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五十五章 亲耕

第八百五十五章 亲耕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承顺三十六年二月初五,仲春亥日。

罗志学一大早就起来先是简单处理了积累的一些事务,随后在一群宫女的伺候下穿起来了繁杂的龙袍、头戴翼善冠,在宫内厅侍卫处的御前侍卫的保护下坐上了足足四吨多重御用四轮马车。

大楚帝国里和传统的王朝不一样,上层并不喜欢乘桥,而是喜欢乘坐马车……不仅仅官方上层如此,基层普通官员乃至普通上流社会都一样。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大楚帝国上下的权贵们还是以乘坐轿子为主,罗志学自己就有三十六台的龙轿。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国内畜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帝国陆续夺取并控制了漠南、漠北以及漠西,还有东北的辽河套等传统的畜牧业地区,进而让帝国获得了足够多的马匹。

为了养马,大楚帝国甚至把高丽半岛那边的整个济州岛都给腾出来,充当军马场所用,济州岛里产出的辽西马,质量极为上乘,乃是陆军的主要乘骑战马来源。

同时国内大规模的屯垦开荒,定牧地区也大规模的种植各种牧草,这些都为大楚帝国的马匹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

而马匹越来越多,其应用领域自然而然的会在传统的军事以及货物运输上,,扩展到普通的交通领域以及农用领域。

大楚帝国在北方地区展开大规模的马耕,尤其是东北地区里的马耕,就是在这个时期里陆续发展并普及的。

同时的传统上缺少马匹的南方地区,也开始大量涌入马匹,同时南方地区培育并繁殖的新西南马也在西南地区广泛应用。

而马匹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最终带动了马车数量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地区里的马车数量是越来越多。

而这一点,在火车以及轮船出现后体现了更为明显,因为采用火车以及轮船运输后,能够更方便,更便宜的把北方地区的马匹运输到南方地区来。

松江城里的马匹数量,就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迅速膨胀起来的……其马车的增长速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火车以及轮船的发展速度相当。

在高压蒸汽机大规模应用之前,松江城可没那么多马匹……当然了,那个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口,经济虽然很不错,但是工厂数量以及工人数量也没现在这么多,整体也没这么大的交通压力,不需要这么多的马匹。

\b马匹数量越来越多,马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嗯,顺带着官道越修越多,越修越好,同时城市的道路陆续普及煤渣路,碎石路,大城市陆续出现沥青路,水泥路等等情况。

这些最终导致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行业陆续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就是轿子行业!

\b权贵们出行的时候,\b开始选择乘坐更舒适,速度也更快,也更体面的新式四轮马车,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坐着小轿子……

同时这也和帝国上层的引导有关系……比如罗志学自己,以前很少坐轿子,日常出行,哪怕是礼仪场合里的时候,罗志学早年倾向于直接骑马,以体现自己马上天子的身份,后来开始乘坐马车……

而轿子的话,也就最早几年的时候,坐过几次礼仪性的三十六台大轿,日常时候他基本不坐轿子,基本都是乘坐马车……

上有所好,下有所投。

罗志学自己都不怎么乘坐轿子,这帝国的官员们谁敢说自己比罗志学更尊贵,更会享受?

所以,老早的时候,帝国的官僚阶层里也是陆续转向乘坐马车了,早些年马匹保有量不多,不少穷地方的官员们出门坐的还是驴车呢。

\b不过后来马匹保有量上来了……大概承顺十五年后官员出行,已经是清一色的乘坐马车了,此外相当多一部分军官将领以及少数一些文官,也会选择直接骑马出行。

而这些官僚群体,也是大楚帝国的真正的统治阶层,上流权贵……他们选择坐马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上流阶层也选择了马车……再到后来,逐步蔓延到了中产阶层……至于底层平民,人家本来也不坐轿子!

大概等到承顺三十年的时候,大楚帝国里的社会里,除了一些特殊场合外,其实已经很少能够看见中上层社会的人乘坐轿子出行了。

不过在一些传统的场合里,轿子依旧是主流,比如成婚的时候,女人出嫁依旧乘坐八抬大轿!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特殊场合里,而在日常生活里,除了少数情况下,普遍已经看不见了。

这是经济发展,马匹保有量大幅度增加,道路条件变好,技术发展导致马车更好多方面导致的结果。

并不是官方禁制或特意的引导而导致的结果。

或者更简单的说,这是工业革命之后,社会进步的一种必然情况。

如此大背景下,身为皇帝的罗志学,出行的时候乘坐的自然也是特制的御用马车。

马车由皇室资产科下属应天马车公司打造,车架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钢材,并且进行了极为复杂而且昂贵的防锈处理,外层进行了复杂的化学镀金!

车身的主要材料用的是顶级珍贵木材,同样经过一系列先进的防腐处理。

\b车窗使用的是镇江光学仪器专门打磨生产的大片天然透明水晶窗户!

车身各处,有着\u001d大量的各种宝石作为点缀装饰。

车内铺就的地毯,都是海军专门派了战舰去北极猎杀的大型北极熊的皮毛。

\b除了奢华外,其实这辆马车更多的还是体现大楚帝国的科技!

不说别的,光是车架上的轻便又强度高,韧度又很不错的钢材,这玩意就得秒杀当代其他的所有国家!

至于后头的各种防锈处理以及化学镀金之类的,那都是附带的小工艺了。

这车架上\b,就这么几根钢材材料,别说在十七世纪的当代了,哪怕是原时空里的二十世纪前半业,也没几个国家能够搞得出来。

这是大楚帝国冶金工艺的顶级体现。

还有天然水晶车窗……看起来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水晶玻璃,但实际上这玩意是一块正儿八经的超精密光学玻璃,它并不是一整个平面,实际上还带有俯度以及超高的加工精度。

这块水晶车窗,体现的是大楚帝国最顶级的光学设备制造水准。

还有各种零部件,很多东西看着普通,实际上都是大楚帝国顶级工业水平的体现,比如车厢里的一些小部件……这用的是并不是钢铁,也不是木材,而是当代很罕见的铝!

