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七十八章 楚国老爷心善

第八百七十八章 楚国老爷心善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4:09:36

露易兹接触的楚国人不少,尤其是在墨西哥那边,他还经常跟着西班牙的一个商人老板前往金山城进货呢。

这些都给露易兹接触楚国人提供了足够的机会。

而对于楚国人,尤其是普通楚国人,露易兹自然很清楚:其实也就那样!

尤其是北美那边很多楚国人都是移民,很多也都是见识不广,眼光狭隘的底层民众,这些人在露易兹看来和欧洲的农夫也没啥区别,只不过是幸运的出生在大楚帝国,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让人羡慕的大楚帝国的农夫而已。

但是露易兹更加清楚,楚国人之中,更不缺乏令人仰望的精英,尤其是他们殖民地里的一些军官和文官,还有贸易公司里的办事人员,素质都相当高,让露易兹为之仰慕。

总体来讲,露易兹对楚国人的印象比较复杂。

毕竟人群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一个单一族群,其内部也是有多种多样的区分,露易兹那点走马观花一样的见识自然无法深入了解到大楚帝国人本身的情况。

但是露易兹对楚国人的印象比较复杂且矛盾,然而他对于楚国的印象就比较单一而且直观了:自我。

自我之余霸道无比,想干啥就干啥。

这是露易兹在墨西哥地区的时候,就得出来的结论。

当年在墨西哥的时候,露易兹就对楚国人的霸道有着非同一般的认知。

他经常就可以听闻说楚国人又侵占了什么地方……一开始是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然后是腹地,最后连墨西哥湾沿海都出现楚国人的身影了,楚国人不断的出现在墨西哥地区。

而西班牙抵抗又抵抗不了,只能是不断的抗议,但是楚国人除了第一次外,后面就没搭理过西班牙人的抗议。

\b你抗议多了,让北美巡抚的官员老爷们烦了,人家还会和当地驻军商量一番,直接给你来个大扫荡……

不就占你几个村子安置新移民嘛,叫个毛线……

再叫,再叫老子就把整个墨西哥拿下来。

嗯,这也就是吹一吹,楚国人在北美洲的移民虽然多,但是基本都往东边去了,南下的移民数量还少了点,毕竟南边的墨西哥中心地带也是一片高原,不是啥好地方,哪有北美中部以及东部地区香啊!

一方面是随着北美东西大铁路的开工建设,从金山港到进山谷底之间的两百多公里的铁路,只用来区区一年不到就建成,随后该铁路线继续往东延伸,开始进入大金山山脉以及山脉高原地区。

因为这部分地形复杂,修铁路困难,修筑铁路的工人死伤惨重,哪怕修铁路的工人都是一些劳务公司提供的土着劳工,但是死伤的太多了,这人力成本也上去了,而且死伤多了也影响施工效率。

地形的复杂,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进度,到承顺三十七年的今天,北美东西大铁路目前只延伸到大金山山脉大盆地,距离预定目标密西西比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只不过最艰难的其实就是山脉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只要穿过落基山脉,那么就是一路平坦,到时候以大楚帝国的铁路修筑能力,要不了两三年就能够把铁轨直接铺设到大西洋去。

此外除了这一条铁路外,大楚帝国还在北美开工建设了第二条东西走向的铁路,起点同样是金山城,只不过是向南延伸。

向南抵达洛河府的首府洛河城,然后继续朝着东南方向延伸,这片地方的地方就平坦多了,如今都已经跨过了洛河,继续往东修了。

顺带一提,这条铁路经过的很多地方,几年前基本都是墨西哥人控制的地方,嗯,只是名义上属于墨西哥人所控制的地方。

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地区里的人口其实很少的,尤其是在一些比较边缘的地区里甚至连城镇都没有,只是名义上拥有这些地方,而生活在这些地方的还是那些土着……当然,这些土着其实也没多少。

比如如今被楚国人移民开发后,人口稠密的洛河府地区,这地方刚开始其实很少人的,一大片地区的所有西班牙人加起来,估计都不超过两千人,属于西班牙人直接控制的土着估计也就几千人。

这是当代欧洲在海外殖民的一大特色,饶是西班牙这种更倾向于直接控制地区,然后移民统治的国家,依旧受限于航运成本,本国人口数量等条件限制,导致海外殖民地的人口数量非常少。

而大楚帝国的移民为什么会这么多?

这是技术的进步!

