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三百九十章 匕首背后,山东东昌府

第三百九十章 匕首背后,山东东昌府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原神宫监掌印太监丘贺努力睁开眼,披散的头发遮住了视野,看不清楚对面的人是谁,只感觉到一股气息在接近,甚至还可以听闻到嗅探的声音,就在自己身边。

“顾三审,你不用白费力气了,想要在我这里得到更多消息,做梦。”

丘贺忍受着遍体鳞伤的痛苦,虚弱地低着头。

顾三审坐在椅子上,平静地说道;“凭你内监的身份,还不足以让养济院、卫所配合。在你背后,一定有个主子。眼下安全局已去钱塘调查,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找到答案。”

丘贺冷笑起来,猛地抬起头,甩开头发,道:“那你又何必来这里?”

顾三审将目光看向丘贺身后,轻松地说道:“你们这些阉人想要当老鼠,隐藏在暗处欲行不轨。那我就放一只老鼠,看看能不能找到你们的窝。”

“指挥史大人,我可不是老鼠。”胡遁从丘贺身后露出脑袋,凑近丘贺的后脖颈用力闻了闻,道:“那件黑袍确实不是他的,虽然他身上有不少血腥味,但瞒不过我的鼻子。”

黑袍?

丘贺眼神有些慌乱。

顾三审捕捉到了这一点,只不屑地啧啧两声:“看来你也意识到了纰漏。安全局在你房里找到一件黑袍,做工精良,却非内府所出。出现在你房间里却不是你的衣物,呵呵,那会是谁的衣服?这个人很关键吧?”

丘贺很快恢复了镇定,道:“一件自当铺买来的衣物罢了,既然你们想要查,那就查吧,整个京师数十万人,尽管去查。”

顾三审起身走向丘贺,道:“你放心,安全局要找一个人,就是把京师翻过来,也一定找到。”

安排一旁的人“照顾”好丘贺,顾三审与胡遁离开了地牢。

胡遁连忙唤人打了清水,净了脸与手。

顾三审站在一旁看着,冷声问道:“你盗墓时,可没见你这么爱干净,还有,你什么时候有爱闻别人衣服的癖好的?”

胡遁擦着手,说道:“自从在地牢里差点喂了老鼠,我就恨不得一日沐浴三次。至于闻别人衣服,是盗墓的时候留下的恶习。不过我也没想到,那一件黑袍竟与房间其他衣物的味道不同。”

“你见到衣服就会闻一闻?”

顾三审问道。

胡遁点头:“是啊,怎么了?”

顾三审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那我挂在堂上的公服你也闻过?”

胡遁不假思索,回道:“你那公服已经十八日没有洗过了,有什么好闻的,让我说,你再用熏香也捂不住汗臭……呃,大人,你要做什么……”

“混蛋!”

噼里啪啦一旁胖揍。

顾三审郁闷至极,这个家伙就不是正常人。不过想想也是,正常人谁盗墓。

“起来办事!”

顾三审厉声说道。

胡遁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便站了起来。

顾三审问道:“下一步该如何查?”

胡遁想了想,道:“大人,这黑袍是一女子的,此人身份不简单,定会知晓一些要紧之事,因为她也有一件一模一样的黑袍。”

顾三审皱眉,问道:“你如何断定是女子的?”

胡遁摊开手,反问道:“不睡觉谁会脱衣服……不把衣服混在一起,谁又能穿错衣服……大人该不会以为,这丘贺找了个宦官吧……呕……”

顾三审瞪了一眼胡遁,这个家伙虽然不太正常,但推断未必没有道理,如此的话,在这内宫之中,还有丘贺的同党!

“你确定不是神宫监其他人的?”

“如果神宫监的人都在这里了,那属下可以断定,黑袍主人绝非神宫监内之人。”

顾三审沉默了,这件事比自己想象的更为严重,问题可不止是存在于神宫监。

便在此时,镇抚司汤不平匆匆走来,对顾三审道:“有发现。”

顾三审眼神一亮,连忙带胡遁出了皇城,至钟山上的神宫监大殿。

薛夏见顾三审来了,行礼之后便指了指桌案,道:“这里有一枚玉佩,一枚生锈的铜钱,还有一把锋利的匕首。皆是从惊蛰所在的密室暗格中寻出,暗格极为隐秘,且藏在高处,几次找寻都错过,幸亏此番用心,才寻到这些物件。”

“这是惊蛰的物品,还是其他人的?”顾三审看向胡遁,示意道;“你要不要闻闻?”

胡遁郁闷地想要吐血,自己是闻衣服上的味道,这不是石头就是铜铁,你指望这些东西能留住味道?

