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六十章 第三路兵力(二更)

第六百六十章 第三路兵力(二更)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京师,武英殿。

徐辉祖将广西都司的奏报呈送上来,道:“张辅已率部进入安南境内,隘留关、鸡陵关并没有对大军行进带来多少阻碍,按照日期来估算,此时张辅与沐晟应已会师多邦城外。”

朱允炆仔细看着文书,问:“粮草补给如何?”

补给线太长,是大明征战安南的最大难题,毕竟是三十万人,每日消耗可不再少数。

徐辉祖严肃地说:“张辅也知补给困难,所以安排了重兵守护后方,凉山州、谅江州与北江州,有近五万军士驻扎,同时在北江设置了五座粮仓,真正抵达多邦城外的大军,只有二十五万。广西、广东征调民工有五万余,加上军士自身转运,可以支撑前线所需。”

朱允炆拿出舆图看了看,微微点头:“北江设置粮仓是对的,这里距离前线不远,又处在鸡岭关外,不容易出现意外,安南国内如何?”

徐辉祖微微摇头,道:“情报送来时,正值张辅出北江,前线状况消息尚未送达,不过杨溥已通过流木的方式,将大明吊民伐罪,讨伐胡氏父子的文书传了出去,具体效果尚未得知。”

朱允炆盯着舆图,叹了一口气:“路途太远,就算是得到消息,也是十五至二十日之前的消息,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只是保障好粮草供应,让其安心在前面打仗。”

徐辉祖笑得有些勉强,确实,如此远的距离,想干涉也干涉不了,战略可以由朝廷定,但战术问题,必须由张辅、沐晟等人临机决断,远程遥控,处处插手,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具备条件。

“皇上,大同的文书……”

徐辉祖询问。

朱允炆将舆图叠放在一旁,拿起武定侯郭英的奏折,命内侍传召内阁大臣与朱棣等人。

待众人入殿后,朱允炆严肃地说道:“昨日接大同急报,瓦剌部落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派遣使臣而来,武定侯核验其国书与国礼之后,准其入关,你们怎么看?”

解缙、郁新等人都有些错愕。

茹瑺更是紧皱眉头,道:“派遣使臣而来的竟然是马哈木等人,莫不是哈什哈已是被杀,亦或是战败逃遁不知所踪?”

朱棣在一旁解惑:“自去年马哈木偷袭哈什哈以来,两个部落就开始了长达近一年的战争,眼下说分出胜负为时尚早,但可以确定的是,哈什哈在这一场战争中受挫,被马哈木三人赶出了瓦剌传统领地,至于哈什哈会不会再度崛起……”

《轮回乐园》

朱允炆也在担心此事,草原上的事情很难判断,别看现在哈什哈似乎吃了亏,但谁敢肯定他一蹶不振?就因为一个人还活着,一个族群壮大,成为国家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郁新看着文书,面色凝重:“现在马哈木派遣使臣而来,名义上是臣服我朝,请求册封,实则是想要通过朝贡的方式休养生息,以壮大族群力量。”

朱棣笑道:“大概是宋晟给瓦剌带来了不少压力。”

众人听闻,不由莞尔。

宋晟现在名为“宋疯子”,御史弹劾宋晟专断独行,独揽西北军事,让朱允炆撤其职务,不过朱允炆没有答应。

在西北想要建造起马场,没有统一的调配与军事部署是很难的,毕竟大明没那么多好马,宋晟只能向西索要,哈密以西、亦力把里,西面不够,那就只能出关去北面找马了,不巧的是,北面正好是瓦剌的地盘。

马哈木与哈什哈大战正酣的时候,正是宋晟出关打草谷的时候,许多原本逃命的小部落,因此而被宋晟消灭,至于族群中的战马,自然而然被送到了养马场。

时间长了,都没人敢靠近长城边了。

朱允炆也被朱棣说笑了:“宋晟现在为了几十匹马都敢出关,可谓是急马若渴。眼下马哈木等人派遣使臣前来,与他怕是有些关系。”

估计马哈木也不想整天提防着宋晟,太累了,索性低个头。

解缙沉思稍许,道:“不管马哈木是想避免宋晟偷袭,还是休养生息,他派遣使臣而来,都希望得到大明的册封,以缓解大明与瓦剌之间的关系。依臣看,册封马哈木等人并无不妥。”

陈迪甩袖而出,反对:“马哈木请求册封与入贡,显然是蛰伏之策,等他变得强大起来,定会将刀锋对准大明,若今日养虎为患,他日必为虎伤,臣认为应拒绝马哈木册封与入贡。”

茹瑺看着解缙与陈迪相互争辩,连忙插了句:“臣认为答应马哈木等人册封与入贡,利大于弊。”

朱允炆看着茹瑺,抬手道:“茹阁不妨仔细说说。”

茹瑺不愧是掌管兵部多年的人,直言:“虽然眼下瓦剌看似强大,但经过马哈木与哈什哈的战争,也定是折损不少,需要时间休养。然我朝也需要时间,尤其是马场初建,不宜生变。再者,瓦剌居西北之外,对我朝威胁小,而鞑靼居山西以北等地,随时都可能威胁边境,朝廷不妨扶持马哈木,让其与鞑靼对峙,我们作壁上观。”

