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九百二十二章 进军巴黎

第九百二十二章 进军巴黎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5:19:09

承顺三十八年冬十月,尽管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不过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还是发起了征战法国的军事行动。

之所以在冬天里继续发起军事行动,一方面是欧洲远征军的任务多,时间紧,他们不可能在欧洲地区里慢慢磨蹭,花费十几二十年才完成整个欧洲地区的市场开发行动。

这后头可是有一大票国内的企业等着他们开辟市场呢。

欧洲远征军的舰队面,是跟着大量满载货物的商船队,不少的货物都已经堆满了加迪斯以及丹吉尔的港口仓库了,这些货物以及船只抵达欧洲后,不可能一直这么等待下去,需要尽快的把货物销售出来并收购当地的农产品或其他工业原料等,再运回国内。

物资囤积以及船队等待的过程里,是有成本的,而且不低。

帝国方面需要欧洲远征军尽快的打开更多的欧洲市场!

而另外一方面也和欧洲地区的军事实力不咋地,同时法国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太过靠北,虽然冬天也冷,但是现在并没有和更北边的北欧地区一样已经漫天大雪,天寒地冻。

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如果法军的武器装备以及战斗力都不错,再加上地理环境更靠北的话,楚军都不可能在大冬天里动手……就和楚军从来不在大冬天里在西伯利亚和俄罗斯人开战一样……不是打不过,而是冬天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太麻烦,对后勤的要求更高,犯不着!

但是法兰西显然不具备俄罗斯那样的上佳的防备外地入侵的地理条件,所以楚军肆无忌惮的哪怕在初冬时分依旧展开了登陆入侵。

法国诺曼底,这个在原时空里因为二战盟军发起大规模登陆而著称全球的地区,在这个时代一样迎来了一场登陆。

只不过和原时空了盟军登陆诺曼底,遭到了积累的抵抗,无数盟军士兵血洒滩头不一样。

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在诺曼底的登陆,没有遭到太大的实际性的抵抗……不是说法国人没准备,更不是说他们没抵抗!

实际上他们早有准备,而且抵抗的很英勇!

但是法国人的所有准备和抵抗都是徒劳的!

大楚帝国的远征舰队,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占诺曼底地区的勒阿弗尔……这地方是法国重要河流塞纳河的出海口,是法国面向英吉利海峡最为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

而整个过程里,也没有遭到法国人海上力量的实际阻拦!

法兰西的舰队在欧洲当地各国里,其实算是还不错的……毕竟法国在欧洲算是大国之一。

但是他们的舰队分来就分散在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两边,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海军战舰,依旧是那些纯风帆木制战舰。

而木制风帆战舰几乎不可能给大楚帝国海军,甚至是给那些普通的民用商船造成什么实际性的威胁……

因为这年头在很多海外地区还是挺危险的,民间的商船前往海外地区,尤其是土著控制区经商的时候,是有可能遇到危险的。

因此大楚帝国里一些跑危险海域的商船,都会向海军申请临时配属自卫武器。

一般配属一门或两门五十五毫米单管后装线膛炮,这玩意别看口径小,但是发射的也是榴弹……打木制战舰一打一个准,哪怕无法炸烂木制战舰,也能摧毁其帆装,让这些纯风帆船只彻底失去动力变成海面上漂浮的死鱼!

所以这年头跑威胁海域,比如目前的欧洲地区海域的大楚帝国商船,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武装商船,一两门的五十五毫米单管舰炮吊打那些风帆船只是没啥问题的。

不过跑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域的商船基本就用不上了,因为大楚帝国海军在这两大海域里的掌控力度非常强悍,拥有大量的军事基地,掌控所有的海域,海上航线安全的很。

所以如今的危险海域,也只剩下大西洋以及地中海,波罗的海这些海域了。

但是放眼未来,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些海域也会变成安全海域。

在大楚帝国海军的绝对强势下,法兰西海军的那些风帆战舰其实连出港口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法国人根本就谈不上在海面上阻挡楚军的远征舰队。

