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四百一十章 瘖药,阳毒

第四百一十章 瘖药,阳毒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蔺芳连忙让人看着点,不要将这些呕吐物覆盖了,然后跑向人家方向去借瓦罐。

证物需要拿回去才行。

看着蔺芳奔跑的身影,张望有些不解地走到冉二爷身旁,低声道:“二爷,这件事我们还是不参与的好吧。”

冉二爷丢下树枝,叹息道:“祖上以孔子为师,既然他老人家的后人遭了难,我们总不能袖手旁观。不过,也仅限于此,官场的水,还是不陷进去的好。”

张望重重点头,跟上冉二爷,低声道:“前几日来的白莲教教徒还没有离开,混在了我们队伍里。钱三斤说那些人在夜间会拉拢一些人讲述白莲教教义,我们该怎么做?”

冉二爷很平静地看了一眼张望,然后抬头看向跑来的蔺芳,道:“这个人会帮我们解决一切吧。衍圣公得罪了白莲教,这一次下药恐怕就是一个警告。”

“你是说是白莲教在害衍圣公……”

张望低声惊呼。

冉二爷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看向树林方向。

三千根原木只是小打小闹,后续将这些木头凿入地底才真的是力气活,可是地基若没有这些原木支撑着,很可能会渗水,且闸门一落,全陷入淤泥里了,根本就没办法升降调节。

“有多少木头了?”

冉二爷问道。

张望看了看不远处堆积的木料,道:“应该有三百了。”

冉二爷皱了皱眉,问道:“那些人还没来吗?”

张望摇了摇头。

就在冉二爷想派人去寻时,钱三斤走了过来,说道:“二爷,张大哥,他们回来了。”

东面的小道上,出现了一辆辆手推车,多达二百余辆,还有几十辆牛板车,缓缓而来。

吴海指挥着众人,将一些货物放到临时搭建的茅草屋里,一些货物则放在了外面,张望、钱三斤与冉二爷走了过去,还看到牛车上拉着数量不菲的细长铁棍。

“吴大头,这是做什么用的?”

张望喊道。

吴海等人并不是会通河工程的匠人或民工,而是朱允炆从京师直接调到山东的混凝土施工小队。吴海跟着李老三、李九等人干了许久,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要诀还是很清楚。

他们到山东来,就一个任务:修筑混凝土闸门,早日建成水柜。

朱允炆曾与工部商议过,会通河沿途水柜、各类闸门等,不下四十处,若按照传统做法,先打原木到地底形成地基,然后用巨石垒出闸座,之后还得将一些巨石打磨整整齐齐,或放入一个槽内拼接得严丝合缝,或干脆就用一个巨大的条石直接作为闸门,两边设绞索,绞盘。

一个闸门至少要小半年工期,若遇到下雨、酷暑等天气,施工时间还得延长。

为缩短工期,朱允炆认为水柜与闸门耗费时间太长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闸门、闸座的修筑上。要知道会通河河道两边,很多地段都是良田,它没有山啊,要从几十里、几百里外的山上弄好石头,打磨好,然后运过来,如果有水道借助还好,若是全靠人工拖运,这一天才能走多远……

这个时代没拖拉机,牛再多也未必干得过牛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允炆便安排混凝土工程队抽调一部分人支援会通河,专门实验、研究能不能打造足够防水的、坚固的混凝土,以取代传统的条石型闸门,运输混凝土材料总比运输大石头轻松多了。

混凝土这东西虽然在京师逐渐为人所熟悉,可在很多地方,人们别说见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听说这些材料可以当闸门,张望、钱三斤等人更是一脸疑惑,满腹怀疑。

可没办法,马踏湖的施工契约是大伙与工部签的,但吴海这些人虽然受工部监管,但他们真正的顶头上司,那是大明皇帝建文帝,契约对这些人没什么约束力……

可事关马踏湖水柜施工大局,这几人又不敢马虎,万一到时候修不成水柜,这些人拍拍手走人,那所有问题都需要自己这群穷兄弟来扛啊。

吴海帮着几个伙计抬起一捆近两丈长的钢筋,口里喊着小心,将这些货放在了草屋里面,才对冉二爷、张望等人说道:“这些细长铁棍是用来制作混凝土闸门的。在京师修筑混凝土道路,倒还不需要这铁棍,平铺在地面上,怎么踩总不妨事。但现在我们需要造的混凝土,不是平铺在地上的路面,而是可以立起来的混凝土长条,若里面没点筋骨,怕会散架。”

“用铁作筋骨?”

冉二爷吃惊不已。

吴海重重地点了下头,道:“一开始我们打算用竹片,但考虑到筋骨太过重要,水柜与闸门需要用数十年,所以换成了铁。”

“喂,你们怎么都在这里?”

蔺芳走了过来,双手捧着一个坛子。

冉二爷郁闷地看了一眼蔺芳,这个家伙拿到东西还不跑路回去,在这里瞎耽误什么?