这年头想要搞出来铝可不容易,只能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实验室制备,这年头的铝比黄金更珍惜更昂贵,帝国一年产量也就几十公斤而已。

车轮用上的是橡胶轮胎,这个橡胶实心轮胎,是南洋橡胶公司专门研制的橡胶轮胎,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最早一批产品就用在了这架御用马车上……现在这种橡胶轮胎已经逐步普及到中高端马车上了。

\b这辆御用马车上的几乎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大楚帝国顶级工业实力的体现。

至于表面上的一些镀金以及各种宝石装饰……车体内的很多地方进行镀金,甚至都不是为了体现奢华或者美观,更多的还是为了进行防锈处理……镀金是一种非常好的防锈手段。

什么宝石之类的说实话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了!

海外扩张这么多年,大楚帝国从海外带回来了无数各种乱七八糟的宝石,这些宝石里一些大个头的,品相好的,最后基本都到了皇室手里。

比如在缅甸地区开采出来的一颗超大红宝石,重达四十多克(1克拉=02克),这玩意一开采出来,就被直接送到了金陵城皇宫里,随后被加工成为一枚鸡蛋圆模式的巨型红宝石。

现在在哪里?

就在罗志学经常坐的御书房龙椅的扶手端,另外一侧是同样珍稀的一枚绿宝石。

所以红宝石,绿宝石乃至钻石这些东西,在大楚帝国皇室里多得很,而且也没花多少钱……因为这年头这些宝石不贵。

贵的反而是各种珍稀的名玉……

比如传统的和田玉之类的,品相好的价格能飞上天去。

但是各种宝石钻石什么的,相对来说就便宜的多,要不然皇室也不会收藏这么多的上等宝石了。

至于翡翠嘛……这玩意在目前的大楚帝国里,比钻石还不靠谱……纯粹是皇家珠宝公司自己操作起来的……为啥?因为皇家珠宝公司,控制了目前已知几乎所有的翡翠矿产,这玩意只有它一家卖……

自己开采,自己加工,自己鉴定给证书,然后自己炒作自己卖……

还别说,人家搞的挺成功的,翡翠卖出去了不少,价格也算是抄上去了,只是没啥收藏价值,二手货也不值钱……

为啥?因为人家皇家珠宝公司又不会给你回收翡翠……东西一经卖出,概不退货。

再者上流社会对这玩意普遍也没到喜爱的程度。

上流社会里,喜欢的还是传统的名玉……哪怕一些石头也比翡翠好,比如无数文人雅士特别推崇的湖石!

这玩意可贵了!

而且极度稀缺!

但是吧,就跟后世的阳澄湖大闸蟹一样,傻子都知道地道的阳澄湖大闸蟹数量极其有限,但偏偏市面上到处都是……

如今的湖石也是差不多……都是破石头,鬼知道它从哪里来的。

\b各种宝石也好,玉也好,甚至湖石也好,这些各种奢饰品其实皇家都有,而且居多……不为别的,就因为皇家珠宝公司是大楚帝国里最大的各种宝石开采,加工,销售企业。

各种好东西被皇家珠宝公司一发现,然后人家转手就送到皇宫去了。

而这也是皇家珠宝公司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核心业务,那就是为皇室收集各种宝石,做首饰这些。

至于开矿卖珠宝做生意,那只是为了赚取经费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罗志学乘坐的这辆御用马车里,有着大量的各种珍稀宝石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皇家仓库里的各种宝石太多,这不用的话只能扔在仓库里吃灰,还不如拿出来装饰马车呢。

这也是皇室和普通人,乃至和那些权贵阶层们的区别。

一些在普通人,甚至在权贵阶层的眼里非常珍贵的东西,在皇室那里其实就是个寻常小物件……尤其是奢饰品这些东西。

\b不仅仅是宝石,还有其他的书画古玩之类的。

大楚帝国的皇宫里,收藏了无数的名人书画……一堆一堆的,外头难得一见的各种名人书法真迹,皇室的书画收藏里,那都是一打一打的……罗志学的几个孩子以前学书法的时候,都是直接对着名家真迹进行临摹的,还弄坏了不少了。

最后罗志学觉得这些玩意虽然自己不太在乎……但是好歹也算是华夏的传统文化,对后世人应该有不小的文化价值,所以能好好保管还是得好好保管,这才加大了对这些名家书画的保护。

要不然,还不如会被那些不懂事,不知轻重的皇子皇女们弄坏多少呢。

————

奢华的御用马车一路从皇宫例外,然后在御前侍卫的护送下,还有众多大臣们的陪同下前往南郊先农坛。

今天去先农坛,是为了举行天子亲耕仪式。

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大楚帝国自然也是遵循了上古诸多传统,比如重农!

而天子亲耕这个典型的表示对农桑重视的仪式,更是不可或缺。

罗志学从登基开始,往后的每一年里都会在仲春亥日,即农历二月份的第一个亥日里进行天子亲耕仪式。

从无例外!

定都金陵城后,因为当年财政紧张,皇宫都是修的磨磨蹭蹭,但是先农坛的修建却是极为迅速,当年就修好,并在次年的春天里顺利举行天子亲耕仪式。

今天也不例外,并且整体的天子亲耕仪式还要更盛大一些,天子包括天子,几个成年的皇子,还有一大票在京畿的朝廷重臣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参与其中。

\b天子亲耕仪式,发展到现在,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已经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政治性仪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