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非法移民

第八百一十四章 非法移民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0 11:52:07

大楚帝国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铁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几乎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的铁路线被建成通车。

其发展速度比历史上英国甚至美国的铁路发展更为夸张。

在承顺二十一年之前,大楚帝国的铁路发展是很微弱的,基本上都局限在老旧的锻铁铁路上,用途主要是矿区铁路,港口铁路,使用的也不是火车而是马车。

不过这个微弱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大楚帝国本土的国土庞大,人口众多,当年的铁路发展即便很微弱,但实际上把众多矿区以及港口铁路汇总起来,也能够达到上千公里的里程。

\b其中大名鼎鼎的松江铁路,总里程三十多公里的客货两用铁路,就是这一时期时期里发展起来的。

这条铁路设计建造最初,这条铁路可是用来跑马车的……而不是用来跑火车的,其铁轨也不是后来大规模采用的钢轨,而是采用的软钢。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软钢,这是大楚帝国当年受限于冶炼工艺,再加上加工工艺不完善的情况下,在熟铁和低碳钢之间做出的一种取舍,采用的含碳量稍高于熟铁,但是低于后世低碳钢的一种钢铁……

硬度、耐磨等性能不如传统意义上的低碳钢,但是比熟铁更好。

而韧性则是高于低碳钢,弱于熟铁。

这玩意,其实就是介于熟铁和低碳钢之间,被大楚帝国内部称之为软钢,是大楚帝国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尽可能的提升材料性能,加工性能的结果。

在承顺十几年的时候乃至二十年前期被广泛用于铁路、轮船、机械加工等各行各业。

早期铁路以及轮船,基本都是采用这种软钢建造的。

松江铁路也是!

只不过这条铁路建成的时候,刚好遇上了高压蒸汽机研发成功,随后出现了火车,也就是广州机械公司的二十一年型火车。

所以这条松江铁路,在建成投入运营的时候,采用的是火车而不是马车。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条铁路从一开始的设计是用来跑马车的!

承顺二十一年前的大楚帝国铁路发展,以矿区,港口铁路为主,以短途,大量的货物运输为主。

此外,实际上还有一种在城区里的轨道马车……轨道马车直到今天,依旧是众多大城市里的重要城区交通工具,只是传统上不太好把这种轨道交通也归类到铁路上而已。

而在承顺二十一年后,因为广州机械公司的二十一年型火车研发成功,后续在松江铁路上的运营更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同时大楚帝国在这一时期里,也是陆续了钢材的大规模量产技术以及铸造技术、加工工艺,各大钢铁公司陆续推出各种钢轨。

这种新式钢轨的使用寿命,比早期的熟铁要高十几二十倍,也比软钢提升了好几倍,同时成本尽管有所上涨,但是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毕竟钢材的大规模量产工艺提升起来后,什么低碳钢,高碳钢,也就是多一点少一点含碳量的事,对于钢铁厂而言其实没多大的生产成本差别。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经过二十年的早期工业发展,大楚帝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对交通的运输需求也非常迫切。

庞大的人口流动,庞大的物资运输需求,再加上二十一年型火车的研发成功,钢轨技术的突破,这些综合起来直接催动了铁路的发展。

承顺二十一年起,大楚帝国开始以每年数千公里的规模迅速建造铁路。

早期主要集中在容易建造铁路的平原地带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中期则是加入了战备铁路,到了现在,随着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楚帝国也开始在山区等复杂地形里建设铁路。

截止到了承顺三十三年的今天,大楚帝国建成了总数四万公里的铁路,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主要的已经建成的干线铁路有津浦线(河北天津到金陵浦口)、广湖线(江西湖口到广东广州)、江南铁路\u001b(浙江宁波到江西湖口,包括支线杭州途径湖州抵金陵)。

海兰线(江北海州到甘肃兰州)、西北铁路(甘肃兰州到吐鲁番尹宁)、中亚铁路(吐鲁番尹宁到两河省土耳城),这三条铁路线其实也是一整条东西大铁路,因此又被称之为东西大铁路。

