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晋商小掌柜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晋商小掌柜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8 22:25:29

朝鲜,松京。

郭掌柜命伙计在新租的铺子外挂起招子,招子上写“收参价高,走货大明”八个字。

招子很是显眼,随风摆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松京城里,现在流行什么都向“大明”靠拢,学校改成了松京国子监,对标大明金陵国子监,定州船厂改为了第一船厂,对标大明龙江船厂,并大建社学,效仿大明强适龄儿童入学……

大明人在松京是受欢迎的贵客,哪怕是商人。

郭掌柜很喜欢松京的气氛,这里的人给面,只不过那李芳远也是,学这个学那个,把郁闷人的浮动税率也学了过来,这简直是让大明商人有些滴血。

移开算盘,郭掌柜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大东家常百业差人送来的,信里让自己考察朝鲜货物,铺一铺货路,并在适当的时候,看看能不能与日本商人取得联系,做几笔买卖。

“我的大东家,你是怎么想的……”

郭掌柜有些哀叹。

日本商人?

????????????????现在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日本商人,朝鲜和日本敌视,李芳远也不喜欢倭国,大明又占据了大琉球群岛,倭国周围虽然都是大海,可根本就出不去啊……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有些货物还是值得入手的。

洪武年间,日本就有货物流入大明。比如日本的刀剑,客观地说,地方不大,造出来的刀剑还真不差,听说在日本国内,一把也就是八百文左右,可到了大明,转手就能翻两三倍,卖到三两多,甚至更高。

还有日本的漆器,这玩意也是不错,运回去绝不会亏。除了这些之外,日本的苏方木、屏风、扇子也能入手。

只不过啊,大明与日本有仇,做这种买卖昧良心啊。

要不是东家的印鉴与暗记无误,郭掌柜都怀疑是不是有人伪造了常百业的信。在朝鲜收点高丽参不就好了,和倭国做买卖干嘛,晋商还不至于饥不择食吧……

郭掌柜正嘀咕着,得力伙计姜中走了过来,轻声道:“掌柜的,有人拿了一批高丽纸,问咱们要不要收?”

“高丽纸?”

郭掌柜眼神一亮,收起信就走了出来。

一个朝鲜儒生怀抱着一个包裹,见郭掌柜出来,连忙说:“我家娘子生了病,我想将手里的纸张卖掉,掌柜行行好收下吧。”

郭掌柜面露为难之色:“年轻人,我们这里是收人参的铺子,为何不去当铺?”

儒生摇头:“当铺给的价太低,你们走货大明,想来更知晓这纸张的珍贵,我希望你们能给个好价钱,好医治我家娘子。”

郭掌柜让儒生坐下,安排姜中上茶:“既然来了,那就是客。你如今心急如焚,我也不多说其他,直接看货吧。”

儒生连忙上前,将包裹放在桌子上打开,露出了一卷卷纸。

郭掌柜打开一卷纸看着白亮如缎的纸张,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可是上等的高丽纸啊。

高丽纸有规定的规格,横二尺五寸,长四尺,以棉、茧为主要原料。这种纸张粗制的,坚厚若油,可以直接当窗帘或遮雨之物来使用,而精制者,多用于书画,而眼前的纸张,白亮光滑,柔韧如绵,显然是最上等的高丽纸。

郭掌柜很清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纸张都是贡品一级的存在,当然,李芳远进贡这东西到大明的时间并不长,毕竟朝鲜开国时间还不如大明时间长……

“好纸!”

郭掌柜由衷感叹。

儒生连忙说:“运笔纸上,腻滑凝脂,毫不涩滞。落墨则成半渗化状态,发墨之可爱,别有韵味。这是最好的高丽纸,走到大明想来也能换个好价钱。”

郭掌柜沉吟了下,叹息道:“若这高丽纸早个五年出来,兴许还能卖个好价钱。可现在,这种纸张在大明已经不值钱了啊……”

“啊?”

儒生面色惨淡。

郭掌柜放下一卷纸,坐了下来:“你应该也知道,大明广建社学,发行教材无数,每年要刷印的教材就需要无数纸张。大量的需求让朝廷革新了制纸技艺,再说了,????????????????这高丽纸也不如大明宣纸,实在是值不了几个钱,你还是拿回去找其他人家问问吧。”

儒生着急的哀求:“掌柜行行好吧……”

郭掌柜见儒生可怜,又是救人心切,便伸手说:“这些,三两银,不行你就走。”

儒生嘴角哆嗦着,三两银,自己买下来这些纸张的时候,可是足足花了二十两,那时候家境殷实,父母尚在……

“好!”

