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东北发展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东北发展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05 00:06:53

承顺二十九年八月十二日,河北省永平府山海关。

庞大的御用专列车队在这里停留并进行煤炭和澹水的补给,趁着这个时间罗志学也下车逛了逛山海关这个天下名关。

感受感受天下名关的宏伟!

这地方自古便是交通战略要地,在隋朝时期就修筑了榆关,不过真正要成为天下名关,还是要等到明初时期为了抗击东北以及塞外等地的异族开始修建明长城。

而明长城的最东端一直到了海边,明王朝有感于古榆关地理位置不行,因此东移六十里修筑了新的关隘,即为山海关。

从这个时候开始,山海关就成为了连接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咽喉必经之地,同时又因为明王朝迁都幽州之后,山海关就成为了明王朝京师地区的东大门,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当然,在明王朝中前期的时候,明王朝对北平行都司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都处于攻势,山海关严格来说处于腹地,战略地位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并没有经历什么战火。

等到了明王朝中期以后,北平行都司的地盘逐渐丢失,朵颜三卫也从明王朝的盟友变成了敌人之后,山海关的战略地位就进一步加强了。

而等到东掳人崛起的明朝晚期,山海关的重要性就得到了空前的地步……嗯,山海关真正成为天下第一名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

也就是说,当威胁来自东北的时候,这地方才显得如此重要!

而漫长的华夏历史里,威胁来自东北地区的时期,也就只有明朝晚期,其他时候这地方的战略地位其实也就那样。

怎么说呢,有需要才重要。

当不需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名胜古迹,常规的屯兵之所而已。

就和现在的大楚帝国里一样,山海关说重要也重要,但其实也不那么重要,至少楚军都没在这里驻防大量的兵力。

平常时期只有一个常备乙等师的步兵团以及炮兵营驻扎在这里,还是不满编的那种,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

楚军在华北地区里驻防重兵的地方是天津和幽州两城,其他什么边关城市其实驻防的兵力都不多。

而在东北地区里驻扎重兵的城市则是辽东新省城沉阳。

这些都是因为华北以及东北,乃至漠南地区都已经不是边关了,而是属于正儿八经的腹地……

在这种腹地地区里,虽然一些重要关卡会驻扎一些兵力,但是更多的只是为了有备无患,更多的兵力其实都是驻扎在大城市,交通枢纽。

如大楚帝国在整个中原地区里就在昔日名不经传的徐州以及郑州里部署重兵。

为什么?

不为啥,就因为这两地方都是铁路枢纽,徐州顺带还是河运枢纽。

通过铁路以及河运,在徐州部署的兵力可以方便且快速的运输到数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

楚军在华北地区把大量兵力部署在天津,也是因为这地方是交通枢纽。

同样的,在东北地区里,楚军也是把主力部队部署在交通枢纽沉阳上。

沉阳,这地方为什么重要?

因为它是大楚帝国一系列东北铁路规划里的十字铁路枢纽。

东北地区的铁路网,其干线铁路走向很简单的,就是个十字!

横字铁路就是西起天津的东北铁路一路沿着辽西走廊,穿过锦州,然后抵达沉阳,再从沉阳向东延伸一路,跨过鸭绿江进入高丽半岛,并进入到东海省境内,最后一路到最东边的大海边上,也就是釜山。

竖字铁路,则是南起辽东半岛的旅顺港,一路向北延伸经过盖州、河口、辽阳、抵达沉阳后继续向北,进入辽北省后经过辽北省城长春,再继续往北杀到松花江,抵达黑水省省治双江城。

这两条干线铁路,乃是东北铁路网里最为重要的铁路网,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全部完工,只建成了天津到沉阳一段,河口到沉阳一段,沉阳到长春一段。

铁路修建开支太大,成本高昂,大楚帝国里一些经济好,人口多的东部平原地区都没多少铁路呢,东北这种苦寒之地想要修筑铁路自然也是比较困难的。

再加上其实东北地区的辽河水域以及黑龙江水域还能够提供一定的河运运力,部分地区对铁路的需求其实也没想象的那么大。

这年头的辽河还没有数百年的后世那样因为淤塞等情况导致河运力不大,大楚帝国时期里的辽河流域,其河运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无法通行大吨位的海船,但是通航一些几百吨的平底船只还是不成问题的。