\u001d幽汉线(河北幽州到汉天府汉口)、南横线(\b江西南昌到楚南衡阳,并继续向西延伸进入贵州,是属于西南铁路的一部分)

辽东铁路(河北天津到辽东沉阳)、东海铁路(辽东沉阳到东海釜山)、辽北铁路(辽东沉阳到黑水双江)

胶太线(山东胶州湾到山西太原)。

这些主要的铁路干线,如福建铁路、广西铁路、西宁铁路等,再加上几条主要的铁路支线,基本上把大楚帝国的本土腹地的各省都连接了起来。

嗯,除了云南、四川以及两康这四个省份,不过云南和四川的铁路也在修,估计用不来多久也能够建成通车了,到时候也就只剩下两康地区无法通行火车了。

这些铁路干线,意味着一个楚国人,从最南边的升龙省坐上火车,可以一路抵达最北边的黑水省,未来还能够经过草原铁路抵达贝尔加湖畔的库尔城呢。

同时还有数量庞大的各种铁路支线,连接众多府、县,尤其是东部、南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如广东、浙江、江南等省,不说每个县,但是基本做到了每个府都能通行火车。

而这些铁路网,构成了大楚帝国本土经济运转的血管,源源不断的运输着人员以及各种物资,为大楚帝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提供各种养分。

同时也为广大的帝国百姓们带去了全新的生活!

通过这些铁路,哪怕是一些偏僻地方的人们,也能够方便的前往外地去工作生活,也能够为当地的诸多特色产品方便外运到经济发达地区。

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不仅仅本身这种大规模基建以狂飙的速度拉动着帝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了铁路沿线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活力。

铁路的大规模发展,甚至都直接催生了多个铁路枢纽大城市,甚至改变了大楚帝国一些地方的格局。

如徐州,这地方以前也就那样,但是现在却是因为地处铁路交通枢纽,直接成为了大楚帝国新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并顺势成为了江北省的新省府。

同样的还有郑州,因为黄河大桥的缘故,郑州成为了中原地区的铁路枢纽,最终发展速度远超隔壁的洛阳,如今河南巡抚驻地,都已经从洛阳迁移到了郑州。

同样的还有安庆的没落和泸州的崛起,安庆之前作为安庐省的省会,但实际上发展一直不怎么样,主要是那地方地形有所限制,而且看似在长江边上,但实际上港口吞吐量不大。

倒是军事防御功能不错,历史底蕴强……但是这两点在帝国高速发展的这二三十年里没啥卵用。

\b而随着安庐省内的铁路建设拉开序幕后,泸州的合肥线成为了安庐省内的一个重要十字铁路枢纽,往东可以抵达京师浦口,往西可以抵达六安,并继续往西抵达信阳,和湖广、河南的铁路网连接。

往北可以抵达蚌埠,往南还可以抵达安庆。

这种独特的十字铁路枢纽的地位,直接让泸州合肥的经济发展一冲飞天,也成为了大楚帝国在安庐地区最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乃是泛江北地区里,继徐州后第二个迅速崛起的工业城市。

由此,安庐省的省会也顺势迁移到了泸州合肥县。

\b徐州、郑州、泸州,这三地都是因为铁路的建设,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大赢家,并顺势成为了所在省的新省会。

而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仅仅是省城,更多的还有府治以及县治。

很多府县原来的府城或县城是在其他地方的,但是因为铁路线并没有经过原来的府城或县城,继而把府城或县城搬迁到铁路沿线。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大楚帝国的铁路施工能力还是差了点,所以修建铁路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施工难度问题,不会说因为你的府城在山区里,然后铁路线就特地绕到你的山沟沟里的。

\b而地方府县里的地方官员们,也没有足够的政治能量来影响铁路线,尤其是干线铁路的走向,所以大多时候都是地方迁就铁路线。

从这也就可以看的出来,围绕着一条条铁路线,一个个火车站点,大楚帝国出现了一**规模的的城市建设。

很多城市,哪怕是省城其实都是新建设起来的,至于那些小县城,小府城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有些县的新县城,完全是在一片荒野中围绕着火车站新建立起来的。

这个过程里,又出现了非常庞大的地方基建投资,由此带来了庞大的各种基建需求,带动经济发展。

你想啊,新建立一个城市,那得需要多少钢筋,多少水泥,多少砖头,多少木材以及配套的各种材料啊,同时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能直接提供多少建筑类岗位啊!

