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72骑兵团

第七百二十七章 悲催的72骑兵团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3 23:12:22

承顺二十六年夏七月,印度半岛。

大楚帝国印度巡抚治下戈河县,这是一个位于印度半岛东海岸的小港口城市,这是在承顺十六年的时候,就由西洋贸易公司的前身之一:南洋武装贸易公司所占领的一个小港口城市,刚好位于戈达瓦里河的出海口附近。

通过戈达瓦里河可以深入印度半岛的中部地区的腹地,同时这地方也是刚好位于印度半岛动海岸的中间位置,因此当年南洋武装贸易公司在承顺十六年的时候就在这里和当地的土着们进行了交涉,先是建设了商栈,然后又通过租界的方式扩大了区域。

等到后来更是通过一场小战争,直接逼迫当地的土着签署了永久租借条约,把港口本身以及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主要是河口两岸的土地永久租借给了西洋贸易公司。

这种永久租界,其实和直接割让领土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了。

随后大楚帝国就在这里设立了戈河口县,正式建立起来了在当地的行政统治,这地方虽然不是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上的第一片殖民地,但却是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第一个建立县级行政机构的地方。

随后大楚帝国设立印度巡抚,印度巡抚的驻地就是在这里,负责管辖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以及西亚等地大大小小二十个个殖民地,同时负责和印度半岛,西亚,北非等地区的往来事务。

同时这里也是大楚帝国陆军印度派遣军司令部所在,大楚帝国海军印度洋舰队司令部所在。

成为了印度巡抚驻地后,戈河县也是迎来了比较大的发展,汇集了不少大楚帝国的行政官员以及移民,此外也少不了西洋贸易公司以及军方的驻军人员。

为了确保这片地方的战略安全,大楚帝国印度的印度派遣军,常年在这里驻扎有三千多人的兵力,此外西洋贸易公司也有两千多人的武装雇员驻扎在这里。

这里还是印度洋舰队的重要海军基地所在。

发展到今天的戈河城,已经拥有了总数六万多人的军民,乃是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里人口最多的一个殖民地,相对来说,其他地方的人员都要比较少一些。

今天,这个大楚帝国在印度半岛上最重要的殖民地城市迎来了一支很特殊,并且庞大无比的舰队!

一大早,港口附近的人口就看见了远处海面上出现了多艘船只的身影,而一些熟悉船只的人在很远就能够看的出来,来的这几艘船不是什么商船,甚至连武装商船都不是,而是那种专门的战舰。

并且是大楚帝国的战舰!

大楚帝国的战舰,除了早期建造的一些战舰外,后面建造的战舰,哪怕只是风帆战舰也很有辨识度,和欧洲的风帆战舰有极大的区别。

首先是船体普遍要比通吨位的欧洲风帆战舰更加修长一些,这是大楚帝国的战舰更加注重航速以及机动性,普遍采用大长宽比建造军舰的缘故。

不过更重要的是大楚帝国的战舰,上层建筑普遍低矮,一些极度注重航速的巡洋舰,甚至采用平甲板的船体。

不像是同时代的欧洲战舰一样,往往有着比较高大的上层建筑。

这里也不是说大楚帝国的战舰设计更好,而是对海战战术的选择不同而导致的结果。

同时代的欧洲海军,打仗的时候虽然也使用舰炮对轰,但是受限于舰炮的射程和威力有限,很多时候依旧会出现大规模的接舷战。

而在接舷战的时候,战舰的高度优势就很重要了。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因为更加注重舰炮的作用,过去十多年来奉行的在海战中直接使用舰炮摧毁敌舰,嗯,不是击沉,而是摧毁,使得敌人丧失战斗力。

之所以如此,哪怕是因为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技术更好,射程更远,命中精度更高,威力也更大。

最关键的是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大规模采用新式榴弹,这些爆炸榴弹能够给敌舰的上层建筑以及帆装造成毁灭性打击。

依托榴弹,大楚帝国海军有信心在海战中把敌人的帆装摧毁,同时大量杀伤敌舰在甲板以及上层建筑上的有生力量。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海军自然就更加倾向于装备更多的舰炮,而不是抬高上层建筑了。

而要装备更多的舰炮,那么就要降低船只的重心,因此也不能搭建太高大的上层建筑。

同等吨位下,大楚帝国的战舰要比欧洲同行们的战舰搭载的火炮数量更多,也是因为这一点。

长宽比,低矮甚至没有的上层建筑,这是大楚帝国之前众多纯风帆战舰的重要特征。

但是今天过来的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和以往的那些纯风帆战舰也不一样,因为这几艘战舰的船体上,竟然有着一根高耸的烟囱。

