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八十四章 性价比才是王道

第八百八十四章 性价比才是王道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28 04:04:44

大楚帝国欧洲远征舰队,派遣了十多艘战舰对着加的斯一阵狂轰乱砸,就把这座西班牙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就苦心经营两百多年的港口城市打成了废墟。

尤其是守护港口的左右两座岸防炮台更是被打了个稀巴烂,其中的一座炮台还是西班牙在过去十多年来新修建的新式岸防炮台呢。

自从大楚帝国崛起后,大楚帝国大规模使用爆炸榴弹的事也就逐渐传遍了全世界,欧洲各国自然也知道楚军的火炮所发射的高爆榴弹威胁极大。

等到后来,各国也开始陆续研发使用高爆榴弹,尽管他们使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火绳引信榴弹,但是对传统,只具备防备实心弹功能的各种岸防工事威胁也非常大。

因此西班牙为了保护加的斯这个重要港口,特地修建了这么一座新式的岸防炮台,炮台的构筑虽然还是露天的,但是炮位之间有着厚实的土堆隔间,形成了一个个下凹的环形工事,用来防备爆炸榴弹在炮台阵地爆炸后所形成的冲击破和破片。

同时在顶部也会有粗大的巨木为支撑,上面再覆盖土层,用来防备空爆榴霰弹。

至于说敌人发射炮弹直接在炮位头顶上爆炸,然后炸坍塌了这种土木顶盖工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真想要真正的防备重炮的榴弹,还得是采用钢筋水泥构筑的加顶盖的半封闭式炮台。

但是钢筋水泥这种建筑,现在也就大楚帝国能搞,其他国家可搞不了。

整体来说,加的斯港口里的新式岸防炮台,对于当代的欧洲土着国家而言,已经算是最新式,防护能力也最好的岸防炮台了。

西班牙人对此也是寄予厚望,在上头部署了数十门各种长身管的岸防加农炮,其中不乏三十二磅的重型加农炮。

但是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式岸防炮台,用来对付同为欧洲国家的攻击还好……但是面对大楚帝国海军的舰炮轰击的时候,却是依旧如同纸湖的一样。

甚至……从头到尾这些西班牙人部署的重型前装滑膛炮都没有开过一次火!

不是西班牙人不想开火,而是实在够不着……大楚帝国的战舰在进攻的时候,都是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以上的线膛舰炮,在五千米外对这个炮台进行攻击。

在这个距离上,理论上西班牙人的三十二磅岸防重炮是能够打这么远的,但是精度和没有也一样。

所以从头到尾,西班牙人的岸防重炮都没有开火……他们一开始是想着等楚国人的战舰靠近后再开火,但是楚国人的战舰愣是不靠近!

等他们想要不顾精度,尝试直接开火,来个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时候,这座新式炮台基本已经被炸的七七八八了。

威力庞大的两百毫米的半穿甲打过去,只要命中了,那么基本就是一炮就能够报销对面一个炮位…而实际上两百毫米的前装线膛威胁依旧有限,毕竟这玩意是前装,采用吊机进行装填非常麻烦,射速很缓慢。

真正奠定战局的反而是那些数量更多的一百五十毫米前装线膛舰炮,这玩意虽然也是前装,但是可以人工装填,所以射速相当不错。

其发射的高爆弹以及半穿甲弹一样威力十足,对付这种还比较原始的土木工事一打一个准。

于是乎经过几个小时的持续炮击后,这座新式炮台基本就没剩下啥人了。

敲定了威胁最大的新式炮台后,楚国海军又顺手把剩下的一座旧式炮台给摧毁了。

等这一南一北两座炮台都被摧毁后,加的斯港也就彻底失去了反击楚国舰队的手段,而后楚国舰队更是大着胆子,让一票护卫舰靠近到两三千米左右的地方对着加的斯港口的其他目标进行炮击,并掩护陆军登陆。

可以说,等到陆军部队那边把印度第三师登陆上去之前,加的斯那边就已经损失惨重了,如果不是西班牙人见势不妙,早早就把驻防兵力从沿海的港口城内撤出,推到了内陆腹地里,估计加的斯的西班牙守军都要被楚国舰队的炮弹给活生生的炸完。

火炮是战争之神,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真的能够靠着一击之力彻底改变战局的。

而随着西班牙人守军的主动退却,剩下的加斯地港口城区也就彻底不设防了。

夜色来临后,尽管夜战不是很方便,但是考虑到敌人都已经主动退守,城内虽然可能会有些许残兵留守,但是也影响不了大局。

陆军方面当即派遣了印度第三师的一个步兵团沿着海岸线进驻加的斯港口区,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并没有深入城区,只是占据了码头以及码头伏击的港区而去。