这些最终都转化为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又拉动了整体就业的发展,就业多了,民众工作有了,收入多了,这消费自然也就有了。

后世人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那么喜欢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不少建设了还是没啥用的设施……是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

实际上这种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有没有用不重要,重要的是刺激经济发展。

太多道理不去说,只是简单的说:用脚趾头去想想,新建一个城市,这得创造多少的工业产品需求,制造多少的就业岗位,保住多少家庭的饭碗啊!

近代国家甚至会把一条排水沟挖了又填,填了又挖……为啥?不为啥,就是找个理由给失业人口创造工作岗位发工资而已!

嗯,没错,说的就是美国,他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就这么干过……

所以很多时候一些看起来特别荒唐的事,它是有着可以自洽的逻辑的,虽然这个逻辑在很多人看来特别荒唐。

至于你说为什么不修多几条新的排水沟,不要把旧排水沟反复的挖,这个嘛,其实排水沟这东西,大部分情况下有一条就行了,多了也没用!

再说了,搞新的排水沟太麻烦,牵扯的事情太多,还不如把旧的挖来挖去简单省事。

至于排水沟有没有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找个借口给失业人口发工资。

当然,以上说的有些极端,更有些荒唐,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嘛,道理其实都差不多。

投资基建,方便人们交通往来,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人为的创造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发展。

当然,这种事干过头了就容易出现诸多经济问题。

如今的大楚帝国嘛,其实也处于这种状态……为什么帝国已经有了好几千吨的黄金储备了,但是依旧对于黄金这么热衷啊,为此不惜在南非那边打仗,修铁路挖金矿啊。

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黄金,以发行更多的纸币,增加流通货币总量嘛!

然而抛开诸多细节性的一些负面后果,大楚帝国目前的这种大规模建设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却是迅速无比的,也是让民众的生活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提升。

这也一个工业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经阶段,原时空里英国,美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里都这么干过。

英国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里的铁路投资狂潮,美国在十九世纪后期的铁路建设狂潮都是处于类似的时代背景。

如今的大楚帝国也不例外!

并且建设规模要比原时空这两个国家更大,速度更快!

因为大楚帝国疆域更广大,人口更多,可以从海外获得的工业原料,工业市场更庞大。

四亿多人口的大楚帝国迈入工业时代后,其爆发出来的能量可是惊人。

这一点,本国人兴许感受的还不够深切,然而大楚帝国周边的一些国家或地区里的民众,感触要更深切一些。

尤其是南边的暹罗以及缅甸两国。

作为一个和大楚帝国直接接壤的两个土着国家,早些年的时候暹罗王国以及缅甸王国天天担心着楚国人打上门来把他们吞并了。

尤其是安南地区被楚国吞并,后续南掌王国的诸多地区也陆续以各种名义,被楚国所吞并后,暹罗王国以及缅甸王国的高层也好,民众也好,天天担心着被楚国吞并。

然而到了现在……这些暹罗人以及缅甸人人已经不担心被楚国吞并了,相反他们现在一门心思的琢磨着如何加入大楚帝国,成为帝国子民!

这每年尝试偷渡到帝国去的土着可多了去,搞的大楚帝国在西南边疆都不得不提高驻军数量,严防死守……

不过每年还是有不少的漏网之鱼闯进来,哪怕这个过程里要经过生死考验……这每年死在丛林或者海上的非法移民可多了去。

然而依旧挡不住这些非法移民前往楚国的心!

毕竟对这些非法移民而言,当一个土着蛮夷,哪有当大楚帝国人香啊……哪怕是没有户籍的黑户,也比土着香啊!

对此很多楚国人对此非常排斥,对非法移民严防死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