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来呀,快活啊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来呀,快活啊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8 22:25:29

一艘艘船停靠在通济门外的码头,一片鱼腥味传出。

在码头讨生活的伙计们有些郁闷,无他,码头被朝廷包了场,上午没活干了。一队队军士跑来,搬运着一筐筐鱼、虾、肉。

为了弥补伙计们的损失,官员竟然破天荒地“发钱”,虽不多,每名伙计二十文,抵往日多半天的工钱,这让众人热闹起来。

还有想浑水摸鱼捞好处的,结果连五个熟悉的人都认不得,被赶了出去。

朝廷宴请水师军士及其家眷,这一次宴请规模堪称宏大,足有四万人之众,这还是许多家眷只来了一人或两人。

奉天殿广场布置满了长桌、长凳,礼官引导着水师军士、家眷落座,一群家眷拘束不已,甚至还有些惶恐,连坐都坐不安稳。

礼部尚书陈性善看到这一幕,连忙宽慰:“你们都是有功军士的家眷,今日参加宴会,是庆功的,大可放开了吃喝,皇上说了,今日虽在宫内,却不追究诸位失礼之事。”

对于大型庆典,礼部自有章程,几万人落座,安排得满满当当,却又秩序井然。

内侍与宫女送上瓜果,酒水。

陈性善看了看时辰,安排内侍去请朱允炆。

朱允炆自不会缺席,带上朱文奎一起出现在奉天殿广场,看着挤满了广场的人,不由地苦笑,看来南京奉天殿广场还是小了一些,北平是应该设计一个大型广场,也好为日后大阅兵、大宴请留下空间。

虽是

免礼,但水师将士与家眷还是纷纷站了起来。

朱允炆登至高台,对水师众将士与家眷喊道:“今儿没什么可说的,就一句话,放开了吃,放开了喝,今日你们是这奉天广场最尊贵的客人!”

陈性善差点晕倒,这么大排场,你好歹讲两句,这也太随意了吧……

“来呀,快活啊!”

骆冠英一嗓子嚎叫起来,跳起来站在凳子上,手里还拿着两根筷子敲打着。

陈性善瞪大眼珠子,这,你这是干嘛?

完了。

朱能也跳了起来,配合着骆冠英,喊道:“兄弟们,起来快活啊,风暴就是我们的木马,白鲨就是我们的猎物,远方就是我们的使命!”

郑和见状,眼有些发红,这是船上的号子,是在无数个日夜里,激奋人心的呼喊,是打起精神,让船员前进的口号!

回忆着往日里的一幕幕,郑和也不由地站起,喊道:“来呀,挂帆乘风,劈浪前行,看那黑云,由我来收服……”

陈性善看着乱糟糟的场面,一个个水师将士没半点分寸,没半点军士的肃穆样子,倒像是一群没规矩的海贼在这里喊叫着,这,咱们可是在奉天殿广场,可是大明礼仪最重的宫内……

“皇上……”

陈性善很是着急。

朱允炆笑着摆了摆手,看向朱文奎,朱文奎走到长桌面前,拿起一双筷子,敲打着喊道:“看那漩涡,吞噬无数,我还有使命,逆了这命也要前行,扬帆啊……

这是郑和水师远航的歌。

朱文奎很喜欢这首没有名字的歌,看到这航海日志时,都哭了几次,跟着郑和学了好多次,今日宴会终是一鸣惊人。

水师将士看着参与进来的朱文奎,彻底放开了,一个个站起来喊叫着,原本的庄严肃穆一下子被冲得没了影子,转而被狂喊的热闹取代。

郑和拍桌子,朱能敲碗,骆冠英挥舞着筷子,沈伟站在凳子上跳舞,就连神医出身的匡愚、郁震也都摇头晃脑,嘴里嗯哼着。

“兄弟们,杀饭啊!”

万青林见光禄寺开始安排饭菜,扯着嗓子喊。

杀饭!

如同消灭一个个敌人,一个个艰难险阻,将它消灭殆尽!

水师航行,改了许多生活习惯与用语,更重视提振军心与士气,以适应枯燥而漫长的航行。

太子可以不顾身份,毕竟年纪还小,失点礼无所谓,可朱允炆毕竟是皇帝,没办法像骆冠英一样喊一嗓子“来呀,快活呀”,只好走入人群之中,与那些目瞪口呆的家眷们说笑两句,然后举杯共饮。

朱允炆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杯,只记得走到最后的时候脚步都站不稳了,强忍着难受,对军士家眷说:“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儿子,丈夫,世人也不会忘记他们,来,喝!”

内侍很是担忧,虽然给皇上的酒并不算烈,酒杯也浅,可这样一圈下来也有六百多杯啊,这么多水喝进去也让人受不了,何况是酒!