当年大楚帝国在辽东开发煤铁资源的时候,就是利用太子河、浑河等辽河水域里的河流进行外部运输的,早些年在辽东搞机械化种植的时候,大批的机械设备也是通过河流往北运输,粮食也通过河流运输到河口,再装船海运的。

而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的高压舰载蒸汽机研发成功并迅速投入内河运输使用之后,就更加明显了。

当然了,河运也是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比如东北很多河段到了冬天会冰封,无法做到全年通航,因此铁路运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东北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这是必须的,而沉阳就是这个铁路网的中心点。

这地方之所以能够成为东北铁路网的中心点,自然是因为辽东省的巡抚驻地迁移到了这里。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大楚帝国辽东省巡抚的驻地不是在沉阳,而是在辽阳……毕竟一开始的时候,沉阳都还是人家东掳的京师首都呢!

干掉了东掳之后,有相当长的时间里辽东巡抚的驻地依旧是在辽阳,不过辽河东岸早已经不是古代时期的那种水草丰美之地了。

因为辽河区域长期的开垦,生态退化,草地变沙地,辽河下游淤塞严重,并经常发生洪涝,并在这一片地方逐步形成了一个类似沼泽地的地方,即辽泽,辽阳城就在这一片区域里。

而太子河、浑河等区域水流量又大,在夏季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洪涝,辽阳城就是其中的重要受害区域。

大楚帝国建国后,当地官府虽然持续对这些河流进行了治理,但是治标不治本啊。

在承顺十年的时候,辽阳发生大规模洪涝,洪水甚至冲进了城区后,辽东省就开始准备迁移省城所在地了,经过经过多方考虑,选择了浑河沿岸,但是地势比较高的沉阳作为新的省城。

这地方之前被东掳作为首都所在,也有比较完善的城池以及行政建筑,迁移成本比较低。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是,大楚帝国当时依旧在持续向北进攻,对当地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土着们发起征服之战,并同步展开大规模的屯垦行动,其中沉阳周边地区就是当时的重要屯垦区域。

辽东巡抚驻地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中心,适当北移可以更好的配合军方的各方面的行动。

最终经过数年酝酿和准备后,承顺十六年辽东巡抚驻地从辽阳迁往沉阳,众多行政机构也一同前往,由此沉阳成为了辽东省的新省城。

这后续修建铁路的时候,自然也就把沉阳当成了铁路枢纽中心,等这地方城了铁路枢纽中心后,又进一步加强了该地的政治以及军事、经济中心的地位。

此地,也是罗志学前往东北视察的重要视察城市。

毕竟这地方抛开政治以及军事中心,还是东北地区里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呢,虽然南边辽河口那边还要一个河口。

但是河口也有着它自身的局限性,主要从事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贸易等行当,而辽东地区里的真正钢铁城市,其实还是沉阳。

毕竟运输是需要成本的,如果直接把煤炭以及铁矿石运到河口再进行冶炼,那么运输成本就会比较高昂了。

而就地把铁矿石冶炼为铁或钢外运,运输成本能节省好多呢。

因此大部分时候,钢铁厂选址,一般都是综合考虑煤炭产地以及铁矿石产地,不会距离太远的。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周边都没有铁矿石或煤矿,只能完全依赖外来的矿石,那么一般就会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沿海港口城市,毕竟海运在诸多运输方式里,成本是最低的。

松江钢铁厂就是这么来的。

诸多种种,都导致了沉阳这个城市在短短十多年里快速崛起,并成为了东北地区里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

当罗志学来到这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工业气氛!

