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七百八十九章 宋二牛摆摊

第七百八十九章 宋二牛摆摊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05 00:06:53

承顺三十一年的春节,是宋二牛第六个离开家乡后所过的春节,更是他在海外领地北美所过的第一个春节。

不过说实话,宋二牛在双河县里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春节气氛。

哪怕是外边鞭炮声,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春联,不少人都是洋溢着笑容,对着别人说新年好。

但是这些都和宋二牛没有关系!

因为他在北美举目无亲!

春节,本该是和家人一起团聚的日子,但是宋二牛却是找不到可以团聚的亲人,甚至连朋友都没有。

大年三十的傍晚,宋二牛给自己临时租住的一栋小木屋里贴上对联,燃放了鞭炮,就一个人在房间里,给自己煮了饺子充当年夜饭,煮好后在鲸鱼油的昏暗油灯下吃着。

吃着吃着,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

这个春节宋二牛并没有休息哪怕一天,那些矿工们都休息了,但是他没有,哪怕是大年三十的当天上午,他都还在忙前忙后。

大年初一的他也在继续忙着,迈出家门的他脸上带着微笑,对着一些见过,但是并不算熟悉的邻居们点头问好,说上一句新年好。

尽管在外拼搏的日子艰苦而且孤寂,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眼泪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春节过后的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他春节前搞了一家生产帆布工装的小作坊,正在趁着春节期间扩大生产规模以占领更多的市场呢。

去年的冬天里,刚到双河县的宋二牛,机缘巧合之下发现可以用帆布制造矿工裤子以及上衣,并且这种耐磨也便宜的衣服很受矿工们的欢迎。

\b一开始他只是尝试性的购入了一点帆布,找了几个农妇帮忙缝制衣服,但是没有想到很快就卖出去了,虽然赚的钱并不算太多,但是也比淘金要多并且稳定。

这样一来,宋二牛干脆就把重心都放在了帆布衣服上了,他又连续购入了一些帆布,请了附近邻居的农妇帮忙缝制,再自己带着去到郊外的金矿区里兜售。

一个月下来,让他也赚了不少钱。

拿着这些钱,他就琢磨着扩大自己的帆布工服生意了。

老是请几个农妇在空闲的时候帮忙手工缝制,效率太慢,产量太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根据宋二牛过去一个多月来打听到的情况,这双河县一带的淘金客至少也有一两万人呢。

而这些淘金客都会对这种帆布工装有着强烈的需求。

同时这些人也有足够的购买力,毕竟这些淘金客天天淘金,虽然其中绝大部分淘金客也就是赚的辛苦钱,一夜爆发的那只是极少数。

但是真算起来,哪怕是赚辛苦钱的和这些淘金客,月收入至少也有十多元呢,运气好的甚至更多一些,能够达到几十元。

之所以大部分还是变成了穷光蛋……那是因为在矿区里的各种开支都非常大,住房的租金不便宜,吃的东西也不便宜,喝的酒这些更贵。

同时这些淘金客们,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和宋二牛一样,从国内跑过来想着发财的年轻情况,大部分还都是单身狗。

很多人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淘金赚来的钱花起来也是大手大脚的。

因此跑来这里的淘金客不少,但是真正发家致富,甚至存下来足够钱的淘金客都是非常少。

然而这样的淘金客群体,也是为当地带来了足够强大的消费能力,双河县能够从之前的一个只有数百人不到的小镇子,能够一跃成为数千人规模的县城,并且各种商店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淘金客们。

宋二牛的帆布工装生意,也是受益于这种情况。

眼看着手工缝制产量不足,而且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宋二牛自然是想着扩大自己的帆布工装的规模了。

之前他也赚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他于是租用一个小仓库,然后购入了三台踏板缝纫机,再请几个妇人用缝纫机进行缝制,然后他再亲自拉着去矿上摆地摊推销,走上了作坊式生产销售的路子。

