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三十一章 找不到参考的帝国

第八百三十一章 找不到参考的帝国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罗志学在安庐巡抚以及一大票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合肥附近的几个县镇的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和罗志学预料的差不多,这些小地方因为缺乏足够的各种资源,想要发展工业的难度非常大,发展的也多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产业。

主要是一些不需要什么技术的轻工业,其中纺织业的比例最大,罗志学看到了很雇工人数只有数十人的小型纺织工厂,大部分也只专注于纺织产业链里的其中一环,如纺纱的纺纱,织布的织布,印染的印染,还有部分是纺织成品行业,如成衣、被服、帐篷等等。

除了纺织业外,还有造纸、家具、玻璃、酿酒、印刷,火柴,肥皂等等。

此外还有少量的机械类产业,主要是机械加工,生产一些日用品,如生产日用小五金,农具,工具等。

\b普遍规模都不大,数十人规模大小的最常见,上百人的都很少,甚至还有一些十来人甚至只有几个人规模的小作坊。

其中的一家小型模具作坊就让罗志学印象很深刻,这家位于合肥郊区小县上的小型模具厂,包括老板在内,全部员工不过十来人,不过模具加工技术却是非常精湛。

小小的模具厂,竟然还能承接到合肥城内多家大型企业的订单,甚至都还能接到应天府企业的一些订单,年产值可以达到八万多楚元。

考虑到这家模具作坊只有十来个人,这人均年产值都达到大几千楚元了,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了。

很多企业工厂别看着年产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是他们的员工也多啊,人均年产值只有数百楚元的一大把呢。

哪怕是人均上千楚元产值的企业,都是比较少的,而且基本都是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行业。

通常来说,技术含量越高,设备应用程度越高,那么人均产值也就越大……因为产品附加值更高,同时大量采用设备代替了人力……

虽然说设备也有成本……但是计算人均产值的时候,可不会设备成本也算进来。

这种小模具作坊,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因为其老板作为核心创始人以及技术骨干,一般技术都比较好,因此技术水平还是挺高的。

这种小作坊,不仅仅产值大,老板赚得多,那些技术人员赚得也多。

同时给地方上缴的税收也多。

按照目前大楚帝国的一系列商税法律,仅仅是这家小模具作坊,每年上缴的各种税收总额加起来,都不会少于两万楚元。

两万楚元,这可不是后世的两万美元,这年头的大楚帝国‘元’是非常值钱的,每楚元等值纯金三点五克呢。

大部分地方里,无技术的普通工人每个月的薪资,也不过两三楚元左右。

而一些普通,没啥特殊产值,经济不发达的县,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其实也就只有十来万楚元而已。

一家每年能够纳税两万楚元的企业,这都值得当地县衙门重视,甚至保驾护航了……这种企业对于当地官员而言,那都是财神爷……不仅仅当地的发展,哪怕是官员们的薪资都得指望着这些纳税企业的税收呢。

如今大楚帝国里很多地方衙门,之所以热衷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除了发展己方谋图政绩外,也和自家饭碗有关系。

这地方经济发展都不好,官员们拿的工资也就是个基本工资而已,还想要各种福利没钱拿什么发

大楚帝国里地方官员的薪资,可不是由中央财政发放的,而是由地方财政发放的,其工资福利基本分成三部分,一种是全国固定的品级工资,同一品级下,全国官员的品级薪资都一样。

其次则是职务薪资,\b比如知县、县丞、县各科科长,副科长,一等科员,二等科员,三等科员,再者就是特殊职业、岗位补贴,如巡警补贴,消防补贴,还有一些高温补贴,严寒补贴等。

这些职务薪资以及规定的补贴,一般由帝国京畿确定一个大范围,然后各省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一个范围。

各府根据省制定的范围,再确定自家府内的职务薪资以及补贴的范围。

然后到了各县,根据府级制定的薪资范围要求,再自行敲定具体的数额。

这种薪资福利体系,意味着除了品级薪资是全国统一,不能多也不能少外,职务薪资以及法定补贴,都是上头定一个基准数,然后再给一个允许的波动范围\b……你地方有钱你就直接选择高标准的,你地方没钱就选低标准啊……上头一般不会太干涉。

因此大楚帝国的地方官员们的薪资,具体多少往往和当地的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比如松江府那种地方,人家地方财政收入多,所以职务薪资以及各种福利补贴都是按照江南省的最高规格确定的。

但是换成一些穷地方,那往往都是按照最低规格来的。

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家的工资待遇,这把地方经济发展起来都是很有必要的。

地方财政都没几个钱,你想要给自己发高规格的工资也发不起啊!

当然,对于真正的主政一方的官员们而言,其实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工资,他们更在乎的是政绩。

比如安庐巡抚等一票安庐地区的高级官员,当官当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普通钱财之类的对他们而言其实没太大意义了,反正该有的享受都有,不该有的往往还会有……嗯,只要他愿意!