大楚帝国用的船是大吨位的蒸汽动力机帆船,往返太平洋的移民邮轮,动不动就大几千吨甚至上万吨,走一趟就能够给你走好几千人。

而这样的往来太平洋的船只,那可多了去,几乎每天都会客运船只从大楚帝国大大小小各个港口出发,然后奔赴北美。

同时又有着移民补贴,移民贷款等经济政策上的扶持。

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移民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前提下的。

因此大楚帝国的海外移民大幅度增加,其实也是在承顺二十三年以后,这一年是舰用蒸汽机大规模成熟并大规模应用的年份,这一年里,大楚帝国向海外各地的移民数量都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并且在后续持续保持了高额增速。

在这之前的风帆时代里,楚国人的移民规模其实也大不到哪里去,当时东洋贸易公司在北美折腾那么多年,也不过只有万把人而已。

只是在这些年里不断的遭到楚国人移民的侵占和驱逐,现在都变成了大楚帝国的领土。

而随着铁路的不断向东延伸,交通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大量的移民定居点更是围绕着铁路线的两边遍地开花。

而随着中路以及南路两条路线不断推进的楚国移民们,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美中的中部,甚至西部地区,关于北美洲中部以及西部的富饶也是持续不断的传回北美洲西部甚至本土。

以往的时候,人们虽然也听说过北美洲的中西部非常的富饶,但是毕竟是没有真正的大规模去过并开发,很多都是道听途说。

然而随着一批接着一批移民先遣队,先行跨越落基山脉出现在北美中西部地区,然后发现了密西西比河的西侧主要分支密苏里河后,就被这一片富饶的地区给震惊到了。

大片大片富饶无比的土地,只要开荒出来随便种点啥,都能有所收获。

地形平坦,水资源充沛,各种河流众多。

在北美中西大铁路还在金山高原盆地里苦苦挣扎的时候,楚国移民们实际上就已经徒步翻越了落基山脉,然后在密苏里河沿岸里建立了一座足足有三千多人人规模的移民城市:密河城。

同时在密苏里河沿岸以及周边地区建立了大片的数十人,数百人规模移民定居点、城镇。

并就地建造了船只向密苏里河下游进行了航行探索,最后一路南下抵达了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还在那里建立了个简单的小据点,密口城。

考虑到这地方是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附近又有着西班牙人的潜在威胁,而且此地距离帝国控制的北美西部乃至太平洋都太遥远了。

所以为了自保,更是为了避免让西班牙人等土着闯进密西西比河,影响到楚国人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移民计划。

陆军哪怕困难,但是也在密口城建立了营地,正式驻防了一百多名士兵以及两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

这两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其实是用来充当岸防炮使用的……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楚国人的名头太大,其他往来的欧洲国家的船只,包括西班牙人的船只看见了密西西河出海口里出现了一座小镇,而这城镇上挂着大楚帝国的龙旗后,愣是没一个敢跑过去打,试探都没敢过来试探。

大楚帝国在北美洲的一系列移民开发,已经深入到了美洲中部地区,并且沿着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向东部继续进发。

这也是北美地区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新移民的缘故。

光靠西部的那片金山谷地,还有大片的沙漠或者山地,可吸引不了这么多的楚国移民。

很多新移民都是奔着富饶的北美中部或东部去的。

这个背景下,其实大楚帝国展开的欧洲自由贸易计划,未来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大楚帝国对美洲的移民计划。

因为大楚帝国如今对美洲的移民,主要是采用大吨位的船只,小一些的客运船只基本都是三四千吨排水量,大的甚至大几千吨甚至上万吨。

而这些船只小的还好属于机帆船,但是大一些的基本都是纯蒸汽机动力了。

这大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船只,也没办法继续采用机帆动力了,只能使用纯蒸汽机动力。

而蒸汽机动力的船只好处很多,但是缺点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不能随便跑。

这要是跑到一个没有煤炭补给的地方,去了可就回不来了。

\b这一点风帆船只反倒没有这样的缺点,有点木头和帆布和饿不死就能满世界漂,飘到哪算哪……

\b所以蒸汽机船只必须要有澹水和煤炭的补给点,没有了就趴窝走不动。

但是澹水好说,然而煤炭这东西说实话在大楚帝国控制区之外的地方并不常见。

不是说储量不丰富,而是没有怎么开采……煤炭这东西的大规模开采,主要还是宫格革命以后。

这有了工业界的庞大需求,才会有开采的动力啊。

要不然挖出来卖给谁去啊。

很不幸,当代的地球上,只有大楚帝国一个国家开启了工业化,其他国家或地区要么是愚昧不堪,连交流都无法交流的原始部落状态,要么是封建农业时代。

农业化,对于他们而言太遥远,太虚幻。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大楚帝国的每一个海外煤炭补给站,都得自己建。

哪怕是建立在土着国家里的煤炭补给站,煤炭是当地产出的,但是也得大楚帝国派人去采购,让当地人去开采,然后运输到港口的煤炭仓库。

总之楚国人自己不动手,就别指望在土着国家里获得多少的煤炭补给。

这也是这一次欧洲远征舰队里,庞大的舰队中数量最多的是运煤船,这些运煤船保障的是整个舰队乃至后续众多船只的日常活动消耗。

同时后续从南非开过来的船只,哪怕是军舰,都得在船舱上装满煤炭,不仅仅得满足自身消耗,还得到了丹吉尔后,挪出一部分补贴给其他军舰使用。

这就是没有海外煤炭补给站的尴尬局面,区区煤炭都得专门从万里之外运输过去。

但是,一旦未来大楚帝国在这一地区建立若干煤炭补给站,那么不仅仅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还能够满足未来前往北美洲东海岸船只的煤炭需求。

