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八十二章 茹瑺的惊世呐喊

第三百八十二章 茹瑺的惊世呐喊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非常手段?

茹瑺微微摇头,担忧地说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忻州知府强制迁移百姓的事,怕已传了出去,用不了十日,整个山西百姓都会听闻。你认为府衙张贴几张告示,解释几句,就可以重新赢得百姓信任?”

杨溥在来山西的路途中,翻阅过一些典籍与文书,了解山西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是脆弱的,而具体到移民政策方面,几乎不能再使用“信任脆弱”一词,而应该是“毫无信任”。

洪洞大移民的欺民之法,彻彻底底地伤害了山西百姓的人心。

那一场充满悲壮的迁移,也让所有人心有余悸。

他们害怕朝廷再来一次“洪洞大移民”。

今年移民政策之初,虽然山西各地衙门张贴告示,不动卫所,不动衙役,强调非强制迁移,安抚了不安的民心。

但这种安抚,只是仅限于对躁动、畏惧、恐慌的表层抚慰。

而在这些不安的深处,则是躁动的干柴,只要有一个火星,他们就可能爆燃起来。

现在好了,忻州知府举着火把,点燃了这一堆干柴。

忻州已是人心惶惶,那其他地方呢?

若移民还没开始,倒先出现了逃难潮,那不仅移民五十万的目标无法实现,就连山西都可能乱成一锅粥,想要平定下来,少不了生灵涂炭,百姓遭难。

不过,当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杨溥沉默许久,方起身道:“茹大人,若为一件事,或许可以挽回这一切。”

茹瑺好奇地看着杨溥,道:“若当真可以解决眼下问题,安抚山西百姓,那你杨溥之才,我茹瑺便认可了。”

杨溥清楚茹瑺这句话的分量。

茹瑺这是在拉拢自己,让自己与他站在同一个战线。

不,不是拉拢,而是在培植!

他在培植属于他的政治力量。

杨溥清楚机会难得,茹瑺久任兵部尚书,如今又是内阁大臣,可谓是天子近臣,朝廷砥柱,若与他站在一起,那日后自己遇到风雨,也会有个遮挡之人。

在朝廷混,孑然一身是长久不了的。每个人都需要交际,需要“朋友”,需要“同党”。

孤掌难鸣,独木不支!

杨溥看着茹瑺含有深意的目光,走出来作揖道:“那小子便献丑了。”

作揖,还礼。

献丑,我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茹瑺欣慰地点了点头,如今朝政越来越难混了,暗潮涌动,解缙、杨士奇、姚广孝等人走得很近,尤其是今年科举之后,三人的关系明显更进一层。

郁新、黄子澄也在拉拢新的力量,好在自己手中握着一个杨荣,如今又可收下杨溥,只要这两人熬上一些年,定能立足朝堂。

哪怕是自己那一天不在朝中为官,也不至被人落井下石,清算旧账。

“说吧。”

茹瑺满怀期待。

杨溥低声说着自己的计划,茹瑺先是一惊,后是沉思,转而犹豫不决,到最后,方重重点头。

两日后清晨,黄家人抬棺向北,出了忻州城,打算让黄甸老爷子入土为安。

因黄甸老爷子生前颇有善心,往日里没少花钱接济穷苦百姓,修桥补路,算是一个善人,故此送葬的人很多,加上一些闲着没事干凑热闹的人,竟将队伍拉到了三四里之长。

坟墓之地,临水面山。

所谓山主人丁水主财,有山有水,加上明堂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阔,风阳正足。看得出来,这是一处风水尚佳之地。

黄亮哭嚎着,十几个精壮的中年人抬着棺材,小心地安置到坟墓之中,正待封土时,突然从一侧跑出几个身着官服、官帽之人。

“知府卫勇辉、通判李存进,他们怎么来这里了?”

“难不成他们气死了黄甸老爷子,还敢在这送葬时捣乱不成?”

“这不是欺负人吗?”

“可恶!”

送葬百姓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一些人已经骂了起来。

反正法不责众,而且躲在人群里,谁也不知道是谁骂的,这个时候不出口恶气,那还等什么时候?

黄亮、黄祥与黄矩等人也被这突然的变故惊住了,他们也无法相信,黄家已经被欺压到绝境,竟还不放过!

是可忍,孰不可忍!

黄矩抓着一根木棍,咬牙切齿,若他们想要打扰爷爷入土为安,那就拼了命也让他们知道黄家人是有血性的!

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令无数人目瞪口呆。

堂堂忻州知府卫勇辉、通判李存进,竟然跑到坟墓之前扑通跪了下来,然后嚎啕大哭,高声喊道:“黄老,是我们错了,我们财迷心窍,利益熏心,是我们错了啊……”

黄矩呆住了,手中的棍子都掉了。

黄亮、黄祥等人也是一头雾水,猫哭耗子,黄鼠狼给鸡拜年,那是为了吃掉耗子与鸡,可现在黄家已经被吃掉了,这些人哭,哭什么?

看他们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眼泪鼻涕横流的样子,不像是假哭啊,到底是你们死了爹,还是我们?

哭得比当儿子的还痛苦,这不是抢戏吗?

