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八百三十三章 沙米查干的隐忧(二更)

嘉峪关外。

风催促着黄沙,沙不情不愿地走了几步,发出了呜呜的埋怨之声,躲在风化的岩石下,任凭风来,也不再离开。

马蹄声由远及近,宋晟勒住缰绳,眺望着远处茫茫沙海,对一旁的宋瑄说:“这周围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走骑兵,其他地方沙土太过松软,骑兵,尤其是重骑兵根本无法快速行进。若有敌人想要从这里入关,只能走眼前这一条古道。”

宋瑄擦了擦嘴角的黄沙:“可这里的道路太过狭窄,根本不适合大军团作战,沙软对重骑兵是个问题,对我们的神机炮也是个问题。”

宋晟指了指前面越来越宽阔的沙海,目光看向西北方向,道:“杨荣说,最合适的决战之地,是在哈密,甚至是在别失八里,他不建议我们将决战之地放在哈密至嘉峪关之间。你认为如何?”

宋瑄凝眸望远:“将决战之地放在哈密至嘉峪关之间的沙漠、戈壁中,有助于削弱帖木儿军队的战力,甚至可以拖过延滞他们的行军速度,寻机毁掉其后勤,继而为决战创造机会。杨荣的想法有些孤注一掷,他想要将所有资源、力量都投入到哈密去,虽然这样做能很好解决水草问题,也能够在击溃帖木儿之后,大军快速横扫西域,但这种战略,实在是太过冒险。”

哈密那里十分适合骑兵作战,广袤的草原,平坦的盆地,都会让帖木儿的铁骑变得更为凶猛。而大明主力若摆放哈密,必然需要在平原地带直面帖木儿骑兵的冲锋。

步兵对骑兵,真的能行吗?

虽说嘉峪关内正在组建驼城,但驼城是新鲜物,能不能真正阻挡住骑兵的冲击,宋瑄心里没有底,估计自己的父亲宋晟也没底吧。

“报,征西大将军文书。”

一匹马从远处奔跑而至,信使翻身下马,递上了文书。

宋瑄接过,将腰间的酒葫芦丢了过去,检查过文书用印之后,方交给宋晟:“没错,是大将军印。”

宋晟端坐在马背上,打开文书仔细看了看,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气,道:“燕王这是逼着帖木儿尽早出征啊。”

宋瑄看着一脸严肃,眼神中却透着轻松的宋晟,问道:“燕王又在用什么计谋了吧?”

宋晟呵呵笑了,将文书收起,看向远方:“帖木儿为人沉稳,残忍,多是谋定后动,准备周祥,也不知道燕王的计谋能不能让他失去理智。”

宋瑄开口道:“怕就怕燕王的计谋太过毒辣,由不得他不早点出兵!”

宋晟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哈哈大笑起来:“你似乎对燕王很有成见啊。”

宋瑄咧嘴一笑:“儿在征安南时,曾与杨溥谈论过朱棣,杨溥说燕王谋略似妖,多是不择手段,还拿燕王在北平装疯卖傻企图蒙蔽朝廷为事来佐证。”

宋晟调转马头:“杨溥,杨荣,杨士奇,听闻京师中已经有三杨的说法了,此三人在帮助皇上迁都北平上出了大力气,他日说不得会入阁拜相,你可莫要怠慢了这几人。”

宋瑄了然。

宋晟催马朝向嘉峪关方向奔去,挥舞起马鞭:“回去之后,着手安排人给帖木儿传个信,只要这个消息传到帖木儿耳中,他一定会提前东征,我们要抓紧时间备战了,秋来时,应是决战之时!”

马蹄声掀起黄沙,滚滚而动。

亦力把里。在辉煌的王宫里,沙米查干审视着舆图,目光死死盯撒马尔罕的位置,凝重的脸色让身后的人不敢言语。

“帖木儿极大可能会在夏秋进军,我们需要尽快做好战斗准备。”

沙米查干回过身,严肃地对马哈麻、也火门、马歌尔等将领说。

马哈麻有些忧愁:“帖木儿东征的时间大致不会差多少,最晚也就是冬日。但对于其进军路线,我们还需要仔细研究,若处处设防,我们根本抵挡不住帖木儿的大军,应聚合主力,与其决战!”

沙米查干严肃地点了点头:“没错!这就需要我们安排军士,探查情报。眼下只有两条路最为可能,即帖木儿带大军直接从天山以北准噶尔进军,第二条路,便是自伊犁进军。最南面的哈实哈儿(喀什)、于阗(和田)一线,应该不是帖木儿的选择。”

马哈麻、也火门连连点头。

若是走哈实哈儿(喀什)、于阗(和田)一线,最有可能的是沿着昆仑山脉,直接朝着曲先、安定、敦煌而去。

帖木儿是一个极厉害的敌人,作战经验丰富,不可能将自己陷入到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困境。

若沿着哈实哈儿,走塔里木河向北,虽然可以直接进逼吐鲁番等地,但这里距离哈密太近,而且直接深入到了亦力把里的腹地,帖木儿想要拿下亦力把里,就必须在这里分兵作战,很可能会陷入到处处出击、处处掣肘的境地。

最南面的一条线路对于帖木儿来说,是不合适,也是不太可能作出的一个选择。

沙米查干指向伊犁河与天山,严肃地说:“我认为帖木儿很可能会从这里打开缺口,进我疆土作战。”

从舆图来看,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再向北,就意味着帖木儿需要多翻几个山头,天山的山,可不好翻,能少走一些路,绝对没有人愿意多走。而伊犁恰恰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而且从这里进入,难度是最小的,也可以让军队很快穿出天山,进入至平原作战,这对骑兵为主的帖木儿军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那就将重军放在天山伊犁等地!”

