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四十五章 葡萄牙人的愤怒和惊慌

第七百四十五章 葡萄牙人的愤怒和惊慌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0 19:32:26

大楚帝国海军非洲探索舰队,在彭巴(后世莫桑比克北部沿海)登陆并设立港口的事,一开始并没有让人发现,但是不用多久就被南方莫桑比克岛上的葡萄牙人所得知。

这让葡萄牙人大为愤怒,而愤怒之余更是惊恐。

愤怒是因为众所周知东非地区乃是他们葡萄牙人的地盘,从索马里一直往南到南非,昔日都是他们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他们控制了东非众多沿海港口并获取大量的商贸利润。

其中光是在莫桑比克的克利马内所输出的黄金,每年都能有六万盎司(1.7吨)。

其中距离彭巴不过两百多公里的莫桑比克岛,更是葡萄牙人在东非地区的核心殖民地,也是葡属东非的商贸以及政治中心,也是后来葡萄牙人殖民印度以及南洋等地的大后方。

但是现在,该死的楚国人竟然在北边两百多公里的彭巴港建立军事基地。

这如何不让葡萄牙人愤怒。

这种事情对于葡萄牙人的挑战以及威胁,就相当于有殖民国家跑到马六甲半岛上的建立殖民地对大楚帝国的挑战和威胁一样。

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然而愤怒归愤怒……他们还无比的惊慌。

因为跑到彭巴港建立军事基地的不是荷兰人,不是英格兰人,也不是刚尝试涉足印度洋地区殖民的法国人,而是该死的楚国人。

而楚国人所拥有的强大军事力量,是什么荷兰人,英格兰人,更不是法国人所能相提并论的……甚至可以说,目前整个欧洲地区所有国家的殖民力量,加在一起都不够让大楚帝国塞牙缝的。

这一点在之前的印度战争里就已经得到了证明。

大楚帝国一家单挑荷兰、葡萄牙、英格兰,丹麦,瑞典,法国等各国欧洲殖民者,然后一路平衡,愣是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把印度半岛上的欧洲各国殖民者全部击溃,并抢占了各国在印度半岛上的殖民地。

葡萄牙人自己就是其中的战败者,并且在保卫果阿的战斗力再一次和楚军交手……结果没有任何意外,败的不能再败了……整个交手过程里,他们葡萄牙人连丝毫的还手之力都没有。

正是因为败的如此干脆利索,葡萄牙人后续才痛快的签署了停战协议,正式把在被印度半岛地区的所有殖民地尽数割让给大楚帝国,以换取被俘虏人员,尤其是葡萄牙殖民官员高层的安全。

如果再加上之前在澳门,南洋马六甲的话,葡萄牙人已经被楚国人隔几年就打一次,连续打了三次了。

每一次都得败的很凄惨……最关键的是,葡萄牙人发现每次败的还越来越让人绝望。

二十几年前的澳门战役里,葡萄人虽然战败了,但是双方军队在装备水平上其实没什么差距,在葡萄牙人看来楚国人不过是靠着人多才夺回了澳门而已。

因此丢失澳门后,葡萄牙人是很不服气的,为此联合了荷兰人乃至西班牙人,对出国进行了长期的沿海封锁以及战斗。

但是等到马六甲战役的时候,葡萄牙人发现对面的楚军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枪炮水平超大幅度超过了葡萄牙人,尤其是楚军所使用的燧发枪以及大量木制/金属圆盘引信榴弹,更是让葡萄牙人吃足了苦头。

也是那个时候开始,葡萄牙人才开始注重研究燧发枪,嗯,主要是仿制楚国的燧发枪,不仅仅是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等和大楚帝国接触比较多的国家,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效仿大楚帝国大量生产并装备燧发枪,同时开始逐步使用线列战术。

只不过他们的基础工业水平都不咋地,仿制生产出来的燧发枪性能不行,全天候击发率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超过百分之七十。

当然,性能差是差了点,但是多少还是能用的,欧洲那边已经有些许小规模战争里,出现了成建制的燧发枪手组成线列作战的情况。

葡萄牙人之前在印度半岛上的军队,其实也装备了不少的燧发枪的,但是楚国人这个是时候,已经是使用火帽击发枪了……而火帽击发枪的性能远超燧发枪,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击发率上,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产物。

最关键的是,楚军甚至都没给他们玩线列作战,双方步兵对射的机会啊……直接就拉着数量庞大的火炮把他们给淹没了。

而榴弹这玩意,他们发下比燧发枪更难仿制……仿制的燧发枪如果只是性能差一些,但是还能用的话,那么榴弹这东西就太难了,受限于工业技术的落后,他们搞出来的榴弹爆炸后的威力非常小……不得已之下只能是手工小规模生产。

然而这又极大限制了产量以及成本。

这也是欧洲诸国其实很早就注意到了大楚帝国的榴弹,然而知道现在也没有大规模量产装备的缘故……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不出来。

不仅仅是榴弹,就算是火炮本身他们也全方位落后……同样规格的十二磅/115毫米野战炮上,欧洲的十二磅级别的火炮,实心弹有效射程普遍还停留在大几百米的时候,楚军的115毫米野战炮,实心弹有效射程都已经奔着一千五百米去了。

这里头的性能差距更大!