宋二牛之前在松江府打工的时候,曾经在一家私人老板的成衣厂里工作过,那家成衣厂主要是为当地的一些工厂提供工装制服,\b工厂里使用的主要机器设备,就是踏板缝纫机。

所以他想要扩大帆布工装的产量时,第一时间就想要了这种踏板缝纫机。

这种踏板缝纫机,是汉天纺织公司研发并生产的,已经在国内的成衣业以及其他需要缝制的行业里得到了应用,不过真正的销量还是在家用市场里。

因为大楚帝国国内的成衣行业一直发展的都不怎么样,专业的成衣厂其实很少的,有也是为官方机构或企业提供制式衣服,很少面向普通成衣市场的。

大楚帝国国民的传统是男耕女织……虽然现在纺织业发展迅速,家庭里自行纺纱织布的已经没那么多了,但实际上在农村地区里依旧存在的比较广泛。

至于裁减缝制,这些哪怕是城市家庭,乃至中上层家庭里都是自己做的衣服的居多,很少会在外面购买成衣的,基本都是购置布料后由家中女卷缝制。

这是传统习惯以及成本问题。

成衣卖不出去的汉天纺织公司一琢磨,算了,成衣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吧,我直接该卖缝纫机了……还别说,汉天纺织公司研发并推向市场的两代家用缝纫机,从开始的手摇缝纫机以及踏板缝纫机的销量都挺好的,很受中上阶层家庭妇女的喜欢。

甚至如今国内的一些中上家庭的女性出嫁的时候,嫁妆里都会带上一台汉天纺织公司出产的踏板缝纫机。

毕竟这年头的楚国社会风气,其实还是很传统且保守的,妇女,哪怕是上流社会里的妇女也非常讲究女红手艺。

所以把缝纫机这玩意面向中上层的家庭妇女后,销量出奇的好,因为市场需求量太大,自身产量又不够,扩产也慢,最重要的是汉天纺织公司它本身也不是什么搞机械的。

所以和国内的好几家机械公司进行了合作,采用技术授权的方式扩大了产量,这种东西逐渐的也流传到了北美殖民地来。

宋二牛之前就在县城里一家裁缝铺里看见了里面的裁缝使用踏板缝纫机,打听了后,他在双河县城里的一家贸易公司的商店里找到了这玩意。

不过这东西也比较贵,宋二牛虽然手里有点小钱,然而想要购入多台踏板缝纫机的话还是力有不逮。

无奈之下,他只能跑去当地的财务银行申请贷款了。

好在北美当局对当地的鼓励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对移民们的创业支持力度比较大。

不过支持归支持,其他的该有的手续还是不能少。

为了获得贷款,宋二牛又要先跑去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租用了一间小厂房充当办公场所,又跑去和当地的机械贸易公司,缴纳了少量定金后签订了三台缝纫机的采购合同后。

拿着各种手续重新到了财务银行,这才顺利获得了贷款。

但是贷款还没过手呢,就被直接转给了人家贸易公司的手里,同时那三台缝纫机也被充当了贷款抵押品。

这一套程序走下来,宋二牛不单单把之前赚的钱花了个精光,还把国内好不容易存下来带到北美的近百楚元也给花的差不多了。

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但是,此时他的内心却是火热了,因为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经过春节期间的紧张筹备后,春节还没有过完呢,宋二牛就招揽了十多名全职的缝纫女工,开始在小仓库里使用踏板缝纫机生产帆布工装。

而主要的原材料帆布,这也是赊账来的。

现场里一家主要经营各类布匹的贸易公司,看见宋二牛短时间内需求大量帆布的时候,也是乐于看见自家的帆布拥有更大的市场。

双河县一带有两万多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淘金客,他们都是这种帆布工装的潜在消费者。

