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计,天价粮(二更)

吴远、邱大来等人变得不安起来,若是余生被安全局盯上,那想要办点事,就太难了。

说不定下葬的日期,还得提前。

郁新安静地看着,并不作声。

有时候,对他们太客气,他们会以为自己好欺负,既然客气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换不客气地来办吧。

雄武成是武夫,还是安全局的武夫,事情闹再大,也不归自己管,哪怕是他干掉了这群人,自己也无所谓,顶多增加一些灾民,一起救灾而已。

反正虱子多了不愁。

若这些人太过分,无视百姓生死,那郁新也不介意以丢掉乌纱换一次雷霆手段,到时以死谢罪天下。

吴远见对方如此强硬,不得不退让,只好道:“我等手中属实无粮,但既然官家需要,那我等也只好去乡野之地,盘买一些粮食。”

“你可盘买多少?”

郁新冷眼问道。

“眼下尚无法定论,百姓都知四处遭灾,粮食是立身之本,想来愿意发卖的不多,凑个五石左右,应该还是可以。”

吴远说道。

郁新微微摇头,五石?

还真的是打发叫花子。

“五百石。”

郁新道。

“五百石恐不可能。大人也清楚城中情况,若真能购置如此多粮食,大人又何必设宴于此?”

吴远直接拒绝道。

郁新起身,环视一圈,道:“若是你做不了主,就让你的主人来。”

吴远等人看着郁新带人离开,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吴老,怎么办,朝廷这是要做土匪啊。”

邱大来愤愤不平地说道。

吴远咬了咬牙,哼道:“土匪抢粮食,也得找得到粮食在哪里!我等家中存粮不过一月,纵他们搜查也说不出个四五六,我就不信了,没粮食他们能挺下去?”

“这样也好,一旦这些人饿疯了,成为暴民,那我们便可运势而为,给这些朝廷官员致命一击!”

邱大来压低声音,狠厉地说道。

吴远微微点头,道:“人手安插好了吗?”

“混在了昨日难民队伍里,皆是破家残民,绝对可靠。”

邱大来自信地说道。

吴远看了看其他人,拱手道:“诸位,一切便按‘朝廷’吩咐,尽心办事,莫要辜负天恩。”

“遵命。”

众人施礼,次第而出。

县衙大堂。

行人严许伯看着郁新、黄子澄等人,焦急地说道:“大人,粮食不够吃,明日清晨只能是稀粥,中午便要见底,再没粮食,会出人命的。”

黄子澄抬手摸了摸肚子,对严许伯道:“你着急,大人也着急。再安排人去百姓家买一些,把价提高一些,能买多少是多少,尽量维持几日。”

“大人,臣听闻在前几日,粮商便以八钱一石的高价,从百姓手中买走了很多粮食,这也是我们筹集粮食不足之因,纵再去百姓那购置,怕也是杯水车薪。”

严许伯恨恨地说道。

郁新沉默不语。

从种种迹象来看,暗中的黑手绝不一般,其不仅知晓朝廷动静,是还预料到了城中粮食问题,也清楚朝廷接下来的动作。

一个处处抢占先机的人,绝不是寻常士绅,其背后,一定有势力在支撑。

可知道怀远难民转移至定远,朝廷在定远赈灾的人也不少,凤阳知府、指挥史、指挥同知,还

有怀远百姓,卫所之人。

是谁通风报信,谁又在布局定远?

郁新眼神微微眯起,道:“贴出告示,二两银子一石米,只要送来,官府便收。”

“大人,这不合适吧?”

景清站了起来,连忙说道:“如今我等手中并无多少存银,大部还是吴茂才所存留下来的银两,如今置办衣物、购置粮食、采买药材等,已然花去不少,如今只剩不到两千两。”

“若两千两可以活命百姓,也是值得,怕只怕,纵是二两一石,也买不来粮食。”

郁新忧虑地说道。

景清咬牙道:“那些士绅家中必有大量存粮!竟如此坐视不管,可恶至极!”

郁新呵呵摇头,道:“他们是商人,商人囤积居奇再正常不过。眼下朝廷粮食便在滁州,可滁州环山,道路难行,想要运抵过来,至少需要五日。诸位,我们还需要过几天苦日子,顺便与那暗中的人,斗一斗。”

五日?

严许伯有些痛苦,眼下三千多人已是无米可用,哪里来的五日时间?

要命的是,明日还会有新的难民抵达,一旦饿死了人,那可是要引起恐慌,难民成暴民,再上演一出杀官戏,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人,以定远当下情况,根本无力再接收难民,不如差人去,让后续难民折返凤阳。”

严许伯劝道。

郁新叹息道:“眼下凤阳-水情严峻,送难民过去,万一再次遭灾,如何是好?况且凤阳已经支派很多人,去救援涡河、睢水、颖水各地灾民,他们还有多少力量赈济怀远难民?再者,难民走了几日,必是疲惫不堪,眼下马上便可入城,再让他们折返,不是害死人吗?”

