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七十五章 毁城

第八百七十五章 毁城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陆军方面的第二营对海军的行为多有不满,只是登陆的时候也不能浪费时间打嘴炮,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当即第二营以及第三炮兵连的人开始对城门发起进攻。

说是进攻也是过了点……毕竟城门一片已经没有西班牙人在驻防了,甚至连城门都被海军的火炮给轰了个稀巴烂,并且一侧的城墙还坍塌了。

第二营的人是端着枪,以散兵队形逐步靠近,在没有遭到任何反抗之下就占据了城门一片。

不过他们也没有急着继续进城,而是让随队来的第二炮兵哨以及团部加强下来的一个步兵炮队进行延伸炮击,持续对城内的残敌进行攻击。

继续炮击倒不是为了杀伤多少敌军,而是为了掩护进攻部队,避免敌人大规模集结并反攻,同时迫使敌人的残余兵力崩溃甚至逃跑。

毕竟这是攻城,也不是围城,攻下城池最重要,至于敌人逃跑与否并不重要,甚至敌人跑光了还更省事。

陆军的火炮虽然不如海军的舰炮威力大,派来的师属炮兵团里的一个炮兵连,装备的不过是四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团部下派的步兵炮排,配属的也不过两门七十毫米步兵炮。

但是这两种火炮都非常的轻便,同时都拥有比较大的射击仰角,可以抬高仰角,绕过诸多建筑物炮击城内目标。

同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降低仰角,采用平射的方式打击目标。

尤其是两门七十毫米步兵炮,在这种小规模作战里非常的好用,几个炮兵就能推拉着前进,然后遇到可目视目标就进行炮击,也可以根据前方指令,进行大角度的曲射。

采用七八十度的仰角进行炮击的时候,弹道曲线和臼炮或后世的迫击炮非常相似。

更关键的是,这玩意还是线膛炮,因此射击精度非常高。

虽然只是两门七十毫米步兵炮,然而掩护进攻的效率非常高,通过连续几十次的炮击,就成功的掩护步兵部队向城内纵深挺进。

至于七十五毫米山炮,这个时候已经充当远距离支援火炮使用,在城外架炮,朝着一两千米外的目标进行精确炮击。

有效的代替了海军的舰炮,为步兵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毕竟随着步兵入城,海军那边为了防止误伤,虽然没有停下炮击,但是炮击目标也朝着纵深地带进行覆盖式炮击,已经难以直接有效的支援陆军作战了。

随着连续的炮击,第二营的步兵们以连为主要战术单位,分出去了三个连,每一个连负责一个进攻方向,同时从左中右三面挺进,最后还有一个步兵连则是充当战略预备队,同时保护后方的炮兵。

等步兵深入城区后,炮击虽然重要,但是步兵火力开始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

毕竟这是攻城作战,深入城区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巷战了,步兵火力难以全面覆盖的有效掩护,很多时候小规模的步兵行动,只能依靠步兵自身的火力,也就是十八型步枪、天五式左轮手枪、手榴弹为主。

安西同中尉,如今就是端着一杆十八型步枪,同时作为一个排长,他还有一柄二十二年式指挥刀,左大腿上还别着一把天五式左轮手枪。

指挥刀是汉天兵工厂生产的二十二年式指挥刀,从传统腰刀略微改进而来。

传统腰刀脱胎于倭刀,本地改良后的腰刀从明中后期开始一直到大楚帝国二十年代,一直都是华夏地区的标准步兵单手军刀。

大楚帝国也是一直到了二十年代后,才专门研发了新式的二十二年式指挥刀,不过大体样式和传统腰刀区别不大。

毕竟到了二十年代后,军刀这玩意更多的不是用来作战,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单兵自卫武器以及礼仪品,相对于步兵军刀所谓的作战性能,楚军更倾向于保持传统,所以哪怕有所改进,但是也不大。

刀身连带刀柄,都是采用钢材为材料,机器制作生产……质量什么的自然不如那些手工打造的上好军刀,但是相对于一种大规模量产,普遍装备各级军官的军刀而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特点是采用了新式的钢铁材料,再加上一些特殊工艺,让这种刀呈现重量轻,强度高,韧性高的特点。

缺点嘛……和楚军的大多武器装备一样:贵!

