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战争本来就很残酷

第八百二十六章 战争本来就很残酷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二十六章战争本来就很残酷北美驻军的新式混成营行动相当顺利,他们沿着先前侦查队所找出来的路线出发,顺利找到了之前袭击楚国人移民定居点的土着部落所在地。

紧接着发起了雷霆般的打击!

这些土着哪怕是已经装备了一些火绳枪,同样也使用马匹,但是根本不可能是楚军的对手。

哪怕是来到这里的楚军并不是使用新式后装线膛枪炮的新式军队,而是使用火帽击发枪武器,轻型滑膛野战炮的传统楚军,也能够以压倒式的优势击溃他们。

如今换装了新式后装线膛枪炮就更不用说了,进攻作战没有任何的悬念和意外。

楚军先在大约两千米外的一座山头上架设75毫米山炮,使用火炮对土着人的营地发起猛烈的炮击。

随后步兵以连为单位进行推进,推进到两三百米距离后进行密集的步枪火力打击。

十八型步枪虽然还只是一款单发步枪,但是装填速度相对于前装步枪而言却是要快得多,每分钟的射速可以达到十多发。

后世有个一个外国小哥哥发布的毛瑟1871实弹射击视频,卧姿状态下,第一枪开火后,从退弹壳到装填第二发子弹,手指放回扳机完成击发准备,用时大概七秒。

重点是,人家那是演示视频,动作都是慢吞吞的那种!

如果是经过训练的士兵,这个步骤能够缩短到三四秒甚至更快,实战中哪怕加上瞄准的时间,每分钟的射速依旧可以达到十多发以上。

这个射速,是前装步枪所无法比拟的。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宁愿忍受后装线膛步枪的高昂价格,也要装备后装线膛步枪,射速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此外后装线膛步枪相对于前装步枪,还有一个巨大的战术优势,那就是装填不受姿态影响,完全可以趴着就地进行装填,这将会极大的丰富步枪手的战术。

站着装填和跪着、趴着装填,其中的区别完全可以改变战争的方式。

具体表现为步兵的线列战术的消失以及散兵战术的出现。

至于精准的有效射程,这倒不是后装步枪的独有优势,前装线膛步枪也能够做到……楚军里的近卫军之前就装备过一万多支的十五毫米口径版本的十六型前装线膛步枪。

不过这款步枪并没有真正的走上过战场,因为早期线膛步枪实在过于昂贵,这些十六型步枪基本都被近卫军当成了战略武器,长期都是作为控卫京畿重地的重要武器使用,就没出现过在战场上。

如今这些十六型步枪已经被移交给陆军,陆军把十六型步枪进行了后装改装,把前装改为后装,成为了非常独特的十五毫米口径的后装线膛步枪,发射铜壳弹……不过这些改装步枪,也只是个过渡武器而已,等陆军那边的十八型步枪数量上来了,这些改装的十六型步枪后装版本也就会彻底退役了。

\b如今楚军采用十八型步枪,在两三百米外的距离对前方的土着进行猛烈的步枪火力打击,顿时就把对面打的溃不成军。

把敌人彻底打散后,骑兵连出场进行收割!

这些骑兵们使用的乃是骑兵专用的陕七式后装线膛左轮手枪,由陕甘武器公司研发生产。

这款陕七式十一毫米骑兵左轮手枪,和河北武器公司的河五式九毫米军官左轮手枪,一起构成了大楚帝国陆军的制式手枪,大量配发给骑兵、军官、炮兵等兵种。

大楚帝国的左轮手枪,也是经历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再到后装线膛三个时期。

同样是转轮结构,但是性能却是天差地别。

如今使用的七式骑兵手枪以及五式左轮手枪,其实才是后世人所熟悉的左轮手枪。

七式骑兵手枪,发射的乃是专用的十一毫米手枪弹,该弹威力比较大,哪怕是击中敌人的马匹也能够造成有效的杀伤。

\b把骑兵左轮手枪的子弹打光后,骑兵们会暂时后撤进行装填,装填好后再进行冲击收割。

至于骑刀冲锋,其实也是可以……但是没必要。

毕竟骑刀冲锋看着威武,但毕竟是近身战斗,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毕竟近身战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意外,对方就算拿个长矛过来都能给骑兵造成威胁,还不如用手枪在几十米外开枪收割呢。

另外,这些楚军骑兵其实还配属了骑兵专用的十八型骑枪,这是十八型步枪的短管版本,枪管更短,重量也更轻便一些,能够让骑兵在马背上携带并使用。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骑兵都是在下马步战的情况下使用骑枪,在颠簸的马背上直接射击的话,命中率太低。