最让黄亮等人感觉到不安的是,他们如此大的官员,竟然当着无数百姓的面,哭了,承认错误了,还道歉了!

天啊!

官府竟然会承认错误,会道歉?

这怎么可能!

古来未曾听闻过啊!

山风在吹,天地静寂。

卫勇辉、李存进站了起来,一脸悲情地朝着黄家之人跪了下来,猛地叩头。

黄亮、黄祥等人连忙闪开。

这官老爷的头,谁能承受得起!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矩惊疑不定。

便在此时,一干衙役威武而来,为首之人头戴乌纱帽,身着锦鸡团领衫,一脸威严地走了过来。

“山西巡抚茹瑺茹大人到!”

班头徐贵高声喊道,声音传出许远。

“是,是你!”

黄祥与黄矩认出了茹瑺,正是那一日夜间询问煤矿山,查看地契之人,不由惊讶不已,连忙跪拜。

茹瑺走到黄祥等人面前,将为首的黄亮拉了起来,然后示意其他人站起来,转身走到高处,以洪亮的声音对众人喊道:“我是山西巡抚,你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巡抚,但你们给我听清楚了,我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官,是山西最大的官!什么知县、知府,布政使,都听我的!”

“皇上让我来山西,就是为了探访民情,看看有没有官员徇私舞弊,违背朝廷旨意,强制迁移百姓。到了这忻州,就遇到了知府衙门强买黄家煤矿山一事,致使黄甸老人家郁结而终,是为大冤!”

“现在我告诉你们,知府卫勇辉错了,通判李存进也错了!知府衙门与黄家的地契买卖无效,现将地契与银两,悉数归还黄家!抬银子!”

茹瑺挥手,后排衙役分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八人,抬来了四个箱子,然后打开,露出了白花花的银子,而这一幕又落在了百姓眼中。

杨溥找来笔墨纸砚,将新拟定的地契交给黄矩,道:“这份地契已加盖了官府大印,并以茹大人私印为担保,只需要你写上姓名,这地契便依旧是黄家的。”

黄矩手有些哆嗦,虽然还不太清楚茹瑺的身份,但卫勇辉、李存进这样的官员都跪着不敢动弹,想来是个大官。

这样的大官,为黄家主持公道来了!

黄矩看向黄亮与黄祥,两人微微摇头,示意黄矩不要再要这“不祥之物”。

茹瑺在一旁说道:“这本是黄家应有之物,收回煤矿山,也可告慰黄老在天之灵。”

黄矩咬牙道:“收回煤矿山又如何?我们全家人都要迁移到北直隶!官府要强制迁移,我们又能如何!”

百姓之中顿时哗然,嘈杂之声四起,让人听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

但茹瑺可以感觉的到,这是百姓的愤怒,是百姓的不安。

“都给我住口!”

茹瑺高声断喝,震慑全场,黑压压的人顿时鸦雀无声。

“黄甸老爷子的死,是忻州府衙的错,也是朝廷的错,是本官的错!现在,我宣布革除忻州知府卫勇辉、批判李存进官职,打入囚牢,送审京师!”

“好!”

百姓听闻,不少人纷纷叫好。

贪官污吏得以惩治,自是大快人心。

茹瑺抬头看了看清晨的阳光,深吸了一口气,肃然道:“我代表朝廷,给黄家人道歉。”

“什么?”

杨溥脸色一变。

按照自己的计划,只让卫勇辉、李存进道歉即可,他们反正没了官职,丢人就丢人了。可茹瑺还是官员,还需要继续当官,承认自己有错,这不是在档案上记录一笔自己的过失?

最主要的是茹瑺背后是皇上,他道歉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士人与权贵向下等的百姓低头,那很可能会被人利用,借以攻击……

黄矩等人也被茹瑺的举动所震撼,动容之下,更是连忙谢恩。

茹瑺登高呼喊道:“你们所有人听清楚了,皇上说了,山西移民绝不会强制移民,去,去告诉每一个人,告诉所有山西的乡邻,不存在强制移民!任何衙门胆敢强制移民,到太原府找我茹瑺,我给你们撑腰!”

这一声呐喊,传遍了山谷。

茹瑺清楚,想要更多的人知晓这个消息,就需要制造更大的话题,革去卫勇辉等人的官职是话题,府衙道歉是话题,归还银子是话题,自己道歉也是话题,而最后的呐喊,更是最关键的话题!

相对于脸面与官途,山西的安稳更为重要,朝廷的使命更为重要。

茹瑺抬头看着天空,一脸的坚决与无畏。

赌上自己的一切,用一声呐喊,传递一个准确无误的消息,这下山西足定了吧!

ps:

兄弟们,五月份了,开春总算是忙碌过去了,按照往年工作来看,大致还会忙半个月左右。但大概率不会太频繁加班了,终于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码字了。

很多人一直在催问惊雪,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两更或三更,哈哈,感谢你们。

惊雪努力这个月做到两更,虽然可能会偶尔加班不稳定,但我努力争取多写点。

那什么,月票,推荐票,催更什么的,兄弟们有的还请多支持下惊雪,谢谢你们。

五月,《大明》出发了!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