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说话算数的是刀子

第二百五十六章 说话算数的是刀子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润娘看着铜镜,原本白皙的面容不见了,映在铜镜中的是一张古铜色皮肤的脸。

这段时间,润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痛并快乐着。

疲累是真的,谁一天睡一个时辰也会累,但休息不得啊,到处都是宝物,一刻钟几百万钱上下啊,耽误不得。

夫君没有欺骗自己,一个黑陶瓷真的可以换一根四尺长的象牙,一匹劣质的丝绸,可以换来一百斤香料,为了一把菜刀,竟有个土著拿出了掌心大的宝石。

润娘打开木匣,看了看里面安静躺着的宝石,宝石是海蓝色的,名为海洋之心,自己起的名字,这是自己的宝石,谁都不准抢走。

走一趟大海,才知世界竟是如此的辽阔,如此的漫无边际,之前的自己,幼稚如井底之蛙,还自以为是,指指点点。

润娘明白,人如果不走出去看看,就如始终低头走路,从不看天之风云变幻与辽阔,这样的人,视野有限,心胸有限,谈吐有限,未来有限。

“嗷嗷——”

响亮而粗糙的叫声,惊扰了润娘。

润娘转身看去,目光中透着满满的幸福。

这是一只蓝色的鸟,头顶翠绿,羽冠成尖形,尾上覆羽很长,形成彩色尾屏,当尾屏展开时,便如一把多姿多彩的羽毛扇,黑、绿、黄等颜色相间,宛若一颗颗宝石镶嵌其上。

极为美丽,高贵大方。

这是传说中的神兽凤凰,是真正的祥瑞之物。

沈一元走入房间,看着喂养孔雀的润娘,叹息道:“这不是凤凰,是孔雀。”

“不,就是凤凰。”

润娘绝不相信。

凤凰展翅,五彩纷呈,这天底下能做到的,不就是眼前凤凰?

沈一元有些无奈,解释了多少次都不听,非偏执地认为这是凤凰,好吧,随她吧,这段时间也够她辛苦的了。

“距离旧港不远了,可以准备上岸了。”

沈一元道。

润娘拍了拍手,走向沈一元,问道:“我们会在旧港停多久,什么时候能回家?”

沈一元含笑道:“怎么,知道想孩子了?”

润娘没有否认,别离后,才知晓牵挂有多沉重。

沈一元拉起润娘的手,看着润娘的眼睛,道:“应该耽误不了多久,抵达三佛齐,宣布大明诏书,之后便是修整与购置货物,大概用不了一个月,我们便会返航。”

润娘微蹙眉头,问道:“你不是说三佛齐会成为大明的领地,那郑和还会回去吗?”

沈一元拉着润娘走出船舱,到了甲板之上,温和的海风轻轻吹动,轻声道:“郑和此番来,一是送郑伯使臣归国,探明水道。二是颁诏三佛齐,将其收入大明版图。然而这里的收入版图,怕只是一个虚名,郑和与这些军士未必会一直留在这里,真正管理三佛齐的,应还是梁道明等人。”

润娘不理解地问道:“既然都是大明的领地了,为何不自己管着?要知道这里有无数财富,无论是如山的水稻,还是如海的香料,都是大明所需。交给外人打理,如何

能信得过?”

沈一元叹息一声,道:“你不知道,官员需要的是可以吹嘘的脸面,而并非是一片土地。再说了,这里距离大明太过遥远,完全占据未必行得通。”

润娘还想说话,便听到一阵阵沉闷的军号声。

“看到大陆了,看到大陆了。”

有伙计高声喊道。

“怎么了?”

润娘不解地看着脸色变得凝重的沈一元,这马上就要到三佛齐了,为何变得如此严肃,此时不应该放松吗?

“去船舱里!”

沈一元用力推着润娘走。

润娘还没询问,又听到了急促的军号声传来,这才想起这不是水师靠岸的军号,而是警戒的信号。

郑和站在座船之上,周围的军士纷纷就位,投石车被拉立了起来,一个个黑色的坛子被搬了出来,船舷外的炮筒隔板被拉开,黑洞洞的炮筒伸出船舷,炮手与炮石已然齐备。

船舷之后,站立着威武的军士,有人刀枪火铳,有人长弓在手,皆是最高警戒。

郑伯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看着一旁的商人,伸了伸手,几次都没有抓到。

李兴没有看郑伯,而是走向船首的郑和,高声道:“副总兵,水师船队已准备妥当,商人船队已安置到了最后方。”

郑和右手压着刀柄,盯着远方的大陆,道:“这附近的商人说满者伯夷覆灭了三佛齐,你认为我们如何做?”

