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零六章 常百业的漏洞

第四百零六章 常百业的漏洞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床榻之上,常百业反思着今日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的画面从脑海中闪过。

常百业走到今日这一步,绝不是靠侥幸、投机与小聪明,他有着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始终保持着“三省吾身”的习惯。

人之成长,就是自我认识加深的过程,也是对话自我,解答自我的过程。

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有时候也是一种智慧。

晋商商会!

这个想法来源于京师,来源于英烈商会,常千里曾与侯西域、渠宝等人商议过此事,但在当时大家都忙着出货,赚得盆满钵满,根本就没有抱团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微商中不仅有沈一元,还出现了两个厉害人物,一个名为胡文义,他把握住了朝廷在各地设置粮仓的机遇,于江西、湖广等地买入了无数船只,低价购置大量稻米,运往徐州、淮安等地,专卖官府。

有人戏言,江中十船有二胡,可见其生意之大。

另一个是周大匠,听名字就知道他的身份,是一个匠户,具体来说,是一名船匠,在洪武二十年时,曾被征调,在京师龙江船厂打造海船,后因伤了手,安排子侄顶替,自己方返回徽州休宁。

此人虽没多少学问,但极有生意头脑,当他从小道消息听闻朝廷即将解禁大海时,便去了徽州府的皇家中央钱庄,抵当了自己的一切,获得了一百贯新钞。

周大匠就凭借着这一百贯新钞,跑到苏州常熟一个名为许浦的地方,招揽了三百民间船工,又花费了几十两钱钞,买下了废掉已久的老船坞,亲自带人清淤。

之后,周大匠收到了数百“海船”订单,一个个给钱给得利索、大方,就一个要求:早点造出海船。

不满订单排到建文四年,周大匠又亲自带人沿海勘查,收拢民间匠人,于扬州海门、宁波慈溪、余姚等地开设了民间船厂,其生意越来越大,俨然名震江南。

据说朝廷中有不少官员都与周大匠有关联,为的就是求船。

沈一元、胡文义、周大匠成为了徽商的代表人物,可晋商呢?

山西人谈起晋商的时候,还知道八大晋商,常家、侯家……多少能说几个来。可出了山西,到了京师,人们根本就不知道晋商的代表人物是谁。

常千里的知名度算是最高,也不过仅限于商人圈子。出了这个圈,百姓们、士人们,根本没有人提到过晋商的哪位人物,简单地一句“哦,晋商啊……”,从不会说“哦,晋商常千里啊……”

这种现象与山西距离南京远有关,毕竟徽州府与南京很近,从管辖权来说,它属于南直隶的地盘。

但常百业认为,晋商太过分散,不够强大,也是外界认为“晋商”不如“徽商”的主要原因,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

翌日,上午。

常百业走向后院,拿起弓开始练习箭术,自从见识过北元骑兵的强大之后,常百业就认为自己也需要掌握一点骑射之术,以免哪一天自己出关遇到不讲理或专门打劫的鞑靼、瓦剌,不说将他们打跑,至少自己跑路的时候可以用用……

北元还在沉寂,这也怪不得他们,经过了一个漫长冬季,战马都饿瘦了,现在草原的草刚刚冒头,想要茂盛还得需要几场夏天的雨。

等他们养好膘,有了精神,估计也该闹腾了吧,也不知道今年秋会不会大乱,自己要不要带人再去一趟北元,煽个风、点把火?

“大管事,门外有一位侯公子求见,看样子是汾州侯家的人。”

常晋走过来禀告。

常百业疑惑地问道:“侯家公子?应是侯兴隆兄吧,让他来后院吧。”

常晋答应离去,不久之后,一位翩翩公子便含香而来。

咻!

箭矢飞过,直中靶心。

“不想常兄还懂骑射之术,当真令人意外。”

侯家公子看了一眼,假声夸赞道。

常百业看过去,顿时吃了一惊,连忙喊道:“是,是你?”

虽然眼前之人穿着公子服,鼻子下面还贴了两撇假胡子,但这双眼,这张脸庞,常百业几乎夜夜梦见,怎么可能会认不出来。

不是侯浅浅,又是何人?

侯浅浅见身份被识破,也不再伪装,揭下假胡子,恢复了正常的声音,伸手讨要道:“我的头钗呢?”

“你们不是已经回汾州了?”

