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二十七章 亚齐保留地

第八百二十七章 亚齐保留地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正文卷第八百二十七章亚齐保留地大楚帝**方在进入后装线膛时代,开始应用散兵战术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没有打消大楚帝国进行全面换装的决心。

毕竟新武器装备和新战术带来的些许问题,和带来的巨大战术乃至战略优势相比,不值一提。

这一点可以在南洋半岛战事以及北美战事得到充分的体现。

尤其是在南洋半岛地区里这种复杂地形、气候环境下,后装线膛武器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效果还要更大一些。

在复杂地形下,当地土着哪怕是使用落后的火绳枪,乃至弓箭进行伏击的话,也能够给使用前装滑膛枪的楚军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是随着后装线膛步枪的批量装备,楚军能够在面临小规模袭击的时候,迅速的寻找掩体保护自己,同时使用后装线膛步枪开枪还击,并利用后装线膛步枪的高射速以及高精度,迅速歼灭来犯之敌。

如果还是使用前装滑膛枪的话,那么楚军的局限性就比较大了,分散开来寻找掩体,那么就很难进行火力还击,如果是列队防守并还击,那么就会给敌人可乘之机导致些许的伤亡。

所以后装线膛步枪的装备,给楚军在复杂地形、气候条件下更好的战术自由度,更容易对付小规模的土着袭击。

至于说后装线膛步枪在大规模的正面战斗里的作用……说实话楚军还不太清楚,因为过去一年多来就没打这种战斗。

人家土着又不傻,哪能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还和你玩正面作战,排着队傻乎乎送死啊!

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在之前楚军使用击发滑膛枪的时候,稍有见识的土着军队都不会和楚军打大规模的正面对抗,那是取死之道。

这倒是和什么滑膛枪没啥关系,关键是楚军的火炮太犀利!

只要你敢给楚军充足的时间,让楚军集结大量的火炮,楚军就敢把你的整个防线炸成碎片。

楚军之所以在燧发枪时代里就给予那些土着极大的压力,让土着们高呼不可战胜……更多的还是因为楚军的火炮。

这可是一个在前装滑膛炮时代,就敢带着几百门火炮上战场的帝国,而且这些火炮除了六十五毫米野战炮外,其他火炮基本都能发射榴弹的火炮。

大量的115毫米火炮以及同样数量庞大的150毫米轻型榴弹炮,足以给楚军提供充足的野战炮兵火力。

如果是攻城战就更不用说了,那些该死的楚军,甚至能够丧心病狂一样拉一堆两百毫米,两百五十毫米的臼炮上战场。

木制弹托和金属圆盘引信相互结合的榴弹,让楚军具备了这个时代里不可阻挡的炮兵火力。

\b而现在……大楚帝国更是进一步装备了线膛火炮,甭管是后装还是前装的线膛火炮,他们对于楚军而言最大的优点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能够发射圆柱形榴弹,让同口径的线膛火炮,获得同口径滑膛炮数倍的杀伤威力。

以往可能需要一百五十毫米的圆球形榴弹,才能够给敌军造成比较大的爆炸杀伤,但是现在……一枚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弹足以,甚至威力更大。

以往可能需要两百毫米甚至两百五十毫米的圆球形榴弹,才能够给敌军的坚固防御工事造成一定的打击,但是现在……一百二十毫米线膛榴弹炮的炮弹足以,甚至威力还更大。

海军之前在印度战争以及非洲战场上,用过一百五十毫米的前装线膛炮炮击敌人的坚固岸防炮台以及沿海城池,其爆炸威力甚至超过传统的三百毫米口径的滑膛炮。

甚至海军还试过采用一百五十毫米的半穿甲弹进行炮击,对坚固防御工事的打击能力非常不错。

线膛火炮的大规模服役,甭管是前装还是后装,都给楚军带来了飞跃式的炮兵火力提升。

而这些最终体现在海外各地战场的时候,就让楚军的海外诸多军事行动更加顺利,进一步加快了楚军在海外地区的扩张。

承顺三十四年冬,统筹负责暹罗、缅甸地区战事的第二十二军军长,兼南洋半岛守备司令的钱兴邦陆军中将向金陵城发去了捷报。

称第二十二军在暹罗、孟加拉、顺化、马六甲各地守备部队的配合下,经过数月激战,已经彻底摧毁暹罗以及缅甸地区的所有有组织抵抗,并且在缅甸西部山区里找到并击毙了缅甸王室政权了仅存的王室成员和官员。

\b从今往后,在该地区里已经不存在任何一个大规模、有组织的抵抗团体。

上述两地区往后将会正式进入常态的治安作战。

罗志学接到报告后,吩咐军政部方面按照功劳大小对将士们进行封赏,该晋升的晋升,该奖励的奖励。

而对于其中若干表现不错的高级将领以及少数表现突出的中低层军官乃至士兵代表,罗志学则是亲自签发嘉奖圣旨。

十多名军功卓越的士兵、士官们,被破格准许免试入读陆军军官学校。

别看只是免试入读陆军军官学校,给你一个上学的机会而已……但实际上这对于这些士兵、士官而言,这却是实现阶层跃升、从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为社会中上流阶层的最佳通道。

