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九百二十六章 传统骑兵时代的结束

第九百二十六章 传统骑兵时代的结束

书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5:19:09

在战斗中,派遣骑兵袭击敌人的炮兵阵地,这种事在滑膛枪时代里非常常见,而且用得好的话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战术选择。

并且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派遣骑兵袭击敌人的炮兵部队,打乱敌人的火炮部署,甚至摧毁敌人的火炮部署,为己方步兵赢得喘息之机乃至获胜的机会,这是很多军事将领都会做出的选择。

在大楚帝国统一战争里,明军方面的将领就多次在战役里,因为己方炮兵落于人后,己方的步兵方阵受到楚军炮兵袭击而损失惨重,为了扭转局面派遣骑兵袭击楚军的炮兵阵地。

当然了,他们的袭击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尤其是在中大规模战争里没有一次成功的例子,倒是在一些小规模战役里取得过一些战争,至于为什么很少人知道,那自然是因为这些小规模战斗影响不了结果,而且败仗嘛,楚军方面自然不会宣扬,所以世人知道的不多。

在楚军和土著的交战里,因为楚军的炮兵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很多国家的土著将领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要派遣机动性强悍的骑兵部队,想各种方法袭击楚军的炮兵阵地……这种事其实非常频繁的……因为这已经是土著军队为数不多能够扭转战场局势的方式之一。

哪怕从实战角度去看,土著军队成功的机会非常小,成功次数也很少,但总归是有成功例子的。

楚军在多年的海外征战里,其实阴沟翻船的例子也不少,一次战斗里遭到伏击或出其他情况,导致损失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例子都有……楚军的战斗力是强悍,但并不意味着无敌,很多时候也会出现错误,而战争里一旦出现错误那就是灾难性的结果。

战争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武器装备优势也只是一方面的优势而已,很多时候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楚军当年在缅甸战役里的时候,看似拿着一大堆先进武器,连看成划时代的十八型后装线膛步枪以及三十二年式75毫米野战炮都有了,但实战中依旧打的比较艰难……过于复杂的地形,艰难的后勤补给,艰难的机动这些都导致了当年楚军在中南半岛进行作战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

大规模的战败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小规模的战术性失败其实很多,遭到的零星袭击更是一度让楚军高层非常头痛,最后倒逼楚军内部研发了更多轻量化的火炮。

如三十四年式75毫米榴弹炮(山炮),三十四年式70毫米步兵炮。

同时在步兵战术上也进行了革新,从单纯的注重大规模战役发展起来了注重中小规模战斗的小规模战斗,基层的作战单位从以往的排级进一步下放到班级,形成了班组战术。

从以往的基层作战强调的是数十人规模的排级战斗,演变为强调十多人规模的班组战斗,提出班组层面的火力掩护,支援,迂回等更细微的战术。

散兵战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可以说,当年的中南半岛的一系列征战,给大楚帝国的军事发展是带来了深刻影响的!

只是当年这些战术性的中小规模的战败,并不会过于影响楚军的战略胜利!

换句话说,这些失败都被更多的胜利所掩盖了,国内的民众甚至知道的都不多。

如果楚军在海外真的无敌,躺着打都能赢的话,也不用费尽心思继续发展先进武器,研究更新的战术,继续拿着燧发枪玩线列战术和敌人对打就行了……

更不用为了避免伤亡,还特地搞出来好几支仆从军当炮灰了。

楚军也不是百分百无法战胜的!

很多土著都有过战胜国楚军的例子,只不过都是战斗规模不大的小战役而已。

至于中大规模战役,尤其是在已经摆开架势的大规模会战……这就不好意思了,这种战斗单纯的计谋已经没什么用了,双方比拼的就是武器以及后勤。

比的是国力!

而这方面楚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也是楚军很喜欢等待敌人大规模集结之后,然后一次性和敌人打一场战略会战,一战定胜负的缘故。

因为这样打的话,楚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反倒是敌人分散开来和楚军打各种小规模的零星战斗,尤其是进行各种零星伏击的话,楚军往往会很难受……海外作战里的很多伤亡往往出现在这种阶段里。

说过起来也搞笑,楚军在打正规的大规模战役的时候,伤亡是非常小的,有时候打的特别顺利的话,干掉对面几千上万土著,己方伤亡还是个位数……

但是换成零散战斗的话,楚军的很多优势就难以发挥……所以伤亡就会比较大。

那些土著们拿着火枪或弓箭偷偷摸摸躲在路边,然后对着小规模的楚军巡逻队甚至落单的士兵们开枪放冷箭,打了就跑!

楚军也还很难进行有效的追击……毕竟当地土著对地形之类的更能够熟悉,而且往往是精心安排的伏击,提前安排好了撤退路线,贸然追击说不准还会落入伏击圈里!