常百业惊讶不已。

虽说商人家与寻常百姓家没有那么多的礼仪约束,但毕竟还是要有男女大防,这侯西域到底搞什么,就这样允许自己女儿堂而皇之地进入常家别院?

侯浅浅见常百业盯着自己看,便低下头,道:“半途中收到了常叔的信,说你正在太原府做一件大事。父亲便命我先来,还说用不了多久,八大晋商也好,山西各地富商,都会云集太原城。你到底做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动静?”

常百业挥手赶走了偷窥的常晋,从怀里取出镶嵌着东珠的头钗,请道:“没什么,只是与茹巡抚做了一笔交易。这是你在白塔下留给我的,我一直都带在身边。”

侯浅浅脸微微一红,伸出纤细的玉指取走头钗,然后插入秀发之中,道:“和官员做生意取利最大,却也危险最多。做事不宜太过莽撞,否则会连累家人。常兄若有心,就不应该瞒我。”

常百业看着认真的侯浅浅,点了点头,晋商商会的事并不是什么机密,否则也不会在王台、祝秋等人面前说起。

自怀中取出一枚让惠铁券,常百业递给侯浅浅,道:“晋商商会,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

侯浅浅反复看过后,嫣然笑道:“晋商商会,这可不简单,一旦实现,你就可以整合各地商人,统一调配物资、渠道,你是想让晋商走出山西,走到北直隶、河南、乃至南直隶、江南去吧?”

常百业吃惊地看着侯浅浅,她的聪慧自己见识过,但也不成想她的眼光竟是如此锐利,一眼便看穿了自己的打算。

怪不得她虽是女儿身,却可以在侯西域不在的时候,掌握着侯家的大局。也只有这样出彩的女子,才配得上我吧?

“你就没想过这铁牌子很容易被人仿制?”

侯浅浅递还让惠铁券,柔声问道。

常百业摇了摇头,说道:“这铁牌子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在内部还点蚀了一丝铜箔,只需切准位置,便可辨别真假。当然,日常辨伪是通过刻尺、符文……”

侯浅浅听得连连点头,补充了一句:“其实在我看来,晋商商会根本无需理会让惠铁券的真伪,哪怕是明知是伪,也不必去管。”

“这怎么行?”

常百业郁闷地问道。

让惠铁券,实际上是晋商给朝廷的投命状,通过“让惠”的方式来换取晋商商会的存在,不受过多干预的做买卖。

让惠本身,就削弱了商人的利益,这还不论真伪,那岂不是意味着谁都可以到晋商商会占便宜?

侯浅浅白了一眼常百业,哼了一声便了过去,待常百业跟上之后,方说道:“让惠铁券只是一个噱头,临时存在,若长期存在,对晋商商会有害无利。你知道朝廷在山西移民多少?”

“五十万啊。”

“所以你就将目光局限在了五十万人里,而忽视了没有被迁移出去的三百五十万人?让惠铁券赢得了移民之家的人心,是一种补偿。但也不能一直补偿下去,否则会对剩余的百姓不公平,不是吗?”

侯浅浅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常百业陡然一惊,自己竟然犯下了如此大错!

过于关注少数,忽视大多数,很容易失去根基,没有未来。

现在看来,自己的筹划还有很多漏洞,还需要去完善。

“候小妹说的是,我错了。”

常百业受教。

侯浅浅叹了口气,道:“常大哥只是太过心急了,缺乏周祥考虑。一开始这种让惠铁券自是有用,但在移民完成后,让惠铁券就应该大肆制造,普及更多人,共惠山西。”

常百业连连点头,虽然“共惠山西”会有点压力,但考虑到薄利多销,购买人群巨大,其带来的利润依旧是难以估量。

“晋商商会,你打算如何整合?”

侯浅浅期待地问道。

常百业看着眼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侯浅浅,心扑通通跳动,连忙转过头道:“我打算以八大晋商为主干,以无数晋商为分支,以散户商人为树叶……”

舒坦的风,携带着轻灵的笑声,翻出了院墙。

京师,后湖。

顾三审将十几份资料送上,道:“神宫监掌印丘贺、佥书吴林、掌司刘全……前尚服吕珊等人簿书黄册皆已找齐,可以确系一点,他们皆是洪武十年前后进入宫廷的。”

朱允炆将桌案上的《太祖起居注》遮住,拿起前尚服吕珊的档案翻看,目光微微一寒,道:“邹县!又是山东么?看来汤不平又有新任务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