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世祖 > 第二十六章其才天授乎?

第二十六章其才天授乎?

书名:大明世祖 作者:飞天缆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9 05:33:32

相比于武夫刘廷杰的粗犷治理,张国维可谓是细致地多。

首先,他要求归化知府万练,必须短时间内建立府衙六处,对整个归化城进行市坊分隔政策。

即,市集与居住地分开,不得随意跨越,归化城毕竟太过特殊,鱼龙混杂,必须分开,防止被渗透陷落。

而总督府衙,则大刀阔斧地统计归化城的土地,勘测出适合的耕地,以归化城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屯田。

至于农夫的来源,自然是各部落之中逃亡草原的边军、边民,其一律被筛选出来,衙门花钱来赎买。

前一策还不见效,后一策,则让这两天大肆购物,库存告急的蒙古百户、千户们,瞬间喜笑颜开,直呼总督英明,初步树立总督衙门的名声。

只是如此一番,刚几天入库的银圆,眨眼睛就没了大半,万练急得嘴巴都起泡上火。

“制台,只不过是一些奴隶罢了,让那些鞑子交出来便是,何故花钱赎买?”

万练不解,言语中带着理所当然。

“如今蒙古人收编入漠南行都司,且授了官,岂能随意抢掠?”

张国维面色冷静,随口道:“做生意尚且讲究诚信,更何况咱们代表着朝廷的脸面。”

万练哑然,心中无奈,脱口而出道:“这些鞑子畏威不畏德,这些只是无用功……”

“无用功?且看着吧!”

张国维微微摇头,嘴角带着笑意。

而令人忽略的整顿市坊,却让整个归化城的商贾们急得跳脚。

因为知府衙门宣布,因为归化城鱼龙混杂,除了要在规定的地方经营外,还需要对商铺土地进行限制。

即,专卖制度。

商人们需要购买归化城的土地,才能进行买卖,而土地的名额是数量有限的。

每一亩地为规格,售价一千块银圆,而同一家商号最多只能买上五家,以避免垄断。

更绝的是有这是一年一卖,不是永久的。

对于商人们来说,不仅需要交税,还要购买土地作为敲门砖,来归化经商。

如果是在几天前,商人们倒是不必理会,扭头就走,但这几天尝到了甜头,他们却怎么也舍不得。

因为在归化城,着实是暴利。

无论是战马还是皮草,都是供不应求的东西,转手就是十数倍的利益。

一匹普通的马,在归化城两三块茶饼就能拿下,成本不过二三两银子,而转卖到大同,就是二十两,太原就是三十两,抵达中原就是五六十两。

这利润比贩盐还要恐怖。

可惜商人们各自为战,晋商、陕商争先恐后地购买,眨眼间府库就多了十万块银圆。

“归化城的重建,终于有希望了。”

张国维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制台真乃神人也!”万练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来,由衷得赞叹道:“商税加上卖地收入,归化城才名副其实。”

“此策是陛下临行前密授于我,老夫可不敢贸然领功。”

张国维捋了捋胡须,叹道:“陛下可谓是神授之才也。”

两人相视一笑,一齐赞叹起来。

有了这些启动资金,漠南行都司建城的速度徒然加快起来,山西的负担也骤然减轻。

不过通政司却收到了许多弹劾张国维的奏疏,陕西、山西二地官吏最多。

这时,规模庞大的北迁队伍,也终于抵达了天津卫。

中秋节在船上度过,朱谊汐倒是兴致颇高。

他看着眼前一叠奏疏,笑道:“在国朝为官,甚是难也。”

“只要做事,必然会有错漏,正所谓不做就不会错,做了肯定错,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许多庸官。”

“朝廷也就成了摆设,什么也做不了。”

内阁三人默然。

这是官场的潜规则,三人心知肚明。

岂止是大明,只要官僚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出现在世界各国,从未消失过。

“不过,看来张国维完成的不错,漠南适合他。”

“还是陛下圣明!”阎崇信笑道:“他这般的人物,也是陛下发现的。”

“这马屁拍的有些生硬,阎大学士,你还须改进阿!”

“陛下说的是。”

一时间,气氛瞬间轻松了起来,君臣几人笑了笑,这些弹劾全部留中不发。

“让山西从秋粮中递解十万石去归化,另外,商税司将今年的商税,全部返给漠南,经略蒙古人可没有那么容易。”

朱谊汐随口道,这时候的皇帝没有了以往的小气,反而显得很是大方。

显然,对于漠南这个地方,他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察哈尔部如何?阿布鼐这小子能领着察哈尔部反正吗?”

随着越来越接近北京,宣府外的察哈尔部倒是日趋地重要起来,不容许有差错。

“宣府言语,察哈尔部如今规矩了许多,想来是阿布鼐控制的结果。”

赵舒开口道,仅仅用一件事,就增加了可信度。

“那就在十一月起事吧,以第一场大雪为信号。”

皇帝思量着,突然说道:“正好下了雪,到时候草原一片白色,就算建奴知道了,也没有精力平乱。”

“而经过一个冬天的整理,阿布鼐对于察哈尔部应该能控制的更好。”

赵舒几人互相望了望,都没有异议。

又商议了一番地方杂事。

就像前面说的,凡事一做就错,地方就非常喜欢上书朝廷,想要内阁诸公拿意见,尤其是花钱部分。

如湖南省要求兴建贡院,不想长途跋涉奔赴武昌府考乡试。

而安徽府则相反,对于去往南京颇为乐意,甚至此时的安徽巡抚衙门、布政司、总兵衙门、按察使司都还南京办公。

这让南京扬州府的江苏巡抚衙门等颇为吃味,凭什么安徽可以赖在南京?

朝廷对此倒是果断,直接要求安徽各衙门尽早搬迁去庐州府,但依旧准许安徽、江苏两省乡试在江南贡院举行。

不过对于湖南省贡院,倒是犹豫了一会儿,毕竟是要花钱的,户部如今也不宽裕。

最后还是皇帝一锤定音,从内帑中拿出一万块银圆,又令湖南省再自民间筹措剩余部分,并且要求必须用砖墙,防止着火。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