大楚帝国陆军军官学校,这在大楚帝国里含金量可是十足的,别说普通人家了,就算是中产甚至权贵家庭的子弟,也无一不以入读陆军军官学校为荣。

因为入读该校从军,乃是大楚帝国里进入上流社会,实现阶层跃升,维持荣华富贵的最佳通道。

\b大楚帝国里的军官待遇很不错的,如果有幸被派驻到海外驻防作战的话,战利品收入更高……

同时军官从军校到服役,然后到退役,哪怕是没有功劳,只是熬资历也能够顺利熬到一定级别,到了一定级别后转业到地方从政,直接就是七品甚至六品起步……

但是如果你直接参加科举从政,十几年都不一定能升一级,赶到六十岁退休都不一定有正八品。

文官,可没有说到年限后就自动晋升的情况。

这么一对比,那么你就可以发现从政的一条庄康大道就是:先从军熬资历,熬到正七品左右后再转业地方从政,跳过地方里最难熬,竞争最为激烈的九品、八品这两个级别。

所以说,青年从军、中年从政,这是大楚帝国众多年轻士子的理想人生途径。

而这其实也是罗志学故意为之,为的就是吸引年轻士子踊跃报告军校参军,提升军官群体的综合素质,同时抬升军官的社会地位,避免文强武弱的情况。

从军不仅仅可以为从政铺垫,同时从军也是获封爵位的最佳通道,当文官的话,除非你干到参务大臣这个级别,不然基本别指望能够获封爵位,但是从军……哪怕你只是个普通的尉官、校官只要立下的功劳足够大,运气足够好,那么也能够获封爵位。

同时高级将领的话,获封爵位也相对容易。

此外帝国的顶级爵位公爵这一级爵位非军功不授……侯爵的话,非军功和重大科研不授!

同时所有的世袭爵位非军功不授!

换句话说,在如今的大楚帝国里,你不从军,那么就别指望能够获封世袭爵位了,也别指望获封公爵,至于侯爵的话,其实对于正常人而言也是没指望的。

因为除了军功外,想要获封侯爵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成为最顶级的天才科学家,做出突破性,影响巨大的科研成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全帝国也没几个科学家,而且都集中在皇家理工学院。

这年头能够考上皇家理工学院的,就没几个正常人,全都是变态!

科研授爵这条路,和普通人其实没啥关系的,那是极少数变态天才的庄康大道,智商没一百大几甚至两百,梦你都别做……

而从军的话,就要简单多了,哪怕你是普通子弟,只要你够努力,再加上少许天赋,考上两大军官还是有希望的。

实际上两大军校里的新生,你要说他们有多聪明,其实也谈不上……一般来说,小地方里的府级学霸也就差不多了。

对于军方里的普通士兵而言,正规途径下想要上军校基本不可能……虽然军校也准许士兵自学然后报告军校,甚至每年都会给出十多个针对现役军人的特殊入学名额,但是就那十几个名额,那么多人竞争,普通士兵根本竞争不了。

但是,如果普通士兵们立下足够大的功劳,那么就能够获准免试入读陆军军官学校。

罗志学给予这十多个立功的士兵面试入读陆军军官学校,读的是书,但改变的却是人生。

这可比单纯给晋升个军衔,给点赏赐强多了。

除了这一批立功士兵外,还对少数立功卓越的军官将领们也给予了赏赐。

其中的陆军中将钱兴邦,爵位从男爵提升到了子爵。

其他多名将领也多有赏赐。

这些都是罗志学亲自处理的封赏,而更多的还是需要军政部那边来处理!

而大规模封赏授予,也意味着南洋半岛地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进入了尾声,后续的常规治安战就简单多了。

楚国对海外领地的治安战经验非常丰富,稳步执行下来有个两三年,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如今更重要的还是南洋半岛大开发一事,组织移民开发比纯军事问题要重要的多。

不过这些事情在之前都已经有了预定计划,如今只需要按照计划执行就行。

按照大楚帝国对南洋半岛地区的规划,整个南洋半岛地区都将会纳入帝国的直接统治当中。

将会设立缅甸、暹罗、马六甲、顺化、升龙一共五个省份,这五个省份都将会和中原腹地的省份一样实施直接统治。

大楚帝国这是要把该地区,变成华夏自古以来不可割让的一部分。

而随着南洋半岛地区的直辖完成后,大楚帝国对南洋地区的众多岛屿也开始了相关的规划。

诸多南洋岛屿里,吕宋群岛是最简单的,那么本来就被西班牙人进行殖民统治,楚国接手之后继续统治,通过逐步的移民开发,如今已经全面控制了吕宋岛、棉老岛,这两大岛屿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土着,基本都是楚国移民在生活。