天空灰蒙蒙的,空气有着澹澹的煤焦味。

一看过去就知道是重污染……然而这样的重污染背后代表的却是规模庞大的钢铁冶炼以及其他重工业产业。

所以罗志学刚下火车,就是面露微笑了!qqxδnew

光看这灰蒙蒙的天空和空气里的煤焦味,就知道这地方的重工业发展的很不错。

至于环境保护什么的,这年头的大楚帝国还没那个资格搞这些玩意。

工业化发展的早期里,是顾不上什么环境保护的。

生产力就这么点,你还搞什么环保的话,那只能吃土了……

近代历史上的伦敦,人家可是雾都……但同样是也是全球经济最发达,工业最牛逼的城市。

美国发展早期里也是各种大建设,各种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里,以至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国的众多河流里的鱼都是不能吃,因为以前污染的实在太厉害,重金属超标啊!

罗志学对这些也很清楚,其他的先不管,先把生产力搞上去,等生产力上去了再慢慢治理呗。

先发展后治理,这听上去似乎很不好,但实际上却是每一个工业国家的必经阶段。

当然,这只局限于其他地方,他自己生活居住的金陵城里肯定是不能这么搞的,他可不希望天天闻着煤焦味过日子。

这也是金陵城里没什么工厂的缘故!

承顺二十九年的今天,作为帝国首都的金陵城依旧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大型工厂,顶多就是一些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小工厂而已。

金陵城的发展定位,一直都是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从来都不是工业中心,甚至都不是经济中心。

在泛江南地区里,工业中心是当涂以及苏松。

经济中心则是在松江上海。

而金陵城里实际上连城区常住人口都不多……毕竟当地没啥工厂等劳动密集产业,常住人口除了军人以及行政官员,就是教职工以及学生,各企业总部以及研发人员,再就是一些服务行业了。

再加上上述人员的家属们了。

而缺乏劳动密集产业,是很难汇集起来大量人口的……毕竟工作都找不到无法生活。

这个人口规模在大楚帝国里,如今连前三十名都进不去。

松江府的城市中心,也就是上海那边,城区人口都两百多万了,天津和广州也是一百大几万。

就算是东北的沉阳,当地城区人口也达到了七十多万呢。

罗志学个人对金陵城的发展定位还是很满意的,反正偌大的大楚帝国也不是非要金陵城来提供经济数据。

当一个政治中心就挺好的。

自己住着舒服。

所以这么多年来,虽然金陵城里的居民们也开始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烧火取暖用煤,但是因为总体人口少,同时人口也比较分散,密度不大,又没有什么工厂。

因此金陵城里的水、空气质量还是不错的,绿化做的也很不错。

反观沉阳这边,虽然新城发展不过十多年,但是环境污染已经算是比较严重了。

发展,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罗志学抵达沉阳后,并没有前往东掳时期搞的所谓皇宫,东掳的所谓皇宫在当年的战争里,早就被战火摧毁了,毕竟当年双方在这里展开过激战。

后来楚军清理了废墟并进驻此地,并用剩余的一些建筑作为军营,大片地方作为训练广场,这里作为军营多年。

辽东巡抚衙门决定迁移到这里的时候,经过和军方的协调,军方正好也打算把军营搬到城外更广阔的地方去,因此辽东巡抚衙门就在军营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巡抚衙门以及其他行政建筑。

所以,昔日东掳的所谓皇宫,早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几经转变后,这片地方已经成为了辽东巡抚衙门以及其他行政机构办公楼所在地。

而罗志学外出巡视,一向来都是不住在当地官府的办公大楼里的……不是不愿意,而是这些办公建筑都是纯办公建筑,没法住人!

大楚帝国的各衙门可都是正儿八经的纯办公建筑,和其他传统王朝里衙门建筑还有后院,供官员生活居住不一样。

当然,为了方便官员上下班以及外来官员生活,往往会在办公建筑的后头修建一批住宅楼。

因此罗志学不可能住在什么巡抚衙门里。

而皇室资产科在辽东也没什么搞皇室度假村、行宫之类的,而且当地也没什么适合的富商豪宅。

罗志学之前又命令禁止过视察沿途地方专门去修建行宫。

最后没办法,皇室资产科只能是征用了当地的一家新开业不久的豪华饭店:浑江饭店,进行改装后作为临时行宫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饭店的主体建筑有五层楼高,装修不仅仅极为奢华,而且还安装了今年才出现在众人视野,绝大部分还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蒸汽客运升降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