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灾是人祸(一更)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天灾是人祸(一更)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滚滚而动的雷声,如野兽低沉而骇人的咆哮,威慑着世间万物。

张显宗的目光中透着浓重的担忧。

船舱中的人也听到动静,纷纷走了出来。

户部主事宋礼、兵部郎中潘行、五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安全局指挥同知薛夏,四人尚未问发生了什么事,便看到了如此阴沉可怖的一幕。

高巍深吸了一口气,道:“高某平生从未见过如此景象,黑云遮天,必是有暴雨将至,侍郎大人,我们应马上靠岸,寻找避雨之地。”

“不能上岸!”

张显宗与宋礼同时喊道。

张显宗惊讶地看了一眼宋礼,问道:“你如何看?”

宋礼指了指黑云方向,面色凝重道:“大人,黑云蔓延遮天,其范围必是不小,一旦有暴雨降落,黄河之水必然暴涨,到时,黄河堤坝是否稳固,才是关乎大局之事。宋某提议,不去宿州,改去徐州、开封。”

张显宗赞叹地看了一眼宋礼,道:“你说得对,下令船工,全速前进,目标徐州!”

话音刚落,一道闪电便劈开长空,明亮地刺人双眼,随后便是一阵巨雷,还有更显黑暗的乌云。

“雨来了。”

薛夏沉声说道。

张显宗、宋礼等人抬起头,并没有看到雨来,伸出手去感知,也没有发现有雨。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水面之上,哗啦作响,声音从前面传来。

雨幕如遮,快速盖了过来,自北如线,拉至南面。

张显宗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雨与未雨区域的分界线,然而,只是一瞬,雨便落了下来。

沉声的雨点,砸落在众人身上,狂风开始吹起,船只在黄河之上猛地侧身。

张显宗一个站立不稳,便要跌落黄河,千钧一发之间,薛夏探手抓住张显宗的衣襟,猛地一带,将其拉了回来,其他人踉跄站稳。

“快入船舱!”

薛夏高声喊道。

众人连忙进入船舱,呜呜的风声,传入船舱。

“大人,船工说风大,无法行船,需要靠岸。”

随从连忙禀告道。

张显宗一脸焦急,此时若是放弃水道,改行陆路去开封,那这千里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若是雨情严重,出现了水灾,祸及两岸百姓,自己纵万死也难辞其咎。

宋礼见张显宗犹豫不决,便对随从说道:“去找个老船工过来,快!”

张显宗疑惑地看向宋礼,宋礼连忙解释道:“大人,我等若改陆路,雨天之下,想要到达开封恐耗费时间颇多,且雨天行马,极不安全。”

“不安全也比在这船上安全吧?”高巍脸色有些难看,一手抓着船壁,道:“陆上纵然是摔了,不过是爬起来再上路便是。可要是船在河里翻了,以我等水性,如何能保?”

潘行暗暗点头,道:“不若先行靠岸,骑马北上,待出了雨区,我等再换乘船只奔赴开封,也是稳妥之法。”

张显宗面色肃然,并没有回答两人,而是看向薛夏,施礼道:“谢指挥同知救命之恩。”

薛夏摇了摇头,不苟言笑地道:“皇上钦命我随行护卫张大人,若大人出了事,那薛某也回不去了,没什么救命之恩,我只是履行本分而已。”

“那依你看,我们应当如何?”

张显宗询问道。

薛夏的身份不寻常,其是安全局指挥同知,而安全局是皇上的耳目。

面对张显宗的

问话,薛夏只是咧嘴一笑,道:“此行以大人为首,只要是大人所决,那薛某自是听从,绝无二话。”

张显宗看着看似淳朴,实则老油条的薛夏,尚未说话,便有老船工进入船舱。

“问吧。”

张显宗对宋礼说道。

宋礼微微点头,向前对老船工问道:“敢问这天气,往年可曾见过?”

老船工已近五十,头发灰白,但体力尚在,精神不错,见官家问话,便操着一口河南口音,道:“俺见过一次,那时候俺家还在原武,不过发了大水,后来没办法,流落到了淮安。记得上一次这么大的动静,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对,就是那一年。”

“洪武二十四年?!”

张显宗、宋礼、高巍等人面色一变。

明初,黄河主流基本上仍走元末贾鲁故道,亦称黄河故道,即经荥泽、原武、开封、商丘、虞城、徐州等地,与泗水汇合,至清流县汇淮入海。

洪武十五年,黄河在荥泽、阳武决口,经由怀远县挟涡入淮。

洪武二十四年,黄河河水暴溢,这是明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黄河夺淮。黄河水经由凤阳府境内挟颍、涡二水入淮,称为大黄河。

当时的凤阳府为中都,府辖亳州、颍州等十八个州县,跨淮河两岸广大地区。

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夺淮,不仅生灵涂炭,死伤无数,还彻底淤塞了会通河,导致运河北上水道不畅,无法行运大船。

这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最近一些年,并没有大的水患。如今听闻老船工说起,张显宗等人不由骇然。

宋礼脸色有些苍白,无力地问道:“这风,要刮到什么时候?你可知道?”