随着印度第三师第八团控制了加的斯的码头地带后,楚军的运输舰开始一艘接着一艘进入港湾,开始加的斯的码头上卸下大量的物资。

加的斯的码头泊位虽然条件不怎么样,难以停靠那些大几千吨的大型船只,但是停泊三四千吨左右的运输舰问题还是不大的。

而三四千吨这个级别的运输舰,也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主力运输舰的吨位。

海军的运输舰,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倒不是说建造成本太高……运输舰这东西的技术要求其实很低的,楚国海军的运输舰为了控制成,再加上没啥实际上的作战需求。

甚至很多干脆都是按照民船标准进行设计的,普遍采用铁肋木壳,采用机帆动力,装备的蒸汽机往往也是成熟的高性价的蒸汽机,航速普遍不快,纯蒸汽机动力撑死了八节。

有时候,这种海军的运输舰在成本上,甚至都不如那些民用的高速客轮……人家民间的高速客轮可贵了。

\b很多航运公司为了确保大型远洋客轮的航速,给这些跨洋客轮配属的动力机组往往都是军舰水准的……跑起来轻轻松松十几节。

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承顺三十二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江南号豪华客轮,上万吨的满载排水量,塞进去了一大堆的动力机组,采用多台机组并行出力的方式,双轴双桨推进下,采用纯蒸汽机动力下,光是巡航速度就能够达到十二节,最大航速可以跑到十六节。

这个速度,比绝大部分现役海军战舰跑的都要快!

大名鼎鼎的锦州级巡洋舰,用的还是技术上更先进的联合蒸汽机,但是纯蒸汽机动力下最大航速也不过十四节。

这年头顶级豪华远洋客轮在动力上的竞争,都已经超过了海军了。

五年前投入运营的江南号豪华客轮都能跑十六节了,而其他各大航运公司跟进竞争的几种万吨远洋客轮,航速基本也在这个程度上。

但是人家江南航运公司心气大啊,一看竞争对手跟上来了,早早就设计建造新一代旗舰,并且采用了非常特殊,具有政治意义的舰名:帝国号。

\b帝国号远洋豪华客轮,满载排水量达到一万四千多吨……远远超过在建的军舰新金陵级的万吨。

\b不惜血本堆叠的豪华动力机组,足足有八个锅炉,采用双轴双桨推进,让该舰可以以十六节的运营速度,在今年上半年的首次航行里,摘取垄断了太平洋航线的最快客轮速度。

这玩意也是目前为止,大楚帝国里的体型最庞大的船只,比海军的战列舰还要大。

而且因为不需要和军舰那样考虑防护性能,因此船只显得更加修长,美观。

当代来说,这艘满载一万四千多吨的豪华客轮谈不上代表大楚帝国的最尖端技术,战列舰虽然比它小一些,但是技术含量实际上更高。

但是,这却是能够让楚国人最直观感受到强大,工业时代变化的巨型油轮。

无数达官贵人都以乘坐体验为荣。

帝国号今年首航,从松江港前往金山港的时候,全船爆满,两百多个头等舱船票被早早就预定了,其中最昂贵的头等舱景观大套房,票价更是达到了一千八百楚元……就这,你还得是有头有脸的人去预定,人家江南航运公司才卖给您。

地位不到一定层次,有钱也不卖给你……因为一大票不差钱的权贵们都等着体验呢。

很多头等舱乘客乃至二等车乘客乘坐帝国号豪华客轮首航……甚至都不是因为商务或移民等去美洲,纯粹是为了度假而已。

这一路上跟着去,跟着回,纯粹是为了度假。

这也是最近几年这种豪华客轮的新型业务……毕竟你总不能指望每一次往返都会有大量不差钱的权贵们乘坐头等舱出行不是,光靠海外殖民的人口,是支撑不起来的……至于本土权贵倒是多了,但是人家也不会没事就往海外领地或殖民地跑啊!