李兴咧了咧嘴,杀气凛然地说道:“属下不管什么陈祖义,还是什么满者伯夷,只知道,皇上的旨意很清楚,三佛齐是大明的国土。既然是大明的,谁占了,那最好是交出来,否则,嘿嘿。”

郑和瞥了一眼李兴,这个家伙这段时间杀了不少人,杀心有些重。

沿途很多人都不老实,零散的海贼,不友好的土著,见人就要杀的野人……

郑和虽希望友好、和平,可人家都拿着竹刀、长刀杀过来了,你还在这里和他们挥手打招呼,说“你好,我们做好朋友吧”,那被人砍死也不冤。

对待不友好的人,先打一架再说,打服了,就是朋友,打了不服,那就彻底干掉。

郑和不是纯碎的友好主义者,他爱护自己的士兵,若非事关国事,他绝不会手下留情,只有牵涉到国与国时,才会显得谨慎,小心。

眼下便是国事。

满者伯夷!

郑和知道这个国,郑伯曾多次提起过满者伯夷。

梁道明当政之前,三佛齐便为满者伯夷所灭,为了保护旧港与三佛齐,梁道明才在众多羁旅商人、当地土著的支持下,反击满者伯夷,重新建立了三佛齐。

满者伯夷好斗,好强,好武功,他们渴望建立一个巨大的帝国,在这南洋之中,可以说是一个实力强劲,不可忽视的国度。

眼下满者伯夷占据三佛齐,是一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到底如何应对,这需要仔细思量。

杀几个野人、土著、海贼,不碍事,但杀了满者伯夷的军人,极有可能会引发满者伯夷对大明的战争,后果与责任

谁来承担?

可如果不发动战争,不赶走满者伯夷的人,那朝廷想要的三佛齐土地,岂不是落入满者伯夷手中,使命完成不了,如此一无所获的回去,岂不是丢尽颜面,有负圣恩?

郑和没有直接下令对远处的旧港船只发动进攻,而是下令放缓航速,传唤朱能、张玉等将领。

《剑来》

“三佛齐剧变,梁道明生死不明,旧港等地皆入满者伯夷,我等该如何行事,说说吧。”

郑和面色严肃地询问道。

朱能拔出长刀,高举过头顶,喊道:“此事有何可议?满者伯夷占据的不是三佛齐,而是大明三佛齐,既是占据了大明领地,那就只好刀兵相见!”

作为军人,捍卫国土是其使命。

郑和低了低眼,对于朱能的看法,他是可以预料的,毕竟朱能推崇的理念就是“武力解决问题”,无论是对鞑靼,倭寇还是海贼,他始终秉持着这个观点。

三佛齐被满者伯夷占据,朱能主张武力驱逐满者伯夷,拿回三佛齐与旧港,并不在郑和预料之外。

相对朱能的意见,郑和更在乎张玉的看法,张玉英勇不凡,战力强大,更难得他为人稳重,有勇有谋。

张玉见郑和看着自己,便直言道:“满者伯夷兵强马壮,实力强悍,且距离三佛齐较近,支援起来便捷,纵我们干涉其中,也未必能够长期守护三佛齐。”

“你的意思是放弃三佛齐,置之不理?”

郑和皱眉道。

张玉微微摇头,认真道:“朝廷已决议收三佛齐为大明领土,即使只是名义上的,也不容满者伯夷染指。三佛齐必须收回,只不过我们需要想想其他的方法,尽量避免与满者伯夷直接发生冲突。”

朱能有些愤愤不平,道:“满者伯夷占据了三佛齐,用什么法子他们也不可能离开那里,说话算数的,只有刀子。”

张玉瞪了一眼朱能,道:“刀子能不能解决在三佛齐的满者伯夷军队尚且不可知,即使打下三佛齐,当满者伯夷再来大军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此番南下,水师规模虽是空前,但也不过只有五千余军士,如何可敌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

朱能一时语塞。

郑和眉头紧锁,张玉说得对,但朱能说得也有道理,说话算数的只有刀子。

满者伯夷如果没有打下三佛齐尚且好说,大明介入也简单,可眼下满者伯夷打下了三佛齐,看样子已有月余,想来其驻防已是完善,只靠手中的几千人,打未必会赢。

可如果不打,只靠外交手段,派个使臣过去谈判,满者伯夷未必会畏惧大明威严、主动撤离三佛齐。

若他们不撤,使臣一行会打草惊蛇,满者伯夷为了提防大明,必会加固防御,增派士兵,到时候会更难打。

“大人,旧港出现了异动。”

李兴匆匆走至,连忙禀告。

郑和眼神一寒,自己还没动手,满者伯夷竟先来了不成?

“各自归船指挥,准备作战!”

郑和披挂战袍,走出船室,对跟出来的将士高声下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