的河源州被改为省隶州,虽然行政级别还是正五品,不过依旧是广东的十几个州府之一。

最近这些年来,大楚帝国内部其实一直都在对各地的行政辖区进行调整,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由此出现了不少的新州府,有些是府隶州,而有些则是省隶州,还有的州被升级为府。

河源州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被设立,随后又被改为省隶州的。

改为省隶州的原因也简单,这破地方太穷,而直接嫡属于惠州府的时候,惠州府的一票官员们主要是注重沿海地区以及东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粤北山区一片不太上心。

而惠州府本身的经济其实也不咋地,无法和广州府这种超级大府相提并论,因此也光靠自身也很难为穷乡僻壤的河源州提供多少的支援。

为了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为了更好的支持扶持偏僻山区的发展,当然了也少不了布政使程永峰的推动。

程永峰通过增设州,并把部分府辖州改为省辖州,再推动部分知府的人员变动,最终掌控大局。

这往大了说,关乎到程永峰和巡抚唐天贵之间的权力竞争。

而这,也是王图能够晋升为河源州知州的缘故。

因为王图是程永峰派系的人,而惠州府知府是唐天贵派系的核心干将,程永峰一手推动河源州改省辖,就是为了掌控更多的权限。

这一个州,一个府逐渐争夺下来,程永峰在广东的布政使生涯才算是慢慢展开,要不然说话都没人听。

对此,巡抚唐天贵也是从一开始的强势,再到逐步退让,最终把自己的角色从以往的布政使变成了真正的巡抚。

大楚帝国的巡抚,是掌管一方大权的封疆大史,负责的是整个省份的战略发展,发展经济民生只是地方诸多事务中的一部分而已,而以前刚上任巡抚的唐天贵显然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虽然当了巡抚,但是干的依旧是布政使的活。

结果头一年里,不仅仅和布政使程永峰斗来斗去,其他诸多方便的事务也是落下了,为此挨了好几次参务院大老们的训示。

去年年初进京述职的时候,罗志学对他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如此一来,唐天贵才是彻底醒悟过来,开始在经济民生事务上让步,让程永峰自己顶上去,自己则是退居幕后掌控大局。

程永峰也是见好就收,毕竟他只是一个布政使而已,二把手哪怕是有上级的支持,也很难真正动摇一把手的地位……而且一旦搞的太过分,上头大概率是会换一个布政使,而不是换一个从二品的巡抚。

尤其是广东巡抚这种重要官员。

虽然双方大老各自退让,动荡了一年多的广东巡抚风波,才算是逐渐平息了下来。

王图也是趁着这一波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程永峰的大力支持,这才得以晋升河源州知州。

如今,他面临的是一个穷到不能再穷的河源州了。

没办法,只能是和以往一样,不要脸到处找关系拉投资,不仅仅是找新投资,而且还他积极联络了老相识,之前就在和平投资腐竹加工以及茶叶加工的宋阿林。

宋阿林最近两三年生意越做越大,各种副食品加工厂都新建了六家之多,而且去年还在广州东莞那边投资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水果罐头厂。

罐头算是当代食品加工行业里一个龙头产业了,产值极大。

各种各样的罐头不仅仅进入了军功供应体系里,而且还广泛进入了民间市场,肉罐头以及水果罐头还有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罐头琳琅满目。

作为一个主打食品加工产业的商人,宋阿林自然也是早早涉足罐头产业,主要搞各种各样的水果罐头。

同时其他食品加工产业也不少。

王图找到宋阿林,就是想要搞一个真正的大规模茶叶产业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