如此今天死一个,明天死几个,一个月下来就得死伤好多人,长期以往会让人非常难受的。

对此楚军的应对方式就是,既然在战术上难以应对,那么就从其他方面着手。

比如把遭到伏击地点的周边十几公里范围内的村庄进行驱逐清理,走的就是原时空美国人西进的路子。

我治不了标我还治不了本?

我让你人都没有,看你还怎么游击……

再比如建立仆从军印度军团,让仆从军来承担这些零散的巡逻,驻防任务,来一个伤害转移。

不过这些都无法掩盖,相对比之下,楚军更擅长打大规模战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楚军不擅长打零散战斗,实际上也很擅长,同样能吊打全球无敌手……只是依旧无法避免频繁的零星伤亡……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如今法国人和楚军的交战,乃是一场正儿八经的大规模会战,周边地形也简单并不复杂,双方兵力众多,法军有八万兵力,各种长身管的滑膛火炮估计也有两百多门。

楚军汇集的兵力也有两万多人,陆军的线膛火炮有数十门(陆军第五十三师各炮以及近卫军炮兵连,二十七军军属炮兵营),大幅度领先土著火炮的滑膛野战炮也有数十门(印军军团第四师所辖火炮)。

这么多人汇集在巴黎城以及周边郊区这片狭小区域里,其实兵力是非常密集的,很难有什么大范围的战术迂回空间或者隐蔽进军的空间。

甚至可以说,双方的行动其实都是暴露在对方的眼里,根本藏不住……就那么点破地方那么多兵力汇集,人家随便登高望远就都看见了。

更别说楚军还有升空数百米高的热气球进行瞭望观察。

所以法军的骑兵部队,别说出击了,实际上在后方进行集结的时候,因为规模比较大引起的动静也大,就已经被足足六七公里外的热气球瞭望兵给发现了。

很快楚军的指挥官们就知道了,有一支法军骑兵正在进行集结,目前已经集结起来的骑兵兵力大约有五千骑,并且数量还在增加当中。

按照瞭望兵的观察以及战前的一些简陋情报搜集,还有战争过程里对诸多俘虏的拷问情报,楚军方面的参谋们综合推断,敌军的骑兵最后的集结规模有可能达到万骑以上!

不出意外的话,这将会是楚军自中亚战争之后,单次战役里遭遇的最大规模的敌军骑兵,哪怕是在同样骑兵不少的印度地区里,面对莫卧儿帝国的时候,单次实战中其实也没遭到过这么多的骑兵。

当然,这也和大楚帝国其实始终都没有和莫卧儿帝国全面开战,只是进行了几次中等规模的战斗,但是更多的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比如武器支持来挑拨莫卧儿帝国的内乱。

印度里的莫卧儿帝国之所以在楚军进入印度半岛后短短几年内就直接崩溃,并不是楚军直接打垮了莫卧儿帝国,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挑动了莫卧儿帝国的内乱,导致莫卧儿帝国内部发生了崩溃。

所以如今的印度地区里,莫卧儿帝国依旧存在,甚至都还名义上掌控着大量的地区,但实际上莫卧儿帝国能够直接掌控的地盘已经只剩下印度西北部地区了……其他很多地方有一些被楚国直接吞并为直辖领土,如印度南部地区,孟买地区,还有一部分被楚国掌控成为殖民地,主要是大量的沿海地区。

而内陆大量的腹地地区,则是由数百个分散的王公进行统治,其中相当多一部分都是和楚国签署了各种协议的附属地区,当然也还有部分依旧保留了独立自主权。

这种情况下,其实楚军在印度地区里的战斗,也是以中小规模的战斗为主,上万人的行动都比较少,都是以营团级别的战斗为主。

因为敌人比较分散,也很难遭到大规模的敌人,更别说上万的骑兵了。

印度地区如此,非洲那边更不用说,那些土著也没实力组织起来上万骑兵,同理,美洲的那些土著实力也都不咋地。

西亚的波斯以及奥斯曼倒是有这个实力,不过楚国和这两个国家关系倒还可以,暂时也没有大规模入侵这些地方的打算,所以暂时也没遇上。

俄罗斯……俄罗斯人要是能够在西伯利亚地区集结并维持上万人的骑兵作战,也不会被楚军一路赶到乌拉尔山脉,那破地方,有兵力都派不上去,毕竟后勤是个大问题。

所以楚军在海外扩展多年遭遇大规模骑兵的时候,也只有在当年征战准格尔以及哈萨克的时候,这两个地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吗,所以才能够阻止起来这么大规模的骑兵。