这里头的市场可大了去。

为了后续的潜在大市场,他们愿意赊账一部分的方式,给宋二牛提供了一批帆布。

所以,就当别人还在过春节的时候,宋二牛已经忙前忙后,完成了自家帆布工装的产量扩产。

使用踏板缝纫机进行生产成衣,这效率可比人工一针一线慢慢缝制快了无数倍,这意味着产量的巨大提升。

大年初六,当那些金矿里的矿工或者干脆只自己干的淘金客们开始陆续到矿场淘金的时候,宋二牛也是驾驶着一辆双轮马车,拉着满满上百件帆装工装到了矿区。

到了之前摆摊的地点后,宋二牛一边把自己货物在马车上摆好,又安置好了拉车的马。

这马车可不是他自个的,而是找隔壁一家木材作坊的老板租用的,不管是马车还是挽马都要妥善管好,出了问题可是要赔钱的。

这安顿好后,隔壁也来了一辆四轮马车,赶车的人倒是穿的很精神,和穿着一身自家做的帆布工装的宋二牛不一样,这个大约三十几岁的中年男人穿着一身体面的呢料职业装,还带着一顶黑色圆帽。

这人宋二牛认得,是最早在这一片矿区摆摊做买卖的陈老板,主要卖一些生活日用品,看起来都是一些很零碎的东西,但是销量很好,赚的可比宋二牛多多了。

这辆四轮马车以及拉车的两匹丰州马可都是他自己的,听他自己说在县城里还有一个杂货店铺呢。

这见了人后,宋二牛主动打招呼:“陈老板好!”

陈老板微微点头,看了眼宋二牛身旁的双轮马车,当即道:“哎幼,这过个年,小宋你这是发财了啊,马车都购置起来了!”

宋二牛连忙摆手:“哪有,这是找别人租用的,我哪里买的起马车啊!”

在北美这地方,其实马车不值钱,毕竟只是拉货用的普通马车而已,普通的木匠基本都能做出来。

值钱的是拉车的马。

北美洲这地方,当地可没有马,美洲的土马老早就灭绝了,如今美洲里的马匹基本都是外来者带过来的。

西班牙人最早带过来一些,不过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南部区域,也就是墨西哥一带,然后是少量北美洲东海岸区域。

在西海岸的话,西班牙人之前没有涉足,当地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马匹。

楚国人在北美洲使用的马匹,基本都是直接从本土带过来培育的。

因为海运马匹过来运费高昂,而在当地培育放牧马匹的时间也比较短暂,因此楚国人在北美洲还是比较缺乏马匹的,每年都还要向南边的西班牙人采购不少的西班牙马。

不过北美这边,尤其是南部区域气候良好,很适合放牧养殖,楚国人在当地的马匹保有量也是在迅速增加当中,过些年马匹的价格就会大幅度下降。

但那是以后。

现在来说,马匹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宋二牛的帆布工装生意这才刚起步不久,咬咬牙也能买得起,但是短时间内,钱不是用在这地方,宋二牛也只能租用了。

宋二牛和陈老板打招呼问好,还帮着陈老板卸货安置呢,也不图求什么,只是在这片矿区做摆摊生意嘛,自然是和周边一起摆摊的老板们打好关系,和和气气好一些。

和气生财嘛!

宋二牛帮陈老板安置的时候,其他过来摆摊的人也是陆续抵达,有的用马车运输货物过来,有的则是干脆使用手推车或者自己肩挑手抬。

贩卖的东西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还有一些贩卖吃喝的小吃摊,基本上里矿区里的淘金客们需要什么,他们就贩卖什么,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