开什么玩笑……

薛夏摇了摇头:“或许掌司刘全可以证明。”

顾三审走到桌案前,拿起玉佩仔细看了看,玉佩乳白,朴实无华,连个纹饰都没有,从这里根本找不到任何线索。

洪武通宝的制式铜钱,看这生锈的样子,至少有十几年了,这铜锈也没人处理过。

抽出匕首,寒光闪闪,匕首两面竟都有血槽,且每一面血槽多达三道,刃身之上,也有纹饰,但匕首本身也没有任何身份标记。

“等等。”

眼看顾三审打算将匕首收起来,胡遁突然喊道。

顾三审转过身,问:“何事?”

胡遁指了指顾三审手中的匕首,小心地问道:“大人,可否借属下一观?”

顾三审将匕首入鞘,交给了胡遁,胡遁抽出匕首,看着寒芒映入双眸,瞳孔不由收缩,待匕首全出,血槽与纹路完全展现出来时,胡遁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抬头道:“大人,这种匕首并不多见。”

“你知道这种匕首?”

顾三审急切地询问道。

胡遁沉默了下,说道:“若是属下没有看错,这应是东昌丛老九亲手打造。”

“东昌,山东东昌府?”

顾三审皱眉。

胡遁重重点头,严肃地说道:“没错,就是东昌府的物件。”

薛夏有些信不过胡遁,加上物件的出处关联着后续的调查方向,马虎不得,便质问道:“虽然三道血槽匕首少见,但也不见得只有东昌才有吧?”

胡遁摇头,走向桌案,手持匕首便刺了下去,桌案硬生击穿,用手指了指,道:“诸位大人请看。”

顾三审、薛夏等人走上前,只见匕首手柄的端部,刻着一个小小微小的“丛”字,而“丛”字又隐藏在纹路之中,若没有人指点,不仔细察看,很难发觉。

“如此说来,惊蛰的身份竟与东昌府有关?我若没记错,东昌府有个平山卫吧。难不成这惊蛰便是该卫所隐退的军士?”

顾三审推测道。

薛夏拔出匕首,没有回答顾三审的话,而是对胡遁问道:“东昌丛老九?看来你对东昌颇为熟悉,仔细说说。”

胡遁听出了薛夏语气变得平和,心头有些感激,道:“诸位也知道,我胡遁之前是个盗墓之人,行走于九泉之下,不过这盗墓也需要一些趁手的家伙,不是寻常之人可打造出来,我曾在七年前,在东昌丛老九那里打造过一些物件,包括一柄类似的匕首,所以对这种制式、纹路、血槽十分熟悉。”

薛夏看向顾三审,道:“大人,若是如此,这惊蛰与神宫监背后,定与东昌有着一些关联,至少惊蛰去过东昌,或许我们可以自丛老九那里找到一些线索。”

顾三审有些担忧,思索道:“怕是难,惊蛰或只是单纯路过东昌,顺手打了一把匕首。而且事情已过去不知几年,追过去也未必有结果。”

“先将物证拿给刘全,让他辨看,是否为惊蛰所有,之后奏禀皇上,听从皇命行事吧。”

顾三审此时也没了其他主意。

东昌可远在山东,眼下京师内监出了问题,安全局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若再分出一批人手前往东昌,一旦京师生乱,又该如何是好?

刘全招供匕首为惊蛰所有,但铜钱与玉佩却是不知。

顾三审、薛夏将证物呈送内侍,受召之后进入武英殿。

朱允炆把玩着玉佩,对行礼的两人说道:“起来说吧。”

顾三审将物证、黑袍与胡遁的分析等汇报清楚之后,担忧至极,道:“皇上,眼下京师暗潮涌动,内监又有隐患,臣认为当由黑袍入手,查找蛛丝马迹,以绝后患。至于东昌之事,并不紧要,可暂时延缓。”

朱允炆命人取来放大镜,仔细观察着玉佩,见没有玄机之后,便放在一旁,抬头道:“山东东昌,你们不觉得有些巧合吗?”

“巧合?”

顾三审与薛夏面面相觑。

朱允炆肃然说道:“临清、东昌、济宁,可以说是会通河之上的三座重镇,眼下山东正值疏浚会通河,征调民工无数。若有人借民力乱山东,顷刻之间便可取临清、东昌、济宁三处要塞。而这惊蛰的背后,竟有着东昌的影子,这是巧合,还是破绽?”

顾三审听闻皇上如此在意,便下定决心,道:“那臣这就安排人前往山东,调查东昌,察访惊蛰踪迹。”

朱允炆点头,安排道:“命汤不平带人前往东昌调查,你们就留在京师查找黑袍之人吧。但凡可疑之人,可先提审而后报。另外——盯紧那几位人物,若他们参与其中,也该有点动作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