\b十八型步枪,三十三年式骑兵手枪,再加上十四年式马刀,构成了目前这支楚军新式骑兵的主要装备。

从这些武器装备就能够看的出来,这支楚军骑兵是属于能下马步战,也能上马冲锋,还能玩手枪骑射的多功能轻骑兵,也是楚军最近二十年摸索追寻的骑兵作战模式。

在这一次的清剿土着战役里,这支楚军的新式混成营,从火炮使用,再到步枪使用,到最后的骑兵收割,几乎是彻底试验了楚军最近一年来的各种新式战术。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这一次的战斗报告,很快就被汇集起来并形成报告送回了本土金陵。

陆军参谋部对这一次的战斗报告进行了反复研究,除了对其中发挥出来的优点进行提炼总结外,还对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复研究。

这一次作战也不是没有暴露出来缺点,相反,缺点还不少。

比如采用新式后装武器后,弹药的消耗量大幅度增加,如步枪弹的消耗很惊人!

十八型步枪的射速很快,并且士兵们都是在两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开火,这个距离完全在那些土着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外,因此士兵们可以获得非常安全的射击环境。

这也就导致了士兵们可以很稳定的进行射击,这大幅度提升了射速。

此外,两三百米的距离里进行射击,子弹的杀伤效率并不算高,虽然说十八型步枪的最大有效射程,理论上可以达到一千五百米……但前提是你能瞄准,而受限于人体肉眼的视力,再加上射击动作所形成抖动等因素,别说一千五百米了,就算是在三四百米的距离上,射击精度依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实战中,哪怕是三百米左右的距离,其实依旧很难准确的击中敌人。

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尴尬的事实,在这个距离上,十八型步枪的性能完全没有问题,线膛步枪所带的高精度,让子弹散布在这个距离上足以控制在非常小的范围内。

但是武器精度足够了,不代表士兵能够把这个精度发挥出来。

\b这个问题之前在南洋半岛的战斗力也出现过,如今再一次出现也很正常。

至于解决办法?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加大射击训练,培养士兵们的射击技术。

至于瞄准镜之类的就别想了,瞄准镜大规模装备普通步兵,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情了。

嗯,这个大规模装备,也只是特指美军,不包括其他国家的军队!

瞄准镜这玩意看似简单,实际上技术含量非常高,属于顶级光学设备,而光学设备都有个通病:贵!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和美军这么有钱,并且士兵的抚恤成本高昂,不得不采用各种办法来增加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率,借此降低抚恤成本的。

大部分国家,比如非洲西亚等地区的士兵们量大便宜,给把ak47就凑合着用了,什么,你说配发瞄准镜,那玩意比步兵本身还贵……

在如今的大楚帝国里,光学仪器更贵,不可能给普通士兵们配发倍镜的,顶多依旧光学仪器技术进步了,能够大批量廉价的制造三四倍的倍镜,然后培养一些狙击手罢了。

估计普通士兵,罗志学这辈子都不可能给他们配上瞄准镜。

因此采用线膛步枪的普通步兵,在三百米外的距离下命中率不咋地的情况,暂时无法解决。

当然,这说的是单发精确命中,实际上和滑膛枪一样,步兵们是可以通过采用密集火力,以面杀伤的方式远距离杀伤敌人。

集体射击的时候,使用十八型步枪的步兵们,完全可以有效杀伤数百米甚至千米外的集团目标。

这就是为什么士兵们很难使用十八型步枪精确射击三百米外的目标,然而十八型步枪的标尺,依旧做到了一千四百米……

这个标尺的距离,就不是让你用来精确射击的,而是让你进行对集团目标进行集体射击用的。

具体使用场景为:敌人在一千米外发起集团冲锋的时候,大量步枪手在军官的命令下调整标尺,在一千标尺距离对准敌人集团目标进行集体射击……这么多子弹打出去,子弹散布又足够小,敌人数量又多,总能有子弹击中敌人的。

\b只不过这样子弹消耗很大就是了。

楚军新式混成营在北美作战的时候,士兵们的子弹消耗量非常大,人均打出去几乎上百发子弹……这远超了前装火枪时代的十几发。

子弹消耗量大,意味着后勤供应更麻烦,这对大楚帝国陆军的后勤体系是一大严峻的考验,同时对大楚帝国的国力也是一大考验!

毕竟子弹也是要钱的,也是需要消耗生产力的。

这没强大的国力支撑,你都用不起射速这么快的步枪。

除了子弹消耗量大外,这一次作战还暴露出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准确的说是散兵编制队形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楚军发现,采用散兵队形后,士兵们的作战积极性,或者说勇气对比线列时代要更低,也更加难以指挥。

\b在远距离进行射击的时候还要,士兵们因为安全得到保障,因此射击的时候心态很稳,大多时候能够稳定作战,顶多就是偷懒,降低射速……毕竟十八型步枪虽然口径缩小道十一毫米,但是后坐力依旧不小,这开枪多了士兵们的肩膀也会酸痛甚至受伤。

而散兵队形下,射击以自由射击为主,这射速多少全开士兵们的自觉,很多士兵为了避免肩膀酸痛,而且敌人也不咋地的情况下,会故意或不自觉的降低射速!

