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七十章 大小琉球一起解决?

第九百七十章 大小琉球一起解决?

书名: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1:39:09

大明,京师。

朱允炆坐在黄夫人茶楼里,黄莺坐在一旁,安静地练着字。

黄二月续了茶,低声禀告:「中华书局的生意有些不太好做了,民间书坊的数量很多,挤占了书局的利润空间。」

朱允炆微微点头,品了口茶:「中华书局不能只重生意,而需要重教化,重教育。眼下朝廷正在推动扫盲运动,中华书局应该承担起来。」

黄二月有些皱眉,沉思稍许,连连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允炆笑了,黄二月是个聪慧的人,他可以做成许多事。

花娘走了过来,端来几道菜:「这是刚学来的手艺,尝尝可还合胃口?」

朱允炆见一条鲜美的鲈鱼,一盘鸡蛋韭菜、一碟卤好的猪头肉,还有一碗小葱豆腐,不由笑道:「这哪里是让我常手艺,摆明了是留我吃饭啊。」

黄莺拉着朱允炆的衣袖:「大哥哥,娘亲可是准备了好久,就留下来吃顿饭吧。」

朱允炆抬手轻轻拍了拍黄莺的头发:「好,那就留下来吧。花娘啊,打点饭来,坐下来一起吃吧。」

「我去打饭。」

黄二月拉着花娘坐下,转身就去打饭。

花娘解下围裙,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感激地对朱允炆说:「黄家有现在,全都是皇上的恩赐。今日就借着一碗茶,表达我们的谢意。」

朱允炆抬手压下花娘的胳膊:「你们的好日子,只是来自于你们的勤奋。黄九二做匠人辛苦,你做营生也是辛苦,黄二月管理书局不容易,黄二斤正在努力进修,听闻他成绩不错,明年很可能会考入国子监。仔细想想,好日子都是你们自己奋斗出来的,与我可没多少关系。」

花娘看着谦虚的朱允炆,目光中满是感激。他的一次到访,改变了黄家,让原本清贫的家逐渐变得好了起来。

他并没有直接给黄家财富,却给了黄家改变的机会,抓着这些机会,努力过活几年,这日子终于变得红火起来。

人只要不懒惰,勤勉做事,用心做事,日子总不会过得太差。

朱允炆看向花娘,笑着说:「陈木、崔娘你们也见过了,听说二月和陈余定下了婚事?」

花娘笑呵呵地点头:「陈余是个好姑娘,陈家的人都很好,这门婚事是我们占了便宜。」

朱允炆对坐下的黄二月威胁道:「虽说你是为我办事,但陈余可是皇后的人,日后若是你欺负了她,告到皇后那,我可护不了你。」

黄二月打了个哆嗦,连忙保证:「我绝不会负她。」

朱允炆满意地点了点头,夹了口菜,赞道:「手艺不错,只不过花娘,你为何不多招揽一些人手,总自己一个人忙碌也不是办法。」

花娘叹息:「这请一个人做工,岂不是要给开工钱。小店利微,哪里还请得动人。」

朱允炆放下筷子,对花娘说:「我虽没有仔细盘算过,但想来你这店中纯利每个月应不下二十两钱钞吧,拿出三两招揽一人打打下手,也是好的吧。」

花娘摇头:「花那个钱,还不如自己多辛苦辛苦。」

朱允炆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眼下进入南京做事的百姓越来越多,有许多人根本就找不到好的活计,男人还好,出力气的活比较多,搬运货物,打杂,工地,总有用人的地方。

可妇人入城,又能找什么活计?

有点本事或本钱,做点小本生意还可以,可如果什么都没有,那该怎么在京师活下去?

京城里的纺织作坊吸纳不了太多的人,许多妇人根本就无事可做,只能待在家中。陈余发现了这一点,提议朱允炆可以开一些妇人营生的

生意,让这些人也能为家里带来点收入,改善生活。

朱允炆行走在京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走来走去才发现,京师不是容纳不了这些人,也不是没有她们做工的地方,只不过很多人都如花娘一样,宁愿省钱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招工。

京师的市场不小,但招工的数量却十分有限,对一些拖家带口人家并不好友。这些拖家带口的人多数来自山区,山区里耕地少,活计少,想要改善生活很难,不少人家迁移到京师,寻求新的生活。

朱允炆乐见这种「城市化」进程,可如果不能安置好这些百姓,那他们就一直无法成为京师的消费力量,反而会拖累京师的发展。

这里不是后世,却依旧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就业问题。

朱允炆并没有劝说花娘招揽人手,单一个体经营户的加入并不能解决大局,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妇人做工的问题,扩大京师就业,还是需要另寻其他办法。

