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残废的三大蒸汽机厂商

第七百三十九章 残废的三大蒸汽机厂商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7 19:26:25

培养医疗人才,对医疗理论进行研究并加大力度研发新药物,这种事也不需要罗志学亲自处理。

作为大楚帝国的皇帝,而且还是一言九鼎的开国皇帝,罗志学日常有着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而且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情往往都关乎到国家兴衰,民生安稳。

这也就注定了罗志学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定调子,指方向,而具体事务则是由下属的文武官员们所负责。

医疗事务归属礼教部所辖,因此这事主要由礼教部尚书冯秉轩督办,不过即便是礼教部尚书冯秉轩也是帝国重臣,还是大楚帝国的参务大臣之一,分管诸多事务的参务大臣自然不可能亲自负责这些具体事务,因此他也只是督办医疗发展事务,把事情交代下去,然后由教育司以及医疗卫生司的相关官员具体负责。

教育司的人工作效率比较快,很快就敲定了具体的医疗教育发展方案,他们参考了国内一批医疗方向乃至化学方向的科学家们的意见。

决定在若干所重要院校里增设病理学学科,制药学等多门基础学科,和其他的临床医学学科一起作为医疗卫生院系的学习科目。

同时扩大对医疗人才的培养力度,拟定进一步加大设立医学院的大学数量,主要是在各所三年制大专院校里增设医科,培养更多的医疗从业人员。

至于四年制本科大学,目前每一所四年制本科大学,其实都有设置医学院了,只是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但是大楚帝国里的四年制本科大学其实很少的……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多所而已,而且这年头的大楚帝国的四年制本科大学,招生极为严格,招生数量也很少的,强如皇家理工学院,每年招生不过八百多人,而这已经是大楚帝国里招生数量最多的一所大学了。

因此想要扩大高等医学人才的数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那些大专院校里增设医学院。

别说四年制大学了,其实就连三年制大专院校也不多,目前为止一共才六十多所而已。

大楚帝国里的三年制大专,基本上都是按照人口来设立的,经济良好,人口比较多的大省就多设立几所,人口普通的就一所,人口少的几个省合用一所……

而四年制大学则是普遍设立在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

整体来说,大楚帝国的大专院校带有一定的普惠性质,让学子就近入读。

而四年制大学则是用于培养顶级人才,更多的是考虑办学本身以及研究方面。

因此三年制大专的话,除了少数几个人口很少的偏僻省份,其他的省份都会有那么一所,多的还会有好几所。

而四年制大学,则是清一色的扎根在大城市,也更加的集中,并不是说是个省份都有四年制大学的。

如应天府金陵城就有六所四年制本科大学,分别是皇家理工学院、国子监学院、金陵理工、应天大学、皇家医学院。

此外江南省经济重地也是本科学校聚集地,江南省省城苏州有江南大学,有苏州理工大学,隔壁的松江府上海县还有松江理工大学。

如果再加上隔壁安庐省设立在芜湖的芜湖大学、当涂理工大学,浙江杭州的浙江大学、杭州理工大学。

那么泛江南地区就有足足十三所,占据了半数四年制大学。

而剩下的又有大半分布在广州、天津、汉天这三个城市。

最后是长沙有一所楚南大学、南昌有一所江西理工大学,西安有一所陕甘大学。

然后……没了……

不少省城都没有四年制大学呢。

相对来说,三年制大专就要比较普遍了,除了人口少的偏僻省份外,基本上每个省少则一所,多则三四所。

规模也有大有小,小的每年招生不过百余人,多的有大几百人。

同时这些大专院校早期基本都是师范,都是用来速成培养官办学校老师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大专院校的学科开始增加,并且教学内容逐步深入,因此不少有实力的大专学校,其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所以说,大楚帝国里的大专院校,和后世的大专不一样,和欧美体系里的两年制社区大学也不一样……严格上来说,大楚帝国的大专院校只是缩短了学制的大学。

目前礼教部那边,也陆续准备对部分办学办的不错的三年制大专院校进行升级,把他们转变为本科院校,最后把所有现有的大专院校全部升级为四年制本科学院。

至于职业教育,那本来就不是大专院校的任务范畴。

大楚帝国里的大专其实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所谓的专业技能人才的……这玩意一开始就是典型的应急产物……早期经费紧张,师资紧张,加上帝国迫切的需要大量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为了普惠性质。

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培养大学生?

大楚帝国礼教部给出的方案就是缩短学制……把大学的四年学制改为三年学制!