港口里一些有见识的楚国人倒是知道,这来的是蒸汽战舰,不过没见过蒸汽船只的人倒是有些惊讶了。

蒸汽船只这东西,尽管在大楚帝国本土里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是在海外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海军之前因为煤炭补给、蒸汽机故障率等因素,在蒸汽战舰面试后的几年里,一直都没有把蒸汽战舰部署到遥远的印度半岛去。

蒸汽战舰跑到了印度,连煤炭都不好补给,出了故障也没法修。

哪怕是在南洋地区里,大楚帝国海军在早几年其实也没怎么部署,只在香料群岛战争里少量使用过。

也就是最近两年蒸汽机的技术逐步成熟,同时在海外的部分主要海军基地陆续修建了煤炭仓库,囤积了煤炭,并且还在海外的殖民地以及土着国家手里开采并收购储备煤炭,这才加大了蒸汽机战舰的海外派遣规模。

不过在执行印度战略之前,依旧只局限于在扶桑以及南洋地区,在印度那边的话,之前是没有派遣过蒸汽动力战舰的。

如今人们所看到的这几艘蒸汽战舰,还是第一次出现在印度洋里的大楚帝国海军蒸汽战舰。

那些常年生活在印度半岛殖民地里的楚国人,这没见过蒸汽战舰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他们正在惊叹于这几艘蒸汽战舰的时候,远方的海面上又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黑点。

那是更多的船只!

数量庞大的船只,几乎铺开了整个海面,并且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而在当代,能够在印度洋东海岸组织起来规模如此庞大,并且还拥有蒸汽船只的势力,除了大楚帝国海军外,没有第二家。

准确的说,这是从本土一路远道而来的大楚帝国印度第三特遣舰队,他们奉命从本来增援印度方向,随后会加入印度洋舰队里,成为印度洋舰队下属的一支战时特遣舰队,以执行印度战略。

港口里的印度洋舰队司令部的一栋两层小楼上,穿着一身十八年式海军将官常服,佩戴着海军准将领章的郑森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港口前方的海湾。

“打头的这几艘护卫舰应该就是龙川级护卫舰了吧。”郑森一边看着一边和身边的另外几个海军将领道。

边上的一个中年海军上校放下望远镜道:“就是龙川级护卫舰,单烟尘,大长宽比,**百吨的排水量却只有二十多门火炮的,是龙川级护卫舰没错了!”

“这护卫舰好是好,不过就是火力薄弱了些!”

郑森却是微笑道:“护卫舰嘛,只是用来执行次要任务的,火力弱一些也能接受,这么大的船体执行远洋任务也更容易,可比以前的那些五六百吨的护卫舰好多了!”

此时,边上又有海军军官道:“快看,丰州级巡洋舰也过来了,而且是四艘一起过来了!”

听罢,郑森也是拿起望远镜继续朝着港湾看去,遥远的天际边出现了四艘巡洋舰,同时口道:“丰州级巡洋舰,不愧是我海军第一等巡洋舰,这体型比我们早些年的一等战列舰都要更大了,两千多吨的排水量,啧啧!”

“不仅仅丰州级,就连我们的苏州号战列舰都过来了呢,那可是四千多吨的大家伙,那些欧洲蛮夷看到我们的苏州号,恐怕都会被吓得掉头就跑!”

果然,郑森看到了后方的大片船只里,出现了一艘堪称巨无霸的身影,那就是大楚帝国现役最庞大的一艘战舰:苏州号。

也是苏州级战列舰的首舰,足足四千多吨的满载排水量让它成为了整个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上毫无争议的霸主。

“不用我们的苏州号,就算是丰州级巡洋舰在吨位上也足以碾压那些欧洲的一等战列舰了!”

同时代里,欧洲国家的海军发展可是远远不如大楚帝国海军,十多年前大楚帝国开始批量建造两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的时候,欧洲一票国家的所谓一等战列舰依旧停留在一千五百吨到两千吨之间。

这个吨位在大楚帝国海军里,是属于三等战列舰的范畴。

而欧洲国家海军的海军主力,主要是一千吨出口的三等战列舰甚至更小一些的四等战列舰。

不管是吨位还是火力上都不行,当然这仅仅是性能有些差距,但是并没有质的差距。

严格上来说,大楚帝国海军里之前长期的海军核心装备,一大票的三等战列舰乃是更强大的少量两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比欧洲国家海军的战列舰在性能上好一些,但是没有拉开代差。

你用一千四五百吨的三等战列舰,人家用一千吨左右的三等乃至四等战列舰,打起来其实更多的还是要依赖双方的战术以及官兵们的素质。

至于榴弹这些,你大楚帝国海军有榴弹,人家也有性能落后一些的葡萄弹,链弹,纵火弹等弹种。

这些看似性能落后的炮弹,依旧能够给大楚帝国海军的木制风帆战舰造成大量的伤害。

而且大楚帝国海军受限于船肋木料的供应困难,以至于主力战舰的数量其实一直都上不来。

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楚帝国海军都存在一种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有钱也造不出来大量的战舰。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早就提出了一百艘三等战列舰计划,但是一直都没能实现的缘故。

它就没那么多的合格船肋材料可用!