“可没有粮食,他们来了也无济于事!”

严许伯壮着胆子喊道。

郁新眼神微微眯着,说道:“范希文的旧事,你可知道?”

严许伯疑惑地看着郁新,范希文?

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谁能不知道这等人物,只是这与赈济灾难有什么关系?

黄子澄击掌道:“郁大人莫不是想要重施旧计?”

郁新冷冷地笑过,道:“暗中的人,若只是想要发点财,我便忍了,若想要让朝廷无力救灾,引发祸乱,那就是取死之道。严许伯,你负责定远城内、城外贴布告示,以二两银子一石米收购粮食,若半日无所获,便将粮价提五钱,一日无所得,提一两!”

“这……”

严许伯有些发懵,只听闻过商人哄抬物价,从未见过官府自己抬高粮价的,这也太疯狂了吧?

黄子澄微微点头,道:“如此的话,还是有些不足啊。”

郁新眼神一寒,道:“是不足。明日一早,安排衙役与安全局之人,领五百壮丁上濠塘山,下各水道,挖野草,打猎,采摘果子,捕鱼,我们只需坚持几日。”

“哈哈,大人如此决断的话,看来之前朝廷来信,给了大人不少信心,也罢,既是棋手对决,那我等便安做棋子,听候差遣便是。”

黄子澄拱了拱手,一脸轻松。

不久之后,定远城士民见到了敲打铜锣,吆喝买粮的衙役,一个个垂头丧气,底气不足地喊道:“收粮,府衙收粮,二两银子一石……”

不少士民回家一看米缸,后悔不已,当初竟然用八钱银子卖了出去,亏,太亏了,都怪那个瓜婆娘,不让卖非要卖。

午饭

之后,衙役又开始喊了:“收粮,府衙收粮,二两五钱银子一石……”

到了这个时候,妇人高兴地将米缸里的米舀出一点,打算饿两天肚子,卖点粮食换银子,可被男人给拦住了。

“只一个上午便涨了五钱,等等再看。”

“可以了,再等跌价了怎么办?”

“妇人家懂什么,等着。”

傍晚,粮价已涨至三两一石。

妇人背起袋子:“可以了吧?”

男人摆了摆手:“今日都涨了一两,明日肯定更多。”

果不出其然,二日清晨,官府收粮的价格,竟到了三两五钱。

沐春河旁的宅院中,吴远面色严峻地说道:“官府每日提价,看来是撑不住了。只不过,我打探到消息,嘉山、北炉那边的商人已经带粮食来了,距离定远城已不到三十里,若这一批粮食落入县衙手中,我们的计划可就……”

瞿佑皱了皱眉,道:“那两地商人为何来如此之快?他们事先应不知怀远难民进入定远吧?”

“大人,那两地也有怀远人,恐是受灾之后的百姓,去了那里投亲避难,不过据我推测,他们的粮食应该不多,纵是送来了,也不够城中难民吃的。”

吴远认真地说道。

瞿佑踱了几步,陡然转身,以命令的口吻道:“将所有粮食买下,不准一粒粮食进入定远!”

吴远吃惊地看着瞿佑,道:“大人,这恐怕需要耗费很多钱财……”

“我等为事不为财,去做吧,不出三日,这些难民便会起事,到时我等便可顺势而为。虽然我知,我等必身败而死,但我无悔,纵然是死,也要让死去的朱元璋,还有活着的是朱允炆见识到我们的怒火!”

瞿佑厉声道。

吴远心情激荡,咬牙道:“纵死又何妨?我等皆是无家,无子之人,死反而成了解脱,也好早点与家人团聚。”

“我会陪你一起上路。”

瞿佑肃然道。

吴远笑着,重重点了点头。

定远城中的粮食已经达到了六两一石的天价,却依旧采买不到多少粮食,城中时不时有人饿昏过去。

瞿佑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的县衙,目光中满是杀机。

快了,快了。

饿昏的人越来越多了,瞿佑甚至怀疑,那些被抬到府衙里的人,是不是已经饿死了,藏在了县衙哪里,以免引起恐慌。

让人不安的是,安插在难民中的人,竟始终没报信。

封闭衙门的缘故吗?

吴远匆匆走至,有些不安地说道:“大人,我等已购下两千石粮食,皆是以八两高价买入,再这样下去,账面有些吃不消了。”

“买,把所有钱都用上,也要再封定远一日!”

瞿佑冷冷地说道。

“那些商人可是要价十两一石……这……”

吴远不甘心,从来都是自己宰别人,如今别人竟宰起自己来了。

“买!我们需要时间!”

瞿佑知道,多一分时间,多一分把握。

“遵命。”

吴远无奈离去。

瞿佑转过身,对不远处站着的护卫道:“可都准备好了?”

“一切齐备,只等大人发令,五百兄弟顷刻之间便可控制定远城。”

护卫肃然道。

“呵呵,好,很好。明日晚间,杀官造反!”

瞿佑露出了冷森森的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