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五十二章 傅安回京

第九百五十二章 傅安回京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风旋着卷入窗,扰乱了里面的珠帘。

傅安锁着眉头,思考着建文皇帝朱允炆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帝王,他的性情到底是怎么样的。

他是仁慈的?

无数人都如此评价,认可他的仁慈。

可安南死了几十万人,西域死了十几万人(包括亦力把里),东海、南洋之上,也没有少死人吧。一个仁慈的皇帝,却主宰着几次战争,一抬手,一翻手,几十万人命没了……

他是独断的?

不像是,他一开始就设置了内阁,为的就是兼听则明。许多决断与施政办法,他都没有独裁式拍板,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说服,或辩论,或多数服从少数。

可他真的不独断吗?

多少人反对他的官员都遭了殃,听说连言官也不放过,该处理就给处理了。这种并非独断的现象,是不是因为朱允炆清理掉了朝臣中所有反对自己的人造成的?

他有胆魄吗?

有!

可以肯定这一点,朱允炆的胆魄很大,不大谁敢在登基之后没多久就开始乱动洪武祖制,不大谁敢推行一个又一个朝臣多数反对的革新之策?

朱允炆这些年来似乎都在跟洪武爷对着干,洪武爷反对商业,朱允炆鼓励商业,洪武爷禁海,朱允炆开远航贸易,洪武爷固守西北嘉峪关,朱允炆拿回西域……

可仔细想想,朱允炆做错了吗?

没有人说错。

也没有人给自己再提什么洪武祖制,在这个时代里,只有建文皇帝的旨意。

傅安正在沉思,门外传来敲门声。

得到允许之后,傅霖走入房间,看着站在窗边的父亲,不由笑道:“就知父亲还没有休息,明日就要入京师,想想都没有睡意。”

傅安走向傅霖:“确实,阔别九年,一朝回家,多少有些唏嘘与感慨,不成想,我真的可以活着再回到这里。”

傅霖很是期待:“等明日入朝之后,就早点回家吧,母亲一定等得辛苦。”

傅安连连点头,就在此时,郭骥在门口探了个脑袋进来,见两人都在,喊道:“可打扰,不打扰的话,我们就进来了。”

王全臻抬脚已经进来:“明日回京师,等忙完之后,我们一定喊上刘寡妇,再聚一次。”

傅霖一脸鄙视地看着王全臻,说:“王叔,我父亲可是君子!”

“废话,我不是君子?”

王全臻不乐意。

傅霖毫不客气地连连点头,你要是君子的话,也不会整天想着那个什么刘寡妇。

傅安并没有生气,反而对王全臻说:“你当真能请来刘寡妇,听说这些年来她很少在民间,专门挑大户。”

“父亲!”

傅霖生气了,这还没回家,就想着刘寡妇,自己母亲咋办?

傅安见傅霖如此,哈哈大笑起来:“你莫要多想,这刘寡妇可并非是浪荡女子,而是一成名在外的女秀才。”

“女秀才?”

傅霖一脸疑惑。秀才,是朝廷封的,是通过县试科举给的。

而女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科举考试的,哪里来的女秀才?

王全臻笑呵呵地给傅霖解释:“你小子把我想那么龌龊,不奉茶道歉,这事可没完。听好了,这刘寡妇,名为刘莫邪,父母早亡,位其舅舅收养,舅舅是个闲散之人,膝下无子,非常疼爱已是孤儿的外甥女,见刘莫邪聪明伶俐,便教她些名家诗词……”

“在一次诗会上,小小年纪的刘莫邪作出了一首令人称赞的诗句: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一首诗咏四季花,又毫不突兀,惊艳世人……”

“后来刘莫邪嫁人,二十四岁时,凭借着才情与诗名,频频现身公侯门的诗文酒会,为众贵妇人所青睐。加之此人与宁国公主关系甚密,宁国公主是什么人,那可是太祖爷的长女,大长公主。后来太祖爷还亲自传召了刘莫邪进行考校,见此女神态自若,对答如流,很是欣赏,便御赐了女秀才之名……”

傅霖听过之后,这才恍然。

原来这个刘寡妇,不是那个刘寡妇。

王全臻怀念道:“这个女秀才并不简单,才情确实是女中一绝。只不过可惜了,这些年也就出入下荣国公府,鲜有其他外出。”

荣国公府?

