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七百二十三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第七百二十三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清江船厂,提举司。

提举杨坎正在眯着眼,嗅着茶香,这可是虎丘茶,大明皇帝与权贵才能享受到的极品茶。

“杨同乡,这份礼物可还满意?”

声音略有沙哑,却低沉有力。

杨坎品了一口,鼻息中透着满足的哼声,在回味过喉间甘香后,方睁开眼,对白发间黑发的杨朝说:“好茶!这份大礼我收下了。”

杨朝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堆了出来,从怀中掏出一份纸张:“赵知县在北平置办了一处宅院,这是地契,上面应该是缺了点什么,还请提举帮忙看一看。”

杨坎伸手接过地契,扫了一眼,上面内容与民间买卖地契无异,只是差别在于这份地契已经盖好了衙门印信,也有见证人手印,只不过,买家一栏的名字是空着的。

当然,这空的位置填起来也简单,只消动动笔。

杨坎笑了,看着自己的同乡杨朝,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还是如此会办事,赵知县有你这个师爷,平步青云指日可待啊。”

“哪里,全赖提举提携。”

杨朝不敢自大,谦虚地说。

杨坎笑着将地契塞入袖子里,严肃地说:“我们都是宛平人,看在同乡的份上,这件事我答应了。只不过眼下皇上北巡,现已到了淮安城,这段时间是断然无法出船的。”

杨朝面露难色。

杨坎见此,便主动说:“不过你可以告诉赵知县,请他放心。我已经差人打探过了,皇上此行是去凤阳谒陵,待谒陵之后就会返回京师,耽误不了多久。”

杨朝想了想,确实不适合在皇上留在淮安或凤阳的时候办这种事,风险毕竟有些大,便起身说:“既如此,那就谢过提举。”

“我们之间还需客气?”

杨坎笑呵呵地端起茶碗。

杨朝见状准备告辞,便在此时,门外传出了声音:“你们是谁,知不知道这是提举司,也敢擅闯?来人啊!”

杨坎紧锁眉头,一拍桌案站了起来,自己会客期间竟还有人胡来,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你且避一避,我去看看。”

杨坎见杨朝躲至屏风后,这才开门,看着自己的人被打倒在地,一个中年人手里拿着个棍子,笑呵呵地看着自己。

“你是何人,敢擅闯提举司?!”

杨坎厉声呵斥。

汤不平丢下棍子,从怀里掏出了安全局的旗牌,随手一丢。

杨坎伸手接住,低头一看,只见“安全局-镇抚”五个字,顿时脸色苍白,双腿有些哆嗦,连忙将旗牌躬身送还:“不知镇抚前来,有失远迎。”

汤不平收回旗牌,信步走入房中,见左侧桌子上还有一碗茶,上前伸手触砰了下,还是热的,不由看向屏风,沉声道:“出来吧,安全局面前藏不住人。”

杨朝冷汗直冒,心思急转,走出屏风,刚想说话,杨坎先一步抢了去:“杨兄,家里的消息我已经知道了,你且先回家照顾好三伯。”杨朝面露悲伤:“那我先走了,改日再会。”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杨坎见汤不平想要说话,连忙说:“家里亲戚,这不是过来要点钱治病,呵呵。”

汤不平看着杨朝离开,并没有任何阻拦,反而是大声喊道:“让提举司所有官员都过来吧,安全局要查账,船只账账,钱财账账,材料账账,匠人账账……一应所有账册都需严查,但有对不上的,定不轻饶,说不得还会封了船厂一一查对。快点,不要耽误安全局办事。”

没走多远的杨朝听闻此话,脸色很是难看,皇上虽然人在淮安,却不忘查下清江船厂,也真是,好好的谒陵,去看你太爷爷就是了,看什么账册,真是闲着没事找事。

留不得了,鬼知道杨坎账做得是不是天衣无缝,若是被安全局抓住把柄封了船厂,那想走都走不掉了。

想到这里,杨朝脚步更快了。

杨坎拿安全局没办法,人家是皇上的兵,皇上的耳目,他们来要东西和皇上要东西的区别就差一个口谕或一封圣旨。

要就给你吧,反正贪污之前就想好了对策,光查账,你们这些门外汉能查出个什么所以然?