等到战舰连出港都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被大楚帝国海军战舰逐一点名干掉的时候,剩下的法国人自然惊恐无比,然后就躲在堡垒,试图依靠海防炮台和堡垒继续顽抗……连楚军出动运兵船在一侧登陆的时候,也没有步兵出击前往进行滩头拦截。

人家也不傻,很清楚楚国人强悍的舰炮火力……根本不可能留在滩头顽抗楚军的……因为那不叫顽抗,而是送死。

法国人在过去大半年里也多方面了解了楚国人进攻西班牙以及葡萄牙人的一些战役,如果这些还是道听途说,那么楚国人之前猛烈炮击港口,把那些法国战舰一股脑炸成碎片的时候,那就是彻底亲眼见识并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那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抵抗的!

如今他们只能寄托于战前紧急修建加固的堡垒以及岸防炮台可以顶住楚国人的炮击了。

之前楚国人找法国人进行谈判的时候,那可是一点都没客气,直接好几次发出战争威胁,这让法国人深感威胁,同时南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惨状也是深深刺激了法国人。

因此面临楚国战争威胁后,法国人在之前也进行了大量的战备行动。

其中就包括了加固沿海港口防御,修筑炮台和堡垒,驻防更多的士兵……尤其是勒阿弗尔。

这里毕竟是巴黎的出海口,位置相当重要,楚军如果想要从海上发起登陆进攻,然后进军巴黎,这些就是最好的跳板。

其战略作用和清末的时期的天津大沽口差不多!

因此这地方被他们重点布防,光是各种岸防炮就部署了一百多门,又有二十多艘战舰协同防守,地面上还有八千多兵力进行驻防。

然而结果呢?

楚国远征舰队一路横扫而上,抵达勒阿弗尔后发现法国人非但没有逃跑,反而摆出一副顽抗死守的态度。

领队的几个楚军将领都深深佩服这些法国同行们……明知道双方实力天差地别的情况下,还能在这里严防死守……不管怎么说,这勇气还是值得夸赞的。

为了尊重他们的勇气,远征军的将领们经过一番商量后,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体面:拉出来了十多艘战舰对勒阿弗尔进行毁灭性的炮击,尊重敌人的同时威慑巴黎的法国高层。

让他们知道想要在军事上顽抗大楚帝国王师,是需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如此情况下无数一百七十毫米、一百五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毫米乃至七十五毫米的线膛炮的炮弹落在勒阿弗尔!

在猛烈的炮击中,二十多艘法国战舰连港口都没来得及出就被炸成了碎片,然后整个港口城市也被炸成了废墟……

法国人之前颇为看重的岸防炮台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出来,因为他们的前装滑膛炮射程不够,根本打不到在几公里外进行炮击的楚军战舰……然后逐一被楚军的大口径舰炮点名炮击,而且楚军的战舰还动用了半穿甲弹进行炮击……如此猛烈的炮击下,别说炮兵这些有生力量了,就连炮台本身都被摧毁了。

然后对整个港口城市的覆盖炮击下,又引起了大火,后续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都没熄灭……这也是楚军为什么没有在勒阿弗尔城区直接进行大规模登陆并入驻的缘故,打得太狠,整个港口被都炸的稀巴烂,城区也起火了。

如今的勒阿弗尔实际上已经废墟一片,比当初西班牙人的加迪斯港惨多了。

当初楚国人在加的斯登陆的时候,因为考虑到要夺取这个港口城市为己用,因此炮击的时候其实都很小心的,只摧毁军事目标,并没有对整个城区进行无差别的覆盖炮击。

不过更主要的是当时的西班牙人也知道打不过,早早就主动退走了。

如此才能够让加的斯港保留相对完整,并为楚军所用,成为了目前大楚帝国在欧洲地区的大本营。

但是在勒阿弗尔,楚军虽然也想要保存这些城市的一些基础设施为己用,但前提是敌人主动放弃……不然的话,楚军是不可能放着大量舰炮不用,非要傻乎乎的用士兵生命去玩什么攻城战的。