这些高级官员追求更多的是权势,是政绩,是往上爬!

要不然,人家安庐巡抚辛辛苦苦折腾小微企业发展干啥,不就是觉得自家陛下最近几年比较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所以这才投其所好嘛。

罗志学的确也挺满意安庐这边的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

连续走了几个县镇,看到的情况都挺好的,虽然规模都不大,而且罗志学也知道自己去视察的这些小微企业,基本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优质企业,大部分小微企业其实都不咋地。

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志学看到了这些小微企业不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进而拉动了当地的消费,又能够缴纳更多的税收,让当地发展的更快。

所以,罗志学这一路视察下来,脸上笑容都不少,也很难得的对安庐当地的官员进行了表扬。

并且表示小微企业是帝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多更好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政策。

以争取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解决更多民众的吃饭问题。

并且强调了地方发展中,就业岗位,民众收入才是第一位!

企业的发展,地方的政策等等,都应当优先为这两者而服务。

这有就业岗位才有工作,有工作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养家湖口。

即便是如此简单的道理罗志学依旧一再强调……毕竟帝国那么大,地方官员那么多,总会有一些想法比较奇葩的官员不把就业和民众收入当回事的。

即便是前两年,还有个傻子知县,说是辖区出现了白狼祥瑞呢……还傻乎乎的大张旗鼓要送到金陵城来献给罗志学。

罗志学得知后,直接把这人流放到了非洲……既然这么喜欢祥瑞,那就去非洲找吧,那边动物多,肯定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白色动物。

都不知道这人当初是怎么考上的科举,而且还一路做到了正六品知县的位置……不是说他封建迷信,帝国里封建迷信的人,乃至官员都多了去,很多人对于神仙鬼怪,都是保持传统看法:敬而远之,有时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罗志学办他,主要是因为他太傻……明知道罗志学不信这些东西,过去三十几年里愣是没一个官员因为送祥瑞而升官发财的,结果他还大张旗鼓送什么祥瑞……

估计他觉得过去三十几年里,没人能够找到各种所谓的祥瑞,就他运气好找到了!

你要是低调一些,说抓了个白色的狼,感觉很新奇,要献给陛下看一看也就算了,罗志学一般也不会拒绝……臣下为博君一笑,送各种新鲜玩意的东西多了去,只要没啥大影响,也不劳民伤财,罗志学一般也不会拒绝臣下的孝心。

但是,你不能大张旗鼓,而且还把这白狼和政治挂钩,说是什么祥瑞,搞的政治意义那么浓。

这样罗志学不办你办谁啊!

今天玩白狼祥瑞,明儿是不是就要玩斩白蛇起义了

罗志学不允许帝国政坛里,出现如此荒唐的事,更不允许官员们把政治和封建迷信挂钩,所以这傻蛋就被流放到了非洲……

\b大楚帝国太大,官员也多,所以啥样的人都有,因此对待官员上,罗志学一向来都是很放宽心态的。

傻子有,愣子有,变态也有,啥样的人都有……因此一些施政方向上,罗志学都是尽可能的强调再强调,并且把话说的简单直白一些,这倒不是怕这些官员们听不懂,而是怕他们瞎琢磨,然后罗志学明明说的是一,他们就琢磨出来是二……还一副自己领悟了罗志学讲话的深层次精神的骄傲模样!

说实话,这种喜欢揣摩上意,而且还揣摩错的官员并不少……每年都会出现一大批,其中有些也会闹到罗志学这边来,搞的罗志学自己都是挺无语的。

罗志学说一加一等于二,但是有的官员一番琢磨后,就认为罗志学说的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自己脑子一转弯……就琢磨着给出了个一加一等于王的答桉,并兴冲冲的去施行,最后还来邀功……每当罗志学看到这些人都恨不得撬开他们的脑袋,看看他们的脑袋里装的都是啥玩意。

老子说的明明白白……就他妈是一加一等于二……你非要自己和自己较劲,搞成脑经急转弯。

这种事多了,所以现在罗志学日常会议讲话,外出视察讲话,甚至下达一些公布出去的圣旨,都会用最简单直接的话来形容,确保绝大部分正常人都能看懂……至于极少数看不懂,非要去瞎捉摸的……罗志学也没办法!

遇上这种傻叉,罗志学也不会杀了或者下狱什么的,往往都是一脚踢到海外领地去……让那些土着们也感受感受这些脑残的想法。

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种好事不能罗志学自己一个人享受啊,也得让那些土着们享受啊!

