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四十二章 海军蒸汽机工厂

第七百四十二章 海军蒸汽机工厂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7 19:26:25

随着罗志学下令开始测试,试验场上的众多火炮也开始了准备。

最先登场的开始一门准备工作比较方便和快速的小口径前装线膛炮。

“这是河北武器公司所研发的七十五毫米口径前装线膛野战炮,这款火炮比较轻便,放列权重只有八百七十公斤,倍径为二十四倍,发射榴弹的时候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三千五百米,其榴弹爆炸威力比我们现役最新服役的二十三年式115毫米青铜滑膛炮的圆球榴弹要大得多。”

“不管是射程还是杀伤力,都要远远超过如今我们现役大量装备的二十三年式115毫米青铜野战炮,但是其放列全重(炮管加炮架加轮子)八百五十公斤,比二十三年式115毫米青铜野战炮的一千一百公斤要低不少,机动性要更强。”

“我们陆军方面,有意让这种级别的前装线膛火炮取代115毫米野战炮的战术任务,充当师属远程压制火炮。”

罗志学一边听着介绍,一边看着前方的哪门火炮,这门火炮从外表看上去其实并不大,光看那根炮管就知道是小家伙……这看习惯了楚军里的中大口径火炮,再看这种七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说实话罗志学觉得这玩意有点小……

毕竟这玩意口径上只比作为步兵炮使用的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大一些而已,放在大楚帝国陆军里,那都是倒数第二个的火炮口径了。

哪怕是罗志学知道原时空里近现代的师属火炮,很多都是采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但是人家是啥时候啊,那都是十九世纪晚期乃至二十世纪前期了……那都电气化时代了,技术水准不是现在的大楚帝国所能相提并论的。

更先进的技术,自然能够用小口径火炮并发挥出来更大的威力……同样的炮管,人家能打五六千米甚至更远,自家的只能打个三千多米。

罗志学有些担心,这么小的火炮,能不能胜任师属远程压制火炮的重任……

但是……这个想法只冒出来一秒钟后就被他自己给甩出去了,刚才他陷入了思维误区。

总觉得小口径火炮的射程不够……但是一时间忘记了大楚帝国的敌人们的火炮更差劲。

打那些土著的话,其实陆军火炮三四千米的有效射程还是说五六千米的有效射程,其实区别都不大,因为一旦超过了两千米的话,土著的火炮基本就失去了威胁,而己方的火炮依旧能够准确命中敌人。

算了,射程够用就行,也没必要非要搞五六千米甚至更远有效射程的火炮。

而威力的话,因为圆柱形炮弹的缘故,虽然口径小一些但是威力还是相当不错!

圆柱形炮弹带来的更多的装药量,更大的爆炸威力,这是线膛火炮里的一大重要优势,也是促使军方换装的决定性原因之一。

更何况,楚军一向来有在师属炮兵团里同时配属野战炮和更大口径榴弹炮的传统。

就和现在的115毫米野战炮和150毫米轻型榴弹炮搭配使用一样,回头给师属炮兵部队大规模装备新式线膛火炮的话,就给这种七十五毫米线膛野战炮,搭配一款个更大口径的榴弹炮。

到时候远程压制有了,威力也有了。

然后军级炮兵部队再弄多一点更大口径的榴弹炮以及短管榴弹炮,比如一百二十毫米口径乃至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到时候威力肯定杠杠的。

楚军因为喜欢使用榴弹的缘故,火炮的发展方向是偏向于大口径,口径大的火炮能够发射更大口径的榴弹,如此炮弹内的装药量就更多一些,杀伤力就更强。

只不过因为口径大了后,为了控制重量确保机动能力,倍径往往就会比较低。

比如最新式的二十三年式115毫米青铜野战炮,倍径只有十四点五倍,之所以倍径比较低,就是为了控制火炮的重量,因此该炮只有放列权重一千一百公斤,勉强可以作为师属野战炮使用。

