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五十八章 吊民伐罪,多邦城(三更)

陈华一把将阮虎提了起来,你教书三十多年,现在说不识字,糊弄谁呢?

“说,这上面刻着的是什么?”

陈华很好奇。

阮虎委屈巴巴,看着陈华等人哭丧着脸:“我还有孩子,还有孙子,我不想死啊,这和我没关系,你找其他人吧。”

陈华愤怒了,当即抽了刀子:“念,不念现在就让你死!”

阮虎一点都不虎,倒像是一只猫,在陈华的威逼之下,说:“这是明廷大军写的檄文,名为《檄安南官吏军民文》,说要历数胡氏父子二十大罪状,这,这个木板上写着三条罪状……”

陈华凝眸,看了看周围的军士,咬牙道:“找更多的木板上来。”

军士打捞一番,几个木板一拼,内容齐全了。

阮虎无奈,只好将内容念了出来:

“贼人胡季斄父子,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罪一也;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罪二也;不奉朝廷正朔,僭改国名大虞﹐妄称尊号,纪元元圣,罪三也;视国人如仇雠,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征,剥削不已,使民手足无措,穷饿罔依,或死填沟壑,或生逃他境,罪四也……”

陈华等人虽然是文盲,但还是听得懂,就连周围的军士也都低着头听着。

阮虎一条一条地念着,每一条都是胡季犛父子的罪状,最后念道:“明军奉建文皇帝命,吊民伐罪,万望安南百姓深明大义……”

“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

陈华听完之后,问道。

阮虎有些头疼,说:“吊民伐罪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其有言,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即施是讨伐有罪的君主,慰问受苦受难的百姓。”

陈华看向江水,里面流淌的木板越来越多,这些文字一定会在短时间内传遍三江地区吧?

“你们怎么想?”

陈华低声问。

没有人说话,身边的军士都低垂着头。

阮虎见状,似乎看穿了陈华的想法,连忙说道:“我们都是被强制充军的,又没有杀人技,偏偏被派到了江边来抵挡明军,这不是让我们送死是什么?”

陈华看到军士被说动,却不敢张嘴,便低声说:“吊民伐罪吗?”

河流是流淌的,木板从河流上方不断漂流而下,进入各个水道,明军历数胡季犛二十大罪状,吊民伐罪的文书很快便传了开来,一些百姓甚至抱着木板痛哭流涕,翘首以盼。

胡季犛是不得人心的,这与他篡位没有关系,而是与他的改革有关系。

实事求是地说,胡季犛并非是一无是处的人,他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报复,在陈朝后期,陈裕宗继位以后不理国事,朝政纲纪逐渐败坏,国势大衰,加之安南国内奴隶、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激化,民变此起彼伏。

胡季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弑君夺位,建立大虞国的。

在建国之后,胡季犛除了清除陈氏之后与残余力量之后,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希望将安南打造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胡季犛革新安南弊政,极有见地,甚至有些举措的先进性超过了大明!

在货币方面,胡季犛制造了通宝会钞的纸币,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纸币。在商业政策上,胡季犛统一了度量衡,并设置了市监,严密监视商人的不法行为,对于外国商船与商人,持欢迎态度,以开放的方式迎接大海的财富,只征收一定的商业税。

胡季犛还学习明朝,大兴基建工程,开辟河道、修筑官道,并沿途设置了大量驿馆,让安南国内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但以上举措都是小儿科,真正体现出胡季犛勇气、胆魄与智慧的,是下面两项改革:

其一,收土地为国有,严谨土地兼并!

陈朝时期,国王大肆分封土地,贵族庄园建立无数,百姓失去了土地。而胡季犛掌权之后,很快就下令没收王公贵族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并重新制定了标准:

一个人,十亩地。

简单易行。

不过后面有一行小字:只有受封大王、大公主可拥有无限土地。这行字,类似于解释权中最终极的秘密,那就是,我说的都是对的。

但不管如何解释,这一条政策的颁布,确实让胡季犛赢得了不少民心。而将土地国有化如此惊天壮举,就连朱允炆都不敢触碰,可见胡季犛还是一好汉……

其二,限制豢养家奴,解放家奴。

安南陈氏王族虽然是正统的,但并不是什么好鸟,国王家奴上万,一些官员的家奴都超出了千人。按理说,家奴拿去干活就干活吧,多少吃点苦,受点累,毕竟有吃的不是,能活下去就行。

可陈氏国王欺负人,不,是欺负奴,非要拿刀子在家奴脸上刻字,如果是国王闲着无聊,非要找一个家奴研究下脸上刻字的行为艺术,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陈氏国王不是对一个家奴动手,而是对所有家奴,统一待遇,平等的很,一律脸上刻上“座上奴”三个字。上行下效,皇上刻了字,王侯怎么能不跟一跟,于是就有了“宫中客”三个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宫中的客人,实际上不过是家奴而已。