其中不少人还顺带着做黄金回收的生意。

在这里的淘金客们,只有极少部分才是矿务企业里的正式员工,大部分其实都是单干的淘金客。

很多楚国人大老远跑过来,是为了淘金发财,一夜爆发,可不是为了给人当矿工来的。

那些单干的淘金客们淘到了金沙后,也不方便直接拿着金沙当前花的,要换成钱,要么是跑去银行兑换,要么干脆是在这里就兑换给一些收购黄金的老板。

\b宋二牛倒是没搞这些,现场收购金沙,然后拿回县城出售给大黄金收购商。

虽然矿区里的黄金价格和国内本土的黄金零售价虽然有很大的利润区间,但实际上现场的这些黄金收购商,都是小收购商,他们也就赚个小差价,利润不是很多的。

这要是利润差太多,人家淘金客又不傻,人家会直接拿到县城或金山城里直接卖给那些大型的黄金收购商,或者干脆是卖给财务银行,犯不着让你再过一手。

所以在这里做什么黄金生意……其实赚的也不多。

但是涉及黄金的生意风险却不小…如今的双河县这里可不是什么安全地方。

数量庞大的淘金客们,他们既带来了庞大的消费,也带来了后续的农耕劳动力资源,但是这些人里头,也有极少数一部分不甘心现实,然后走上非法道路的。

来到这里也没多久,但是宋二牛已经听说过了好几次的抢劫杀人桉件。

年前的时候,有个刚来到不久的淘金客运气爆发,淘金不过几天就捡到了一块双拳大小的狗头金,结果还没来得及高兴,当天晚上就被人杀死在帐篷里,那块双拳头大小的狗头金不翼而飞。

矿上的巡警们现在还在调查着这个桉件呢,但是听一些在这里混的比较久的人说,这种事基本查不出来。

因为这些淘金客大部分都是单干,顶多就是有几个亲友而已,而且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很多人从国内兴冲冲的跑过来淘金,但是干不了多久,或者几个月就走人了,然后跑去种田屯垦当小地主去了。

这人员来来往往,流动性太大,并且很多淘金客都没什么固定住所,都是在矿区里野外搭个帐篷,甚至因为双河县这边的气候很好,有些淘金客连帐篷都没有,直接以地为床,以天为被。

如此情况下,巡警很难摸排潜在的犯罪分子的。

加上这年头也没什么监控设备以及其他刑侦的手段,因此在矿区里出现命桉后,其实很难及时侦破。

这些事迹也让宋二牛明白,在这地方钱是好赚,但是想要保住钱不容易,尤其是和黄金沾边的,很容易就成为劫匪的目标。

因此宋二牛宁愿老老实实做直接的帆布工装生意,也不愿意去接触这些黄金生意。

真说开了,他这个帆布工装生意,赚的并不比这些黄金贩子少。

春节过后第一天开工,他就卖出去了大几十套的帆布工装\b,这可比年前的时候生意好多了。

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已经有更多的淘金客们知道了这种帆布工装结实耐磨,适合淘金工作用,因此前来购买的人不少。

等到午后时分,宋二牛这才收拾东西,架着马车准备回城,为了返程的路上安全,避免遭遇什么劫匪之类的,宋二牛选择了和其他商人们一起抱团取暖回城。

今天他的东西卖出去了不少,身上可有着大量货款现金,这要是被抢了他得哭死。

陈老板看着一副小心翼翼模样的宋二牛,当即把衣摆稍微撩开,露出了里面的一把左轮手枪:“小宋啊,听哥一句劝,回头你得去办个持枪证,买上一把枪防身了,这里可不比国内啊,赚钱不是本事,赚了钱还能保住钱,那才是本事!”

周围的十几个商人里,不少人也是附和道说出门在外做生意,枪是不能少的。

有人也说,枪这东西不一定要用,但是一定要有,并且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要不然人家劫匪看见你没枪,直接就把你当软柿子欺负了。

有的人还和陈老板一样,拿出了自己的枪,有左轮手枪,有的则是长杆的霰弹猎枪。

宋二牛一看都惊呆了……这十几个商人是人手一把枪,有的甚至还有好几支……陈老板就有一杆霰弹猎枪,两支六响左轮!

就他自己没有……

这北美,果然和国内不一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