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五十五章 累死的参务大臣们

第七百五十五章 累死的参务大臣们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04 22:22:53

承顺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大年三十。

金陵城里已经洋溢着一片春节的海洋里。

在这一片喜庆的日子里,哪怕是庄严的大楚帝国皇宫里也充满了春节的气息。

尤其是后宫里的各处建筑,也陆续贴上了对联,挂上了红色灯笼。

而诸多大臣们也是在上午的时候入了宫,准备在前殿里参加一年一度的春节国宴。

从伏牛山时期开始,罗志学就会在大年三十这一天里举办春节国宴,宴请部分重臣,发展到今天,春节国宴已经演变为了大楚帝国里比较正式的礼仪性的场合。

能否参加春节国宴,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臣子实际权势地位的标准。

按照惯例,除了在外办事,休假,省亲等原因不在金陵城,或者是身体原因不便行走的重臣权贵们,其他有资格在金陵城的重臣们,都会受到一封来自皇室的邀请函,请该臣子携女眷参加春节国宴。

臣子前往前殿和罗志学参加国宴,而臣子女眷则是前往后宫,参加王皇后举办的宴席。

具体出席的人选主要有各参务大臣,协办大臣等入值御书房的重臣。

次一等的则是未能进入御书房的各部尚书,实际署理督察院事务的右都御史、各部事务的左侍郎。

军方里未能进入御书房的现役上将、实际署理某部的中将。

翰林院秘书处处长以及两名副处长。

皇家理工学院各系主任以及重点科研机构负责人等科学家。

上述为固定现职人员。

其次还有非现职的权贵,包括致仕参务大臣、退役军方上将。

贵族方面,伯爵以及侯爵还有公爵这三个高等级的贵族也能参加。

而上述几类人,基本就是每年参加春节国宴的固定人员。

此外还会根据情况,邀请一些非固定人员参加,主要是过去几年里成绩突出的臣子,包括前线立功的将士、官办企业的负责人、暂时没能获得伯爵以上的科学家、民间里影响力巨大并且正面的民营企业家、士绅;突出的部分行业里的普通人典型,如工人,普通技术人员,巡警等等。

对于这些相对普通的群体来说,参加春节国宴并不是权势的证明,而是过去数年工作成绩的证明。

因为参加国宴的人员比较突出,政治意义象征巨大,因此每年的春节国宴也是显得越来越正规。

早些年的时候,其实只是类似私人宴请一样的小国模宴请,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变成了参加人员数百人的大规模宴请。

这数百人说的还是前殿一群大老爷们,去后宫参加皇后宴请的女眷们还没算上呢,按照规矩,每一个来参加会议的臣子都可以携带一名女眷入宫参加春节国宴。

其中一名大部分都是夫人,当然也可以带女儿或孙女,甚至可以带上母亲或妹妹等直系亲属,反正只有一个名额,只要是直系女眷亲属,随便你带谁,皇家也不会管你。

一场春节国宴,从上午开始,午后时分才陆续结束。

至于晚上……那是年夜饭的时间,罗志学自己可不会陪着一群臣子们吃年夜饭,估计那些臣子们也不愿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还在工作……

没错,来参加春节国宴,对于这些臣子们而言也算是工作。

等春节国宴结束了,那么也就意味着一年的工作正式结束了,然后进入为期五天时间的春节假期。

假期里各衙门除了值班人员,其他的回家和家人团聚过年,而得益于大楚帝国蒸汽轮船以及火车的快速发展,这也使得了不少在外地任职的官员们会选择在过年的时候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返回家乡过年。

而有些官员们因为离家很远,往往还会提前积攒假期,在年前的时候在集中使用,以便在年前的时候赶回家。

毕竟大楚帝国的官府是在大年三十当天才开始放假……距离稍远的话,官员们其实一天时间里赶不回去的。

因为集中时间里乘坐火车或轮船回家过年,以至于让大楚帝国现有的铁路以及轮船运输网路里,每年到了春节期间都会爆满……火车票或船票供不应求。

这也是让罗志学有些感慨,自己奋斗了二十几年,终于让春运在十七世纪的华夏里出现了……

不容易啊!