之前打西班牙的时候,因为楚军初来乍到,而且欧洲各国普遍也没有想到楚军会直接强行登陆玩灭国战斗,因此包括西班牙在内的战前准备都是严重不足。

等到楚国人登陆加的斯的时候,西班牙连战争动员都还没有开始呢……后面楚军又推进速度比较快,西班牙只能一边动员征召兵力一边抵抗,又打成了添油战术,最终等楚军杀到马德里的时候,实际上西班牙能够及时征召起来的数万野战兵力,都已经先后被打掉了。

所以说,西班牙人其实从头到尾都没能够集结起来大量的兵力和楚军打一场大规模战斗,更别说集结上万骑兵发起冲锋了。

反倒是法国人,因为楚国攻占西班牙后,引起了欧洲大恐慌,法国人去实际上在西班牙刚战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警惕楚军并备战了。

中间楚国人还和法国人进行了几次谈判,在谈判中楚国人表现出来的咄咄逼人更是让法国人深感不安,为此一边谈判一边备战。

这也是在楚国人正式入侵之前,法国人就动员起来了十几万常备兵力的缘故,只是法国人的战略判断有些失误,以为楚国人会在西班牙那边发起进攻,进而把相当多一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法国南部边境。

但是没有想到楚国人完全不走寻常路,直接在法国腹地玩跨海登陆作战,直接派遣了两万大军一路沿着塞纳河杀到巴黎。

也好在他们在巴黎留下了一部分战略预备队,要不然这八万兵力都集结不起来然后就被攻占首都了。

法国人早有准备,这是他们能够在巴黎集结上万甚至更多骑兵的关键因素。

如此也导致了楚国在进攻巴黎的时候,法军能够集结上万骑兵发动反击的原因。

察觉到法国人想要用骑兵做文章之后,楚军的指挥官们也迅速做了战术安排。

首先是集结己方的骑兵部队,主要是第五十三师骑兵团以及印度军团第四师的骑兵营。

五十三骑兵团虽然挂着乙等编制的名头,但实际上在战争里却是按照甲等编制进行配给,拥有一个四个骑兵连、一个骑炮兵连、一个团属快速辎重连,总兵力一千余人,骑兵一律标配双马。

当代标准的楚军甲等骑兵团的配置,骑兵炮兵和辎重都有,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这也是楚国骑兵和当代欧洲骑兵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楚国的骑兵延续了东亚地区骑兵的传统,喜欢给主力骑兵,也就是甲等骑兵部队配属双马甚至三马以加强机动能力,同时更倾向于让甲等骑兵具备独立作战能力,而不仅仅是配合步兵作战的技术兵种。

发展到现在的楚军骑兵部队,某种程度上来说和传统骑兵不一样,而是演变为一种‘快速机动部队’,在一些战略要求上,要求的并不是局部冲阵能力,而是战略迂回,远距离突袭/拦截作战能力。

至于传统骑兵的冲锋能力……楚军骑兵将领表示,老子有炮有枪,干嘛要傻乎乎的和敌人对砍啊。

远远的用骑兵炮打你,用后装线膛步枪打你轻轻松松的,犯不着冲锋冒险啊。

骑兵冲锋,在楚军内部都已经是属于落后时代的战术了,楚军甚至连重骑兵的后续建设都放弃了,重骑兵在楚军里也逐渐沦为象征性兵种,连胸甲骑兵都只保留了区区几个而已,至于全甲骑兵更是只有一支了。

那就是重骑兵的旗帜,大名鼎鼎的近卫军第一骑兵团。

但是他们的一身板甲和长矛都扔在仓库多少年了……偶尔被轮换调派到海外执勤的时候,近卫第一重骑兵团,从不穿戴他们的板甲,更不使用他们的骑兵长矛……而是穿戴胸甲,拿着后装线膛步枪,带着后装线膛骑兵炮,挥着马刀作战。

最近两年,他们更是想要把胸甲都给舍弃了……只是碍于天下第一重骑兵的面子,觉得连个胸甲都没有的话,自己还算重骑兵吗?和其他轻骑兵有啥区别?

但在实战当中,自诩为重骑兵的近卫军第一骑兵团,整体作战方式和其他甲等轻骑兵其实没啥两样,都是走快速机动部队的路子。

当然,拿着骑兵刀乃至长矛进行冲锋,依旧是骑兵部队的常规训练项目,很少用不代表不会用、不用……

必要时候,楚军也会发起骑兵冲锋的,只是相对用的不多而已,毕竟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拿着枪炮杀伤敌军获得胜利,也没必要发起骑兵冲锋啊!

