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朱允炆端起茶碗,等待着众人的分析与谋略。

没错,大明派遣大规模兵力,凭借着火器优势,去群殴一群游牧民族很热血,很爽。

但现实不仅如此。

战争不是儿戏,翻遍史书,哪怕是兵力占优,局势占优,高明的将领也都会怀揣着敬畏之心,谨慎布局,小心行事。

朱元璋打张士诚的时候如此,徐达打大都的时候如此。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就不需要考虑了,马哈木、阿鲁台现在连个破房子都没有,整天住的还是移动帐篷。这群人不需要买房,也没有坚城,大明与他们的战争,只能在草原上分出胜负。

伐兵,是最后需要考虑的事。

现在需要考虑的是伐谋、伐交之事。

朱允炆清楚,现如今的大明火器确实具备了毁伤骑兵军团的力量,但这种优势因为火器的不连续无法形成真正的降维打击,想要全面碾压、零伤亡,直接将马哈木、阿鲁台等人给突突了,还是不太可能。

何况草原行军,骑兵为主,这些年来,虽说大明骑兵数量年年增长,可过长的边境需要守护,各地卫所都需要骑兵补充,导致骑兵增量具体到某一地,显得十分有限。

还有后勤问题,这确实是个老大难。

解缙、杨士奇、铁铉、徐辉祖、李坚等谋划对策,宣青书、袁岳、杨溥等人提出补充,在经过一个时辰之后的讨论之后,形成了基本共

识。

铁铉看向走过来的朱允炆,手持竹节指着沙盘,仔细介绍着:“皇上,虽说看似大明要打一场多线战事,但经众人讨论之后,已除去三线。”

“哦,哪三线?”

朱允炆问道。

铁铉看向李坚,李坚指向东海三岛:“皇上,东海中三岛问题,已交给东海水师与东南水师,集大明水师精锐,又精兵强将,臣以为,这里已不足为虑,此一线的足利幕府,可拔除不作考虑。”

徐辉祖赞同:“两路水师主力,倭军万不能抗,虽有地利可能会拖延战争进度,然胜利一定归属水师。何况这两路水师后勤已基本到位,无需再安排兵力与船只配合。”

朱允炆含笑道:“有郑和、朱能、骆冠英,还有杨荣等人在,东海三岛确实不需要给予多少关注。”

这一路集结了大明水师的全部精锐,全改造后的新式蒸汽机船,还配备了纯铁船,不说船只与火器的配备,就是大船长一级的人物,足有六千余人,经历过生死考验,意志坚强,纪律严明。

他们若是打不下来主力尽出、国内虚弱的足利幕府,那才是笑话。

铁铉继续说:“还有一路,是朝鲜境内倭军这一路,按照既定计划,已交给了张辅领兵作战。按时间来算,李褆、李裪等人已回到了朝鲜,李芳远很可能已退让给李裪,张辅领兵入朝抗倭的时机将要成熟。”

“张辅在广西、安南等战争中,深谙

山林作战,又擅指挥大军,朝鲜境内多山,辽东、东北卫所兵力十万,足够张辅所用。而这一路先期筹备已准备妥当,尤其是水师为张辅送去了大量粮食与火器物资,目前来看,张辅这一路也不需考虑。”

杨士奇很是赞同,徐辉祖微微点头。

朱允炆含笑不语。

让人屠张辅去辽东驻扎鸭绿江边,点的不是张辅的名,是“人屠”的名,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大屠杀。

担心张辅,还不如担心张辅军队里刀够不够多。何况张辅手中的十万兵里面,有三万是京军迁移过去的,是真正的京军精锐。

“还有一路呢?”

朱允炆询问。

铁铉指向西南,严肃地说:“乌斯藏!”

朱允炆盯着沙盘上的乌斯藏,高隆的土堆,撒上石灰,代表了雪原。

袁岳走出来,正色道:“皇上,乌斯藏反对朝廷驻军,似有反兆,但因乌斯藏偏居西南,又是高原之地,朝廷只需封锁山道,不让其下山即可,无需此时分兵讨伐,空耗兵力。待收拾完云南土司与其他诸敌之后,朝廷再解决乌斯藏,不过是举手之事。”

朱允炆笑了笑,看向袁岳:“看来这些年来,你的谋略还是见长。乌斯藏反对驻军,吵吵嚷嚷的只是当地的大小领主,这些小势力极度分散,别说外人,就是乌斯藏的尚师、弟悉都无法完全掌控。让他们反对,随他们闹腾,最多只能在高原之上喊叫,主动

派人下高原攻打大明,呵,高看他们了。”

袁岳敦厚一笑:“皇上的意思是,等他们喊叫疲惫了之后,咱们再上去收拾他们?”