朱允炆

喝醉走了,场面更是热闹起来。

光禄寺拿出花生、土豆、番薯等物,一桌上放一点点,一个人品尝一丢丢时,家眷们更是感动,至少知道了,自家的男人是为了这些可以活人无数的宝贝而牺牲的!

大宴会从上午持续至傍晚,宫里的好酒几乎搬空,光禄寺的厨子也彻底累瘫了,一干食材更是耗去无数,还得抓紧采购,要不然宫里的食材坚持不了两天……

在宴会结束之后,兵部、水师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内阁与户部就开始了对封赏问题的大讨论,地点选在了水师都督府内。

铁铉拿着朱允炆的批示奏折,对李坚、徐辉祖、杨士奇等人说:“按照皇上旨意,郑和封国公,朱能、张玉封侯爵,张玉追封国公,由兵部拟定谥号。沈伟、万青林等,封伯爵。诸位可还有其他异议?”

李坚接过铁铉手中的奏折,审视了一番,不由皱眉:“骆冠英的名字为何被划掉了?”

铁铉直言:“这并非兵部划掉,是皇上亲自划去的。”

李坚凝眸看向铁铉,又看向徐辉祖、杨士奇等人:“骆冠英功劳不容忽视,他在水师中的地位仅次于张玉与朱能,更是带领船队,第一个抵达新大陆,燃起烟柱,引导水师汇合,立下巨大功劳,岂能没有封赏?”

杨荣喝了一口茶,开口道:“皇上必然知晓骆冠英的功劳,之所以划掉其名字,恐怕是另有所用。”

陈挥摇

头:“哪怕是另有所用,也不能免了封赏。骆冠英之名,水师将士无人不知,若没了他的封赏,朝廷很可能落下个赏罚不明、亏待功臣的恶名,天下人都在看着,岂能因另有所用而放弃封赏,我认为,封赏名录上,必须有骆冠英的名字。”

铁铉没有反对:“既是如此,那就先加上他的名字,若皇上再行划去,我们再询问缘由,定不能寒了人心。”

李坚、陈挥连连点头,皇上你不能因为是骆冠英他姐夫,你就胡来,当初朱文正守护洪都多大的功劳,老朱不给他封赏,结果呢,朱文正连造反的心思都有了,你要吸取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武英殿。

朱允炆严肃地看着骆冠英,问:“你决定了?”

骆冠英重重跪下,叩头道:“臣愿用功劳,换叔叔脱离松山矿场,弟弟冠华从交趾调回句容。”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你应该知道他们犯了法,若不是看在淑妃的面子上,他们被斩首都是轻的!现在你愿意舍弃爵位,救骆华离开矿场,骆冠华回句容,朕若不准,怕是不近人情。只不过你可要想清楚了,舍弃爵位,你可能这辈子都难以封爵。”

骆冠英坦然:“若守着爵位,亲人却受尽磨难,怕也不会开心。与其要爵位,不如要亲情,祖母若还在的话,一定也会支持冠英如此选择。”

朱允炆摆了摆手:“先回去吧。”

骆冠英行礼离开。

朱允

炆看向黄淮,问:“你认为如何?”

黄淮整理着一摞文书,回道:“骆冠英在此番航行中立有大功,若不封赏,恐有损朝廷公正。不妨折中,给其爵位,不给爵位俸禄。”

朱允炆呵呵笑了笑,点头说:“你是一个有才之人,待在武英殿有些浪费了,去吏部考功司吧,监察官员,勿要畏惧,勿要行私。”

黄淮连忙跪下谢恩。

两日后,朱允炆批准封赏文书,大封赏拉开大幕。

郑和封郑国公,跃至人臣巅峰。

张玉封侯,追封忠武公,谥号忠显。

朱能封蓝海侯,骆冠英封首登侯,沈伟封……

大肆封赏!

转眼之间,朝廷伯爵的数量已经超越了洪武时期,比开国时的伯爵还多……

户部鼎力支持,一口气拿出了四百万钱钞用于封赏,同时还搭配有各类物质奖励,官邸、粮食、布匹、香料等等。

盛况轰动一时,官员贺喜者、羡慕者无数。

朝廷对水师的大封赏,带动了民间对大海的向往,一些百姓子弟也开始主动接触航海知识,为了补充后备人才,水师都督府联合国子监,打造了独立于国子监之外的水师学院,专司航海教学。

在封赏之后,户部、国子监农学院已经选择了一批人,分为十组,各自从宫中带出一批正在育苗的番薯,连车带土一起拉走,前往皇家田庄、南直隶诸地、苏杭、江西等地。

番薯种植时间相对而言并不挑剔,四月底五

月初影响不大,允许先行种植。

朱允炆列出了农作物耕作表,并选派一批人带土豆、玉米等前往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地,按照农时准备耕种。

为了确保耕种无误,确保收成,朱允炆特意写了耕作细则,并将一部分种子交给水师军士家眷耕种,安排专人负责照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