倒是印度军团第四师的骑兵团,还保留着冲阵能力,属于标准的线列时代的轻骑兵团。

不过他们日常里其实也以执行侦查任务,战场掩护为主,不到必要时候也不会进行冲阵。

印度军团第四骑兵团,除了军官外,骑兵都是印度贱民组成,不过印度军团虽然是仆从军,但各种装备和战术采用二十年代楚军线列时代乙等标准……毕竟这些仆从军里的所有军官都是清一色的楚国人,学习使用的都是楚国人自家的战术,你让他们玩其他土著国家的战术标准他们也不会。

因此印度军团第四骑兵团,其骑兵编制和战术实际上是二十年代楚国常规轻骑兵部队的翻版,四个骑兵连,单马单骑,共有骑兵八百余人。

远征法国,乃至远征欧洲,楚军抽调的骑兵部队其实都不多,并没有独立骑兵部队,只有两支师属轻骑兵而已。

但是这并不影响楚军在欧洲连战连捷,没办法,楚军火力太凶猛……

然而楚军现在在骑兵建设上,逐渐朝着快速机动部队的路子走,放弃了传统骑兵部队的一些战术战法,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骑兵部队也这样……或者说能这样。

楚军的骑兵部队在战术上运用上的大幅度转变,是建立在大规模服役装备后装线膛武器的前提下的,火力密度不足就学楚军骑兵玩快速机动化,甚至放弃盔甲,会死的很惨的……

毕竟之前的滑膛武器时代里,楚军骑兵的密集冲锋那可是楚军骑兵的招牌打法,非常强悍。

法国人也好,西班牙乃至其他欧洲国家也好,他们的骑兵依旧还保留着传统的战术战法,在战场上进行冲锋依旧是他们的主要职责之一。

甚至他们都还保留着相当多的重甲骑兵,穿戴着盔甲,拿着长矛或手枪作战!

这一次法国人就是想要用传统的骑兵冲锋来粉碎楚军炮兵的巨大威胁。

但是很可惜,他们的意图在刚冒出来,甚至都还没到实施的时候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发现法国骑兵非但不投降,反而要反击的时候,楚军的炮兵部队第一时间就给他们送上了急速射大礼包!

首先是海军舰炮,然后是陆军的野战火炮,持续的密集炮击让刚集结起来,还是在开阔地带集结并前进的法国骑兵们,在远远没有抵达预定战场,甚至都还没有上马发起冲锋的时候,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铺天盖地落下的炮弹,让这些还沉浸在三十年战争时期骑兵战术的法国骑兵们,第一次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现代战争。

在开阔地带集结骑兵,并汇集成密集阵型前进的骑兵,那就是楚军远征炮兵的活靶子,遭到炮击的时候,生存率比在前线依托防御工事的步兵低得多。

随便一发炮弹命中,就能轻易的带走一堆法国骑兵的性命。

而持续不断的炮弹所掀起的爆炸,也让那些没有经历过爆炸场面,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战马变的躁动不安甚至带着骑兵到处乱跑。

当楚军的炮击持续不停的时候,法军的骑兵们再也无法维持密集阵型,为了躲避炮击他们不得不主动散开,由此形成了咋一看上去几乎漫山遍野很吓人的场景,但实际上厚度严重不足的零散队形。

而这还不算完……当法国骑兵们冒着密集的炮火,徒步牵着马匹前进的时候,楚军的两支骑兵团也靠近了。

楚军的骑兵们也没有上前,就是远远的在后头使用骑兵炮进行炮击,偶尔有法军骑兵忍不住冲过来,就在数百米范围内用后装步枪进行密集射击拦截。

如果法军骑兵大规模往前冲击,楚军骑兵直接上马撤退。

如此一来一往,法军的骑兵更难受了!

很快就有法军的骑兵将领受不了这种状况,开始下令让骑兵们上马加速前进,不惜提前消耗战马体能,也要尽快抵达预定出发阵地,然后发起冲锋。

但是最终他们还是没能完成这个意图!

当他们靠近千米左右的时候,前方的楚军步兵们也已经等待多时……

接下来就是更加猛烈,更加密集的炮击,连楚军的70毫米步兵炮甚至印度军团的滑膛炮都加入了炮击。

而楚军的步兵们,也打出了远远超出法国骑兵想象之外的密集火力!

仅仅是几分钟后,最勇敢,决心最大,冒着楚军猛烈炮击和步枪火力,依旧顽强发起冲锋的千余名法军前锋骑兵就伤亡殆尽。

下一瞬间,彻底意识到事不可为的法军骑兵大规模转身逃跑,试图撤离战场,然而这个时候楚军的骑兵又追了上去痛打落水狗!

一场骑兵反击,直接导致法军骑兵战死超过三千人,受伤者无数,而战果只是消耗了大量楚军炮弹,造成大约百余名印度军团士兵的死伤。

他们别说摧毁楚军的炮兵阵地了,实际上连靠近楚军炮兵阵地五百米都没能做到……

在楚军的密集火力面前,传统骑兵已经严重落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