这问题都还不大,关键是进攻的时候,当军官们下令步兵推进的时候,因为散兵队形的情况下,队伍散的很开,军官很难直接指挥或者说约束所有士兵。

这进攻的时候,一些士兵们往往就会故意,或者出于畏惧,保命的心态会拖延推进速度:让队友冲在前头,自己则是在后头慢吞吞的前进,稍有风险就趴下来躲避!

这种情况让楚军高层很不爽……尼玛以前搞线列战术的时候,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都是紧密队形,你但凡走慢一步就会让自己显得特别明显,而且身后也有队友,你落后一步,后头的战友就得直接撞你身上。

所以,线列时代里,很少会有人出现故意落后的情况。

如果有,那么就是督战队上场的时候了。

但是在散兵战术的情况下,推进本来就有先有后,因此士兵落后队友几步,你很难判定说这是故意落后,更没办法以军法责罚。

更因为散兵队形下,士兵们的活动高度自由,需要的是主观动能性,而不是和线列时代一样,士兵们不需要也不准有自己的想法,直接按照军官的命令前进后退,装填开枪就行了。

战场上,士兵连具体行进多少步,那都有明确的命令!

但是现在……军官不可能这么指挥作战了,这些都交给了士兵们自行决断。

当士兵们在战场上,有了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后,麻烦就来了。

这是人性所决定的,不仅仅散兵战术有这问题,很多战术都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很典型的骑兵冲锋。

传统队形下,骑兵们在进行冲锋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总会有一部分骑兵在故意落在后头。

近代骑兵将领们怎么解决这问题的?

尽可能的缩短自由冲锋的距离。

以严苛的军法,密集的队形来约束骑兵,在前期慢走,小跑阶段里都维持相同的步频和速度,以维持整体队形,呢,就和步兵们的线列队形一样。

只在最后的几十米里发动袭步冲锋……还是和步兵们最后的刺刀冲锋一样。

如此不仅仅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战马的体能,发挥战马的冲击力,还能尽可能的减少骑兵们故意落后的情况。

等到最后几十米袭步冲锋的时候,你就算想要故意落后,也会被挟裹着往前冲!

所以,当你在影视剧里看见近卫骑兵勇猛冲锋的时候,别以为近代骑兵都这么勇猛……更别以为他们都被训练成没人性的木头人!

其实不是,实际情况是骑兵们受限于战术队形、严苛军法被逼的前期一致行动,后期被挟裹着一起冲锋。

将军们也知道你怕死……更清楚你畏惧冲在前头……所以将军们会想方设法,以各种方式,比如合理的队形编制,严苛的军法等等,让你和战友们保持相同的步调往前冲……然后你就成了勇士!

在大楚帝国里也不例外,在线列时代里,楚国的将军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进入散兵时代后,这个问题又爆发出来,又需要楚国的将军们想方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普通乃至懦弱的士兵也能和勇士一样冲上去!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大楚帝国参谋部的一大票参谋们,提出来的解决方案是除了加强礼教宣传,相应军法的制定,严格的训练外!

还要加强基层士官,尤其是班长、副班长以及步兵内资深士官的作用,这些士兵能够代替基层军官,执行一部分指挥、监督的职责。

散兵战术是大势所趋,楚军不可能装备了后装线膛步枪后,还继续使用线列战术的。

如何更好的发挥散兵战术,这就是楚军一大票军官们的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而加强士官的培养,强化士官的作用,这是他们针对散兵战术的优缺点所进行了一个改进。

后勤消耗加大,士兵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散兵时代的固有缺点。

但是相对诸多优点而言,这些缺点不值一提,因此大楚帝国陆军以及近卫军,海军陆战队,武装税警这四大武装力量,哪怕在装备后装线膛武器,采用散兵战术的过程里遇上了诸多问题。

但依旧坚定的朝着后装线膛化,散兵化迈进!

新的战争模式已经出现,新时代的脚步声已经近了,楚军可不会故步自封,自己束缚自己。

对于军方近期在换装后装线膛枪炮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罗志学也是知道的,但是说实话他也没太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他前世也就是个普通人而已,这能够知道后装线膛枪炮的大概结构,还多亏看过的那些战争影视剧。

但是那些影视剧里,可没人会去探究详细的战术编制这些东西,更不会告诉你,近代骑兵之所以袭步冲锋距离那么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给骑兵们退缩的机会!

更不会告诉你,近代步兵班这种编制的出现、士官的诞生,其重要原因也是不想让士兵们在冲锋的时候退缩……

听起来很残酷,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毕竟这是军事,是战争。

而战争嘛,不管怎么美化,都无法改变战争这种行为的本质:一群人想方设法杀掉另外一群人……

战争,本身就是很残酷的一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