同时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在很早的时候,就搞大吨位船只的缘故……船肋材料有限,可建造大吨位战舰有限的情况下,就尽可能的提升单舰性能。

所以这才搞出来了一票两千多吨的一等战列舰。

等到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彻底和欧洲国家拉开差距,那是铁肋木壳船只出现以后。

钢铁取代了木材后,让大楚帝国在造船的时候,可以彻底的不用顾忌木料的使用,尤其是特殊的船肋木料。

同时钢铁材料更好的性能,也能够让大楚帝国海军的船只建造的更为庞大。

这个时候开始,大楚帝国还是建造了一票三千吨左右的一等战列舰,一大票一千七八百吨左右的三等战列舰。

最终让战列舰的数量超过了百艘!

而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四千多吨的苏州号都搞出来了,而且大规模应用蒸汽机。

在机动性上,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已经和欧洲国家的战舰有了代差。

此外火力上,尽管舰炮还是滑膛炮,但是更庞大的吨位导致单舰动不动就大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的统一大口径舰炮,也能够极大的碾压欧洲国家的同级别战舰。

这个时候,大楚帝国海军才敢说,面对欧洲国家的海军,具备了碾压式的优势。

这也是早几年大楚帝国海军发起香料战争的重要底气!

更是现在发动印度战略的重要支撑。

没有优势海军,那还打个毛线的印度战争,想着把欧洲人彻底的赶出印度半岛啊。

郑森准将等人在司令部里瞭望了片刻后,很快就随着城市里的其他军政要员们开始前往码头,准备迎接印度第三特遣舰队以及舰队里陆军将领们的到来。

同时也需要安排码头泊位,进行停泊,并装卸人员物资。

这一次过来的第三特遣舰队以及它所护送的大量运输船只,加起来可是足足两百多艘,除了本土出发的外,中途在马六甲也有数十艘运输舰加入其中。

这么庞大的一支舰队抵达,所需要的工作是众多的。

毕竟戈河城的港口码头规模有限,根本无法容纳这支庞大的舰队。

更别说戈河港之前就已经迎接了印度第一特遣舰队的到来,至于印度第二特遣舰队倒是不在这里,而是在北边的吉大港。

在战略部署上,第二特遣舰队负责孟加拉湾北部海域,主要负责保护孟加拉湾海域的海上运输安全,拦截其他国家的船只。

而第一特遣舰队负责印度东海岸中南部海域的海上运输线保护工作,并一定程度上支援第三特遣舰队的作战。

至于第三特遣舰队,那才是印度战略里的核心主力舰队,这支舰队将会是作战主力,只会出现在战场上,准备随时和敌人舰队进行决战。

而不是负责日常防备巡逻,保护海上运输线。

做出这样的安排,那是因为第一特遣舰队和第二特遣舰队,他们所装备的战舰都是清一色的纯风帆战舰,不少还是老船,战斗力相对来说弱一些,属于二线舰队,第三特遣舰队才是大楚帝国海军的主力一线舰队。

庞大的第三特遣舰队以及运输舰队光是协调陆续靠近,并安排部分船只靠岸就花费了好半天。

而且因为戈河港里并没有什么大马力的蒸汽拖船,大吨位的船只进出港口只能依靠自身的动力,这对于那些有蒸汽机辅助的新式战舰或改装战舰而言没什么,但是对于那些搭载了大量物资以及陆军士兵的运输舰而言,就比较麻烦了。

需要小心翼翼的进出港口,然后部分船只在泊位上卸载,而运兵船干脆是停泊在港口外,直接由小船进行接驳转运。

至于一大堆战舰……不好意思,港口容量有限,根本没有剩余的泊位给它们使用,因此只能是在港湾里直接下锚,并轮流安排海军水手上岸休息放松。

至于你说作战……

这初来乍到的哪有这么快发动战争啊,海军自己没啥事,但是陆军以及近卫军那些人经过了漫长的海上跋涉后,十分战斗力已经去了七八分,不在陆地上休养个十天半个月的都缓不过来。

而且陆军以及近卫军还遇上了一大问题,那就是他们所携带的大量战马、役用马在海运的过程里,遭到了大规模的减员。

第七十二师下属的第七十二骑兵团的苗胜荣陆军上校,从上岸开始就是苦巴着脸!