毕竟新材料和新加工工艺,往往就是价格昂贵的代名词。

不过即便如此,很多军官们,尤其是手里不差钱的军官们,则是更加倾向于订购手工打造的军刀。

对此军方不进行干涉,就和不干涉军人自购手枪一样。

反正军队配发的就是天五式左轮手枪,也只配发标准的手枪弹,你要自行购买其他手枪也可以,弹药通用也给你配发弹药,但是弹药不通用就只能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而普通的步枪手等步兵,不配发手枪……但是也不拦着士兵们自购手枪。

很多士兵为了增加战场上的活命机会,往往都会自购手枪,毕竟军队商店里的手枪也不贵,花点小钱买上一把带上战场防身,弹药还能免费从军部领取,很多士兵们都乐于这么做。

这也导致了大楚帝国三军里,手枪的装备率是非常高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士兵自购的……不过为了后勤供应稳定,三军里装备的手枪虽然多种多样,不过基本都是用标准11毫米手枪弹……因为其他种类的手枪弹军方不提供,伱要用得自己买去。

安西同中尉虽然说身为一个军官,带着一个排作战,不过他并没有和很多土着军队里的军官一样穿着烧包,是用的是什么军刀指挥的,而是穿着普通的军官作战常服,端着一把十八型步枪。

他如今正带着麾下的士兵准备拿下前方的一座教堂。

根据他部下的报告,大约有数十名武装人员躲进了这座教堂,并且还对他麾下先行抵达此地的步兵进行了反击。

不过对方用的都是老掉牙的燧发枪,虽然开枪了但是子弹却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除了把楚军的几个士兵吓了一跳外,没给楚军造成任何伤亡。

当对方反抗开枪后,那几个楚军士兵并没有傻乎乎的继续往前冲,而是找了掩体架枪后,又及时的通知了后方的友军。

得知前方有数十名武装人员顽抗后,安西同中尉当即就带着整个排的主力,从多方向围了过来。

抵达后,安西同中尉从掩体里探出头仔细看了看……对面的人也不知道是傻还是聪明!

说他们傻吧,好歹还知道找了个有坚固掩体的教堂,这种建筑因为都是石头建造的,对子弹等轻火力的防护很不错。

但是说他们傻,那是因为这教堂周边都是空旷地带……这躲进去后一旦被楚军发现并架枪,他们出都出不来!

安西同稍微考虑后,当即派人去呼叫附近的炮兵部队,其中的一个七十毫米步兵炮的炮组,就是随同他们连作战的,刚好就在附近。

把他们叫过来,给对面的教堂来几炮直射,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在没有炮兵支援下,直接指挥麾下的步兵往前进攻……他还没傻到这程度、

对面的西班牙人装备的虽然是燧发枪,但是燧发枪也能打死人的。

不说多,但凡死伤那么几个手下,安西同都不乐意。

打仗虽然会死人,但是能减少伤亡还是要减少伤亡。

毕竟他指挥的可不是印度仆从军,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打,他指挥的可都是本土军队……每一个士兵都是正儿八经的楚国人。

一场战斗力如果出现了几个战斗伤亡,上头都得骂他一顿,如果伤亡多了,说不准就得上军事法庭。

为啥?

欧洲远征军从南非一路北上,打下了至少几十个殖民地沿海城市,控制了几乎整个西非沿海,前后历时也有几个月了。

这总战斗伤亡才多少?

四十二人!

其中二十六个还是被一枚哑弹给误伤的,打加纳的时候海军打出去了众多大口径炮弹,其中自然也会有一些哑弹,步兵登陆后也许是过于放松。

一群步兵对一枚150毫米的哑弹特别感兴趣……还围上去翻动,结果砰的一声,一群步兵直接被炸的粉碎碎骨,全数阵亡……

一枚哑弹报销了足足半个步兵排,二十六人,比楚军正规军在数月的西非作战里的常规阵亡人数都多!

这事都被直接报告到了第五十三师师部,让五十三师的师长丁正清陆军少将老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最后骂骂咧咧的把麾下的军官骂了个狗血淋头,让他们再一次加强战场安全培训。

最重要的是,别乱翻那些没爆炸的哑弹!

战后清理哑弹这种事,尽量让那些战俘去干,实在不行让仆从兵去做,别傻乎乎的自己干……

当时丁正清少将是恨铁不成钢:“哪怕我家的狗都知道海军不靠谱,还去清理海军的哑弹,这不要命了!”

