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官员的脸面值几个钱啊?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官员的脸面值几个钱啊?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民生,以便做出来耀眼的政绩,这让王图最近一段时间里都是忙的团团转。

天天几乎都和企业方面的人在接触,尝试着说服这些来考察的企业负责人投资。

只要当地环境许可,让企业有利可图,那么企业考虑得失后就有可能投资。

哪怕是真没什么兴趣,但是看在他王图的面子上,多少也要扔点钱进来搞个小作坊,办事处什么的。

毕竟这一批商人们之所以跑过来,纯粹就是看在王图的个人面子上,哪怕是为和王图这个官场新星打好关系,也不介意扔出点钱来搞一点小投资。

至于中大规模的投资,这就要看情况了。

暂时来说,也就只有宋阿林方面的大规模投资意向比较大的。

宋阿林的东临公司本身就有茶叶加工业务,不过之前他们都是从外地收购茶叶过来进行加工,加工为茶砖后出海销售,主要是面向北甲地区那边的市场。

嗯,虽然是跨海销售,不过也不算出口,因为北甲地区,也就是马来半岛地区乃是大楚帝国的马六甲省,在这地方销售可不算出口。

不过能够把茶砖买到马六甲省去,对于东林公司而言也算是一大进步了,最近两年宋阿林一直想要扩大自家公司的茶叶业务。

但是茶叶业务里,茶砖厂容易建,然而茶叶来源却是不好搞。

你也可以找茶叶商人收购,嗯,现在的东林公司就是这么干的,但是成本高啊……相当于就被那些茶叶商人中间抢了一波利润。

好几年前开始宋阿林就想着自己搞一个茶叶种植基地,直接控制茶叶的源头。

但是大楚帝国国内的茶叶生意已经是很完善了,那些企业自建的大片茶园也好,普通茶农们的茶园也好,基本上都有比较固定的合作商,你东林公司跑过去想要和茶园直接接触,难度非常大。

而且随时要面临着同行乃至上游茶叶商人的竞争。

因此自建茶叶基地,通过自身种植一部分茶叶,再和当地茶农合作,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才是唯一能够做大做强的出路。

而考察了河源州的不少地方后,他发现其中不少地方还是比较适合种植茶叶的。

不过山区交通不便,想要把茶叶从山区里的茶园运到城区进行加工还是比较麻烦的。

同时茶叶加工好以后的运往珠三角,再装船出海销售也有问题,毕竟如今东江航运还是不咋地。

别说铁路运输,如今的铁路运输成本,相对于河运而言还是比较高,对于企业而言运输成本是能节省就节省……这明明有一条东江,你非要让我搞铁路运输,人家企业才不干呢。

至于东江航运能力还比较差,有不少浅谈需要疏通才能扩大航运能力,这就是你们当地官府的问题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外运可以走铁路运输,但是你总得要把茶叶从山区的茶园里运出来,而拟定的茶叶种植园只有一些羊肠小道,连马车都走不了。

难不成真靠着人挑马驮运出来了,那运输成本是东林公司绝对无法接受的。

或者说,其实这些运输成本对于东林公司而言也在从可承受范围之内,顶多就是成本略微多一些,利润少一些而已。

但关键是,大楚帝国地方大了去,适合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地方也是数不胜数,这没有各种优越的条件,凭什么让东林公司特地跑到河源州来投资大规模种植茶叶啊。

他们去其他地方投资,能赚的更多,为什么要来你们这里投资啊?

拉投资,这其实是各地官府之间的竞争。

宋阿林这边来河源州考察的时候,还收到了隔壁几个州府官府的邀请去考察呢,不出意外的话他后续就会去其他地方也跑一趟,实地考察各地的投资环境,最终决定茶叶种植基地的选址。

茶叶种植基地宋阿林是要搞的,而且决心很大,但是不一定要在河源州搞啊!

王图对此也是有些无奈!