知道匠人一天干多久,一艘漕船多少银两,多久造一艘船,多久测试完成,多久交付,多久维护吗?不知道,只看这账册就是看天书,摆在你面前也找不出马脚。

杨坎很镇定,让提举司的人送来账册,各式账册,直堆了三大箱子。

看着汤不平那张有些郁闷的脸,杨坎就嘚瑟起来,皇上是要给朱五四上香的,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翻看这一对七**的数目。

汤不平也没想到账册竟这么多,随手翻了翻,很想骂人,你把点卯的花名册也丢过来干嘛?还有匠人的籍贯年龄姓名,这都什么跟什么……

“账册都在这里了,安全局可要仔细保管,若出了点问题,我们清江船厂可担不起。”

杨坎多少有些戏谑。

汤不平将箱子盖合拢,笑了笑,直接坐在了上位,打开茶盏看了看,眉毛一挑:“虎丘茶啊,杨提举端得会享受,我上次喝虎丘,还是征安南回来,皇上赐宴之上。”

杨坎有些发慌,连忙说:“这,这不是虎丘茶,只是寻常茶而已,有些相似罢了。”

汤不平将茶碗推到一旁,什么都不说,只盯着杨坎,其他官员见状也不敢说话,气氛变得极为压抑。

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十二名安全局人员佩戴绣春刀走入屋内。

“是不是,查一查便知。”汤不平冷冷地说,然后下令:“去查查杨提举的住处,可有贵重财物,若不符其身份与俸禄所得,就抓人吧。”

“按照朝廷规制,安全局没有内阁与六部许可,无权擅闯官员私宅,也无权擅自抓人!”

杨坎自然是不干净,家里的摆设都堪比京师富绅,别说查了,进去看一眼就露馅了,只好将规制搬出来。

汤不平笑了:“你倒是知道安全局的规制。”

“那是自然!”杨坎肃然回道。

汤不平一拍桌案,茶碗弹起又跌落,翻滚一圈,坠落到地上,拍啦一声碎了:“知道安全局的规制,不知道你是不是忘记了朝廷的规制!不可贪污,不可与商勾结,不可结党,朝廷三令五申,杨提举有没有忘记?”

“……”

杨坎一时之间无法反驳。

汤不平也不管他,直言:“此番我来调查清江船厂,乃是受皇命而来,皇上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给你们三个时辰考虑,是交代问题,还是交代脑袋,自己想清楚!”

“我们是官,不是囚!”

杨坎咬牙喊。

汤不平呵了一声,微微摇头:“是官还是囚,还说不准。我奉劝你们一句,莫要学扬州府衙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官员,不交代,最后折了命,还落得一个发配的下场。另外,知情不报,罪加一等,检举揭发,既往不咎。来人啊,将他们分别关押在不同房间,发以笔墨纸砚!”

杨坎还想抗拒,腹部却挨了一记重击,被人拖了出去,不少吏员、匠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一些人听说是安全局在查清江船厂的账,连忙告假,匆匆离开。

朱允炆坐在北大门的必经之路旁,与茹瑺等人闲谈着,每经过一个人,茹瑺的脸色就黑一分,夏元吉与杨士奇也更沉默,朱允炆的眼神越发冷厉。

这些离开的人一个都跑不掉,因为刘长阁带人封锁了所有的进出口,谁跑就抓谁。

在朱允炆看来,待在清江船厂里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通风报信的人,他们背后才是一个个关系网,一网下去,鱼虾龟蟹都有了。

刘长阁站在门外的大树旁打哈欠,守株待兔,实在是不费力,三座大门,两座水道门,只三个时辰,就抓了六十二人。

朱允炆无法想象,清江造船厂这才建设了两年,就已经被人侵蚀的不成样子,这若是再干个十年,船厂还是朝廷的吗?

明朝后期一些人开着清江造船厂的船在运河上打劫,背后不乏是富户、卫所官员,朱允炆原以为是胡闹瞎写的,不过现在看这苗头,那可能是铁打的现实啊。

这群人的手够利索的啊。

汤不平那里也有了消息,毕竟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情不报,罪加一等,检举揭发,既往不咎。

这些人谁没几个黑账,在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朴素价值观引导下,有人开始检举揭发,关了四十二名官员,坦白与揭穿他人的就有三十一人。

这都什么破朋友,关键时候一点都靠不住。

提举司的提举杨坎瘫坐在地上,工部都水司郎中博观也面如死灰,一干官员已是泣不成声,悔不当初。

朱允炆带茹瑺等人到了大堂,看着这一群哭哭啼啼的人,难掩愤怒:“领着朝廷俸禄,却一个个尸位素餐,各谋私利!你们还当真是厉害啊,短短两年,就瓜分了清江造船厂诸多船只,再给你们几年,朕还有船可用吗?”

一个“朕”字,如雷霆闪击,劈中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