扣除这二十多个倒霉蛋,严格意义上来说,楚国正规军在一系列的西非作战里,战斗死亡人数只有十六个!

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就十六个。

倒是仆从军印度第三师那边死伤多一些,但是阵亡其实也就一百来个……伤的多一些,大概有几百人。

楚军在西非作战,整体的伤亡率是非常低的,而正规军的伤亡更低,至今都不过百。

当然,这只是说的战斗伤亡,其实还有一些非战斗减员,比如有倒霉蛋落海,被蛇咬,生病之类的。

这部分其实要更多一些,第五十三师的非战斗减员都有上百人,比战斗伤亡大多了。

没办法,去陌生,同时自然环境又非常恶劣的地方作战,尤其是非洲这边作战,非战斗减员一直都是严重困扰楚军的问题。

这也是楚军大规模组织印度仆从军,并调到非洲来作战的缘故。

怕的并不是什么战斗伤亡,而是非战斗减员。

安西同带领的这个步兵排,从南非出发到现在,还一个减员都没有呢,虽然过程里有几个人生病,不过也陆续病好归队。

安西同中尉可不希望在丹吉尔这个小破城里让自己的部队遭到减员,因此指挥作战是非常谨慎的。

尤其是在这种偏向于巷战的作战环境里,他是绝对不会浪战……正所谓能用火炮解决就绝对不用步枪,能在一两百米外用步枪干掉敌人,就绝对不冲上去和敌人近战,近战能用手榴弹和手枪解决对手,就绝对不用刺刀。

尽可能的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消灭对手,这是当代楚军的追求,也是楚军内很多军官们的行动指南。

在当代楚军里,你要是和乃木希典、黑格这样,把士兵直接当成炮灰,强行驱动士兵往前冲锋送死的……等待你的只有军事法庭。

这不是楚军打仗怕死,而是明明装备了无数的先进枪炮,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你为什么还要让士兵排队去送死?

完全没必要啊!

如今的安西同也是如此,这边上就有友军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犯不着让麾下步兵强攻。

很快,一个炮组就拉着一门七十毫米的步兵炮过来了,炮组的一个军士长指挥官仔细观察了战场后,对安西同道:“这种教堂类建筑我们打得多了,这些建筑也就看上去坚固,实际上也就那样!”

安西同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炮兵的兄弟了!”

炮组的人并没有拖拉,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进行炮击。

随着七十毫米步兵炮采用平射的方式炮击,前方的小教堂顿时腾起了一团烟火,烟尘还没有落下呢,身侧的七十毫米步兵炮又一次射击了。

这种中小口径的后装线膛炮,炮击速度可比海军那边的大口径舰炮快多了,每分钟可以达到三四发。

射速快主要是因为口径小,弹药轻,同时采取的后装,装填比较方便。

不过更重要的是因为这玩意属于短身管火炮,同时炮弹的发射药比较少,膛压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后坐力并不大……虽然这玩意还是刚性连接的架退炮,但因为后坐力比较小,重量轻,复位比较方便,瞄准也方便。

有时候如果地形适合,楚军的步兵炮炮兵们干脆会直接在炮架后头放上大块的石头抵住,用来强行抵消后坐力,这样连复位都不用……射速还能更快一些。

对于中小口径的后装线膛炮而言,影响射速的最大因素已经不是装填了,而是复位!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那边,五十五毫米舰炮射速非常快的缘故,因为这玩意的后坐力相对较小,所以干脆把火炮直接装在船体上,直接用船体硬抗后坐力,根本就不用复位……不用复位的后装线膛炮,再加上整装弹药,熟练炮组一分钟打个十发左右轻轻松松。

因为这一点,海军那边甚至还想要搞口径更小一些,射速更快一些的所谓速射炮呢。

不过这个速射炮,和管退炮不是一个概念!

七十毫米步兵炮的射速也是挺快的,一发接着一个发炮弹打出去,很快前方的教堂就被一阵烟尘所弥漫。

几分钟后,承受了十多发炮弹的持续轰击后,前头石头建造,看似很坚固的教堂也终于扛不住直接坍塌了下来。

滚滚烟尘之中,还有零星的人员跑出来。

此时安西同则是带着手底下的步兵们举起十八年型步枪进行射击。

安西同中尉的枪法还不错,第一枪虽然没打中,但是第二枪就打中了一个狼狈而逃的西班牙人士兵。

子弹从大约一百米外的地方以四百三十米每秒的枪口初速出膛,以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微曲线跨过一百米的距离,最后命中了敌人的背部。

铅制弹头从敌人背部进入,然后变形、翻滚,在敌人的体内制造了一个巨大的伤口!