为什么说春运不容易?

因为春运的前提并不是假期,更不是中国人的故乡情,更加注重家人观念等等……这些只是客观存在的情况,并不是春运的条件。

春运的必备条件是便捷的交通!

具体表现为铁路网络、航运网络,当然也少不了作为末端运输的客运马车。

这没有铁路或轮船,给你几天假期也没用啊……这就几天时间,靠着传统的交通方式可走不到那里去。

只有依托铁路和轮船,才能够让人们短时间内往返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有了这个前提,人们才能在这有限的几天假期里回家看看。

所以,别觉得春运很容易……这玩意的背后蕴藏的东西可一点也不简单,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大楚帝国,其实已经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后期。

用更简单干脆的话来说:没有高压蒸汽机,你都别指望能看见春运……

不过能够回老家过年的,自然不包括那些帝国重臣们。

春节国宴后虽然算是一年工作结束了,但是重臣们可没有假期……虽然名义上他们也能享受五天的春节假期,但实际上都不可能。

哪怕是大年初一都得忙着!

因为大年初一身为皇帝的罗志学要去天坛祭天……这个祭天可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而是帝国非常重要的活动,所以一票重臣们也得随行。

祭天过后,罗志学自己放假了……

理论上那些重臣们也可以安排轮值,然后轮流休息几天,但实际上这些重臣们也都是大忙人。

他们也需要在春节期间去主持属下各部门的一些慰问,看望,宴席等活动……也是很忙的。

同时大楚帝国的军政事务也不会因春节的到来而就停止,每一天都会有大量外地送来的奏折报告送到金陵城,其中有西北边疆的,有印度半岛的,还有北美洲的,本土腹地的也少不了。

这些报告基本都是年前发出的,在路上已经奔波了数天甚至一两个月之久。

其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事务,如军务都是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这也就需要御书房里时刻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值班人员。

大楚帝国御书房,可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二十四个小时全年无休的。

按照规定,不管任何时候,御书房里都必须要有一名参务大臣值班。

所以在大楚帝国里当参务大臣和协办大臣,其实也是很累人的……因为一共才九个参务大臣,这九个参务大臣里轮流排班,每个人每次值班十二个小时,基本四天半就会轮上一次。

这还仅仅是在御书房里值班呢,实际上每一个参务大臣手头上还分管着一大堆事,他们还有大量的分管工作等着他们做呢。

如果不是参务大臣们实在忙不过来,罗志学当年也不会在参务大臣之下,又设立协办大臣了……就是为了给参务大臣们分担一些工作量,免的他们活生生累死!

罗志学觉得,这要是累死几个参务大臣,外人以及后世人还不得批判自己苛待臣子啊!

而话又说回来,罗志学一度不想让这些参务大臣们这么忙,前几年的时候想过再增设两个参务大臣,让参务大臣的人员从九名增加到十一人,但是口风刚通过某个臣子透露出去,这个臣子就被参务大臣们一顿批判……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家参务大臣宁愿九个人轮着干活,也不愿意十一个人干活啊!

忙?

这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权势啊。

不去御书房值班,你怎么参与帝国最核心的决策?

这不分管一大堆事务,你怎么确保自己的权势?

这两条但凡少一条,人家参务大臣都不乐意啊。

人家忙,但是人家心甘情愿啊……甚至很开心啊。

罗志学一看,得,反正累的也不是我自个,你们喜欢二十四小时连轴转,那么就继续这样呗。

当外头的重臣们依旧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罗志学在结束了大年初一的祭天仪式后,已经正式进入放假时期。

早上的时候不会和往常一样六七点就起床,而是直接睡懒觉到八点多甚至九点多。

起床后如果前头没有紧急军情之类的事务,他也不会去前殿处理政务,而是陪着一群后宫妃子和儿女们。

人家王皇后以及后宫不少妃子们,一年到头就指望着春节这几天里多和陛下相处,享受家庭的温暖呢。

就连午饭的时候,罗志学也不会和往常一样自己一个人吃,而是会陪同王皇后或其他妃子们吃。

午饭后,则是抽时间去前殿一趟,听值班的参务大臣或协办大臣的简报,处理一些比较紧急的事务,也不会花很多时间,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

