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三十三章 松江(二)

第八百三十三章 松江(二)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孙旭看到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广场,火车站广场上人来人往。

有穿着锦锻,带着圆顶宽檐帽,脚踩传统千层布鞋,拿着手杖,带着一副老花镜的老年士绅,士绅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职业装,提着行李的年轻随从。

有穿着新式职业装,带着圆顶小檐帽,穿着皮鞋,手中带着腕表,外头还披着一件长宽羊绒大衣,手中提着一件黑色旅行皮箱的中年人,一看就知道是体面的商务人士。

还有穿着棉袄的丈夫,挑着两个大大的行礼大布袋,身后跟着一个抱着小女孩的年轻妇人,穿着赞新绣花棉袄,带着针织红色帽子的小女孩似乎有些害怕周围人来人往的人群,但是一双大眼睛又忍不住这里看看哪里看看,看到有趣的东西还会露出小小的酒窝。

还有不少是和孙旭这样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孤身一人带着随身的行李,穿着普通甚至寒酸,整个人看起来和这座庞大而繁荣的城市格格不入,一看就知道是从乡下老家来大城市打工,寻求更好生活的土包子。

孙旭站在火车广场的里,看着周围人来人往的人群,心中忍不住有些兴奋以及期待。

仅仅是在火车站这里,他就深切的感受到了松江的繁华!

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够给他们这样的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充足的机会!

带着兴奋和期待,孙旭把布包搭在肩膀上随着人流走出了广场。

出了广场后,前方是一条宽阔无比的马路,这条马路比孙旭老家里县衙门口那条最宽阔的马路还要更宽,这至少都有好几十米宽呢,可以容纳众多的马车同时通过。

马路上铺着的并不是诸多地方里常见的碎石路或煤渣路,也不是最近一些年兴起的水泥路,而是一种煤渣混合沥青碎石路,这种沥青路路面平整结实,中间高两边低容易排水。

不过这种沥青路成本昂贵,目前来说在很多地方里都还看不见,只有在一些大城市里才能够看见,而大规模采用沥青路的城市,目前只有金陵城以及松江!

毕竟在大楚帝国里的天然沥青储量不多,且开采成本高昂,目前帝国用来筑路的天然沥青,基本都是从美洲进口的,虽然进口的价格不高,但是跨洋运输的费用高啊。

因为目前来说,大楚帝国里的沥青路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只有一些地方财政比较宽裕的地方才会大规模建设沥青路。

大部分城市里的高标准城市道路,往往采用水路铺设……毕竟水泥这玩意原材料容易获得,加工成本也不高,在当代的大楚帝国里,水泥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且大量生产的建筑材料了。

早期用于特殊建筑以及国防工业,后来开始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民用建筑,桥梁建筑等,比如很多桥梁的桥墩,基本都是采用水泥钢筋浇筑。

再到现在产量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后则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

当然,即便是水泥路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够大规模修建的,这玩意成本相对高标准沥青路低一些,但是也挺贵的。

目前而言,大楚帝国里的绝大部分城市道路,使用的还是碎石路或煤渣路。

其中北方城市因为存在大量烧煤取暖用,煤渣产量巨大容易获得,因此煤渣路更主流一些,南方则是碎石路多一些。

这说的还是城市道路,如果是郊区或乡村道路的话,那么情况还要更差一些,泥土路依旧是主流。

倒是一些重要的交通道路,如往来商旅比较多,对某个地方经济发展比较重要的官道,则是情况相对会好一些,会铺设煤渣或碎石。

承顺三十五年的大楚帝国,在道路建设上远远还无法和后世相提并论,只不过在极少数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里,已经可以看见沥青路这种高标准道路了。

孙旭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沥青路呢……光看这么平整宽大,而且朝着远方都看不到尽头的沥青路,他不可避免的再一次被震撼了!

带着震撼,他随着指示牌到了路旁的公共马车候车站台,站台上有着多面,上面有木板刻画着众多公共马车的路线信息。

公共马车孙旭倒是不陌生,他老家里的小县城虽然偏僻穷,但是公共马车还是有的,只不过全县城也只有几辆公共马车而已!

而在这里,他光是公共马车的路线就看到了三十多条之多。

松江北站,作为全帝国最大的火车站,每天往来旅客众多,想要顺利的把往来的旅客进行集散,那么庞大的公共马车是不可或缺的。

孙旭还在火车站的另外一边看到了一排出租马车在路边侯客,一眼看过去就至少上百家各种各样四轮或双轮马车在排队接客。

看着有旅客上了那些出租马车,孙旭也是有些羡慕……只不过出租马车他肯定是舍不得坐的。

孙旭收回目光,继续在一大片的公共马车路线里查找了起来。

孙旭虽然学历不算高,但是好歹也是上过初中的,读书识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查看公共马车信息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孙旭当年是上了初二才辍学的,辍学并不是因为他愚笨学不进去,纯粹是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

他初二那年,小他一岁的他弟弟也上初中了,并且他弟弟那个时候虽然学习成绩已经很好,但是依旧没能拿到奖学金。

这一家子供应两个全自费初中生可不容易,那年春天孙旭母亲生了一场病,看病所费甚多,这样一来,孙鞋匠哪怕是一天到晚都在做鞋,也难以为继了。

孙旭自己的读书成绩虽然也算可以,但是远不如弟弟,因此作为哥哥的孙旭,直接在初二的下半学期就中途退学了。

他总不能看着父亲做鞋,把手都磨起泡出血了还要硬咬着牙继续工作,也不能看着病重的母亲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也无法看着读书天赋远超于他,有望拿到奖学金的弟弟辍学。

那个时候,只有十六岁,但是身为长子的他主动提出来退学去当工作。

他记得,父亲听到后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了烟斗,在门口的石墩子上抽烟,抽了好久!