为了开发更多的头等舱客源,很多航运公司开始朝着出海旅行度假这种旗号揽客。

当然了,对于这些大型航运公司来说,真正的盈利点倒不是那些所谓的高端旅客,而是大量的二等舱以及三等舱旅客。

他们或是因为工作,探亲,移民等因素往返于本土和海外之间,他们才是各大航运公司的主要客户。

有时候返航的时候,旅客不够多,还会临时充当货船,利用庞大的货仓搭载一些货物回国,好歹补贴一些煤炭钱。

不过万吨以上豪华客轮,哪怕在当代大楚帝国里其实也是属于比较少的,持有大型豪华客轮最多的江南航运公司,如今一共也不过四艘而已,其他各家航运公司基本也就一两艘充当旗舰。

全部加起来,全国保有量还不到二十艘。

而真正承担起来近海,远洋航运主力的,其实是大量几千吨,造价更便宜,运营成本更低的商船。

\b其中三四千吨的最多……主要是这个级别的船只,船体规模不算太大,国内很多造船厂都有这种级别的\b船坞可以用来造船,至于万吨以上的船坞,甚至一万五千吨的大型干船坞,这些大型船坞全国也没几个啊。

不像是四五千吨级别的干船坞,很多中型造船厂也能够有。

而这种吨位的民用船只,技术上也已经很成熟,既可以用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的铁肋木壳船体,也可以用技术更先进,成本稍微贵一些,但是整体性能更出色的纯钢铁船体。

动力系统上,三大蒸汽机厂商基本也都有成熟,性价比也比较高的双胀高压小水管锅炉蒸汽机提供。

此外这个吨位的船只,依旧可以很方便的采用机帆混合动力,降低运营成本……而且这年头大楚帝国的技术部门,已经开始采用蒸汽机为动力用以升降帆装,这也意味着采用机帆动力的话,已经不需要和以往一样备上大量的甲板水手。

这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缩减运营成本。

所以这年头机帆混合动力依旧是非常流行,甚至是主流……哪怕是很多船只说是采用纯蒸汽机动力,比如应天级战列舰平常都是使用蒸汽机航行的。

但是依旧有好几根高耸的桅杆以及备用的风帆……这是考虑到蒸汽机一旦出现故障,船只需要被备用的动力。

这样年头的蒸汽可靠性看着已经挺不错的,但是偶尔出现问题导致船只失去动力,那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远洋船只要么是机帆动力一起用,要么平日用蒸汽机,但是依旧保留桅杆,带上风帆备用……要不然的话,在茫茫大海上蒸汽机出故障了,那么也只能看运气等着过往船只搭救了……运气不好一直没有过往船只发现的,那么可就很糟糕了。

真正彻底的放弃风帆的,只有近海船只以及内河船只……航行距离短,而且往来船只很多,出现故障了也容易派出拖船来救援。

其实大楚帝国里还有更加可靠,性能更好的三胀式蒸汽机,不过那玩意暂时还太贵了,目前只有海军以及高性能的豪华客轮才会不惜血本用这玩意,其他普通民用船只出于成本考虑,目前用的还比较少。

干船坞,动力系统等多方面综合都导致了,目前航运界都比较喜欢用五千吨以下,主要是满载三千吨到五千吨之间的船只,能够很好的平衡船只成本,运营费用以及运费,性价比非常的高。

哪怕是海军那边也不例外,各种作战用的战舰自然不考虑这些,但是数量庞大的运输船队也是不避免的考虑到民用船只的一些情况。

由此导致了海军的运输船队,出于成本的考虑也更倾向于采用五千吨以下的运输舰。

除了成本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点让海军无法装备大量的大吨位船只,那就是港口限制。

和民用船只去的地方,基本都有成熟靠谱的港口泊位不一样,海军的很多运输舰在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可没办法每一次都要求目的地港口有适合的深水泊位。

很多时候一些楚军控制的一些海外殖民地的小港口,也不具备停泊大型船只的条件。

没有深水泊位,没有港口吊装设备等等都存在!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的运输舰,基本都自带吊装设备,但是吊装设备可以自带,然而深水泊位可没办法自行解决了。

所以海军里现役的运输舰,考虑到海外部署的需求,普遍吨位不大,三四千吨是主流,甚至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专门用于条件差的港口进行中转补给的一两千吨甚至几百吨的小型运输舰。

