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军的勇气

第七百三十四章 英军的勇气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7 19:26:25

印度派遣军在孟买尝试设立了大楚帝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土着仆从军:印度军团,但是这事并没有影响到印度派遣军对孟买的攻势。

自从重炮到位后,楚军就开始针对孟买的城防工事,主要是英军的城防炮台进行丁点清理炮击。

不过这年头的炮击威力和后世的火炮炮击威力对比起来不怎么样,哪怕是有着热气球进行引导观瞄,命中率上不错,但是炮击效果其实也比较有限,只能依靠数量堆上去,或者干脆是一点一点的磨。

主要是人家英军的火炮阵地应该吸取了荷兰人,葡萄牙人的教训,部署有防榴弹的环形工事,以至于榴弹炮击的效果大大降低。

至于实心炮弹……那玩意就更没什么用处了,人家的炮兵阵地直接建立在小矮山上的,地基稳固的很,同时火炮前方也有厚度好几米的防御工事……哪怕是150毫米重炮的实心炮弹打过去所造成的伤害也有限。

因此针对这种有坚固防御工事的炮台的打击,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动用更多更大的火炮,然后进行反复持久的炮击。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如此注重火炮的发展,并大规模配属火炮的缘故。

面对这种坚城要是不拉出去几百门火炮,并且里头还得有一大堆重炮的话,还真不好搞。

如此也导致了楚军的火炮装备数量极多,并且口径普遍都偏大。

楚军里的主力战斗部队,也就是各甲等师光是各种火炮就有上百门。

其中平原型甲等师,其师属炮兵团里辖三个营,每个营辖八门115毫米野战炮,四门150毫米轻型榴弹炮。

山地型或其他交通不便地区所部署的甲等师,往往会用更轻量化的115毫米山炮,替换一部分,也就是十二门115毫米野战炮,即十二门115毫米野战炮,十二门115毫米山炮,十二门150毫米轻型榴弹炮。

不过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甲等步兵师,其师属野战炮兵团都会有三十六门火炮。

此外师属骑兵团会辖有单独的一个小编制炮兵营,标准为八门的90毫米野战炮,山地师所属的骑兵团,则是配属更加轻量化的115毫米山炮。也是八门。

各步兵团、辎重团会各自辖有八门65毫米野战炮,四门115毫米轻型榴弹炮短管(属于轻量化曲射中近距离火炮,嗯,也作战定位类似迫击炮或者是步兵臼炮)

师部卫宪营也会辖有两门65野战炮,两门115毫米轻型榴弹炮。

步兵团以及辎重团还有卫宪营里的这两种火炮,都是属于标准的步兵火炮。

如今楚军装备的这些步兵炮,全都采取轻量化可拆卸设计,日常行军状态下,可以用双劣马拉着走,单马也能凑合……实在找不到马力,几个士兵也能直接拉着走!

遇上山地也可以拆分后用骡马进行驮运,甚至干脆多个士兵们轮流抬着走。

….

为了方便紧急情况下让士兵们可以拆分后抬着走,还有专门的有几个小圆环,可以很方便的插上多条木棍让士兵们抬着走。

这两种专门为步兵设计而装备的火炮,都很轻便,火力也算凑合,因此在楚军里装备数量非常大,不管什么类型的部队都装备,不分什么山地平原还是海军陆战队。

【鉴于大环境如此,

而上述的正规火炮以及步兵炮加起来,不多不少,刚好一百门!

这一百门口径不等,身管长度不等,作战定位也不一样的火炮,就是支撑起来一个甲等战备师的作战底气。

更别说楚军打仗的时候,除了师、团级别自身携带的火炮外,还特别喜欢给前线负责攻城的部队额外加强炮兵部队。

加强的往往还是中大口径的加农炮或大口径短管榴弹炮,比如印度派遣军就加强了一个第二十七重型炮兵团,辖有三十六门攻城专用的重炮。

同时有海军协同作战的话,海军往往也会直接把舰炮拆下来一部分,然后运上岸,组建为临时性的海军炮兵营或团进行参战。

就和现在的孟买城外一样,除了第七十二师自身的部分火炮外,还有第二十七重型炮兵团的两个营,海军的一个重炮营。

同时海军还派遣了战舰冒险抵近海岸线,直接用战舰上的大量舰炮对岸上目标进行远距离炮击,这种炮击虽然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不可能靠的太近,以至于炮击精度不咋地,但是楚军的炮击,很少追求什么精确炮击,往往都是覆盖式炮击!

