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十二章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第九十二章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明代国子监生可分为两类:民生与官生。

民生就是普通百姓家庭出身的监生。

官生是指官家子弟出身的监生,包括五类:品官子弟、举监、勋戚习读、土官子弟、外国留学生。

品官子弟出身的监生,又名荫监,一品至七品官员的子弟,可以因荫恩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举监,即举人监生。

比如张三已经是举人了,但今年会试没考中,落第了。一想如果回家的话,走路要三个月,回来还得三个月,算了,干脆去国子监读三年书吧。

勋戚习读更容易理解,驸马、公、侯、伯等勋爵子弟也需要上学不是?

土官子弟,这里的土官,是土司官员,往往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乌撒军民府、芒部民府、四川播州、贵州宣尉使司等地,这里还有不少土司。

虽然朱元璋名义上统治者这片土地,但这些地方,只能说是羁縻州,中央对这些地方的约束、管理,并不强,办个事,说不定还得与土司好好商量。

明代国子监是有外国留学生的,主要来自于高丽、日本、琉球、暹罗诸国。

洪武四年,高丽金涛、朴实、柳伯儒等参与了科举考试,金涛中了进士。

洪武二十二年,日本腾佑等进入国子监。

洪武二十五年,琉球国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派遣留学生。

朱允炆平日里只关注朝政,关注农税、土地、军制等问题,对于国子监并没有在意,若不是徐妙锦说起,自己还一直以为国子监都是国人。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有日本留学生?

“呃?皇上,此事有何不妥吗?”

陈迪看着想要发怒的朱允炆,有些忐忑地问道。

泱泱大明,浩瀚中华,收几个留学生,以彰显大明风采,这没什么不妥的吧?

朱允炆一拍桌子,怒目而视!

陈迪等人吓得一哆嗦,连忙下跪。

大家伙也不明白,有日本官生咋啦?

上次日本倭匪杀了沿海一些军民,你直接来了一个大阵仗,知不知道,因为你一个命令,大明水师三万余人如今正在东海游弋杀人呢。

郑和已经干掉了二十几个倭匪头目,斩杀倭匪一千三百余,据说一个活口都没留,全部砍了脑袋。

也不知道现在海上还有没有倭匪。

说到底,倭匪是死有余辜。

可皇上大人,人家日本官生乃是日本官方派来的,需要给面子不是。

再说了,日本官生素来安分守己,勤勉好学,彬彬有礼,也没犯过什么错,至于惹你如此发怒?

朱允炆看着跪在地上的陈迪等人,也是有苦说不出。

咋说?

现在的倭匪还只是小股的,不成规模的,远没有膨胀到敢于大规模进犯大明,也没有膨胀到吞掉朝鲜,更不能给他们说一千年以后的事吧。

给他们说日本人骨子里都是嗜血的,野兽的,征伐的,邪恶的,这些人也不信啊。

“即日起,遣舟将日本官生送还日本,大明再不接收日本官生!还有,通告沿海卫所,大明不允许日本人踏入中国领土!日本使臣想来,一律让他们回去,无需上岸!国子监改制,你们早日拿出方略来!”

朱允炆说完,然后转身走了。

解缙等人面面相觑,都无法理解朱允炆这诡异的命令。

“皇上,似乎很痛恨日本啊。”

解缙沉吟道。

陈迪等人连连点头。

只要涉及日本的,朱允炆就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似乎日本人欺负过朱允炆。

可日本人怎么可能欺负大明帝王?

他们连见到朱允炆的机会都没有啊!

姚广孝继续拨动自己的佛珠,说道:“倭匪之患虽小,但若不施以猛药,加以威慑,恐有大祸。皇上所虑皆在长远,不是我等可揣度。”

陈迪等人叹了一口气,反正日本官生也就那几个人,赶走便是。

至于理由,好找,便用“华言不精,请还本国”吧。

朱允炆刚回到坤宁宫,徐妙锦便期待地凑上前,问道:“皇上哥哥,内阁、礼部可是同意国子监革新了?”

“你呀,没见皇上有些疲累了。”马恩慧埋怨了一句是徐妙锦,亲自给朱允炆端过一杯茶,关切地说道:“皇上,要不要休憩下?”

“文奎呢?”

朱允炆看了看,没有看到朱文奎的影子。

“宁妃带去了。”

马恩慧笑着说道。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向徐妙锦,说道:“你想要创办女子学院,还需要再缓一缓,多等几个月吧。”

“为什么?”

徐妙锦不理解地问道。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道:“当下一条鞭法、遏兼并国策正在推进,政务太多,若此时再创办女子学院,恐怕少不了风波。百官人多口多,朕只有一张嘴啊。”

徐妙锦在这一刻,突然感觉朱允炆竟有些无助,有些颓弱,他像是自己,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也有困苦难熬的时候。

他虽是皇上,但也是普通人。

徐妙锦清楚,皇上本身不会在意百官的风波。

只是女子学堂一出,百官的弹劾对象,未必是皇上,而是自己。

他希望腾出更多的精力,在合适的时候推出女子学院,然后保护自己。

徐妙锦低下头,思索了片刻,然后抬起头,说道:“皇上,女子学院延期,臣没意见。只是,臣不希望延迟太久,毕竟,女子等不起。”

古代女子成婚时间都早,十三至十九便已婚嫁,超过二十都算是晚婚了。

若开设女子学堂,也只能将已成婚或接近成婚的女子作为生源,比如京师勋爵、官员的女子。

未婚还好说,多少有点自由。

可若是已然成婚,那一切都需要听夫家的,又会有几个夫家会允许自己的妻子去上学堂,学习女红持家之外的课业?

徐妙锦知道,在漫长的历史篇章中,留给女子的只是寥寥数笔。

自己无才,只希望用尽自己的生命,多添上一笔罢了。

朱允炆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沉思了下,承诺道:“朕答应你,最迟下半年,一定会在今年,让女子学院出世。”

徐妙锦认真地给朱允炆施了一礼。

马恩慧看着认真的两人,微微摇头,说道:“事情定下了便好,双喜,传膳吧。妙锦,今日便不要出宫了,留下好好陪陪本宫。”

朱允炆看向马恩慧,那意思是问:她住这里,我住哪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