虽然都是青铜滑膛炮,但是大楚帝国的青铜滑膛炮,其性能完全不是欧洲各国们还处于手工作坊原始手段生产出来的青铜滑膛炮所能相提并论的。

果阿一战,彻底让葡萄牙人认识到,他们和那些楚国人在军备上的差距,已经大到了无法追赶的地步。

而更要命的是,楚国人除了武器装备遥遥领先外,他们的数量也多啊!

一场印度半岛的战役里,楚军光是地面兵力就有五万多人,而欧洲各国殖民者在印度半岛上的地面兵力,加起来都没这么多。

面对五万多人,随便一场打战役里就出动上万兵力的楚军,这让习惯了几百人,几千人规模战斗的欧洲殖民者打起来别说习不习惯了,就算是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跟跟乡下小地主一样,太小家子气。

面对质量以及数量双重优势的楚军,葡萄牙人败的是干脆利索,最后一咬牙就全面推出印度半岛。

然而这退出印度半岛后还没多久呢,这些该死的楚国人又跑到东非来了。

他们想要做什么?

这些该死的楚国人想要做什么?

难道他们还想要东非吗?

这个可能性从葡萄牙人的脑海里浮现之后,就让他们从愤怒中变成了惊慌……楚国人真要打过来,这东非恐怕就要从葡萄牙人的东非,变成楚国人的东非了。

怎么办?

莫桑比克岛上的一票葡萄牙人殖民官员们愁眉苦脸了好几天,然后决定先派个使者过去试探试探情况。

看看这些楚国人到底想要干嘛。

万一……他们只是临时路过上岸休整,过段时间就自己走人了呢。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嘛!

现在的葡萄牙人,心中还是存在着侥幸的。

但凡有可能,他们是不愿意和楚国人继续干一架的。

可惜的是,他们的愿望落空了。

葡萄牙人派过去的使者小心翼翼的前往彭巴,楚国人也没有为难使者,所以这使者很顺利的就见到了大楚帝国海军非洲探索舰队的指挥官高英凡海军准将。

面对葡萄牙人小心翼翼的询问,高英凡海军准将自然不可能说,我们这是来打前站了,以后是要把整个东非的殖民地都要收入囊中的。

这不是要脸不要脸的问题,而是能拖得一时是一时,毕竟后方的殖民舰队还没有准备妥当呢,大楚帝国的对外扩张战略重心,目前还是在印度半岛上。

对于非洲地区的殖民行动,目前也只是进行前期探索以及建立必要的军事基地,补给站上。

因此非洲这边的大规模殖民行动,恐怕还得三四年以后。

这期间,如果能够避免和葡萄牙人直接爆发战争也是好事。

因此高英凡的说辞就是:己方舰队正在探索前往欧洲进行贸易的航线,由此在东非地区建立补给站。

这个说法让葡萄牙人的使者松了口气……如果只是建立补给站的话,虽然也不好,但是总比楚国人准备大规模攻占葡属东非强不是。

至于楚国人要开始亲自涉足欧洲贸易航线,这种事是必然!

随着欧洲各国殖民者全面退出印度半岛,目前大楚帝国和欧洲地区的商贸往来除了只和西班牙人维持外,其他的都已经断绝了。

大楚帝国失去了把商品出口到欧洲的机会,而欧洲各国也失去了从东方获得大量商品的机会。

印度战役结束后,包括葡萄牙人在内,其他欧洲各国殖民者已经和楚国人进行停战谈判,以便早日恢复商贸往来啊。

打仗归打仗,但是打完生意还是要做啊。

不过谈判中,大楚帝国方面要求欧洲各国,主要是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等国开放非洲东西两海岸的航线,不得袭击楚国人的商船,并开放必要的补给港口。

但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没答应而已……嗯,目前来说也就是这两个国家控制的非洲殖民地比较多,从印度半岛到欧洲去,就要绕道南非,因此非洲航线能不能打通,这两个国家不答应的话,大楚帝国的商船也没办法一路不经停港口补给,直接从印度半岛跑到欧洲去。

倒是法国人那边态度比较宽松,他们在亚洲贸易的利很小的,并且也希望获得来自东方的大量货物,所以准备答应开放毛里求斯岛上以及其他一些岛屿港口。

如此大背景下,大楚帝国派出探索舰队探索非洲沿海航线也是很正常的事。

而这种事虽然也难以让葡萄牙人接受,但是总比楚国人直接攻打葡属东非强得多。

葡萄牙人的使者得到了答案后返回到莫桑比克岛后,岛屿上的一票葡萄牙人殖民官员们也很纠结。

该如何应对目前的局势?