他也知道交通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奈何州财政没钱啊。

之前他也想到过空手套白狼,先给个首款让承包商施工,完工后有钱就给,没钱就拖着的方式搞交通。

奈何前任知州林启勋已经把这个套路玩了好多次,搞的那些建筑承包商们看见河源州的人都怕……

这一次他其实也邀请了几家建筑企业过来,想让他们竞标几条道路的整修以及河道的疏通工作。

但是吧,别说竞标了……人家连来都没来。

此外外头的那些建筑承包商们已经放出话来了,要整修河道道路桥梁什么的都可以,但是要给钱……

哪怕是分期付款,但是也要有担保……而且还得是能够拿得出钱来的担保。

王图对此翻白眼,老子要是有钱,不,哪怕是能够找到担保,老子还要你们……我们州工业处下属的建筑公司都可以直接开工了。

不打算给钱才找的你们嘛!

结果没人上当!

无奈之下王图只能是打消了走捷径的念头,开始想其他办法……自己筹钱是别指望了,州财政的库房都能饿死老鼠了,别说拿钱出来修路铺桥疏通河道,就算是公职人员的薪水都还很勉强呢。

最终王图还是只能又亲自跑了一趟广州,抱程永峰这跟大腿去了。

程永峰对王图也是有些无可奈何了……这短短几个月就来了两次广州,而且每次过来都是要钱!

他程永峰身为广东布政使,可以调拨的资金固然是个天文数字,但是他可是广东布政使,负责的是一省民生经济事务,河源州只是他治下的一个小州而已,他不可能谁把该用在其他地方的资金挪用到河源州去的。

这样一来,其他州府可就要有意见了。

身为大老,程永峰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州府的情况,不可能因为他和王图的私人关系不错,就挪用本该给其他州府的扶持发展资金。

直接给钱是没有了,但是程永峰也不可能真正看着自己的嫡系在基层打不开局面啊。

程永峰还指望着王图干出点成绩来,然后更进一步,到时候程永峰就能够运作把王图弄到某个厅或者某个府里当二把手,继而控制某厅或某府了。

不过他本人倒也是没有对王图三天两头找自己要钱的这种行为有什么不满,毕竟河源州开局实在太差,想要短时间内搞出成绩来,走常规路径是不可能的。

只要借助外力。

但凡混广东官场的人都知道,王图能够借组的最大外力就是他程永峰了。

相反,王图要是一转身跑去找巡抚唐天贵哭穷要钱,那才是麻烦事。

而且当官嘛,你要是能够找上头搞来钱发展地方经济,做出政绩来,谁都得说你是一个好官。

甚至坑蒙拐骗都可以……王图的前任知州林启勋就是这么干的,现在就高升巡抚衙门农林厅的副厅长了,这可是个权重职务。

农业事务在大楚帝国里,属于非常重要的事务,毕竟民以食为天。

至于欠下承包商的钱,那是州财政欠的,林启勋个人又没有从中贪腐哪怕一个铜板,关他个人屁事。

所以林启勋拿了政绩,欠下一屁股债高升了,只是苦了王图。

在程永峰的牵线搭桥下,王图找到了粤赣铁路公司。

找他们干啥?

自然是为了粤赣铁路河源段的修筑工作!

这铁路建设可是大投资,铁路公司里需要大量雇佣工人,需要大量的建材的,这里头随便给当地漏一点,就够河源州这个穷州吃的了。

而粤赣铁路公司也乐意和当地官府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以避免修筑过程里出现一些麻烦,尤其是征地以及材料供应还有雇佣工人上。

要知道河源州的很多地方那可真的是穷山恶水……既然是穷山恶水自然也出刁民。

土匪之类的自然没有,但是你铁路要从人家家门口过,自然要征地啊,要雇佣工人啊,要建筑材料啊。

不少刁民就会打这些主意。

当然了,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乃是帝国高级战略,粤赣铁路更是连通广东和江西乃至江南联系的重要铁路干线,一系列的建设工程自然不可能被破坏。

但凡有什么刁民敢搞破坏,都不用巡警,当地驻军就直接出动了。

但是平日里一些小偷小摸还是免不了,而且不少人是真要钱不要命,直接给你玩撒滚打泼也是很让人烦的。

尤其是随着铁路线逐渐北上,真正进入了粤北山区后,这种情况就越来越频繁。

那些穷疯的山民才不管你什么战略大局,你要从我们这里过就得拿钱出来。

征地款也要给多,还有火车经过动静太大影响祖宗安眠等各种借口都叫嚷了出来,人家也不跟你来硬的,就是拉上一群老弱妇孺,带上坟墓里挖出来的棺材尸骨到你工地上哭天喊地……就是恶心你!