其他大小岛屿,倒是还有不少的土着,但是后续也会继续进行移民开发,并设立了若干保留地,准许当地的土着迁移到这些保留地岛屿上继续生活。

\b婆罗洲、爪哇岛也是类似,大楚帝国在这些地方推行移民开发已经十几年了,成效颇大。

婆罗洲和爪哇岛里的人口,现在都是楚国移民居多,土着已经很少了,并且都集中在边缘少数几个偏僻区域,这些偏僻区域都是楚国为这些土着们规划出来的保留地。

\b这种保留地政策,是楚国在南洋地区殖民开发的时候所设立的一种制度,意图降低土着们的反抗强度,后续针对暹罗以及缅甸地区搞出来的印度保留地,其实也是这种政策的变种。

当然了,还有很多不识好歹,或者干脆没啥见识的南洋岛屿上的一些土着根本不搭理楚国,对于这些土着,楚国也没啥好办法,只能是一步步搞移民开发了。

但是不管如何,这些地方的移民开发都会是定局。

唯一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王国。

该王国也是继缅甸王国、暹罗王国覆灭后,东南亚地区仅有剩下的一个大规模王国了。

大楚帝国要把南洋地区变成自家的后花园,变成本土腹地,这亚齐王国自然是留不得的。

而亚齐王国那边也是知道自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同时他们看到了缅甸王室的悲惨结局,又看到了暹罗王国高层主动投诚后所获得的优待后,也是萌生了想法,那就是主动投诚。

但是他们和暹罗王国那边的高层投诚,然后当楚国人不一样,他们是希望投诚后获得一片保留地,继续当国王!

简而言之,他们愿意把大部分领土都给楚国,只求楚国留下一片保留地给他们。

楚国礼教部藩务司接到了亚齐王国方面的意见后,当地的外交官并没有擅自决定,而是把事情报告给了金陵方面。

金陵方面的礼教部官员一番商量,又请示了罗志学后,觉得既然亚齐王国如此识相,愿意主动投献土地,也愿意协助楚国人把亚齐人迁移走。

那么也不是不可以给一个保留地的优待。

不过苏门答腊岛那边就别指望了,这地方属于南洋地区范围,而整个南洋地区都被大楚帝国纳入了直辖范围,不可能给你留下一大片的保留地,还让你保留政权体系的。

吕宋群岛以及东印度群岛等地区的保留地,只是准许土着生活居住而已,可没说让土着们建立政权,这些保留地的行政管理还是由大楚帝国设立的保留地管理衙门进行管理的。

所以就给了亚齐王国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设立一个亚齐人的保留地,但是保留地由楚国人直接管理统治,亚齐王室可以接受楚国人给的户籍,为此楚国人甚至还能够给亚齐王国一个子爵头衔的优待。

当然,亚齐王室也可以不要楚国的户籍,以普通人的身份继续留在保留地里生活。

此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大楚帝国可以在印度东海岸地区给亚齐人划一片保留地,并准许亚齐王室在这里重建王国,保留国王的头衔。

嗯,印度要是不行,非洲也可以……

不过只给地方,至于怎么去,能带多少人跟你们一起去,那就是你们亚齐王国自己的事了。

嗯,你也可以雇佣楚国的轮船帮你们运人搬家。

只要给钱,啥事都好说!

\b反正大楚帝国之前在印度东海岸,也划出了两片地方用来充当暹罗人和缅甸人的保留地,如今加一个亚齐人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亚齐人在详细的考虑之后,他们王室还是放弃了搬家去印度的打算……他们王室同样也打算放弃所有权利。

毕竟大楚帝国那边给出了一个子爵头衔的优待,这个爵位在亚齐王室看来还是很有分量的。

当一个天朝上国的贵族,哪怕只是个没啥实权的低级贵族,那也比当人生抵不住的保留地里的国王强得多啊。

经过一番外交商讨后,亚齐王国最终和大楚帝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

承顺三十五年四月,双方正式签署了条约,亚齐王室以及王国内的十多户实权贵族家庭共计一百多人举家入籍大楚帝国,并迁往新加坡生活居住,亚齐国王被册封为大楚帝国子爵,该爵位可减等承袭。

大楚帝国在亚齐王国西部地区,划归了一片地区作为保留地,准许亚齐人在该保留地里自由生活居住,并接受大楚帝国在保留地设立的亚齐保留地衙门的统治。

而其他地方则是由大楚帝国全面接管,并派遣移民过去。

由此,南洋地区最后一个土着政权亚齐王国正式成为了历史。

南洋地区,彻底成为了大楚帝国的后花园,下一步大楚帝国则是要把这个后花园打造为本土腹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