一百米的距离,对于以往的滑膛枪而言想要准确的命中,而且还是运动目标这几乎不太可能……甚至放宽到五六十米都够呛。

这也是滑膛枪作战里,几乎不存在单兵射击的情况,因为根本打不中……使用滑膛枪的军队作战,都是采用多人同时射击,以攻击集团目标为主。

这也是线列战术最终出现,并成为遂发乃至火帽滑膛枪时代核心战术的缘故,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种战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燧发/火帽击发滑膛枪的火力。

但是到了后装线膛步枪时代里,线膛所带来的射击精度提高,完全可以让一个熟练射手在一两百米甚至两三百米的距离上准确的命中敌人。

如果是对集团目标的话,那么这个射击距离还可以提升到五六百米甚至一千米以上,这也是很多早期线膛步枪里的标尺,动不动就上千米甚至一千五百米以上的缘故。

这么远距离的标尺并不是让你用来精确打击的,而是用来攻击集团目标的。

安西同带领的数十名楚军士兵,在武器装备上,在火力打击上,几乎完爆了对面的西班牙人,以至于教堂里的数十名西班牙士兵连有效抵抗都没有抵抗,先是被炮击干掉一部分,剩下的在逃跑的时候又被挨个点名击毙。

前后不过十分钟,这股西班牙人士兵就宣告了全军覆灭,大部分当场阵亡,小部分受伤被俘,这后续能不能活下去还得看他们自己的命够不够硬,能不能挺过去。

于此同时,入城楚军也是持续清理当中,用了大半天后总算是把整个丹吉尔城给清理了一边。

此时的丹吉尔城已经变成了彻底的废墟……之前的海军炮击是在太猛,再加上后续陆军入城作战,为了降低自身伤亡,也是见楼就用炮拆,以至于打完之后又丹吉尔城里连一座完好建筑都没剩下。

至于城内西班牙人驻军以及城内其他土着的伤亡……说实话不清楚,反正楚军也懒得统计。

反正从战俘口中得知,城内本来有一千多名的西班牙人驻军,同时城内还有几千人的平民。

而打完城,再把城内剩下的所有活人,包括那些战俘、混入平民里的逃兵、普通平民们一股脑押送出城的时候,楚军进行清点的时候,就只剩下两千多人了。

这还算是好的!

有时候楚军攻击一些沿海殖民地城市,如果对方的城池规模不大,同时又顽抗不出的话,往往会导致惨重伤亡,甚至全城死光了都是很平常的事。

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还是很凶猛的!

当然,这不能单方面怪楚军的火炮太猛烈,也要怪当代欧洲人的城市太小……

你要是放在大楚帝国松江城那种地方……说真的,哪怕不抵抗,单纯放开手脚任凭你海军炸,海军也炸不完……

甚至甚至大部分城区你都炸不到……人家都可以在办公楼里喝着咖啡叫嚷着:有本事你来炸我啊!

因为舰炮射程不够。

松江城的城区太大,动不动几十公里的城区,在这种面积巨大的城市面前,海军还在建的新一代金陵级战列舰的两百五十毫米的主炮射程都不够用!

打都打不到,还说个屁。

就算能打到,以当代的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火力密度以及威力,对付松江城这种遍布水泥钢筋建筑,还有密集地下排水管网络,甚至还在修建地铁的城市其实也够呛。

造成巨大损失是必然的,但是想要靠炮击杀光城内所有人,这是不可能的事!

可惜,松江城是大楚帝国的松江城,和欧洲人没啥关系!

而当代欧洲人的城市,尤其是一些非首都类的城池,普遍规模不大,大楚帝国海军炮击起来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丹吉尔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打完之后,城市彻底被摧毁,死伤了几千人。

甚至让登陆后的楚军入城后,想要找个适合的建筑充当营地都不行,最后没办法只能出城到城外修建野战营地。

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为此,陆军第二营那边的几个陆军军官们,又是对着海军一阵破口大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