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二十二章 镇南关,难

第三百二十二章 镇南关,难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韩观打开功劳簿,审视了几眼,阴沉着脸,锐利的目光带着逼人的威势,对张辅道:“告诉我,是不是杀降了?”

张辅还没说话,身后的潘成便走了出来,单膝下跪,高声喊道:“都司大人,杀降之事与指挥无关,是我下的命令,是我放纵军纪,要惩罚就惩罚我吧!”

“是我等所为,与张指挥无关!”

黄桂、王远兴走出,肃然喊道。

韩观没有说话,目光从几个千户身上移开,盯着张辅。

张辅只淡然一笑,坦然地回道:“没错,我不仅杀降了,还砍了他们的人头,筑了一座京观,大人要不要去欣赏下?”

韩观脸色一变。

黄广成嗓子有些难受,伸手指着张辅,哆嗦地说道:“你,你怎敢如此胡来!”

京观!

京,谓高丘也;

观,阙型也。

古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

说白了,就是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这种陈尸的行为,一方面是炫耀武功,一方面是处理战场。

虽然在一些战争之后会有京观出现,但绝大多数的战争,那是管杀也管埋的……

死了那么多人不埋,且不说恶臭不消,就是人看了也不敢走这一条路不是,何况中国人向来主张入土为安,即使是敌人,也会拉去肥田,直接暴露在外的,在中原并不常见。

而像张辅这种用人头筑京观的,那就更残忍了……

黄广成是思明府知府,一介文官,虽然广西不太平吧,但毕竟也轮不到他黄家人去打仗,抬尸体,听张辅说得话,不由有些反胃。

“我听闻你崇尚诗书,想来是知道杀降不祥的道理,为何还要如此做?”

韩观冷漠地看着张辅。

让很多人意外的是,张辅虽然是个武将,却绝不是粗人,他确实是知晓经义之人,甚至颇有文采。但这位被儒家学问熏陶的汉子,同时也有着狠厉决绝的一面,杀戮敌人从不手软。

张辅冷笑一声,道:“杀降不祥?呵,我是大明的军人,无论他们投降与否,都是我大明的敌人,杀了还需要缘由吗?”

杀降不祥的说法,在古代确实是存在的。

按理说,人家丢下武器投降了,就不算是军人了,再动手干掉,在道义上有点说不过去,似乎也算不得光荣。

杀神白起战功卓著,杀敌百万余,可谓几千年战神之最!

可他的名声似乎还不如韩信,究其原因,便是白起杀降,尤其是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士,让他背负了屠夫之名。

白起的结局并不好,为秦昭襄王赐剑,落了一个自刎身陨。

于是很多人便借此宣传杀降不祥,不信看看白起的下场……

明代也有一个杀降的厉害人物,那就是常遇春,而他的下场是四十暴亡。

似乎一切都坐实了杀降不祥这句话。

可张辅不信,一点都不相信。

为国杀敌,为民杀敌,天经地义,若有什么报应,那就让它来试试!

潘成见张辅毫不退让,韩观都司脸色难看,连忙喊道:“大人,杀降是因为虎山岭中的安南士兵,以残忍手段虐杀了大明妇孺!故此筑出京观,以消怨气。”

韩观听闻此话,脸色终于好看一点,将功劳簿递了出去,道:“这份功劳簿错乱百出,毫不规整,现命南宁卫重新整写功劳簿!”

黄广成惊讶地看着韩观,这家伙是摆明了放水啊。

什么叫功劳簿错乱百出,不就是告诉张辅,回去再写一份功劳簿,把杀降的人算到军功里面去……

韩观看着黄广成,缓声道:“黄知府,此事如此了结,莫要再起纷争,如何?”

黄广成舔了下干燥的嘴唇,堆出不自然的笑意,道:“什么纷争?我根本就不知道。张指挥立了大功,应该给朝廷报功。”

韩观见黄广成识趣,便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张辅等人上了虎山岭。

当韩观、黄广成等人见到死去的妇人与女子时,明白了京观所在的意义。

韩观下令,寻址掩埋死去的大明百姓,安排黄广成安抚百姓,并召张辅等人商议下一步的战事。

“永平寨与虎山岭有变,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到了胡杜耳中,我们必须进军,将胡杜大军留下。张指挥,你认为接下来应该攻取逐象山,还是绕过逐象山,直取石西州?”