儒生强忍着悲痛。

郭掌柜看了一眼姜中,姜中取来三两碎银。

儒生接过,刚想离开,就听郭掌柜喊“等等”,不由回过头,茫然看着郭掌柜。

郭掌柜从身上又掏出二两碎银,走到儒生身前,抓起儒生冰冷的手,塞了过去说:“刚刚是生意,这是情义,好好照顾好你家娘子,若日后没个营生,不妨跟我吧,我铺子里缺人,虽然一个月给不了你多少,但吃穿总不愁。”

儒生感动不已,扑通跪下,喊道:“在下李成举,感谢恩公!”

郭掌柜笑着将李成举送出门。

姜中有些不解地问:“掌柜缘何要多花这二两银?”

郭掌柜笑着说:“这高丽纸有十卷了吧,拿回去,少说也能净赚个八十两,京师里不少人盼着这种纸张都没地方买呢。若能用二两银收他为我们所用,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毕竟我们对朝鲜也不是多熟悉。”

“掌柜,人参收吗?”

两个女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郭掌柜让姜中收起高丽纸,笑着迎上前:“开门做买卖,自然是要收的,两位姑娘请坐。”

李秀姬坐了下来,李秀师拿出一个木匣子,打开了给郭掌柜看。

郭掌柜看着木匣里躺着的人参,拿出手帕,小心翼翼拿起端详着,只见这人参长如巴掌,色泽酱红,表皮坚实,褶皱很少,呈四棱柱形,不由得笑着说:“这人参品相不错,还是红参。”

李秀姬嘴角含笑:“掌柜眼光不错,这确实是最上等的人参,还是六年收割的。”郭掌柜连连点头,高丽这块地适合种人参,通常是四至六年收割,以六年为最佳,超过六年,这人参的品质也就走下坡了。

人参,百草之王。

中医里将其作为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的极品,大明许多大户人家都会购买一些上好的人参,关键时候能吊着命。

“这人参不错,是上等货,我愿出二两买下。”

郭掌柜认真地说。

明代初期,人参并非是贵不可及的东西,寻常人参,一斤也不过二三两银,极品的,也不过十两多银一斤。

没错,是按斤算的。

李秀姬听着还算是厚道的价,争取了几次,终于以二两三钱成交。

李秀师见郭掌柜收起人参,笑着问:“掌柜的,你们是大明人?”

“是啊。”

郭掌柜笑着回。

李秀姬作伤心状:“不瞒掌柜的,我们姐妹没了父母,这变卖了家产,四处飘零,听闻大明强盛,我们很是敬仰,也想去大明京师看看,不知掌柜可否指点一二,我们愿意出钱。”

郭掌柜做成买卖,心中高兴,道:“两位姑娘是朝鲜人吧,这可不好办。虽说朝鲜与大明山水相依,可终归是有界限的。朝鲜官府也不会准许百姓随意外走,若两位当真想去大明京师,还得让官府的人发了文书才可。”

“可我们两个弱女子,官府哪里会准我们离开。”

李秀姬垂泪。

“官府不让你们走,那就安心留在朝鲜吧。”

郭掌柜看着两个红着眼娇滴滴的美女子,却丝毫不为所动,这些年走南闯北,什么人没见过,这点小场面还是驾驭的住。

李秀师见郭掌柜不上道,转而说:“那掌柜可愿给我们讲讲大明京师的事,满足我们的憧憬。”

郭掌柜没心思招待,但毕竟是顾客,也不好得罪,安排伙计姜中陪两人说话,

姜中跟着常百业在京师居留许久,自是熟悉:“大明金陵,可谓是人间富贵之地……”

“皇宫大不大,听说皇帝有三千的女子,是不是真的?”

“谁说的,都是假的,建文皇帝的妃子寥寥无几……”

“你刚刚说的龙江船厂在哪里?”

“长江边上。”

“有很多匠人吗,我们朝鲜造船厂也有不少匠人,足足八十个呢!”

“八十,我们那八百也有……”

“那过了扬州,就到淮河了吗?”

“是啊,再向北就是黄河,再向北就是北平,说起北平……”

“北平这么重要,一定有很多军队守卫吧。”

“那还用说,那里可是有七万北平军士,这些人虽比不上京军,可也是百战之师,许多人还是燕王部下,骁勇善战……”

整理着账册的郭掌柜越听越不对劲,看着与两个女子相谈甚欢的姜中,目光中透着不解。这两个女子话里话外,似乎都在询问大明的城防、卫所、兵力部署啊,这姜中也真是,怎么就把不住嘴,什么都给说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