徐辉祖拿出了一份舆图,指了指瓦剌与鞑靼的势力范围,说:“从位置上来看,鞑靼居草原中部大部,瓦剌地处西北,鞑靼一旦寇边,其威胁确实超过瓦剌,而且今年鞑靼内部很是平静……”

朱允炆清楚,徐辉祖的意思是鞑靼也在休养生息,如果给他们更多的喘息时间,对大明的威胁更重,毕竟就在家门口。

“可若是如此的话,就会让瓦剌坐大西北,这也是一个巨大威胁。”

朱允炆皱眉道。

朱棣看出了朱允炆的担忧,说:“皇上,自古以来难有两全之法。想要分化瓦解,削弱北元力量,眼下最合适的就是挑选马哈木等人,让瓦剌坐大继而威胁鞑靼,引其内斗。”

朱允炆看向解缙等人,解缙微微点头,郁新、茹瑺也表示同意,陈迪依旧担忧,徐辉祖与朱棣都表示赞同,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只能权衡利弊,选择对大明稍微有利的一种方略。

“那就由内阁与礼部拟定文书,好好接待吧。”

朱允炆需要北元乱起来,马哈木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家伙,他不仅会蚕食鞑靼的地盘,还会最终与大明为敌,不过,等他成长到敢叫嚣大明的时候,也没他的希望了吧。

二炮局将大部分神机炮都运到了广西,现在应该在多邦城外了吧?

火器的威力一定会让这个世界颤抖,大明军队也会逐渐从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逐渐转化为冷、热-兵器共存的时代。

养一只狼,并不需要过于担忧,只要手中有猎枪。

广州,阳江船厂。

前军都督府府事,老驸马李坚看着驶来的船队,一脸的欣慰。

来是李兴、严岳等水师船队,李坚站在码头,对一脸疲倦的李兴等人喊道:“五千请战文,各个皆豪杰。你们辛苦了。”

李兴、严岳等人下船行礼:“不敢当。”

李坚知道,这些人当得自己亲自迎接。

李坚等人原奉命与郑和二下南洋,不过郑和为了西航,将李兴等船队留在了旧港宣慰司,以护卫商队返航。

李兴成功完成了护航任务,于八月中旬将商船送至苏州太仓州,然后带人紧急进入京师,求见朱允炆,希望水师船队可以南下,帮助张辅攻克安南,开辟第二战场。

朱允炆考虑到李坚已带三艘宝船与三十艘大福船南下,加之李兴等军士长途远航,需要休养一段时日,便婉拒了。

谁知李兴并没有放弃,回去之后就弄出来个五千人请战书,血手印成为了最震撼人心的“文字”,朱允炆感动之余,命徐辉祖亲自前往水师慰问,并准许李兴、严岳等率部南下,与李坚的船队会和。

在朱允炆的作战方略中,除了自云南、广西两线进军外,还有第三条线,那就是大明水师自广东,穿越琼州海峡进军。

李坚在这里等候李兴、严岳等人多时,眼见众人抵达,为节省时间,干脆就在船厂内的船坞中召集了各将士,安排作战方略。

“按照作战计划,张辅、沐晟此时应该已经会师于多邦城下,我们需要即刻出发,前往交趾洋,威胁清化。”

李坚指着舆图,一脸严肃地说。

李兴看了看舆图,皱眉道:“就算是我们眼下满帆前行,抵达交趾洋也需要半个月之久,等我们抵达时,多邦城战事怕已结束。”

李坚笑了笑,说:“我们水师的任务就是在多邦城结束之后,否则也不会在这里等待你率部赶来,先一步出发了。”

李兴有些不解,严岳似乎明白过来,道:“总兵的意思是,在多邦城破之日,安南胡氏父子定会调动一切兵力,抵抗张辅进军。而我们水师就趁虚而入,直接威胁清化,让其无法全力出兵张辅所部?”

“没错!”

李坚严肃地说。

李兴指了指舆图上的清化位置,说:“听说清化是一座栅栏城,而不是石头城,要不我们直接将其端了?”

严岳哈哈大笑,支持李兴。

李坚却摆了摆手,说:“清化是栅栏城没错,虽然没有多少防护,但莫要小看清化,其是胡季犛的老巢,周围有数十万大军环绕,而且栅栏重重,想要攻进去很是困难,一旦陷入对方的打击范围,便会死伤惨重。”

“难道说,我们不去清化?”

李兴有些郁闷。

作为将领,攻破一国之都,俘虏王公贵族,是一件极有荣耀的事,貌似自己与这个荣耀无关了……

李坚仔细盯着舆图,说:“也未必,若清化足够空虚,我们也可以去走一趟。不过你们要记住,清化城里的东西,不归你们,谁都不准拿……”

“啊?”

李兴、严岳等人疑惑地看着李坚,破了城,谁不顺点宝贝,只靠着朝廷那点赏赐也不合适啊……

李坚叹了一口气:“朝廷已经将安南国,所有王公贵族的财富卖给商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