傅霖刚想问为什么一个刘寡妇会跑到国公府邸,忽然想起,荣国公不就是梅殷,梅殷的老婆不就是宁国公主……

翌日,清晨。

在天尚未亮的时候,一队队船便停靠到了长江岸边,随后通过勘验、检查,傅霖、傅安一行人在车队的护送下,缓缓接近了正阳门。

似乎一切如同是被设计好的,当太阳刚刚冒出一半的时候,朱允炆便走出了正阳门,而使团队伍也已到了。

太阳直接跳了出来,想看个热闹。

沿途无数百姓夹道欢迎,喊着“傅苏武”的名字,甚至还有人在撒梅花瓣……

陈性善主持礼部,原本想着自己至城门外接傅安,然后引至奉天殿,可谁知朱允炆安排了如此大的阵势,不仅亲自来了,还带来了满朝文武。

傅霖、王全臻作为建文使臣,又是奉命出行在外,只能率先上前。

朱允炆欣慰地看着傅霖、王全臻等人:“你们在西域做了不少有利于大军的事,也鼓舞了无数军士作战的勇气,是有功劳的,辛苦了,且先退下,让朕先看一看傅苏武等人。”

“臣傅安(郭骥……)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傅安等人行礼。

朱允炆上前,搀起傅安,打量着沧桑与老态,不由开口:“辛苦了,傅安,诸位,你们为了大明出使,却遭帖木儿九年羁押,现在你们终于回家了,朕在这里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大明付出的生命与岁月,感谢你们不辱使命,忠贞不二,感谢你们活着回来,朕才没有大遗憾!”

三声感谢,发自肺腑!

傅安无法想象,堂堂一国之君竟然感谢自己一个并不起眼的使臣,九年的委屈,九年的孤独,九年的黑暗,终彻底消散!

“皇上!”

傅安痛哭不已。

郭骥、孙良等人也感动至极,垂类不已。

朱允炆拉着傅安的手,说:“朕还要说的是,你们是大明的功臣。你们坚贞不屈的精神,每一人都值得学习!今日回家,朕很高兴,且随我入宫,畅饮如何?”

“臣领旨。”

“走!”

朱允炆没有松开傅安的手,从正阳门一直到午门,再到奉天殿,直至落座,才松开。

如此一幕被所有官员看到,也被无数百姓看到。

朱允炆在给这个世界传递一个信号:自己器重的,信赖的,如此礼遇的,是坚贞不屈,忠诚不二,生死不悔,为国为事的人!

榜样,树立一个榜样,才有无数个人跟随。

朱允炆安排酒宴,好言安抚,听闻傅安、郭骥等人被羁留时的事,不少官员听闻之后才觉得帖木儿死得太容易了,就应该多杀他几次,一千多人的使团队伍,只回来了四十多个啊……

一个时辰,酒宴正酣。

朱允炆笑着问:“听闻傅苏武对帖木儿帝国了解颇多,你认为帖木儿死后,哈里当真有能力控制局势吗?若是帖木儿帝国一朝崩溃,对大明控制西域多少还是有些威胁。”

傅安连忙回:“皇上,臣以为哈里可以控制局面,至少三五年没有问题。”

“哦,如此笃定?”

朱允炆问。

傅安凝重地点了点头:“帖木儿最器重的孙子只有两个,穆罕穆德与哈里,如今穆罕默德没了,就只能是哈里了,这是帖木儿帝国内部的一个共识。何况哈里没有叔叔了啊……”

朱允炆明白了。

历史上的建文帝为啥当了几年没了皇位,原因是他有叔叔,而且不少,还挺能干。但哈里就不一样了,他即没了爷爷,也没了爹,还没了叔叔,连最能威胁他位置的哥哥都没了,虽然他还有几个弟弟,一些名宿老人,但没有谁可以在短时间内取代哈里。

朱允炆不希望哈里回去就挂了,且不说他会不会履行协议送来银两,就是一个稳定的帖木儿帝国对西域的商贸也是有好处的,对西域的稳定也是有好处的。

在哈里坐稳位置之后,其他弟弟会不会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一些人会不会离心离德,这都是后事,现在最紧要的,是借助丝绸之路把西域军士用粮问题给解决了。

朱允炆很是满意傅安的分析,继而问:“西域初定,但尚未完全归顺,朝廷希望能设置三司直接控制西域,不再施以羁縻之策,徒留祸患之源,你们以为如何?”

傅安起身,肃然道:“如此,臣即便是再被羁留九年,也心甘情愿!”

朱允炆抬手,示意傅安坐下:“再羁留九年?呵,朕可不会容忍任何人再羁留大明的使臣了。帖木儿死了,是他应有的下场。谁想要步他后尘,朕不介意送他一程。”

傅安感觉到一股霸气,威严中透着刚强,不可战胜,这就是现在大明天子的威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