所以这才搞出来了三年制大专。

但也是学制比本科少一年,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而且整体来说师资以及生源能力都稍差一些。

但是绝对和职业教育没啥关系……

至于为什么不让这些大专生接受职业教育。

这涉及到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在大楚帝国里报考大专,是需要高中学历的……而在这年头能够读高中的学子,其实都不是什么普通人,要么有钱能够缴纳得起高昂的学费,要么才华过人拿奖学金。

哪怕是最后读了大专的学子,那也是大楚帝国里属于一小撮的顶级人才,是中高级官员、中高级工程师、研究人员、中高级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要人才来源。

你让他们读完高中,然后去上大专后学会计去当个账房,或者去学钳工之类的敲敲打打,这是对人才的浪费。

大楚帝国里的培养普通技术人才的学校,也就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在大楚帝国里的各地职业学院。

也就是类似后世中专的学校,这些学校可不是什么普通学校,而是真正的培养技能的地方,展开的都是职业技能教育,而不是普通教育。

通常从初中生里招募学生,然后学习各项专业的技能,你读机械维修,那就是去学修机器;读护理或药剂就是学习怎么照顾病人或抓药;读会计那就是学做账。

学制通常为两年,一年理论学习,一年实习当学徒。采取的专一学习某一项技能为教育核心目标。

这种职业院校,解决了社会急缺的大量中低层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一些家庭条件普通,同时天赋也不咋地的初中生们,在毕业之后能够有一个学习一个谋生技能的机会。

大楚帝国里相当多一部分基层官员,企业基层乃至中层管理人员都是这种职业学校出身的,也就是常说的中专学历。

按照大楚帝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四年制本科大学培养顶级人才,是大楚帝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核心。

三年制大专则是培养应急速成人才,不过目前正在逐步过渡为四年制大学,假以时日大楚帝国里恐怕三年制大专会消失。

高中……这其实就是大学/大专预备科,不上大学的话,其实你上过高中也没啥实际用处,还不如职业学校实在。

职业学校,专门培养技能的学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中端人才。

初中,这是属于基础教育向中高等教育过渡的学制,学有所成可以分流到高中或职业学校。

而高小以及初小就不用说了,这是基础教育,提升社会识字率的重要基础教育机构,也是唯一大楚帝国官方大力推动,恨不得建的越多越好的学校机构。

话说,大楚帝国里的官方,对办小学特别上心……也是苦心积虑的降低办学成本,降低学生们的负担,争取让更多人上的起小学。

因为小学毕业的群体,是大楚帝国里主要的低级技术人员、普通工人、士兵群体的来源。

但是对初中往后的学校嘛,基本都是随行就市,有些地方的民间需求高,经济条件好一些就办多一所,招生多一些,没需求就少办一所,少招一些学生……

而且初中开始的学费都很贵,普通中产家庭想要让孩子上初中三年,再加上一年的职业教育,那投入也是相当大的,需要咬牙支撑的。

至于高中?那从来不是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学生们的选项!

先不提能不能考得上,考得上了你也拿不到奖学金,没有奖学金你也缴纳不起学费!

高中开始,那是天才或富裕子弟的专项。

天才可以拿奖学金,富裕子弟能够交得起学费!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楚帝国的教育体系里,小学阶段是官方出钱,属于普惠性教育。

而初中开始,尤其是高中和大学,则是有钱学生出钱养着一批天才学生,至于官方的资金则是投入的并不多。

基于目前的教育体系,大楚帝国教育司方面是打算逐步在部分有实力的大专院校里开办医学专业,以求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的人才出来。

而到了医疗卫生司那边,则是准备和几所医学院以及医院一起,设立病理研究所。

同时拟定和几家目前官办的制药工厂成立一所综合的大型制药实验室。

病理研究所,专门从事病理理论研究,向最前沿的医疗理论发起冲击。

而制药实验室,则是研究各种药物,比如抗生素的研究项目就会在这个专业的大型制药实验室里展开。

同时为了鼓励民间企业加大对药物,医疗器械的研发,将会和专利局进一步完善药物以及医疗器械的各项专利制度,切实保障研究机构的利益。

在大楚帝国里,专利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断激发民间乃至官方资本投入资金进行各种研究的重要举措。

因为一旦研发成功搞出来一个好专利,那么就是意味着大量的利润。

这有利可图,你才能够让企业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进行各种研发啊。

如果无利可图的话,谁还去搞研发啊?

人家企业花费重金,持续好多年才搞出来一个发明专利,投入市场赚钱的时候,没几天功夫就被人彷制出来然后进行竞争,长期以往,谁还愿意去搞研发啊?