铺天盖地的炮弹炸过去,命中率差一些也无妨……

如今在孟买城外,楚军依旧是这么干的,陆海军一起上阵,每天都会动用上百门火炮进行炮击,最多的一天海军更是派出了十几艘战舰,让参与炮击的火炮数量提升到了三百多门!

没办法,海军的战舰就是火炮多,随便拉一艘三等战列舰出来就有七八十门舰炮,而一等战列舰更是上百门。

哪怕是侧舷炮击,只能动用一部分舰炮参与炮击,但是数量依旧不是陆军那点火炮能够相提并论的。

楚军就是想要靠着这种铺天盖地的勐烈炮击,摧毁英军的防御工事,击垮他们的抵抗信心,直到他们不敢再上城头反击为止。

英军一开始还挺英勇的,刚开始几天冒着楚军的炮击也要反击。

尤其是楚军挖掘交通战壕的那几天里,英军的炮兵部队打的非常的勇敢,冒着楚军的炮击也要上炮台进行开火还击,而且挖掘战壕的那些土着民夫们也缺乏必要的战术素养,经常傻乎乎的跳出交通战壕往后跑……然后就挨炸了。

如此先后也导致了数百名土着民夫死伤。

但是英军炮兵部队也不好受,因为楚军也会趁着这个时候对着英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勐烈炮击,还专门发射榴弹,以求杀伤英军的炮兵。

….

哪怕单门火炮炮击效果不明显,命中率很低,偶尔有命中了还会被他们的环形工事给吸收了冲击破以及弹片。

但是架不住楚军的火炮多啊!

这动不动就是上百门火炮的炮击,这些英格兰人就算准备充分也依旧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大量的人员伤亡。

尤其是他们的熟练炮手们,今天被打掉几十个,明天再被打掉几十个,不用几天功夫下来,英军就发现自己手头上连炮手都已经凑不出来了。

然后他们就很尴尬了……火炮还有几十门,大部分都是好端端的,少数炮架被打坏了也能紧急修理,储备的弹药也很充足,问题随着炮手的持续死伤,他们可以操作火炮的熟练炮手却是没有多少了。

反观对面的楚军呢,楚军仗着自家的火炮有射程优势,基本都把中大口径的直瞄火炮,也就是野战炮、加农炮的炮兵阵地部署千米以外……英格兰人人的火炮性能太差,超过千米外的炮击也只能听个响了。

同时楚军抵近数百米距离进行炮击的火炮,则是曲射榴弹炮,不管是150毫米轻型榴弹炮还是115毫米山炮或干脆是115毫米轻型榴弹炮,基本都是躲在反斜面上进行炮击的……对面的英军打过来的实心炮弹基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威胁。

至于榴弹……英军又没榴弹,撑死了也就弄几个臼炮发射火绳引信榴弹而已,而且威力也就那样,于大局无补。

一票欧洲国家,尤其是和大楚帝国接触比较多的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还有英格兰人这四个国家,其实他们老早就知道楚军的新式榴弹

了,他们也想要彷制,但是彷制不出来啊……

一方面是楚军目前升级换代使用的金属圆盘引信不好搞,当然这个东西手工小规模生产其实也可以。

但是弹壳他们搞不了啊!

楚军的榴弹,真正的核心技术其实都不是在金属圆盘引信上,而是在弹壳上……而弹壳涉及到材料以及加工。

楚军的榴弹,弹壳可是用特制的钢材制造的,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生铁熟铁,因为只有用钢制的弹壳,才能够做的更薄,并且承受膛压能力足够高,以确保一定的射程。

而钢材制造的炮弹放眼全球,也就只有楚军能够大规模生产……而你总不能指望其他国家用手工打造出来,千锤百炼的珍贵钢材去生产炮弹吧。

就算真这么干,他们也很难进行加工。

要对钢材进行批量的工业化加工,这技术要求更高……对于材料技术不咋地的土着和登天也没啥区别。

基于这些技术难题,欧洲这些同行们想要搞榴弹,只能是效彷楚军早期的榴弹模式,用超短管的臼炮发射火绳引信的铁制榴弹!

那玩意可以用,但是威力不咋地,还特别的危险……

楚军也就统一战争初期,面对明军的诸多乌龟壳的时候,迫不得己才大规模使用。

….

