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权宠娇娘 >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疑心重重,后宫前朝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疑心重重,后宫前朝

书名:权宠娇娘 作者:帘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28 09:22:39

“太后娘娘,齐王世子还小,也只是想您多疼他罢了。”嬷嬷笑着逢迎道。

“他的那个父亲是真的不长进,好好的嫡子养成这么一副样子,早知道他养不好,哀家当初怎么也不会让他把小孩子带走,看看这么多年,孩子是大了,但没人疼,多可怜。’”太后脸上的笑容渐淡。

“有太后娘娘疼着,齐王世子就不算没人疼!奴婢那天还听齐王世子说起太后娘娘。”嬷嬷笑道。

“说什么?”太后好奇了。

“奴婢实在听不清楚,正巧路过,听世子和中山王世子说起太后娘娘,齐王世子说最疼他的就是您,说您比齐王好一千倍,又说他有您疼就够了,其他人什么都不需要。”嬷嬷继续道。

这话让太后脸上又堆起笑脸,笑骂了一句:“这孩子,平时就是一个胡闹的,他父王又这样,如果哀家还不照应点,可不就是太可怜了,他母妃早早的过世,齐王又是一个不会养孩子的。”

张宛音想说话,抿了抿唇,最后还是闭了嘴,在封煜的事情上,太后娘娘只愿意听好话。

“太后娘娘说得极是!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齐王世子也只是想多闹闹,让您多注意注意他罢了。”

太后点头:“这孩子就是少人疼了!”

手挥了挥,“下去吧,再去选一套好的,到时候赐下。”

选了就选了,太后倒不是舍不得,只是想推究一番封煜的意思,既然没什么其他的意思在,太后也懒得管,再选一套,在勇王大婚当日赐下就行。

内侍应声退了下去。

“听说顾氏女已经死了!”太后道。

这话问的是张宛音,她才从宫外进来。

“外面是有这样的传言,不过王氏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顾氏女的事情就淡了许多。”张宛音道。

“这个顾氏女也的确不是什么好的,世家千金居然偷听别人的说话,而且还大吵大闹,闹得人尽皆知,这就更过分了。”太后低缓地道。

“太后娘娘说得极是,这件事情起因有一部分也在顾氏女的身上。”张宛音小心地措辞。

“有一部分是在顾氏女身上,也有一部分在虞兮娇的身上,她惹的事情还真不少。”太后没好气地道,又把话题绕回到了虞兮娇身上。

“在别人背后说闲话……的确是不对,虞三姑娘这一点是真的做错了。”张宛音感慨不已。

“她一个未来的齐王世子妃,怎么搅和到这种事情中,是真的觉得没事做了,还是真的和谢氏……有关系?”太后忽然狐疑起来。

“应该不会吧!”张宛音含糊地道。

“这可真说不准。”太后冷笑,“在谢氏养大的女孩子,又养了这么多年,心思未必还放在宣平侯府,算起来也是大半个谢氏女,也怪不得王氏之前一下子恼了,以为是谢氏要对付他们。”

太后道。

这件事情的起因,还真是说不清楚,似乎是王氏主动又似乎是谢氏主动。

“太后娘娘,说王氏和安国公府订亲的事情,是不是假的?”嬷嬷忽然问道。

“大理寺说是查过了,应该是真的,王氏后来也没多说,只说当时的事情是安国公府搅和出来的,是安国公府要订下王氏女,不愿意放弃之前的婚姻,王氏是不同意的,这样拉拉扯扯多年。”

太后道。

皇后已经派人去斥责了王氏的二太夫人,也明令让她在佛堂清修,带回来的也是王氏一族的解释。

安国公的信是一种说法,王氏的解释也是一种说法。

“那就是说王氏其实没想认安国公府这门亲事,是安国公府又看上了祺云姑娘,这件事情王氏不认同,但也没能解释清楚,到最后珍妃娘娘相中了,王氏才下定决心退得亲?”嬷嬷联系前因后果,道。

这话听起来其实不严谨。

王氏不想要安国公府的这门亲事,但又一直退不了,那么后来怎么就退了呢?