哪怕负责攻城的会是印度军团第四师的炮灰士兵,但是炮灰士兵也是有成本的啊,把他们大老远从印度拉过来,楚军也是花了不少钱的,就算要当炮灰牺牲,也需要牺牲的有价值啊,不然可就亏大了不是。

法军的天真顽抗,或者说一开始决定顽抗,后续看到楚军炮火实在太猛烈想要撤退的时候已经晚了……

同时楚军又不愿意让浪费太多的炮灰士兵,又想让威慑巴黎方面……更是为了威慑整个欧洲!

大楚帝国发现之前在加的斯打的太顺利,而其他几场地面战争也是没啥特殊的地方,至少给人的直观感受不够明显……欧洲各国虽然大受震撼,但是依旧没到被吓破胆,楚军一上门就举手投降的情况……这一次,远征军方面决定打一个样板:让欧洲各国知道在军事上顽抗大楚帝国王师,是愚蠢中的愚蠢,以后别干这么傻的事了……你们不怕死,我们楚军还不想浪费弹药呢。

这年头的线膛枪炮的弹药可贵着呢,哪怕这一次欧洲贸易自由计划有给国内企业买单,但是捐助金额是早已经确定的,钱都已经是拿进军方口袋里了……换句话说,这钱如今已经是军方自己的了,自然是能省则省。

如今军方在欧洲每多打出去一发炮弹,那都是浪费军方自己的钱。

因此可能的情况下,军方还是希望尽可能的节约弹药的!

直接打一场狠让他们看看,如此避免后续茫茫多的各种战斗!

诸多情况下,都导致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对勒阿弗尔的炮击是猛烈的,残酷的。

不单单把岸防炮台给毁了,还把整个城区都炸成了碎片……至于八千驻军除了及时察觉到不妙,早早逃走的两三千人外,剩下的基本都死在了炮击以及后续的大火里。

一场登陆作战,被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打成了火力演示战役,消息随着那些溃兵们传到其他地方后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巴黎的路易十四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带着一家老小以及其他宫廷贵族们跑路了……毕竟巴黎距离勒阿弗尔只有一百二十多公里而已。

这个距离,不用几天楚军就能够杀过来。

而且楚军攻打巴黎的话,比当初从加的斯出发攻打西班牙马德里还要更简单……因为巴黎有着一条河流向西一路注入英吉利海峡,这就是塞纳河!

勒阿弗尔就是塞纳河的入海口……这就是大楚帝国欧洲远征军为什么选择在这里登陆的原因。

因为考虑到后勤运输问题,楚军在海外行动的时候,一向来都喜欢沿着河流进行活动作战。

这一次进军巴黎也不例外,既然有着一条河流可以直接抵达巴黎,而且这条塞纳河还水量充沛,同时因为落差不大水流又非常平缓,非常适合航行。

这是一条天然适合充当远征军后勤线路的河流。

为此,远征军出发之前就带上了一批吃水比较浅的船只用于塞纳河上的作战以及运输。

为此,他们还征用了不少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船只。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远征军之前带过来的一匹小吨位的内河炮艇以及内河拖船,这些内河炮艇或拖船都不大,大的也不过几十吨,小的甚至只有几吨重。

这些海外使用的小吨位内河炮舰或拖船一般都是国内造好之后,再拆装船运到海外殖民地就地组装……在大型吊装设备的协助下,运输也不难。

这一次欧洲远征舰队征战欧洲,就带了一批这些内河炮艇以及拖船,主要用于支援地面作战以及保护河运补给线。

大楚帝国的战舰种类是比较多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远洋船只,比如战列舰,巡洋舰,护卫舰这三大舰种外……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最小的护卫舰如今吨位都已经达到一千多吨了,而且吃水深,船体比较修长,属于典型的远洋战舰已经不适合近海,内河作战了。