不过虽然倍径低,但因为是青铜火炮,而且炮管比较厚实的缘故,其发射药量可以用的比较多,打起来膛压不低,因此发射实心弹的时候,其有效射程能够达到一千五百米,而实战中一千八百米也打过。

从滑膛炮的角度来说,这种火炮相当优秀,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目前大楚帝国制造青铜火炮的极限。

而楚军对于火炮的分级使用,主要还是按照重量进行区分的,基本上师属火炮的放列重量都限制在一千公斤左右,超过一百公斤勉强能接受,但是如果再多的话就不行了。

如果是步兵火炮的重量限制更大,超过四百公斤的基本就不要了,机动太难,要不起……楚军里的一系列六十五毫米滑膛野战炮就是非常典型的步兵火炮,虽然称之为野战炮,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中等身管火炮,现役全系列的六十五毫米野战炮,重量在三百二十公斤到三百八十公斤不等。

其最新改进型,也就是二十四年型六十五毫米青铜滑膛野战炮,放列全重只有三百五十公斤,非常的轻便。

河北武器公司的这门七十五毫米线膛野战炮的试射很顺利,炮组连续发射了四枚炮弹,打出去了两千多米,在远方充当靶区的山坡上掀起了四团烟尘。

不过试射顺利,并不意味着陆军现在就会要这玩意……因为这东西各方面性能数据虽然看起来不错,然而依旧有两个致命的缺陷,首先是膛线加工困难导致成本不低,然后最为重要的还是膛线的使用寿命不高,身管寿命只有区区的三百发左右。

陆军表示采购成本高一点都还能接受,但是只有三百发身管寿命的火炮,而且还是用来充当师属主力火炮使用,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这种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师属野战炮想要获得陆军的认可,走上战场,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最少也要解决身管寿命的问题,不说能够做到一千发以上,但是再怎么样也得有个五百发吧。

要不然以陆军打仗,动不动就打出去无数炮弹的传统,一门火炮上了战场,仗还没打完呢,火炮就报废掉了……

不仅仅这款火炮陆军嫌弃,其他一些为陆军研发的线膛火炮陆军也因为其身管寿命太低而嫌弃……只表示会少数采购然后进行实验性装备,主要还是为了进行训练,提前适应线膛火炮的战术应用。

陆军方面,暂时没打算让线膛火炮上战场!

反正陆军现役的一系列青铜滑膛炮在面对各国土著炮兵的时候,依旧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那些土著国家的炮兵们,还在玩有效射程不过几百米的野战火炮时,大楚帝国陆军的炮兵部队已经把野战炮的有效射程拉到了一千多米呢。

在火炮上,楚军面对各国土著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并没有和海军那样有着迫切的换装需求。

而且陆军里拥有海量的各种滑膛炮,还都是不便宜的青铜火炮,你让陆军短时间内把这些青铜火炮一股脑扔了换装线膛炮,陆军表示吃不消……

相对于海军在军备采购上的大方,陆军在军备采购上一向来都是很吝啬的,甚至都还发明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全寿命使用成本”,他们把采购成本,后期维护成本,使用成本全部算进去,然后再计算成本高低……就是为了省钱。

所以陆军方面打算继续使用现有的滑膛炮,同时少量采购线膛炮,先展开试验,以摸索线膛炮的使用战术。

后续通过逐步换装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换装,而这个过程至少也会持续十几年!

总之,陆军就是想要让海军那边当冤大头出经费进行线膛炮的各种研发。

把生产成本拉下来,同时把技术提升上来。

等到线膛火炮发展成熟了,他们陆军直接摘桃子……

看,人家陆军想的多美!