如果沿途有充足的煤炭补给,那么移民船只也好,货运船只也好,就能够直接走印度洋-大西洋航线,最后直接抵达密口城,这样本土和北美洲东海岸之间的人员运输以及货物运输成本进一步下降。

甚至未来北美东西大铁路全线贯通,人们或货物可以乘坐铁路从北美东部抵达北美西部金山,再乘坐船只东返……但是这一条海运航线还是会继续。

因为海运成本更低……而且越往后它越低,直到二十一世纪,海运都是同时期里运输成本最低的一种交通方式。

一些对成本比较看重的大宗货物,对这一条看似遥远,但实际费用更低廉的海上航线依旧非常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楚帝国的欧洲自由贸易计划,好处又多了一个。

只不过这只能算是附带的结果,欧洲自由贸易计划,并不是说只为了建立区区几个煤炭补给站那么简单。

帝国要的是整个欧洲!

可以说短期内,帝国除了不打算直接吞并这片地方外,对欧洲的一切都要:人口资源附带产生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

有充足的人口,才能种田产出各种楚国人所需求的农作物;也才能够挖煤挖矿产出楚国人需要的煤炭以及其他矿产。

而欧洲地区的人口就相当多了,一点大几亿的地区人口,比印度那边还多,此外这地方的劳动力资源算是比较优质的,当地有比较完善的农业社会体系了,只需要经济和政治以及军事上的稍微引导,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动作,他们自己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各种楚国人所需要的农作物或矿产资源来,然后求着你把他们的东西收购了。

这可不比抓一群土着,拿着鞭子逼着他们干活强得多……

不少在海外混的楚国种植园主们,都很鄙夷欧洲殖民者的奴隶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

所以楚国在海外的一些种植园主,嗯,主要是非楚国控制区里的一些种植园主,人家根本不会和隔壁的欧洲同行们一起搞什么奴隶制,人家就搞自由募工。

来去自由,工钱只给五分饱,爱干就干,不干滚蛋,讲究的就是一个自由!

当然了,种植园不能开在太偏僻的地方,最好是开在欧洲种植园主的隔壁。

你还别说,大量从隔壁欧洲种植园里逃出来的奴隶或契约奴,尤其是不少欧洲过来的白人契约奴,都很喜欢逃跑后跑到楚国人开设的种植园里干活……

虽然吃的比在欧洲殖民者的种植园里还差,但是他们获得了自由啊!

这相当于楚国种植园主们,一毛成本没花,就白嫖了一大堆的契约奴,而且工钱还特别的低……

那些欧洲种植园的种植园主们对此自然非常不满,他们为了得到这些契约奴,可是花了不少钱的,结果跑路了可不就得亏死。

但是去找楚国人要人,基本也是卵用,楚国种植园的老板基本不会搭理他们。

你要是不服,还想私人动武,那么庄园里分分钟有一大批为自由而战,装备燧发枪的各种逃奴奋而抵抗。

还有专业,武装到牙齿的本土雇佣兵在后头掠阵!

打就打,谁不敢打谁是孙子。

如果私人干不过,你殖民地官方也亲自动手,殖民地官方前脚刚动手,人家楚国种植园老板后脚就敢喊家长:海军爸爸登陆!

到时候赔款割地,说不准还能捞一票更大的。

基于大楚帝国海军爸爸的强大威慑力,目前来说,很少有欧洲殖民地的官方有胆子对楚国人的种植园光明正大的动手的。

至于种植园主之间的私人斗争……这种事情在所难免,谁输谁赢看实力和运气,只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楚国的种植园老板都是赢家。

这种情况在非洲,南美洲比较常见,在其他地方没有欧洲殖民者种植园的倒是比较罕见一些。

并不是说大楚帝国在其他地方没有种植园,实际上也有,而且非常多,只是没有欧洲人的竞争而已。

比如印度,大楚帝国就在北方莫卧儿帝国那边开设了大量的种植园,依旧是采用自由雇工制。

突出的就是一个自由!

至于禁锢人生自由的奴隶制度,楚国人甚至都瞧不上这玩意的经济效率,嫌弃这玩意成本高。

毕竟印度这破地方,人到处倒是,我犯得着专门抓一群奴隶来干活吗?

因为奴隶是需要成本的,需要采购成本,还需要维护成本,还需要监工成本……

而雇工……他们不需要你去采购,也不需要监工,生病不需要你去治疗,不用考虑长期使用……

这种人口密集的地方你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吃的,就能够让他们任劳任怨的干活,不仅仅青壮年给你干活,妇女,儿童都给你齐上阵干活,成本很低的。

因此大楚帝国在印度那边的种植园,是非常文明且道德的,讲究的都是一个来去自由,反正活和工钱都摆在哪里,你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随时走人。

楚国老爷们文明人,讲究的是你情我愿!

就这,无数当地土着打破头抢着去……去楚国种植园或矿区干活虽然累而且吃不饱,迟早也是活生生累死的命。

但是总比现在就饿死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