哪怕是有军方背书……但是军方的士兵大多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啊,你敢下令他们把枪支对准只是哭天喊地,也没搞实际破坏的老弱妇孺,人家说不准就敢打你黑枪!

这种情况,其实铁路公司在很多地方修筑铁路的时候都会遇上,但是像是在粤北山区里这么频繁遇上的,那还真是头一回!

毕竟大楚帝国铁路公司目前在建的铁路网里,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在平坦地区,经济比较良好的地方建设的,真正在山沟沟里修铁路的还真就只有粤赣铁路,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穷疯了的,而且还有丰富械斗经验的刁民。

这种事遇上了,虽然也不至于造成什么真正的伤害,大多时候都是给点钱,采用划分拉拢的方式搞定了,但是恶心人啊!

如此,铁路公司方面也很希望当地的官府能够给他们一些支持的。

至于以前为什么不找当地官府支持……这个嘛,前任知州林启勋为啥在当地人眼里是个好官啊?

因为他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

用林启勋私底下的话来说就是:靠山吃山,靠铁路自然也要吃铁路啊,那么大一块肥肉仍在大山里,咱们不吃肉,舔一舔这肥肉上的油总该可以吧?

用阴谋论的话来说,那么多刁民跑去铁路公司工地里化缘……这背后未必没有当地官府的影子。

林启勋连空手套白狼,坑了一波承包商这种事都能干的出来,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手底下的基层村官们带着一群刁民去找狗大户铁路公司化缘,这种事也是极有可能干得出来的。

穷疯了的官府加上一群穷疯的刁民再加上一个不折手段的知州林启勋,就导致了粤赣铁路进入了粤北山区后,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

顺带一提,前任知州林启勋之所以能够高升,这背后其实也有铁路公司推动的作用在,铁路公司实在是被他搞怕了,就想着让他滚蛋,换个正常点的知州过来。

如今河源州知州换人了,双方的洽谈自然也就开始了。

也就是真正谈过后,王图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尼玛,还能这么捞钱……我以前怎么没想到!

稍微用点脑子一想,他就猜测铁路公司之前遇到的麻烦,大概率和前任知州林启勋脱不开关系,说不准那些搞基建所给的首款,都是这么来的。

他之前还纳闷,之前州财政穷的叮当响,这州财政是怎么拿出来首付款,然后吸引那些承包商上当干工程的呢,查过后发现是从铁路线沿途的几个村镇上缴的所谓行政收入。

一开始他还纳闷,这些穷的叮当响的村镇怎么可能上缴这么多行政收入,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州财政和当地的一些村镇分赃得到的钱。

尼玛……又被前任摆劜一道,要不然他也能这么干的。

不过既然前任能够从铁路公司里弄到钱,他王图想想办法也是可以的,直接动用各种耍无赖的手段强行要钱,这不是他王图的风格,而且容易树敌,尤其是得罪大楚帝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总公司可是正儿八经的从二品级别的参务院直属企业,论级别可比那些工业部直属企业还要更高呢。

在政治地位上,比财务银行,盐务总公司还要更高一些。

得罪了他们,以后很容易被穿小鞋乃至针对。

别的不说,以后人家铁路公司把停靠河源州内的火车班次减少那么一部分,再减少一些货运火车的数量,就够当地受的。

因此王图还是想着靠其他办法……吃相不能太难看。

于是,王图就提出了让州工业厅所属的那几家皮包公司给粤赣铁路公司提供原材料的建议。

咱不直接抢,做生意赚钱总该可以了吧。

虽然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会贵那么一点点,但是王图却是暗示,从今往后当地的铁路建设绝对不会遇到任何麻烦。

铁路公司方面的人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看着他,说什么他们铁路公司修过那么多铁路,去过那么多地方,就属你们河源州的人最不要脸。

其他地方,那都是求着我们去修铁路,而且还会为我们修铁路提供各种便利。

你们倒好,到处找我们麻烦……

而且前些年的时候怎么说的,说只要铁路从你们这经过,你们当地官府肯定会大力配合,现在都把这些话忘了是吧。

早知道如此,他们当初规划路线的时候就走韶关那边了。

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

对于这些铁路公司人员的抱怨,王图当做没听见,那时候他还不是河源知州呢,前任的承诺你找我干嘛,有本事你找他去啊。

再说了他王图是河源知州,又不是铁路公司里的官员。

他需要负责的是河源州的数十万百姓,至于你铁路公司死活关他屁事!