朱允炆看了看铁铉、杨士奇、徐辉祖等人,见没有异议,便点头道:“除去这三线,剩下的就是兀良哈、鞑靼、瓦剌与云南土司四线。”

宣青书走了出来,指了指云南方向:“云南土司这一线,兴许也不考虑,真正值得注意的,只是兀良哈、鞑靼与瓦剌这三路。”

铁铉看向云南方向,有些拿不准。

此时的云南有沐晟镇守,沐晟扫荡土司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算是老项目了,基本上几年就会举办一次。

经验丰富,又有一批虎蹲炮在手,云南确实不需要太过担心。

只是,谁也不能确定云南土司作乱的规模有多大,参与力量有多少,会不会引动贵州、广西、广东三地土司造反。

杨溥面色平和,轻松地说:“云南境内有沐晟与云南都司,无论多少土司联手,都可应对。广东因为海外贸易所获颇丰,已施行了新军之策,若广东乱,定能处置。广西方向更不需要担忧,张辅虽然离开了广西,那广西都司多是经历过安南之战的将领,军士作战经验丰富,问题不大。”

“退一万步,广西、广东土司作乱,可以调韩观带兵从交趾北上,南北夹击之下,安定广西。调南洋水师北上,可平广东之乱。从这个角度来看,

土司问题看似棘手,实则无需抽调京军,地方卫所足以应对。”

解缙拍手,称赞:“皇上,他二人所言极是。纵使多省土司作乱,看似势大,波及广泛,但土司终究是蛮夷,不懂策略,只会蛮横抢掠,手段虽残暴,终会倒在卫所军士脚下。若不考虑土司问题,那所谓的举世攻明,也不过只是兀良哈、鞑靼与瓦剌,如此一来,应对更显轻松。”

杨士奇、徐辉祖等人连连点头。

兀良哈、鞑靼与瓦剌看似是三路,实际上这都是死去元廷一分为三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风雨欲来,实则是大明与死去元廷的再一次碰撞,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再一次交锋!

洪武年间,太祖时期尤能分三路进取元廷,现在如今建文朝,国力蒸蒸日上,焉不能三路出击?

朱允炆见局势逐渐明朗,目光看向沙盘上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下一道旨意给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交趾都司,若土司作乱,烽火燎燃,都司追击,可越境作战,力求消灭作乱贼寇。另,命各地衙门官署安抚当地土司,声明厉害关系,阐明朝廷之策,顺朝廷者存,逆朝廷者亡!”

徐辉祖、铁铉领命。

越境作战,这道旨意确实需要。

都司作战区域只局限于该省之内,没有旨意不能擅自追出境外作战。如果云南的土司跑到广西去了,沐晟没有旨意,不能直接进入广

西作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土司在广西休整。

有了越境作战的旨意,那就意味着土司跑到哪里,就打到哪里!

看着沙盘的袁岳,目光从云南看向南面的渤固、沧澜、大城王国等地,吞咽了下口水,问了句:“皇上,越境作战,指的是哪个境?”

朱允炆看了一眼袁岳,淡然一笑:“哪个境,你不清楚,沐晟他们清楚就好。”

袁岳打了个哆嗦。

都举世攻明了,咱们这位皇帝的心思还不止是应对敌人,竟然还想借势而为,平定土司的同时,顺带扩张点领土……

他到底有没有将这群人放在心上,怎么感觉这场突然出现的战争局势,是朝着皇上渴望的方向在运作?

这,该不会是皇上一手布置出来的大局吧?

袁岳连连摇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皇上向来不打无准备战之仗,眼下局势已经超出了朝廷的准备。

若真是皇上安排的,那自己此时应该待在西疆省,拿着铁锹给马哈木挖坑才对。

朱允炆坐下,众人站为两排。

铁铉出班,肃然道:“皇上,三线作战,对大明已无太大压力,是远交近攻,逐个击破,还是三线出击,倾力一战,当听凭皇上安排。”

朱允炆看着众人,威严地问:“你们倾向于哪一种方略?”

铁铉看了看徐辉祖等人,道:“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朱允炆敲打着桌子,思考着可行性。

铁铉沉声道:“远交瓦剌,可延滞

瓦剌。虽说马哈木向来有野心,但把秃孛罗深知大明厉害,清楚一旦开战后果难收。臣等以为,可拉拢把秃孛罗,分化瓦剌,软硬兼施,让马哈木、太平瞻前顾后,不能全力南下!”

——

感谢尼小猪教育与莫兔子精的萝卜,文中借用了两位的评论,惊雪谢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