病重身体不佳的母亲,一边喃喃着说都怪我一边流泪!

他弟弟吵着说不读书了,要去大城市打工供哥哥上学。

有时候孙旭看着当年的初中同学已经顺利初中毕业找到了体面的办公室工作,其中有几个甚至有幸还上了高中或中专,他也会羡慕……有时候也会想着,如果自己能够继续读书的话,自己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会不会变得更好?

但是,他并不后悔自己当年的选择!

那是他身为人子,身为长兄该做的事情!

上了一半初中的孙旭,文化水平其实勉强也还凑合,而且当学徒那几年其实也是经常看书学习的……毕竟他当学徒的时候,学习的是修理机械。

修理机械这东西,虽然经验很重要,但是各种理论知识也不能少,因此各种理科的专业书籍也看了不少。

如此才能够在几年内学成出师,并成为一名机械修理师,对常见的一些纺织类设备基本都能修理,其他一些常见的机械设备他也能修,只不过理论知识虽然有了,实践也有了,但总归是经验少了些。

当然,经验少也是因为家乡里的机械修理业务本来就不多……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那些老师傅们在搞,他也只能打打下手,顶多单独负责处理一些常见小问题而已。

——

在公共马车路线信息公告栏上查看了良久,最后终于敲定了自己要乘坐的公共马车路线。

实际上发小在书信里已经给他提前说了要乘坐多少号的公共马车,在这里下车,又转乘多少号的公共马车。

只不过孙旭总归是要再亲自按照地址确认一番而已。

找到了预定的公共马车后,他就到了七号公共马车的站台上等待了起来。

等了约莫两刻钟后,他终于是远远看见了一辆车厢前方挂着一个巨大‘七’字号牌的公共马车缓缓驶来。

这是一辆双马拉动的公共四轮马车,有着上下两层,整体框架为铁框架,车轮和车架连接的部位有着弹黄,同时车轮也包裹着橡胶。

马车的前方,坐着一名带着厚实防水宽檐帽,带着黑色皮手套,穿着棉袄,脚踏长筒皮靴,外头还披着一件防水披风的车夫。

孙旭再一次确认了公共马车的号牌后,赶紧拿上自己的行李布袋快步上前,上车前,他还询问了一句车夫:“到太平洋百货站吗?”

太平洋百货,那是松江城里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店,那里出售的都是一些高档商品,就连那些的伙计穿的都是一身上好的职业装……当然,孙旭并不是要去太平洋百货,而是要在太平洋百货的公共马车站台转车。

火车站里的公共马车,并不能直接抵达发小居住的地方,中途还需要转一次车。

得到了公共马车车夫的确认后,孙旭这才提着行李布袋上了马车。

此时马车上已经有了先他一步上车的旅客,后头还有更多的人也在上车。

孙旭并没有在下层车厢里挤,人太多了……而是沿着小木梯上了马车的二层。

松江城里的公共马车运输压力非常大,因为乘客众多,很多公共马车都会爆满,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如何顺利挤上公共马车,已经成为了诸多上班族的必修课!

这人挤人的公共马车里,乘坐感受自然不咋地,为了避免拥挤,早先很多乘客干脆直接坐在马车顶部上!

为了缓解运输压力,同时也是因为有乘客喜欢坐马车顶部……哪怕大冬天里也如此。

松江的公共马车运输公司,干脆就对部分繁忙路线的公共马车进行了改装,把马车顶部进行了加固,然后加装围栏,再设立座椅,直接把单层的公共马车变成了双层马车。

这大幅度提高了运载能力,同时还受到了不少乘客的好评!

孙旭上了二层座位后,直接在靠前的一个座椅上座了下来。

此时马车第二层里并没有多少人,后头只有两个穿着职业装的乘客而已……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又陆续上来了不少人,直接把位子坐的大半了。

又等了小半会后,前头的车夫看见旅客已经全部上车了,则是轻轻挥动着手中的缰绳,催动前方的两匹健壮的丰州马缓缓前行。

纵然公共马车本身就不轻,又搭载了至少二十多名乘客,整辆马车沉重无比,但是前方的两匹丰州马依旧能够拉动。

这自然不是因为丰州马多么强悍……纯粹是因为这是四轮马车,车辆本身以及旅客的重量都被车轮所承担,同时走的还是平坦届时的沥青路面。

炮兵拉炮用的马匹,需要很多,一门115毫米滑膛野战炮的炮组,需要二十多匹马,一吨多的火炮,平日也需要六匹马拉着走。

但那是因为火炮日常行军,可没有沥青路面走,大部分都是泥土路甚至干脆是野地里。

同时火炮行军又不是只走一点路,这一天下来得走二十几公里呢,马匹需要轮换,需要休息,更不能负重太大。

所以哪怕理论上来说,一两匹马,也能拉着一吨多的火炮在平坦路面前进……但实际里不会有军队这么干,别说一两匹了,就算是四匹都不够,六匹马是最低要求,同时还会准备另外的六匹马进行轮换!

所以,炮兵部队用马才会这么多。

然而日常生活里,你却是看不见用二十多匹马,只为拉着一吨多的货物的,最常见的载重一吨的四轮马车,短途一般只用双马,长途也不过四马而已。

公共马车也一样,不用考虑复杂地形,更不用考虑长途运输,因为跑一段路后,公共马车就会在他们的站点里进行换马。

如此情况下,双马足矣,而且拉扯的马少了,驾车也更方便,更安全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