家奴被折磨了**,也被折磨了精神,于是纷纷揭竿而起,胡季犛上台之后,释放了大量家奴,并不允许大量豢养家奴。

胡季犛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手段,利用土地与解放家奴革新,赢得了底层人的支持,逐渐站稳了脚跟,然后,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没错,底层百姓与家奴群体是感谢胡季犛的,不过感谢的时间很有限。这是因为王公贵族的利益被极度打压,胡季犛与这些人的矛盾开始爆发,加上胡季犛进行军事改革,一方面想要打下占城国,抢占南面的平原地带与出海口,一方面想要进攻广西,赢得好的纵深,扩大领地,必须征调大量军士。

凡是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丁必须入伍,逃兵都要处以极刑。

这一条规定彻底葬送了胡季犛的人心,加上多邦城修筑需要数十万民工,战船、火铳、武器制备等等,这都需要人工。

百姓不堪重负,军士也不堪重压,加上贵族势力暗中反扑,胡季犛父子的改革刚刚执行了一年,就变得千疮百孔,惹得民怨载道。

陈朝遗老、地方贵族、名门望族,都站出来反对与抵制胡季犛的改革,而为了镇压这一批人,胡季犛采取的手段就是杀,杀得多了,人心惶惶,加上政策多,对策也多,许多革新还没落地,就成为了空谈。

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力量,必然需要赋税,而这些赋税的来源,就是那些老人,孩子,妇人,成年男人多去当兵了,实在是没办法收稻子……

张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兵进入安南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对胡氏父子的不满,希望大明可以结束胡氏统治。

杨溥的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当张辅带兵抵达白鹤江时,守军直接投降,不少白发苍苍的百姓,带着一车车的粮食来未支持明军。

军民倒戈!

这让张辅彻底掌握了安南国内的民心状态,下令韩观、袁岳等人带兵,攻占白鹤江上下游,之后开进洮江,对面就是多邦城!

看着远处的多邦城,张辅、铁铉、杨荣等人都陷入了沉默。

不用望远镜,也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多邦城的威压!

这是一座石头城,完全是用石头垒砌的,城高超出两丈半,这几乎是寻常城墙的两被告,城池之下,还挖着深壕,不用说,那里面也一定布满了荆棘、竹枪等。

“不好打啊。”

张辅终感慨道。

铁铉的喉结动了下:“安南小国,竟也有如此雄伟大城,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如此城池,想要拿下来怕是要折损良多。”

张辅咬了咬牙,说:“虽说安南有东西两都,但举国之内,唯有多邦城最为坚固,这里驻扎有安南精锐大军,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我们都必须打下来,而且,需要全歼守军,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站稳安南!”

折损将士吗?

张辅清楚,多邦城事关南征成败,是最核心中的核心,只要拿下这里,东都升龙城指日可破,至于清化,也将被踏平!

伤亡,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已经退让于整个战略。

一句话,不计代价,必须打下多邦城!

铁铉也清楚,眼下不是顾惜军士性命的时候,若不能全歼多邦城守军,这些人一旦逃走,必然会给明军后续作战带来极大-麻烦,一旦这些逃兵啸聚山林,落草为寇,依仗地势来回折腾,那明军打来打去,不打死也累死了。

杨荣指了指多邦城,道:“全歼多邦城守军是容易的,困难的是如何攻下多邦城。”

张辅、铁铉等人知道杨荣的话没有说反,多邦城,位于宣江、洮江、沱江三江天堑的南面,可以说是扼守三江交汇口,其背后又倚靠高山,这种地理位置,赋予了多邦城无与伦比的防御优势,同时也断绝了多邦城守军逃走的路。

换言之,只要打进去,就是瓮中捉鳖。

但打进去谈何容易?

洮江南岸无数营寨,还有大量守军,而北岸连个小船都没有,别说打了,就是过河都过不去,这里河道很宽,超出了两百步,河流看似不汹涌,却时不时会有旋涡。

河流宽度加上对面营寨,到多邦城底下超出了七百步,直接用神机炮,很难打到城中去。

所以想要打多邦城,必须先过江,过江必须有船。

就在张辅一筹莫展的时候,沐晟的大军终于来了。

大明两条战线,一条自广西凭祥出兵,一条自云南蒙自出兵,历时仅仅十五日的时间,就已成功会盟!这个结果,比预期中的会师时间提前了五日之多。

张辅亲自带人去迎接沐晟,无论如何,沐晟毕竟是侯爷,该给的面子不能少。

沐晟见张辅亲自带人而来,嘴角露出了笑意,主动行礼:“沐晟拜见大帅!”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