坐视不理让楚国人建立彭巴港?这将会极大的侵犯到葡萄牙人在东非的利益。

直接驱逐,这恐怕需要付出大量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够打赢。

别看葡萄牙人在东非占领大量殖民地,但他们的总兵力其实不多的,真有这么多兵力,真有这么多兵力,之前早派兵增援果啊了。

这驱逐不是,不驱逐也不是……葡萄牙人为此伤透了脑浆,最后没办法,只能是把相关的情况报告给国内,同时己方积极备战。

对于葡萄牙人的反应,高英凡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反正葡萄牙人要是敢过来,他就敢让葡萄牙人知道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

如果对方不打过来,那么自己也懒得多事,安安分分修筑彭巴港,为帝国在东非获得一个真正的立足地,为后续的非洲东海岸战略提供以个前进基地。

因此高英饭海军准将应付完葡萄牙人后,继续埋头修筑港口,同时派遣了一艘补给舰直接横跨印度洋返回印度报信,同时请求后续的各种支援。

不管是兵力还是武器弹药,又或者是粮食都需要,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等建材以及岸防火炮。

他这个探索舰队上所携带的物资虽然多,但是更多的还是煤炭弹药这些,而普通的物资则是没有,同时也缺乏岸防火力。

毕竟他这个只是探索舰队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殖民舰队,因此还需要后方的大力支援。

一个多月后,锡兰岛科伦坡上的印度巡抚衙门以及印度洋舰队司令部接到了相关消息后,组织了多艘战舰护送了十多艘运输舰前往彭巴,运输了大量的各种物资,以及十二门的大口径岸防炮以及一千多名的陆军士兵。

大楚帝国这是准备在彭巴彻底站稳脚跟了。

而就当楚国人在非洲开辟彭巴港的时候,大楚帝国国内,大楚邸报也报道了长沙到衡阳段铁路通车的消息,而该路段的通车,也意味着从东方沿海的宁波一路到衡阳的两横之一南方大铁路全线通车。

该铁路线从宁波开始,途径苏州、常州、镇江、应天金陵、当涂、池州、九江、大冶、汉天武昌、岳阳、长沙、衡阳。

一路横穿五省两直辖府,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

这是目前大楚帝国建成通车的最长的一条干线铁路。

同时这条铁路还会和铁路干线粤赣铁路、京杭铁路等多条铁路进行连接,。

如杭州到金陵城的京杭线,这条铁路线其实也已经通车了,毕竟这地方是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地形又平坦,铁路建设比较快速。

而粤赣铁路更是重要的干线铁路,目前该铁路已经完成了湖口到南昌再到赣州段的建设工作,而广东那边也已经完成了广州到河源段的建设工作,目前正在集中人力物力,对粤赣铁路里地形最复杂,技术挑战最高,耗时也最久的河源到赣州之间的山区铁路进行施工。

这一段不过直线距离两三百公里的铁路,却是因为要穿越南岭山脉而导致施工难度极大,并且铁路线为了绕过那些无法穿越的高山峻岭,不得不修的弯弯绕绕,这年头的攻城技术可远不如后世,根本不可能一路打隧道加高桥过去的,技术难度太高,成本也绝对无法接受。

这段铁路线前后施工已经好几年了,但是预计还需要两年时间,也就是到承顺二十九年的时候才能够做到通车。

施工难度极大,成本极高,耗时极长,这就是这年头在山区修铁路所面临的现实。

如果不是南边有一个广东,准确的说有一个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支撑的,帝国高层吃饱撑了才会在这年头跑到山区去修好几百公里长的铁路,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也是除了粤赣铁路外,大楚帝国没有在其他山区里修这种干线铁路的缘故。

但是偏偏广东就是有一个珠三角经济带啊……人家广东那边不单单想要搞粤赣铁路,还想要搞粤楚铁路呢。

也就是修一条铁路,把广州和衡阳连接起来,使得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工商业能够通过这条铁路辐射道楚南,甚至汉天府以及楚北。

对此铁路总公司那边很犹豫……犹豫的自然是投资太大,困难重重……但是吧,你架不住人家广东有钱啊!

人家说了,只要你铁路总公司来修铁路,我这边给你补贴,免税,免息贷款各种资金支持。

简单来说,人家广东巡抚衙门那边为了这条铁路,打算出钱了,你铁路总公司干不干?

铁路总公司那边一盘算,如果有了广东那边的资金扶持补贴,那么修这一条粤楚铁路的成本虽然还是高了一点,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因此最近双方正在谈着这事,但是不出意外的话,粤楚铁路估计在明年就能够彻底动工了……毕竟这都已经开始路线勘测,计算施工成本之类的。

而大楚帝国的铁路网持续建设完善,这给大楚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力。

这从大楚帝国承顺二十七年的中央财政收入预算里就可以看的出来。

今年的财政收入预算,将会达到六个亿,环比去年的五亿两千万增加了百分之十六。

在自从高压蒸汽机大规模应用后,在铁路以及轮船两大行业的大力推动下,大楚帝国的经济增速保持了超高水平,超高水平的发展最终反馈到中央财政收入里,也是让大楚帝国国库拥有数量充足的中央财政收入。

而有了更多的钱,能办的事可就更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