所以哪怕一系列陆军所用的前装火炮测试还没有结束呢,陆军方面的将领就已经主动找到了罗志学,表达的了陆军方面的相关意见,那就是短期内只会少量采购……

陆军其实也怕罗志学一看到线膛火炮的巨大优势,然后就逼着陆军大规模采购了,这不符合陆军的发展步调。

对此罗志学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反正陆军现在对外作战优势也大,对线膛火炮的需求并不急迫,这和海军那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海军那边对线膛火炮的需求非常急迫,因为这直接关乎到了海军的战术战法。

人家海军一直想要玩放风筝战术呢,所以哪怕是前装线膛火炮还不成熟,成本高,寿命短,但是海军方面依旧决定大规模装备。

接下来进行试射的就是一系列海军所用的前装线膛炮了,海军所用的前装线膛炮也有大口径和小口径。

声势最大,威力也最大的当属那门两百毫米口径的舰载加农炮了,这门十多吨重的大家伙进行试射的时候,声势非常庞大。

哪怕是罗志学他们所在的观礼台,距离前方靶区的山坡足足有两千多米,但是依旧可以听见炮弹爆炸后的巨大爆炸声响。

两百毫米口径的巨炮所发射的炮弹,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威力巨大,这玩意如果想要上舰的话,就得需要足够庞大的战舰来承载,而在建中的满载五千五百吨的汉天级战列舰,搭载这种大威力的巨炮其实也搭载不了多少门。

所以短时间内,这种巨炮想要上舰的希望不大,还得等海军的新一代战舰出来之后才能看见了。

海军那边已经着手设计一种纯钢铁建造的大型战舰,满债排水量都奔着九千吨去了。

而这种未来的巨型战舰,预计使用的主炮就是这种两百毫米级别的前装线膛炮。

而说起来搞笑的是,海军那边之所以设计纯钢铁建造的大型战舰,并不是为了加强战舰的防护能力……尽管钢铁战舰的防护能力的确会更好。

实际上促使海军建造全钢铁战舰的理由是为了给船体减重。

因为经过之前的多艘试验舰以及理论计算的证明,铁制船壳要比同样尺寸大小的木制船壳轻……很奇怪是不是,铁船竟然比木船还要轻?

但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

因为钢铁能够用更轻薄的材料,就达到大厚度木材的性能。

这道理,其实和现在楚军的士兵们用的盔甲是钢铁制造,而不是木材制造是类似的道理。

船壳以及装甲的厚度大幅度减轻后,重量自然也就轻了,如此也就能够给蒸汽机、煤炭、舰炮等腾出更多的排水量了。

如此战舰就能够配置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并搭载更多的舰炮以及煤炭,以获得更大的航速,更远的续航能力,更强悍的火力……嗯,顺带战舰的防护能力也能大幅度提升。

不过要搞这种大吨位的全钢铁战舰,成本将会是高昂的,技术难度也非常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看见呢。

所以两百毫米巨炮的上舰日子也比较遥远,但是近卫军那边表示,想要搞两门布置到镇江要塞上。

镇江要塞,这是控卫京畿应天府的战略要地,一向来都是由近卫军驻防,近卫军历来对镇江要塞都非常上心,看见了这种强有力的火炮,就想着搬到要塞上去当要塞火炮使用……以便在必要时候封锁长江,控卫京畿。

而海军方面则是更喜欢接下来进行试验的数种口径的前装线膛炮,包括一百七十毫米前装线膛炮以及一百五十毫米前装线膛炮还有一百三十毫米前装线膛炮。

其中一百七十毫米舰炮和一百五十毫米舰炮,都是由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当涂重炮厂所研制,他们的技术路线高度统一。