同时这玩意效果不咋地,但是用起来也很昂贵的。

对于守城的英军而言,用这些原始榴弹的效果其实不大,防守作战的时候,中远距离的实心炮弹,中近距离的霰弹,可比什么火绳铁制榴弹强多了。

然而针对这种情况,楚军那是经验十足……根本不和英军玩什么传统步兵攻城,直接挖交通战壕过去,步兵们都躲在战壕里逐步推进。

虽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攻城嘛,花个十天半个月很正常,甚至一两个月都是没什么的。

总比让士兵们用性命去填好得多。

这楚军来到孟买城下十天过去了,火炮打出去了无数炮弹,但是守城的英军愣是连一个楚军步兵都没见着……

那些该死的楚军步兵们,都还在一千多米外的防御工事里驻扎,少数突进到数百米范围内保护炮兵的步兵,也都是躲在战壕里根本不冒头。

然后英国人就傻眼了……他们准备了众多防守策略,然而在真正面对楚军的进攻模式面前,他们却是发现都没什么用。

谁能想到,这些楚国人能够动用上百甚至几百门火炮,天天不停轰击七八天以上,并且这个过程里一个步兵都不派上去啊!

看这鬼样子,恐怕是要炮击到天荒地老……

双方的火炮打了七八天后,对面的英格兰人直接认怂,不再用火炮进行反击了……反正反击除了杀伤一些土着民夫外,也没什么实际战果,最重要的是再继续打下去,他们的炮手都得耗完了。

没有了熟练炮手的火炮,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

他们还得留着部分熟练炮手,等待楚军正式攻城的时候再用了。

看到对面的英军认怂了,观察指挥作战的白振陆军少将呵呵一笑:「一群蛮夷土着,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还敢和我们比炮击,活的不耐烦了。」

「这些英国蛮夷,比荷兰蛮夷还要不识趣!」

荷兰人在锡兰战役的时候,都知道和楚军比拼炮击纯粹是犯傻,根本就没搭理楚军的漫长持续炮击,炮手们天天闷头躲避炮击。

只打算在楚军最终动用步兵攻城的时候,再使用火炮进行密集反击。

当然,由于军心涣散,公司高层提前跑路等缘故,荷兰人拟定的反击策略没有得到执行就是了。

然而英格兰人还是第

一次和楚军交手……之前他们只听闻楚军多厉害多厉害,但是毕竟没真正见识过,更没亲自体会过,再加上孟买关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生丝,因此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勇气的。

因为这份勇气,他们在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情况下付出了一批珍贵炮手的伤亡!

等后续楚军真正发起攻城的时候,英军可用的熟练炮手也就不多了。

而当楚军还在继续炮击,并继续挖掘各种交通战壕,并把战线继续推进道距离城墙不足百米的时候。

….

印度军团里在在过去几天的训练中表现突出的来哈尔,被晋升为下士,并委任为队长,手底下管着九名士兵。

训练之余来哈尔也会去观看前线的战斗!

只是楚军的战斗方式让他看不懂,或者说超出了他的想象!

偌大的战场上除了隆隆炮声外,四处都是静悄悄的,甚至连人影都看不见几个,这和来哈尔想象中的几千上万人汇集一堂进行厮杀的战争场面,完全不同。

别说来哈尔这个土着士兵看不懂,就连孟买城堡内的一票走南闯北,见识众多,其中一部分还参加过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英军军官们也是看不懂。

此时此刻,孟买城里的战争模式,让他们同样疑惑不解,甚至是恐惧!

楚军的炮击实在是太狠了,尤其是那些会爆炸的榴弹根本挡无可挡。

一旦楚军发起步兵进攻的时候,己方的守军势必要登上城头守城的,然而这样一来也就等于把自己的步兵直接暴露在楚军的勐烈炮火之下。

任何一个军官想到己方步兵暴露在楚军勐烈炮火之下的场景,都忍不住皱眉甚至惊恐。

没有士兵能够挡得住这种勐烈的炮击,因为那都不是作战,而是让他们去送死,并且是毫无价值的送死。

于是乎,再又一次的作战会议里,英军方面的军官们经过了商议,决定立即开始构成城内第二道防线。

一旦楚军出动步兵攻城,那么英军将不会在城头和楚军死磕,而是把楚军放进来,己方则是在城墙后方依托第二道甚至第三道防线进行防守作战。

而有了城墙以及城内建筑物遮拦后,楚军的火炮再勐烈也不可能对英军造成致命威胁。

剩下的,那就是步兵之间的较量了,而他们对自家的步兵的勇武有信心……没信心也不行。

打巷战的话,情况再差也比冒着楚军的无数炮弹在无遮拦的城头作战强。

把楚军步兵放进来,通过打巷战的方式大量杀伤楚军步兵,最终迫使楚军退兵,这是英军方面诸多军官详细考虑过后所得出唯一一个可行的解决方式。

只是,他们能如愿吗?

雨天下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