蔺芳看向冉二爷,道:“这里面有三花龙胆的事,可不要对外说起,此事应不简单,你们莫要牵连其中。”

“什么三花龙胆?”

吴海问道。

蔺芳拍了拍坛子,没有说什么,便匆匆离去。

吴海只好看向冉二爷、张望、钱三斤等人,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转了话题,开始问起混凝土之事,吴海便笑着解释。

直至傍晚时分,冉二爷、张望等人方回去吃饭。

吴海召来两人,吩咐道:“去调查下,蔺芳拿的是什么,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一定要问清楚。”

两人离开,没过一个时辰,便找到吴海,告知了孔讷发怒、蔺芳推搡,孔讷落水,冉二爷辨出三花龙胆等事。

吴海沉吟许久,从怀中拿出一个腰牌,递给其中一人,严肃地说道:“这件事绝不寻常,务必将此事快速上奏千户大人。”

“遵命。”

那人拿着腰牌,消失在夜色之中。

济宁府衙后院,孔讷只感觉头痛欲裂,还伴随着浑身冰冷,郑刚安排大夫开过药,安排人去煎药。

煎药之地在西面耳房内,一位妇人用三足陶器砂锅放入药物,添了三大碗水,然后盖好盖子,文武火慢慢煎着,直至水熬成一碗之后,方将药汤倒了来。

妇人刚刚倒好药汤,便听闻外面有动静,此时,一位年轻绝美的女子走了过来,柔声问道:“郑大人差我问,汤药怎么还没好。”

“已经好了,我马上端过去。”

妇人不认识眼前女子,但见其容貌与气度,还说是郑刚让来催问的,也不敢问。

“等等,我来检查下。”

女子走了过来,看着桌案上的一碗药汤,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一碗是不是多了,你煎的火候够不够?若是火候不足,药力跟不上,倒害了衍圣公,你可担待不起。”

妇人惊慌,连忙去看陶器砂锅,对女子说道:“你看,我火候掌握的自是没有差池。”

女子微微点了点头,称赞道:“看来是个心细之人,快去送药吧。”

妇人找来木托,放上药汤碗,又加了一碗清水,后者是漱口用的,匆匆送去。

女子看着妇人离去的身影,嘴角轻轻动了动,叹道:“孔讷,要怪,就怪你不配合我们……”

是夜,兖州知府郑刚、济宁知州潘叔正等人围在孔讷的床边,看着面目狰狞,浑身颤抖,又说不出话的控讷焦虑万分,连忙再请大夫。

大夫看过之后,不由大惊失色,起身走至门外,方对郑刚、潘叔正等人说道:“大事不好,衍圣公似乎被人下了瘖药!”

郑刚脸色一变。

潘叔正连忙问道:“什么是瘖药?”

大夫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一种极为毒辣的药物,一旦饮下,不出半个时辰,人便会成为哑巴。”

“怎么会这样?难道说之前的药汤中夹杂着这种瘖药?你确定是瘖药?”

郑刚厉声问道。

大夫重重点了点头,补充道:“不止是瘖药,观衍圣公舌焦鼻黑,狂躁不安,面红耳赤,身上更有数量众多的红斑,这是阳气独盛,阴气暴绝之兆,换言之,他中了阳毒。”

“什么?”

郑刚瞪眼,心头满是惶恐。

孔讷的身体最初是肝火旺盛,这被人下了三元龙胆激了一次,这掉到湖里,又是惊吓,又是呕吐,回来之后还起了烧,这对于他而言已经够要命了,竟还有人给他下瘖药与阳毒?

这不是把人往死里整吗?

衍圣公死不死,对郑刚与潘叔正来说不算啥,毕竟他们不姓孔,衍圣公挂了也轮不到他们披麻戴孝,问题是这里是府衙,哪里出的事,哪里就需要负责。

“快想办法啊!”

郑刚看着发呆的大夫,连忙喊道。

大夫也为难,如果是一般的阳毒,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也就过去了,可以吃药,也可以找一女子伺候,都简单。

可问题是现在的孔讷身体已是极度虚弱,这个时候再泄阳,定会损及根本,说不得还会一命呜呼。

他死,主治大夫能有好下场吗?

万一郑刚等人把责任往自己身上一推,到时候去乱葬岗安家的可是自己啊。

大夫实在是无能为力,一转眼珠,说道:“这种症状我无法可治,不过听说这济宁城有一位薛大夫,曾治好过阳毒……”

郑刚连忙命人去请薛大夫,而这位大夫以肚子不舒服为由,连忙跑路了,回到家之后,连觉都没睡,打了包裹,连夜投奔到城西朋友家里,准备二日一早出城避避风头。

去请薛大夫的人还没走多久又折返回来,在郑刚与潘叔正惊讶的目光中,看到了抱着坛子的蔺芳,还有背着药箱的薛大夫……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