最后双方商谈了后,铁路公司方面虽然拒绝了大部分王图的要求,但还是有选择的答应了部分王图的要求。

让出了部分材料的供应权力,还准备增加从当地雇佣铁路工人的数量。

王图为州办企业拿到了材料供应的生意,又顺带拿了好几千名铁路工人的就业岗位后,就笑眯眯的走了。

这一波,虽然钱没直接到手,但是依旧是大赚!

回头在材料供应上赚一波,再其他方面也折腾折腾,比如那么多铁路工人总要吃吃喝喝吧,直接从广州运输生活物资过来成本多高啊,直接交给我们当地供应就行啊。

其他东西不多,但是材米油盐果蔬这些还是有的。

这有了消费,自然也就有了收入。

这后头东弄一点,西弄一点,王图估摸着也够把拟定重点发展的几片区域里的道路和桥梁修一遍了。

只是这还不够,东江干流航道以及几条支流的航道的治理资金还没着落呢,哪怕这种工程可以申请上级扶持,但是好歹你也要自己拿出来一笔资金啊。

于是乎,王图转身就去了隔壁的广州知府衙门,对着一票广州知府的官员高喊:看在大家都是广东兄弟的份上,广州兄弟你拉我一把……

之所以找上广州,那是因为广州府是真有钱。

如今的广州府区域相当庞大,几乎整个珠三角范围目前都是属于广州府所辖,虽然已经在讨论在珠三角设立新的州府,不过暂时还没有成行。

而珠三角范围,几乎包括了广东省内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工商业经济总量。

因此这年头的广州府,其经济总量非常庞大,财政收入也非常多。

大楚帝国诸多府、州级行政区里,哪怕算上直辖的应天府以及汉天府,广州府也能排第二,仅次于松江府!

应天府和汉天府都得在后面!

他们有钱,而且王图也是真不要脸,堂堂一个正五品的知州,天天堵人家知府的家门口。

一见到人就哭穷,让他们帮一把,然后又拿出程永峰当招牌,说什么打算搞一个富裕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工作典型云云。

王图那人,为了要钱连官员的体面都不要了,都敢直接当街哭出鼻涕来,然后把鼻涕往广州知府的脸上甩……

但是他广州知府可都是体面人士,不可能天天被人拉拉扯扯抹鼻涕的。

最后广州知府以及其他一票官员被烦的不得了,再加上他们广州府的确也有钱,于是乎就抱着打发叫花子的心态,答应给河源州那边一笔扶持资金,用于疏通东江航道。

拿到钱后,王图笑眯眯的打道回府了!

这又是一次成功的旅行,不管是对自己而言,还是对河源州而言,至于过程有些丢脸。

但是官员的脸面值几个钱啊?

如今他手头上有了钱,山区的道路可以搞了,东江的航道疏通也可以搞了。

一旦交通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宋阿林那边的茶叶种植基地,东江水果罐头公司的水果种植基地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相应的加工产业,也就有指望了。

相对比在铁路上捞钱和找兄弟州府要钱,王图还是更加倾向于发展当地的经济农作物种植以及加工产业链。

一旦形成了产业链,不仅仅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还能培育出来众多的农产品加工厂。

而农产品加工厂多了,自然也就会吸引其他配套产业过来。

同时农民收入增加了,工厂多了,工人也变多了,那么这些人也能够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毕竟这些人也需要消费不是!

而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里,搞好了也是贡献很大的。

如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以经济农作物种植加工为核心的地方经济体系也就成型了。

这才是王图想要的!

他要的可不仅仅是什么经济数据上的增长,他要的是一整个产业链!

并利用这个产业链推动当地的民生经济快速发展,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足够显眼的政绩,进而谋图更高的位置。

王图的野心,可比前任知州林启勋大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