马哈麻支持道。

也火门思考了下,建议道:“王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不能不考虑帖木儿的其他选择。要知帖木儿此番兴兵东征,携带的是全国主力,倾国来战,未必只选择一条路。若他分南北中三路同时进攻,我们却唯独将重兵摆放在伊犁一带,其他地方缺乏防护,会不会引起不测之祸?”

沙米查干眼底透着浓浓的担忧。

是啊,帖木儿打仗不是没分过兵,这一次又是如此规模的战争,分几路进攻也很正常。若真如此,就亦力把里现在的兵力,很难分兵应对。

“他未必敢分兵吧?”

沙米查干紧锁眉头。

几十万大军,后面跟着无数的后勤与力量,一个后勤供应,已经算是困难,若是再分为三道后勤,分开供应,这对于任何军队来说,都是一件风险重重的事。

马哈麻见沙米查干陷入困境,提出了一个两全之法:“不若先主伊犁一带,招揽兵力,准备在其他路线上拦截。无论帖木儿选择哪一条路,我们都将更早得到消息,到时候调兵占据地利,并不困难。”

沙米查干凝重地点了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就在沙米查干准备收起舆图时,军士匆匆走来报:“明廷宋晟派来送来文书。”

沙米查干连忙接过,一边打开一边问:“送文书的人呢?”

“正在殿外。”

“让他速速进来。”

沙米查干打开文书,深深松了一口气:“宋晟送来消息,说明廷皇上已经决定西征,并派遣了精锐兵力十万,目前已在途中,让我们坚持一段时间。”

“十万大军?看来明廷也极重视帖木儿,合宋晟兵力,应有二十几万了吧?”

马哈麻也不再那么紧张。

沙米查干笑着说:“明廷强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就以目前的态势来论,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帖木儿!汉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唇亡齿寒,他们是不会坐视我们被帖木儿打败,一定会出兵帮助我们,共同抵御帖木儿。”

马哈麻也笑出声来,自信地说:“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明廷的力量,一举击溃帖木儿,然后趁势出天山,南下撒马尔罕,收复故土!”

“没错!”

沙米查干赞叹。

送文书的军士名为梁岱,是一名地道的肃州人,熟悉西域,为安全局效力。

沙米查干在梁岱行礼之后,连忙询问:“明廷的大军到了哪里?”

梁岱抬头看了一眼沙米查干身后的舆图,马哈麻连忙走过去,用身子遮挡住。

“按照日子来算,应该到了西安,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asxs.。”

梁岱解释道。

沙米查干知道那里,心中盘算了下距离,不由皱眉,自西安到嘉峪关就近三千里,再到哈密,或支援亦力把里,怕需要四五千里,即便是明军能干,一天走上一百里,也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这还没计算行军困难,修整,后勤问题,粗略算算,明军两个月内抵达嘉峪关是有可能的,可想要将主力转移到哈密,还需要更多时间。

帖木儿会给自己这么多时间吗?

沙米查干不想坐以待毙,询问:“宋晟答应我们的三千把火铳,五万支箭,五千弓,什么时候可以送过来?”

梁岱镇定自若地回道:“原本三月初可以送到别失八里的,可最近哈密不太平,哈密王祖母与一干头目并不愿意明廷借道给亦力把里送军资,许多物资都被扣在了哈密……”

“岂有此理!”

沙米查干大怒,感情自己盼望许久的军资,竟被一女人给拦住了?

梁岱哀叹一声:“脱脱虽是大明的忠顺王,可哈密毕竟是哈密人的,明廷说话不算数啊。哈密王祖母又控制着哈密大权,宋都司几次打交道,人家就是不让路。若不是考虑到诸位担忧大明控制哈密,失了缓冲地带,宋都司早就派兵攻破哈密了。”

沙米查干明白了宋晟的担忧,他是怕自己误会大明的意图,所以不好收拾哈密。

既然如此,那就让自己帮你们一把。

沙米查干对梁岱道:“你且等一等,我亲自给忠顺王脱脱写一封信,麻烦你给带回去。”

梁岱自是答应。

沙米查干带着怒火写了一封信,信中指责哈密不干人事,自己为了帮助哈密,连鞑靼都敢碰,你们竟然背后拦截宋晟送给我的军需?

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听明廷的把军需送过来,要么我亲自去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