而一百三十毫米前装线膛炮,则是两广武器公司下属的佛山火炮厂所研制,这家火炮工厂也是海军的御用火炮工厂,专门为海军生产各种火炮。

此外佛山火炮厂还有一百毫米线膛炮以及七十五毫米线膛炮这两种舰炮产品,也一同参加了测试。

测试刚结束呢,海军方面就正式对这两家海军御用火炮工厂下了订单,采购不同口径的前装线膛炮,并装备到在建的部分新战舰上。

海军方面同时也已经决定正式停止采购前装滑膛炮,后续新建造,包括目前在建但是还没有完工的战舰,将会清一色采用前装线膛炮作为舰载火炮。

于是乎,在建中的汉天号战列舰再一次变更设计,准备把上面的前装滑膛炮全部取消,然后装备前装线膛炮。

因为预计装载的火炮有所变化,因此该舰的预定完工时间还得再往后推迟好几个月……

至于刚铺设龙骨没多久汉天号姐妹舰应天号,则是干脆先停工,海军军政部那边打算把火力布局改一改,以便更适应前装线膛炮的火力发挥,这船体设计一改自然后续建造也要相应的进行更改。

同时也可以等一等新式的蒸汽机!

最近海军一直在朝着三大蒸汽机厂商施压,想让他们通力合作,利用各自的独有专利技术一起搞一款舰载蒸汽机作为战舰动力使用,虽然三大蒸汽机厂商的口气很硬……叫嚷着死活都不愿意给对方开放专利。

但是对同行强硬不代表着对海军也强硬!

面对海军的持续施压,三大蒸汽机厂商之一的天津机械公司有些变化,他们表示:放开专利就别指望了,这关乎公司生死,别说你海军来了,就算是顶头上司工业部老大过来,他们都不会答应开放自己在多胀蒸汽机方面的一系列专利。

但是……既然你海军有这么个需求的话,我们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你们可以先找当涂机械公司那边先买个超高压主气缸以及那些链接用的管道,街口什么的,然后再找广州机械公司那边买个水管锅炉过来……然后我们天津机械公司再搞定第二气缸还有传动结构等零部件,再把上述零部件组装起来,这样不就有了一台高性能蒸汽机了嘛。

海军方面觉得这个方案虽然听起来不靠谱……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当涂机械公司和广州机械公司肯定不会同意把自己的核心专利产品交给天津机械公司来进行组装的。

但这已经是最接近成功的路子了,所以最近半年海军一直在为这事奔走,不过麻烦事也多……三大蒸汽机厂商时不时就闹矛盾,这不行那也不行,内斗的非常厉害。

因此海军高层那边是彻底对这三大蒸汽机厂商丧失了耐心,他们和工业部那边的人商量过后,准备搞第二套方案了。

那就是直接从三大蒸汽机厂商里订购各种零部件以及获得部分技术授权,然后交给一个独立的,并且限定用途的组装工厂进行最后的组装。

这样就把三大蒸汽机厂商之间那些鸡毛蒜皮,乱七八糟的事给甩开,把三大蒸汽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变成三大蒸汽机厂商和海军之间的正常装备采购。

从而避免理不清剪还乱的三大蒸汽机之间的复杂矛盾!

尼玛,鸡毛蒜皮的事都这三家都能吵上半天,指望他们相互谈妥再进行合作生产出来新型的蒸汽机,恐怕还在进行图纸设计的九千吨巨舰都已经退役了……

那还玩个屁,所以海军干脆变换了方式,把他们之间的合作,变成了海军和他们的合作。

这样一来,事情就好解决了。

于是乎,承顺二十七年五月,经过大半年的各种扯皮后,一家工业部直属,但是有着严格业务限制的海军蒸汽机工厂就成立了。

根据三大蒸汽机厂商和海军的协议,该工厂是纯粹的设计以及组装工厂,自身不生产任何零部件,只从三大蒸汽机厂商以及其他厂商里采购零部件,并且这些零部件组装好的蒸汽机,只能供应给海军,不能流入民间市场。

同时三大蒸汽机厂商会把核心专利授权给他们,但是有着严格的各种限制。

三大蒸汽机厂商为了保护各自的核心专利,那可是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专利使用条款。

不过海军方面自然是无所谓,因为这家海军蒸汽机工厂其核心目的不是其他的,而是为了让海军战舰用上最新、最好,但是分属不同蒸汽机厂家或其他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将其整合起来,打造出最顶级的舰载蒸汽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