韩观摊开广西舆图,询问道。

张辅低头看着舆图,手指点在了逐象山位置,道:“逐象山有两千安南军,皆是驻扎在山上,易守难攻,若强行攻取,损失必大。而绕过逐象山,直抵上石西州或下石西州,则可以直接找到胡杜的主力,于这一片山丘之地决一胜负。”

“一旦胡杜主力溃败而退,逐象山也好,禄州也好,必失后援,只需封山便可解决战事。只是绕过象山石,便需多耗至少三日行程,若逐象山安南军畏惧之下,退至石西州,便会壮大胡杜大军,到时候决战怕不好打。”

韩观微微点头,询问道:“若是安插一部分军队牵制逐象山之敌,让其无法撤出,大军绕路而行,应可打胡杜一个措手不及。”

张辅认可韩观的想法,只是看着舆图,担忧地说道:“朝廷旨意是若可全歼,不放一人。若我们直入石西州,胡杜担忧之下仓皇退走,如何是好?”

韩观眉头紧皱,一脸愁容。

朱允炆发来的旨意写得很清楚,此番安南进犯大明,必给其迎头痛击,若事可为,务必全灭安南大军,不让一人返回安南。

可现在的问题是,胡杜他有腿啊……

他手下的一万余将士,也不是残障人士,一旦打起来,很可能会跑路。

而进出大明的要地镇南关,现在还在胡杜手里。

韩观叹了一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广西除了桂林三卫外,就只有南宁卫、柳州卫、驯象卫、梧州千户所,总计不到三万五千人。除镇守各地之外,所能调动兵力,不到

两万人。以两万打一万三四,还想要全歼,实在是不太可能。”

“待胡杜退出镇南关,我会亲自写奏折陈说。若皇上治罪下来,都司衙门一力承担,与南宁卫无关。”

张辅看着颇有担当的韩观,微微摇了摇头,伸出手指,越过逐象山、石西州等地,点在了镇南关上,道:“只要拿下镇南关,胡杜便插翅难逃!皇上所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便会成为现实!”

韩观低头看了看舆图,牙齿一酸,无奈地说道:“拿下镇南关,凭祥关又在我军手中,安南大军是无路可退,只能在西石洲接受他们最后的命运!但是张指挥,不说镇南关是一道险关,必然有大军把守,就一个问题,前往镇南关必会经过西石洲,而那里有胡杜大军,如何过得去?”

人不是鸟,飞不过去。

张辅指了指西石洲附近的群山,道:“若是在山中小心穿行,必可绕过胡杜防线,直抵镇南关。”

韩观连连摆手,拒绝道:“绝不可行,群山穿行便意味着只能走人,不能走马,耗时长久,粮食供应也成问题,加之一些深山老林毒虫遍野,道路不明,一旦在山中迷路,更会带来灾难。”

“这是实现大战略唯一可行的方法。”

张辅严肃地看着韩观。

韩观摇头,坚决不同意:“皇上的大战略,并非是我的大战略,我为都司,绝不会让士兵冒如此风险。”

张辅盯着舆图上的镇南关,沉默不语。

韩观拍了拍张辅的肩膀,道:“我知道你想要封锁安南退路,并不全是朝廷旨意,而是想要彻底消灭胡杜大军。只是山路绝不可行,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张辅抬起头,看着韩观,说道:“都司大人,虎山岭被掠百姓中,只剩下了妇孺老弱。”

韩观愣住了,不解地看着张辅。

张辅咬牙道:“男人去哪里了?”

韩观抬动眉头,低头看着舆图,面色阴晴不定,道:“你是说胡杜大军进入大明,最大的目的不是抢夺思明府,而是掠夺青壮劳力?”

张辅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只有这一种可能,所以若是选择正面在西石洲与胡杜交战,胡杜必然会挟百姓南下,到时候我们赶走了安南大军,也失去了青壮百姓!那这思明府还如何立足?”

没有百姓,空有土地,那这一片土地是不牢固的,也是没有人间气息的。

韩观明白了,想要救回百姓,就不能直接进入西石洲,必须先封锁安南大军的退路。

可是,拿下镇南关,难!

“都司大人,我愿率南宁卫三千人,携三日口粮,闯大山,走险路,以求出现在西石洲以南,先一步夺下镇南关!”

张辅肃然请命。

韩观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南宁卫的千户黄桂、潘成、王远兴,见三人皆挺直胸膛,目光坚毅,便对张辅说道:“你可想清楚了,此行可不容易。”

张辅嘴角微微一笑,道:“若是容易,还需要南宁卫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