为了鼓励研究,技术的持续进步,必要的专利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专利制度的存在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说手握专利把产品卖得死贵死贵的,又比如说因为不同专利的持有方因为利益问题,不会进行专利相互授权合作,进而导致明明技术已经达标了,但愣是不能搞出来更好的商品。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蒸汽机行业!

三大蒸汽机厂商因为专利制度的存在,他们陆续构筑了大量的专利壁垒,阻拦了后来者的进入,同时又因为他们各自持有一些重要的专利,但是却部队相互授权。

天津机械公司的多胀技术可谓是独步天下,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只有天津机械公司能够使用多胀技术……因为这玩意他们有独家专利,而且把专利壁垒搞的非常的严密,其他两大厂商花了不少时间进行研发突破,但是到目前为止,依旧无法绕过他们的专利限制。

广州机械公司,他们拥有很独特的水管锅炉技术,能够用更少的燃烧烧出更高压的蒸汽机,让功率更大,然而这项技术也只是自己用,其他两家虽然也进行了模彷,但是因为需要绕过专利的缘故,只能采取其他不太常熟的水管锅炉实现方案,结果效果都不如广州机械公司的。

当涂机械公司的超高压蒸汽机很不错,他们在气缸,连接管道上面耐压技术非常深厚,并且构筑了大量的专利壁垒。

这三大蒸汽机厂商的核心专利,都是自己用的,根本不会给竞争对手授权。

如此也就导致了,明明把这三大蒸汽机厂商的技术融合到一起的话,那么就能够搞出来超高压的多胀式蒸汽机,并搭配水管锅炉,这蒸汽机的性能立马就能飙升上去。

但就是不行……这三大蒸汽机厂商到目前为止,都还生产着各自侧重点不一样的蒸汽机。

海军舰政部的设计师们对此很不满,尤其是他们私底下用三大蒸汽机厂商的子部件融合道一起,搞了台性能爆表的试验样机后,就对三大蒸汽机厂商的现有产品很不爽。

说什么这三大蒸汽机厂商一个缺腿,一个缺手,还一个半身不遂!

都他娘的是残废!

海军想要性能更好的蒸汽机,为此多次居中协调,想要让三大蒸汽机厂商各自把专利进行交叉授权,然后生产融合了各家技术优势的新型蒸汽机。

但是三大蒸汽机厂商都没搭理海军……他们的专利你们海军如果能够要过来给我们用,那感情好啊,我们肯定欢迎啊,授权费也都好说……

什么,你说还要我的专利进行交换,滚一边去,那可是我们公司上下花费无数人力物力,耗费多年才搞出来的杀手锏,你说给出去就给出去,做梦呢。

说到底就是别人的他们要,但是自己的却是不想给出去。

就这么简单。

而且一个个野心都大的很,都憋着劲试图绕过其他两家竞争对手的专利限制,然后把别人家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最后来个横扫全场,直接把其他竞争对手全部干趴下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专利制度的弊端之一,那就是阻碍了技术的流通。

不过整体来说,专利制度还是利远大于弊,罗志学一向来都是坚定支持专利制度的施行的,哪怕是暂时阻碍了技术的流通也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罗志学都没有干涉三大蒸汽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实际上这三大蒸汽机厂商,都是工业部直属官办企业,上头想要让他们交叉专利的话,只需要三道行政命令即可。

但是帝国中枢官员,尤其是工业部高层都没搭理。

这是属于三大蒸汽机厂商之间的战争,他们这些行政系统的人还是别掺和了……管多了低下的官办企业非但不会感激你,还会骂你,埋怨你……并且形成非常恶劣的后续影响。

蒸汽机专利矛盾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解决,强迫他们进行相互授权。

那么其他行业的专利冲突呢?市场竞争呢?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行政干涉?

而这种干涉,你能确保一定是正确的吗?

行政直接干涉企业的商业行为,很容易就引发权力寻租,贪腐,地缘冲突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事。

所以工业部对下属官办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向来都是只看不说的。

甚至是一些官办企业办的不好工业部其实也不会管太多,该破产的破产,该出售业务的出售业务。

当年的芜湖机床公司破产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工业部是救不了这个企业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工业部所掌握的资源别说救一个芜湖机床公司了,就算是救十个,一百个芜湖机床公司都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工业部没有救,而是放任它破产重组,并最终被打包出售。

就是因为工业部的不干涉原则!

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

当然……这只局限一些非民生企业,如果是一些关乎民生的企业,比如城市里的水务、公共马车等基础民生行业,那么工业部或个地方的工业厅,工业处等官方机构就会插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