老船工看了看宋礼等人,壮着胆子问道:“你们可是朝廷派来视察水道的官员?”

“大胆!你这船工竟敢探寻朝廷之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高巍厉声呵斥。

老船工吓得一哆嗦,连忙下跪求饶。

张显宗皱了皱眉,看向高巍,道:“容船工说个清楚,还请断事大人耐心一二。”

宋礼为人亲和,上前搀起老船工,和煦地说道:“没错,我等是朝廷委派视察水道的官员。”

老船工见此,连忙下跪,哀求道:“还请大人们为两岸百姓,谋一条生路啊。”

“你这是何意?”

宋礼不解。

张显宗等人也有些错愕。

老船工哽咽起来,道:“俺老伴、儿子、儿媳,都死在了洪水之中,如今只剩下俺与孙子相依为命。若再发洪水,这两岸百姓,多少老乡,都将会葬身在这水龙王嘴里啊。还请大人,惩治贪官污吏,救救他们。”

看着跪拜的老船工,张显宗眉头紧锁,沉声道:“贪官?听你这话,似有隐情。”

老船工倔强地抬起头,看着张显宗,咬牙道:“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河南原武黑洋山决堤,大人不会真的认为,这只是天灾吧!”

一句话,震惊了所有人。

薛夏更是浑身一震,盯着老船工。

张显宗脸色变得极为严肃起来,上前一步,厉声道:“你什么意思?”

老船工含泪苦笑,道:“什么意思,大人还不清楚吗?当年原武修堤,百姓被征用三万,每日吃不饱不说,连一口水都喝不得!渴了只能去喝这黄河之水!一碗水,二两沙!你说这样的大堤,能稳固吗?能不决堤吗?”

张显宗后退了两

步,面色凄然。

滔天的天灾,竟是**?!

“你如何得知?若是你说错了,可是要杀头的!”

薛夏深知此事问题之大,牵涉之广,不由问道。

老船工看着薛夏,双手猛地撕开胸襟,胸口处,一个如蚯蚓爬出来的“匠”字赫然显现。

薛夏目光一寒,这伤口,是烙铁留下的伤!

老船工咬牙道:“这就是当年俺参与修筑原武堤坝时留下的!只是因为俺儿子饿得实在不行了,俺便哀求官家能赏一口饭吃,官家赏给俺和俺儿子的,便是这烙印!还外加赏赐了俺三十鞭子!”

“是谁?”

张显宗咬牙切齿。

洪武年间,修筑河堤乃是国事,征用民力是无数,可从未听闻如此欺民之事!

如今事情已过去数年之久,更是无人提起。

眼下这老船工,竟说当年水患,乃是**所致!

“原武知县蔡智,还有……”

老船工咬了咬牙,说道:“还有,周王朱橚!”

一声炸雷横空而过。

“你,你说谁?”

张显宗无法相信。

“周王朱橚!”

老船工咬牙喊道。

“胡说!”

高巍连忙走向老船工,抬腿便是一脚,直踹向老船工的面门!

砰!

哎哎——

高巍痛苦地倒在一旁,捂着小腿,怒目看着薛夏,喊道:“他一个乱民,竟然敢诬陷藩王,此人必有异心,你不抓起来审讯,竟然阻我?!”

薛夏收回脚,护在老船工之前,威严地说道:“高巍,我知你与燕王关系不浅,而周王又是燕王亲弟,你维护周王可以,但希望你记住,他是大明的子民,若他所言有虚,也轮不到你动手动脚!自有司法之人制裁!”

“你若再敢出手,那薛某会认为你不明是非,擅自欺压百姓,按安全局律令规制,我可调地方衙门,直接抓你入狱!”

高巍咬牙切齿,却又不敢发作,只好站了起来,右脚不敢受力,阴寒地说道:“诬陷藩王,乃是朝廷重罪,我作为都督府断事,行事冲动了一些,还请见谅。”

薛夏不再说话,而是站立一旁。

张显宗心头更是骇然,定了定心神,对老船工说道:“周王素日平和,心怀仁慈,更是一心向医,如何也不会做如此之事吧?仅凭你一言,可无法证明什么。”

这件事就是一个巨大的坑,牵扯着皇室藩王,自己只不过是工部侍郎而已,万一陷入其中,那便会遭遇皇上、周王与燕王的三重压力。

这是要挤压死人的!

老船工满脸泪水,跪道:“其他之人已然丧命,只剩下俺一人带着孩子漂流而下。若大人不信,可调查周王府!”

调查王府?

张显宗可没这个权限,也没这个胆量。

风更大了,船越发摇晃。

“周王的事暂且放上一放,船家,依你看这风能多久小下来,我们需要早点赶往开封,若只是疾风骤雨,没什么问题也就罢了,可若真是连绵多日的暴雨,那必然会形成水灾,耽误不得,你也不想让两岸百姓遭灾吧?”

宋礼有些站立不稳,急忙喊道。

在宋礼看来,现在最紧要的事,不是追问已经过去的灾难,也不是想怎么调查周王,而是避免可能到来的灾难。

死了的人可以等,活着的人,等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