他的骑兵团在出发前,就已经考虑到了长途海运可能出现的战马减员,为此还特地多带了五分之一的战马,同时安排这些战马乘坐的还都是吨位最大的那些运输舰,也安排了大量人手进行精心照顾。

但是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即便如此,他手底下的战马也是遭到了大量的减员……在路上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竟然爆发了马瘟,结果一大堆战马病倒了。

等抵达戈河港的时候,完好的战马已经只剩下四百多匹了。

要知道,他可是带了足足两千多匹战马啊!

如今剩下的四百多匹战马,还不够他手底下的骑兵人手一匹的,

第七十二骑兵团,乃是标志的常备乙等师轻骑兵团,临战前又按照甲等战备师的标准进行了加强补充。

整个骑兵团下设四个骑兵哨,每个骑兵哨两百多名骑兵,骑兵总额刚好千人规模。

按照单骑双马配置,一共配属了两千匹战马,有一千多匹的河西马,还有一千匹主力战马乃是辽西马,这玩意其实是西班牙马公马和辽西马母马杂交培育后的产物,是一种很不错的战马。

平均肩高能够达到一米五,体型优美,爆发力强,耐力适中,饲养适中。

相对来说,比大楚帝国里的另外一种主力战马河西马,更加高大,爆发力更强,但是耐力要差一些,养起来也比较麻烦。

尽管养起来比较麻烦,耐力也不算出色,但是这种战马的高大以及爆发力优势,依旧让它成为了大楚帝国陆军里的重要战马,早些年只配发给重骑兵使用,目前也配发给少量甲等战备部队里的轻骑兵部队使用。

就算是整个帝国里,这种战马的服役数量也不多,全部算上也就一万多匹而已,并且有一部分还是作为将官用马以及传令兵用马。

顺带一提,大楚帝国的传令兵用马,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最顶级的战马……并且优先供应,什么重骑兵,将领坐骑都得往后排。

甚至有一段时间里,近卫军还使用过少量精贵的金陵马作为传令兵的用马……不过这玩意实在太贵,而且很不好养,最终不得不取消了金陵马的使用。

这也是让金陵马彻底消失在军事领域里,成为了皇室以及权贵们的玩物,目前存栏很少,只有一千多匹而已。

罗志学的御用马车,使用的就是肩高一米六多的金陵马。

辽西马作为一种专门为了骑兵而培养出来的战马,虽然养起来也算精贵,但是对气候的适应性还是不错的,只要伙食能保障基本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本以为能够带到印度半岛上作战用的,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因为疾病而导致大量减员。

这下好了,他手底下的骑兵连战马都没有……这还玩个屁的骑兵作战!

因此上岸后,他就找到了当地友军,让他们帮忙一起想办法搞战马……

然而马匹好找,但是经过专门培育训练的战马可不容易找啊,尤其是大楚帝国的战马,对比普通军队的战马而言,还有着更高的训练需求。

毕竟楚军是大规模采用枪炮为武器的,因此对骡马等牲口也需要进行枪炮适应性训练,避免作战的时候骡马因为枪炮声而乱走。

而这种适应性,是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获得的。

匆忙之间,在印度半岛这边可找不到太多这种战马。

别说这种能够经受得住枪炮声的战马了,就算是普通战马也不好搞啊,唯一的渠道只能是找当地的土着采购了。

当地的土着他们自己也有军队,自然也有战马的,花钱找他们采购一批也是可以的。

经过一番搜寻后,印度巡抚衙门那边从附近的土着官方势力那边,花费了高价,紧急采购到了一千多匹的印度当地的战马,也就是马尔瓦尔马。

这马还是当地土着国家自己家的战马呢……都是直接从他们军营里拉出来的。

第七十二骑兵团获得这批战马后,就开始了紧急的适应性训练……好歹得让这些战马适应枪炮声才行。

要不然上了战场,一听到楚军作战所特有的密集隆隆枪炮声,鬼知道会跑到哪里去!

而当楚军在戈河港休整备战的时候,印度半岛上的其他几个欧洲国家势力,也是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那些楚国人在戈河港屯兵好几万,各种船只几百艘,傻子都知道他们是来打仗的……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楚国人要打谁!

这些欧洲殖民者自然不知道,大楚帝国要打的他们所有人……

甭管有没有威胁,现在直接一次性收拾掉,省的以后碍事碍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