而大型七八千吨的运输舰,往往是充当干线运输舰使用,往来于本土以及海外领地大型港口之间。

这一次欧洲作战的海上运输,就是如此,海军那边有不少的大型运输舰以及一些名为征用,实际上是雇佣的民用大型货轮。

往来于本土和南非港之间,把大量货物运输过来。

到了南非港后,其中一部分船只会卸货,在码头上进行中转到三四千吨甚至只有一两千吨的运输船上。

这些吨位小一些的运输船,再搭载着这些军需物资沿着非洲西部海岸北上,陆续为沿途驻防各港口,如加纳等地区的驻军送去补给。

而最近的话,大部分中小运输船只,则是会抵达丹吉尔港,其中一部分货物直接被卸货,还有一些干脆把货物留在船上,然后跟着舰队一起行动,随时提供补给,剩下还要在丹吉尔那边多装卸过一遍。

直接到欧洲的大型货轮也不是没有……前段时间海军就傻乎乎的把一艘征用的民用货轮吉江号拉到了欧洲来。

为了伺候那艘满载八千多吨的大家伙,海军费心又费力……装卸非常的麻烦。

等把上头的货物都搬下来后,海军方面匆匆忙忙就结束了对吉江号货轮的征召,让他们赶紧滚蛋……吉江号货轮上的随船经理还大为惋惜,走之前还说什么不用这么急啊,他们印太航运公司一心报国,还可以继续留在海军这边应招,帮海军继续运货的!

海军哪里敢留他们啊,一边让他们滚蛋,一边把印太航运公司拉了黑名单:以后打死不征召他们公司的破船。

海军征召吉江号货轮几个月……前前后后修了四次吉江号上的动力系统,换了一大堆零部件,就差把人家的动力系统给当场换个新的了……

亏大了都!

这也不能怪人家印太航运公司……人家本来就是个二线航运公司,主打的就是廉价航运,旗下的船只基本也都是便宜淘汰来的二手货。

这些便宜二手货很多都是早期的蒸汽船只。

而众所周知早期的蒸汽机普遍问题多多,你要说真有啥大问题也不至于,但是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就很恶心人。

不过人家印太航运公司也是能摆烂就摆烂……只要船只能跑就继续跑,哪怕蒸汽机坏了也不打紧。

先用风帆顶着,虽然纯风帆航速很慢,但是都廉价航运了,就这么点运费,人家货主也没指望过货物抵达的速度有多快啊!

航运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你要更快的速度把货物运抵,那么价格也就更贵。

国内的很多茶叶贸易公司,会在新茶上市的时候,用各大航运公司的高速豪华油轮运输茶叶去北美洲呢……速度绝对够快,但是价格嘛也不是一般货物能够承受的。

而普通没啥时长要求的货物,用印太航运公司的破船慢慢运输可便宜多了。

而印太航运公司的这些破船,基本都是中途蒸汽机坏了,就慢吞吞用风帆继续跑,等回到港口找熟悉的合作船只修理公司,淘汰点二手零件换上去继续用……

至于换台新蒸汽机主力……开什么蛮夷玩笑,有这钱人家还不如买一艘新船。

只是当初海军是以对自家运输舰的要求对待这些征召来的民用船只,非要让人家吉江号这种老家伙保持航速跟着舰队一起行动……人家吉江号自然撑不住,出现问题了海军如果不想让船上的大量物资慢吞吞在海上飘着,自然需要派人去修理。

这来多几次后,海军那边就受不了。

所以看似八千多吨的庞然大物吉江号,很快就被海军打发走了,同时因为欧洲这边基本没啥符合条件的大型深水泊位,海军干脆自家的大吨位运输船也不调过来了。

只用一些小则千把吨,大不过三四千吨的运输船执行运输任务。

如今在加的斯港口靠岸的运输船,就是这些中小型运输船,不过饶是如此进出港口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老老实实跟着之前测量出现的固定航道进行航行。

这港口看着大,几个泊位也的确能够停泊三四千吨的船只,但是港口内的大部分水域水深条件也不明。

贸然乱跑的话很容易搁浅或干脆撞上礁石。

不过好说好歹,总算是有了现成可用的港口泊位可以用来装卸物资了。

当天夜里,楚军就把印度第三师的师属炮兵营给吊装下岸,随后又是第五十三师的一个炮兵营。

印度第三师的炮兵营,用的还是前装滑膛炮不去说,但是五十三师的师属炮兵部队的这个营,装备的可是清一色的七十五毫米山炮。

这玩意以及还在船上没有下来的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一共三十六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十八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这五十四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师属火炮,才是大楚帝国这一次登陆西班牙的主力野战火炮。

这后头要是和西班牙人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基本就要靠着他们来提供火力掩护了。

而经过这一夜的持续登陆运输后,其中一个营十八门火炮,连带着拉炮的挽马,随同的弹药已经顺利登岸,具备了作战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