饭还没吃完,刘长阁便走过来,低声奏报:「南面有密报。」

朱允炆看向花娘与黄二月,感叹道:「看来这顿饭是吃不完了,你们好好做事吧。」

花娘起身,想挽留却也知挽留不住,只好送朱允炆出门,回头看了看只吃了几口的饭,不由心酸:「还有人说皇上不作为的,可他们哪里知道,皇上忙碌的连顿饭都吃不安稳。」

黄二月安抚着花娘:「母亲,那些闲言碎语笑笑就是了,他们哪里知晓皇上的辛劳,都是一些无良商人在嚼舌头罢了。」

花娘知道,浮动税率让不少商人流了血,有些人反对浮动税率,顺带着也埋怨朱允炆的施政。

这种妄议朝政,诽谤朝廷的事搁在洪武朝,估计早就拉出去打板子、砍脑袋了,也就建文朝之后,大家说话越发大胆。

朱允炆登上金川门的城墙,接过刘长阁递过来的密报,打开看了看,对刘长阁说:「庞焕来了消息,中山王武宁残暴不仁,惹国内百姓不满。山南国想要征伐中山国,却被陈祖义的水军给打败。中山王有心侵占山南、山北两国。」

刘长阁连忙说:「若任由陈祖义继续壮大,琉球三国恐怕会有一番祸乱,是否需要水师行动,早点打击陈祖义的势力?」

朱允炆看向东南方向,温润的风吹来。

琉球三国一直都不在大明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一次使用了计谋,引动陈祖义钻入圈套之中,确实给大明带来了进入琉球三国的机会。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候。

陈祖义必须还得变得更强大一些,他需要帮着大明去收拾掉山南、山北两国,中山王武宁是一个不称职的王,他迟早会被清算掉,但最佳的时机,是他完成大明期待的任务之后。

「再等等吧。」

朱允炆保持着足够的战略定力。

琉球群岛处在日本与台湾岛之间,占据这些群岛,上可以切断日本的南下之路,下可以直接威胁与控制台湾岛,位置极为重要。

无论陈祖义配合还是不配合,无论琉球三国内乱还是不内乱,朱允炆都不需要解决它,将它彻底留在大明的版图中。

刘长阁不知道朱允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现在庞焕都混成大头目了,再给庞焕一段时间,估计他都可以取陈祖义而代之了,到时候收拾陈祖义呢,还是收拾庞焕……

「皇上,庞焕已经执行任务多年,他还没见过自己的儿子……」

刘长阁希望朱允炆能早点结束琉球之事,让庞焕早日回归。

朱允炆自然清楚庞焕的苦,自己何尝不苦,丛佩儿给庞焕诞下男婴,孩子都没起名字,时不时带孩子入宫,就知道在坤宁宫晃悠,不就是想告诉朱允炆,孩子他爹还没回来,

你要不要管管这回事……

可不能啊。

庞焕身份特殊,直接钉死在了陈祖义内部,而且还是高层,他没办法回来,甚至连传个信都不能也不敢提丛佩儿,更不能问孩子的事。

这种隐忍、潜藏在黑暗之中的人,他只能背负着沉重一直一直潜藏下去,直至最后的时刻到来。

朱允炆坚持道:「任务为重,给宁王传个消息,让他想办法进入小琉球。」

刘长阁心头一震,皇上这是打算将小琉球与大琉球一起收拾掉啊。

不过……

刘长阁犹豫了下,开口道:「皇上,宁王久居在外,缺乏驾驭,恐有野心,是否需要安排人员去盯着他?」

朱允炆笑着摆了摆手:「放心吧,宁王还不敢与朝廷为敌,他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看清楚局势。」

刘长阁见朱允炆坚持,不好再说什么,说多了,就成了挑拨皇室宗亲关系了。

朱允炆返回武英殿,刚想翻查东南海图,却看到书案上多了一些奏折,取出一份奏折看去,不由地瞳孔微微一凝,缓缓说道:「乌斯藏?」

奏折的内容并不复杂,只是建议朱允炆加强乌斯藏的控制,提议朝廷派遣使臣进入乌斯藏,邀请乌斯藏的佛教首领入京。

乌斯藏,指的是西藏。

在朝廷控制西域的情况下,如何控制乌斯藏就成为了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可乌斯藏的问题并不同于西域,那里远比西域更为复杂!

乌斯藏,是处在大明版图之上的,但大明对这里的控制,相当薄弱。而这种薄弱的羁縻之策,是朱允炆最不希望看到的……

PS:

首先,2023年到了。惊雪在这里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家与家人都身体健康,事事顺遂,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希望每个人都有新的收获与成长,愿大家都好好的。

其次,因为1月份临近春节,难免需要走亲戚,购物,陪伴家人,惊雪也不确定能更多多少,但还是那句话,欠下的,我会努力更新回来,1月我尽量维持最低两更,有时间就爆更下,实在没时间还请谅解下。

最后,2023年1月开始了,有保底月票的还请支持下惊雪,求下月票。

多少有些对不起臭不要脸等兄弟的打赏,12月更新有些少,惊雪努力在后面几个月里补。

还请继续支持《大明》,支持惊雪,让我们在2023年走得更远,谢谢你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