同时海外领地,尤其是非洲那片地方缺人着呢,好多官员都不愿意跑到非洲去轮换任职的……更别说一去几十年不能回来了。

所以现在罗志学特别喜欢把犯了事,但也不算大事的问题官员贬到到非洲去……一举多得,挺好的。

在安庐,罗志学再一次明确了要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后,这才乘坐专列返回应天府。

抵达了金陵江浦火车站后,乘坐长江渡轮返回金陵南城回到了阔别月余的皇宫。

\b罗志学返回皇宫之后,留在金陵城暂时署理诸多事务的太子罗戠也是松了口气。

这还是太子罗戠第一次在罗志学离开金陵城的时候,以太子身份坐镇金陵城,并处理大小事务。

嗯,尽管没有正式的监国名义,只是以署理御书房事务的名义,主持御书房的正常工作。

但这对于太子罗戠而言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这过于一个多月里,太子罗戠一开始还挺兴奋的,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掌握大权了,甚至在夜里,脑海里还会想着有没有可能搞个政变之类的……当然,这种幻想也只是幻想,连他自己都知道是幻想……真要这么干,都不提后果这些,恐怕都没几个人会真的跟着他干。

毕竟罗志学这个开国皇帝的威望太高,而且对皇权的掌控是非常强悍的。

没有罗志学的命令,太子连近卫军的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想要搞政变都搞不了。

所以趁着罗志学不在搞政变这种事,他连幻想都极少。

真正的感觉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掌控大权的兴奋,虽然很多事情他也无权决定……紧急事务要一一送到安庐那边,不紧急的重要事务则是等着罗志学回来处理。

他能够处理的也只是一些日常小事。

不过刚开始还是让他过足了瘾头。

但是过足了瘾头后,就感觉到了麻烦……

是的,麻烦!

每天里,海量的事务从宫外不断的涌入进来,虽然有翰林院帮忙处理,也有各参务院大臣们分管诸多事务,但是各种事务还是太多了。

如果仅仅是事情多,那么也就算了,累一些总能处理完。

关键是,很多事情是相互关联、影响的,一个看似小小的政策背后,往往是代表着诸多部门、行业的博弈。

同时罗志学在构建大楚帝国政治构架的时候,核心理念是平衡……而玩平衡其实是很复杂的,罗志学作为开国皇帝,各种政治构架都是他一手搞起来的,里面的门门道道熟悉的很……因为这些门门道道本身就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

而且罗志学威望也大,想要怎么搞就能怎么搞。

这搞起平衡来自然也是没啥问题……如果有问题,罗志学就会把提出问题的人给解决掉!

但是太子罗戠不行啊!

大楚帝国的这一套政治构架可不是他搞起来的,光是琢磨里面的各种门门道道就很不容易,而且也没有罗志学那样的威望和权势。

想要再维持其中的平衡那就更难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衡。

而太子虽然已经先后在各部门观政多年,如今又在御书房里观政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想要搞清楚帝国政坛的运转,背后诸多的政治利益,还有帝国本身庞大的体系依旧需要一段时间。

这也导致了太子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非常的头痛,总感觉往左走不是,往右走也不是……不管做出什么决定似乎都不好。

这一个月搞下来,太子罗戠只觉得焦头烂额!

甚至都生出了畏惧之心……

这皇帝宝座不好坐啊!

罗志学并不知道,自己搞出来的这么一套复杂,旨在维持各方平衡以维持君权的政治构架,让自己的继承人都感到为难!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改……以后要是太子继位了实在琢磨不透,无法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维持平衡,那么就别管那么多,老老实实的当个橡皮章皇帝,下头的各派系、部门的臣子们自然会维持基本的平衡以及帝国的运转。

当然……如果搞不懂还非要去折腾,那么就很容易折腾出问题来了。

这也是中央集权君主制的固有弊端,遇上一个喜欢折腾又无能的君主,就特别容易玩崩。

正所谓不怕你无能,就怕你折腾!

只是这些都是子孙后代的事了,罗志学也懒得管那么多,子孙后代万一真出一个无能又喜欢折腾的皇帝,自然有人会收拾他。

革命起义政变什么的又不是不能来。

罗志学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创立的帝国能够千秋万载……哪怕罗志学再自大,他也没做过这样的梦!

这个帝国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罗氏皇族可能也会存续很多年,具体要看后人的一些变化!

但是一个罗氏皇族掌控实际权力的帝国……撑死了几百年,搞不好时间更短,兴许一百年就完蛋了!

毕竟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估计没人想要头顶上有一个口出成宪的实权皇帝!

所以罗志学从不为此感到担心,更不会为了以后所谓的千秋万载,就对目前帝国的政治构架进行不合理的变动!

没那必要!

反正现在罗志学觉得这套政治构架用的就挺好的,至于以后的子孙后代怎么搞,他们爱怎么搞怎么搞……

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罗志学生活在帝国的当下,选用的是最符合自己以及帝国的政治构架,至于未来帝国会变成怎么样……他那知道啊!

这人类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一个高度工业化、开启全球殖民扩张、施行国家资本和市场资本相结合、传统儒家文化、高度集权的中央君主制帝国!

罗志学找不到参考!

所以,以后该咋地咋地吧,他是管不了了,也没这能力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