还是说明之前没下定决心。

但这说词也给了王氏一些理由,王氏是这么解释的,现在也没有什么人追着说这事不对,事情就往这个方向偏过去。

张宛音进府之前,也听到一些这方面的传言。

“太后娘娘,这件事情说起来其实真的不是王姑娘的错。”张宛音叹了一口气,“她也是极无辜的。”

“不无辜!她既然之前和安国公府上的公子,还有些婚姻,怎么就敢再和皇家牵扯上,谁给了她这么一个胆子,现在出了事情,就全是长辈的事情,她自己逃了就算了,还把一家子置于这样的地步。”

太后以前也觉得王祺云好,珍妃没少在她面前说起王祺云,那会觉得有才有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

太后也见过王祺云,看着端庄得体,还是一个不聪慧的,这样的女子不管是身份还是自身,都配得上怡王。

一个怡王府妾室的身份,王祺云当得起。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她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居然把自己的王氏一族,生生地推到了这么一个地步。”太后道。

这话极是蛮横无理,性命在太后眼中真不算什么,她要的就是最前面的一句,也认同的是最前面的一句。

君皇可以要了臣子的性命,父亲也可以要儿子的性命,这一些都是忠臣孝子应该的,至于知道这事后记恨在心,甚至还做出这样事情的王祺云,太后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不懂规矩。

“从来只有忠臣孝子,王姑娘这一次是真的过了!她就算觉得这件事情委屈,也不应该做出这样的事情。”张宛音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柔声道。

太后点头“王氏一族的姑娘没养好。”

“也不知道她逃去了哪里,一个姑娘家的,又在这个时候,能去哪里?”张宛音感叹道。

“她现在这样的,还不如死了干净。”太后不以为然。

“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人才,以前看到她的时候,觉得她极有才识,也是很不错的人才。”张宛音婉转地道,而后又蹙了蹙眉头,“凭她一个人真的就做得这么绝吗?这是要自绝于王氏一族了?”

“以后再没有她这个人。”太后道。

“可她现在在哪里?她一个人逃得走吗?”既然不是被人掳走的,那就是自己逃的,特意的留下一封信,而且这封信已经被证明是事实。

所有的指向都表示王祺云是自己逃走的。

“是啊,一个姑娘家,这个时候能逃到哪里去?城门处查得很严,明和大长公主都一直没有消息,她一个单身女儿家,是在城里还是在城外?”

嬷嬷也感叹道,这件事情一波三折,现在在宫里比明和大长公主的事情,还让这些宫人们感兴趣。

明和大长公主的事情,他们有些不敢乱说,毕竟明和大长公主的身份放在那里,但王氏女不同,到现在同样没有踪迹,这就很让人觉得猜疑。

“太后娘娘,会不会……王姑娘还是被人掳走的?她所做的一切会不会也是迫不得已?”张宛音想到了另外的一种可能,手顿了顿之后,忽然道。

虞兮娇,谢氏,这件事情怎么能不和虞兮娇扯上关系?

张宛音对于虞兮娇几乎已经成了心结,事情的起因,最初已经由她主导的,而今虞兮娇什么事也没,张宛音不甘心。

同一时间,同样在宫里,也有一个人提出了同样的怀疑:“会不会这件事情背后……其实的确是有人在暗中牵扯?”

御书房里,皇上脸色很不好看地听着玉相的话。

“玉相,这件事情查不到其他人伸手的痕迹。”刑部尚书出列,对着皇上深施一礼后道,“没有谢氏的后手,谢氏在江南,和这件事情唯一的牵扯,就是宣平侯府的三姑娘,是谢氏一族的外孙女。”

事情查过,这是查出来的结果。

刑部尚书呈上奏子,内侍接过送到皇上的龙案上。

皇上拿起,看了看之后,放下:“这件事情和谢氏没有关系。”

一句话定了这件事情的属性。

“皇上,可是这个王氏的姑娘,到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玉相提醒,“现在全城都在查明和大长公主,再搅和这位王氏女的事情,恐怕不妥当。”

“王氏女的事情,不是大事。”刑部尚书点头,这件事情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明朗,事情全在王氏一族,就算王氏把一部分事情推到安国公府也只是稍稍的解释了一些。

皇后已经下旨斥责。

“皇上,这个时候不宜节外生枝,明和大长公主还没有找到。”刑部尚书又加了一句,明和大长公主没找到,刑部的压力很大。

“皇上……”玉相开口。

皇上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玉相的话:“王氏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不必再追寻王氏女,这件事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意思是事情结束了,接下来是王氏自己的事情,他们想找便去找,他们不想找,这事就算完了。

“皇上说的是,明和大长公主的事情更重要。”刑部尚书松了一口气,刑部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再投放更多的心思,“如果让明和大长公主找到机会,说不定还能趁乱逃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