还有用于近海,大江河流作战的近海战列舰、近海巡逻舰。

其中的近海战列舰是近卫军舰队以及海军第二舰队专属,属于非常特殊的内部对抗使用的舰种,主要用于长江下游,吨位也是几千吨的那种,在海外扩张里没啥实际意义,因为根本不可能把他们派到海外去。

而近海巡逻舰,这玩意主要用于近海巡逻,吨位普遍在数百吨到千余吨之间,主要负责海岸线巡逻,因为吃水一般比较浅,所以也可以用于大江河流的巡逻以及作战……但本质上这玩意还是属于海船…这玩意是属于典型的高干舷船只,吃水浅只是因为吨位小。

然后就是内河,湖泊专用的内河炮舰、炮艇,虽然有炮舰炮艇之分,但实际上只是吨位的差别,楚军内部一般把百吨以下的称之为炮艇,百吨以上的称之为炮舰,其中大吨位的炮舰其实也可以在近海执行作战任务。

里头的大吨位炮舰和近海巡逻舰,看似吨位都是几百吨,作战区域也都是横跨近海和深水江河,看似有重叠,但实际上不是一回事。

因为巡逻舰更注重适航性,长时间的海上巡逻,武器以及防护相对差一些,并且是典型的高干舷海船。

但是大吨位炮舰则是专注于内河作战以及提供火力,毕竟其设计思路就是为了地面作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所以普遍配属重火力,同时吃水更浅一些,并采用低干舷,属于头重脚轻的产物。

这一次欧洲远征舰队出征法国,带的内河战舰里并没有大吨位的浅水炮舰,主要是大吨位浅水炮舰也没办法拆装后装船运输,只能依靠自身动力一路沿着海岸线航行过来,需要的时间太慢,帝国海军拟定调派到欧洲地区的六艘大吨位浅水炮舰,现在还在非洲东海岸线上慢吞吞爬着呢。

他们带来法国的内河战舰,主要是百吨以下,可以直接拆装运输的小吨位炮艇。

其中主力乃是五艘标准排水量五十吨的二十七型炮艇,又称之为二七炮艇,这个级别名字没啥特殊的,就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第二十七款内河炮舰。

大楚帝国从统一战争开始,因为长江的存在就高度重视内河作战,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又因为西伯利亚战争,需要在西伯利亚里的诸多河流网络了保持内河炮舰,再到后来扩张到南洋,印度,美洲等地区后,对内河战舰的需求很大。

因此大楚帝国对内河战舰的研发以及生产,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累计服役了几十款大吨位炮舰以及小吨位炮艇呢。

二七炮艇,就是海军最近几年新服役的一款新型炮艇,标准排水量五十吨,标准的低干舷设计,吃水非常浅,可以广泛的进入众多河流内执行作战任务……别说大江大河了,哪怕是但凡有个两米深的河道,它都能通畅无阻……

因为这玩意的吃水只有一点四米……说两米水深通航那都是保守稳妥的说法,实际上轻载情况下,一米出头水深的小河一样敢跑进去。

50吨级的内河炮艇,是大楚帝国海军以及陆军广泛使用,尤其是陆军方面广泛使用的内河炮艇,广泛活跃在全球各地的河流湖泊里头。

二七炮艇采用纯蒸汽机动力,航速虽然只有区区八节但是在内河航行也不需要多快,而搭载的火力却是非常凶猛,配属了前后各一,一共两门三十五毫米单管后装线膛速射舰炮,纵横海外各地内河几乎无敌手!

这一次欧洲远征军来法国,就带来了五艘这种个头不大,实际火力很凶猛的小家伙!

这五艘二七炮艇外,还有三艘二九炮艇,这玩意是更大一些,八十吨级的内河炮艇,也是专门为了海外地区而研发的内河炮艇,配属一门五十五毫米单管舰炮和两门三十五毫米舰炮,火力超级凶猛!

而登陆后的楚军,就是在这八艘内河炮艇的掩护和支援下,一路沿着塞纳河朝着巴黎进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