然后继续回到后宫过自己的小日子。

听个小曲,看个舞蹈什么的,或者干脆自己看看书,发个呆……

晚上的时候,则是看情况翻一个或多个牌子,安抚安抚后宫诸多嫔妃。

如此悠闲到大年初六,罗志学才举办了开年后的第一次御前早会,召见诸位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们。

然后批阅一些奏折。

但是总体的工作节奏也不会很快,毕竟他是皇帝……不是参务大臣!

起事初期的罗志学,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恨不得把二十四小时变成四十八个小时,一天到晚不是开会就是接见臣子,要么就是审阅无数报告。

但是等他把参务制度搞出来,又把翰林院秘书处搞出来后,同时随着大楚帝国的政治构架逐渐成熟完善,诸多事务做到了有章可依的时候,罗志学的工作强度也就逐渐的降低了下来。

毕竟早些年的时候,帝国草创,诸多事情,哪怕看似很小的事情往往也是影响重大,需要罗志学亲自决策。

但是现在嘛,各项规章制度都有了,诸多事务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就行,需要罗志学亲自处理的往往都是一些大事,要事,又或者是参务大臣们没有统一意见的事情。

到了现在,罗志学虽然说也不可能三天两头真正的休息,完全不处理政务,但每天用来处理政务的时间也基本只会局限在正常的工作时间里。

要不然的话,罗志学早累死了……

再说了,天天忙着处理政务,一点私人时间,享乐时间都没有,他辛辛苦苦打天下当皇帝图啥啊?

为了累死?

所以大年初六开始,罗志学虽然正式处理政务了,但实际上也不算很忙,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在后宫里陪伴诸位嫔妃们。

如此一直出了正月十五,罗志学的工作强度才恢复到往常的工作时间。

并且正月十五日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和历朝历代的大朝会都是在正月初一不一样,罗志学才没兴趣在大年初一里搞什么大朝会……反正有类似政治意义场合的春节国宴就在大年三十呢,连着两天搞这种大场面没啥意思、

因此大楚帝国的大朝会是在正月十六!

大朝会,这在大楚帝国里其实不算是处理政务的场合,而是属于一种政治礼仪场合。

这一天里,在京城里的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准将军衔、男爵以上贵族、宗室等权贵们都能参加。

同时还有附属国君主或特使、外国君主或特殊等外来人员。

所以参加人数是非常多的!

而且整个仪式非常的繁杂,臣子们天色还没亮呢,就需要抵达皇宫门口,然后在礼教部官员们的引导和安排下,陆续进入承天殿。

大楚帝国的皇宫,是在前明南京皇宫的旧址上垫高、扩大扩宽后重建而来,其核心建筑还保留着传统风格,比如三大殿。

承天殿,也是大楚帝国皇宫里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大殿,在整座皇宫的中轴线中央,只会在举办重大活动的时候才会启用。

其政治作用是类似前明南京皇宫里的奉天殿、幽州皇宫里的皇极殿,都是整座皇宫里最为重要的建筑。

大朝会的举办地点,就是在承天殿。

不过臣子们实际上并不能进入到承天殿里参加大朝会,因为人数实在太多,大殿内可以容纳的臣子数量有限。

因此大朝会的时候,罗志学实际上是坐在承天殿的大门口……

屋檐下站着的是一票帝国重臣,然后其他臣子沿着台阶,按照品级高往低往下排……

实际上大部分臣子,都只能站在外头的广场上!

所以举行大朝会的时候,如果天气良好还没事,如果下雨下雪的话,其实大部分臣子们很遭罪的。

而这也是很多中级官员们努力往上爬的动力之一。

为的就是有早一日能够站在承天殿屋檐下参加在大朝会,不至于风吹雨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